近两年,打开手机微信的朋友圈,时不时会看到《栾
庆先话疗》。每段寥寥数百字,主题新颖吸引人,文字生动,
视角独特,有精彩幽默的比喻,也有精辟独到的警句和思路。
配上清晰的图片,一些珍贵的病例、亮眼的疗效就赫然呈
现。每一期话疗能说明一个问题,令人印象深刻。因此常
常得到网友的称誉,甚至还有来自国外同道的点赞和评论,
已成为网上的一道风景线。我本人也是栾教授的粉丝之一。
近日,喜闻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慧眼识珠,要将这些段子
结集出版。我有幸先睹校样,更体会其内容之丰富生动,
思维之精妙清新。
从书中丰富的内容里,我们看到栾教授长于自省和自审,
善于思考和总结,以及严于自律的作风。书中不仅展示成功
的病例,也展示治疗中有不足或失误的病例
( 龈下刮治后脓肿、手术中上颌窦穿透等),为的是提升自己并提醒读者。
对于病因的追寻和疗效的长期观察( 夜磨牙、牙胶尖助诊等)
都是追求完美、不言放弃的体现。没有说教和空论,我们却从书中看到一位以患者利益
为出发点、在治疗中尽心尽责、在交往中和蔼周到、与
患者亦医亦友的医者形象,他理所当然地收获了被患者信任
的莫大喜悦。这样一本好书,我愿向读者推荐,也期待第二
集、第三集的不断出现。
笔者了解到,2015 年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
学调查的初步资料显示,我国居民从青少年到中、老年人群
的牙周患病率(以牙龈出血为指标)都高于同年龄组的患龋
率;中、老年人群的牙周健康率还不到10% !遗憾的是,
相比十年前的第三次流调数据,并无显著的改善。但是我们
坚信,牙周病是可以预防的,而且只要治疗及时和得当,大
多数患者的病情是可以控制的,问题是需要切实的行动!需
要全体口腔医学同仁(包括全科医师和专科医师),在“健
康口腔,牙周护航”的旗帜下,共同努力,宣传公众、服务
公众,为在下一次全国流调中拿出较为满意的资料而各尽所
能,贡献力量!
栾庆先,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主任。1989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口
腔医学院,先后到日本朝日大学、香港大学、美国波士顿大
学、美国华盛顿大学访问深造。具有近30
年的临床工作经
验和先进的诊疗理念,医疗专长为牙周疾病的诊断、系统治
疗和综合治疗。
多次作为嘉宾参加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北京电视
台《养生堂》《健康北京》《我是大医生》等栏目的录制。
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首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国
家自然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重点项目与联合攻关
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等多项课题。主
要研究方向是:侵袭型牙周炎易感性、干细胞与牙周组织再
生、牙周炎与全身系统疾病的关系。
担任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会评专家、国家医师资格考试
试题开发专家委员会牙周专业副组长、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
委员会医管中心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专家、中国医师协会“全
民健康促进活动”专家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口腔医学学
科评议组成员、中华口腔医学会牙周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
员、北京口腔医学会理事、北京口腔医学会牙周病专业委员
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牙颌颜面美容分会副会长。
担任全国《牙周病学》慕课主讲人,《牙周病就医指南》
副主编,全国高等学校研究生规划教材《牙周病学》编委,
《北京口腔医学》《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等杂志编委。
目 录
1. 洁身自好 / 001
2. 当怀孕遇到牙周疾病1:炎症 / 002
3. 史上最强的橡皮筋 / 003
4. 日常口腔卫生保健也是双刃剑 / 005
5. “患者有时看的不是病,看的是感觉” / 006
6. 转变患者的观念更重要 / 007
7. 常在河边走,尽量少湿鞋 / 008
8. 口腔卫生宣教的技巧 / 009
9. 找对病因,治疗才能少走弯路 / 010
10. 莫把切牙当磨牙 / 011
11. 亲眼见过的“8020” / 012
12. 贫血患者的牙周疾病诊疗 / 013
13. 隐匿的牙石 / 014
14. 疑惑的“骨井” / 015
15. 龈下刮治疼不疼? / 017
16. 拔牙容易,留牙难 / 018
17. 探究患者主诉背后的故事 / 020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栾庆先牙周疾病 病例精解
18. 耐人寻味的名字 / 021
19. 牙齿存留一念间 / 022
20. 牙龈为什么会痒? / 024
21. 牙髓感染导致的牙槽骨吸收是可逆的 / 025
22. 这是真的:前牙移位导致后牙开
/ 027
23. 急性坏死性龈炎之表现 / 028
24. 充填物侵犯生物学宽度 / 030
25. 洁治要从娃娃抓起 / 031
26. 少见的牙根外吸收 / 032
27. 沉重的牙石 / 034
28. 眼见不为实的X 线片 / 035
29. 惊现艾滋病患者 / 036
30. 侵袭性牙周炎的家族聚集 / 037
31. 正畸对冠延长的需求 / 039
32. 守住科学性这条底线 / 040
33. 龈下刮治带来的牙周脓肿 / 041
34. 卷土重来的牙周肿胀 / 042
35. 设身处地,感受牙齿之殇 / 043
36. 陪伴是最深情的告白 / 044
37. 顽固的“牙周脓肿” / 045
38. 一根牙胶尖的价值 / 046
39. 医师和患者是共同体 / 047
40. 当心:牙周手术中的上颌窦黏膜贯通 / 049
41. 筷子的联想 / 051
42. 血小板低患者,洁治时的关切 / 053
43. 种植体的洁治 / 054
44. 牙周炎与牙槽骨增生 / 056
45. 对你而言,附着龈是什么? / 059
46. 传说中的补牙缝 / 060
47. 牙周炎外传 / 061
48. 修复对牙周的情谊 / 062
49. 拨开云雾 / 063
50. 没有最好 / 065
51. 结构即命运 / 066
52. 美观还是健康? / 068
53. 让人欢喜让人忧的义齿 / 069
54. 牙床增生不可怕 / 070
55. 如何面对做烤瓷牙后出现的牙龈红肿 / 071
56. 当怀孕遇到牙周疾病2:妊娠期龈瘤 / 073
57. 龈下刮治的作用 / 075
58. 少见的两个腭根 / 076
59. 拔与不拔是个问题 / 078
60. 岁月为证 / 080
61. “心口不一” / 084
作为一个对医学知识充满好奇心的普通读者,我被这本书的标题深深吸引了。牙周疾病,听起来好像是件小事,但实际上它对口腔健康乃至全身健康的影响都不可小觑。而“病例精解”,则意味着这本书将带我进入一个更加深入、更加真实的学习世界。我一直认为,学习医学知识,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通过案例。这本书的出版,无疑为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学习平台,让我能够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这样权威的机构,通过栾庆先教授的视角,去了解和学习牙周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预后。我特别想了解书中是如何将复杂的医学术语和概念,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给非专业读者,并且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让我能够感同身受,真正理解疾病的危害和治疗的重要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拓宽我的视野,让我对牙周健康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对我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我一直以来都饱受牙周问题的困扰,去了好几家医院,每次得到的答案和治疗方案都有些许差异,让我感到十分迷茫。尤其是关于一些长期不愈合或者反复发作的牙周炎症,我总是找不到一个彻底的解决办法。读了书名《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栾庆先牙周疾病病例精解》,我立刻觉得找到了希望。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在牙周病治疗领域的声誉我一直有所耳闻,而栾庆先教授的名字更是让我对其专业度充满了信心。我迫切地想知道,书中是如何通过一个又一个真实的病例,来剖析那些我所面临的困境的。我希望能从中找到更深入的解释,了解为什么我的牙周问题会如此顽固,以及是否有更先进、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我之前没有接触到的。我期待这本书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引导我走出牙周病的泥潭,重拾健康的笑容。
评分这本书,对于我这种对医学研究有一定兴趣的读者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我并非科班出身,但平日里关注医学前沿动态,尤其是与口腔健康相关的领域。在众多的牙周病相关资料中,能够看到由北京大学口腔医院这样的顶尖机构,并且由栾庆先教授亲自参与编写的病例精解,无疑是一份珍贵的学术资源。我期待在这本书中,能够看到关于各种复杂牙周疾病的诊断思路,治疗策略的选择依据,以及对治疗效果的客观评估。我更希望能够从中窥见一些前沿的治疗技术和理念,以及在处理疑难杂症时,医生是如何运用他们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做出最适合患者的决策。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思维方式的启迪,我希望能通过阅读它,提升自己对牙周疾病的认知深度和理解广度。
评分拿到这本书,我的第一反应就是“专业”。我从事的行业需要我时常接触到医学信息,虽然不是直接的牙科领域,但对医学的严谨性有着天然的认知。这本书的名字很直观地告诉我,它不是一本泛泛而谈的科普读物,而是聚焦于具体的病例,并且由北京大学口腔医院这样顶尖的医疗机构出品,这本身就赋予了它极高的可信度。我个人对于“病例精解”这个说法尤为感兴趣,因为我认为,脱离了具体的临床场景,很多理论知识都显得空洞。只有通过真实的病例,才能真正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各种治疗手段的实际效果和局限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详实的数据、清晰的图表,甚至是治疗前后的对比照片,这样才能让读者对病情的复杂性和治疗的精妙性有更直观的感受。我对书中会涉及的疑难杂症,以及那些极具挑战性的病例尤其好奇,毕竟,这些才是最能体现医生功底和医院水平的地方。
评分这本书,刚拿到手里就觉得分量十足,沉甸甸的,一看就知道是下了功夫的。我一直对牙周健康特别关注,毕竟一口好牙不仅仅关乎咀嚼,更是整个人精神状态的体现。这本《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栾庆先牙周疾病病例精解》,单看书名就让人充满期待。我平日里接触的牙周知识,大多是通过科普文章或者一些零散的资料,总觉得不够系统,也缺乏深入的临床实践指导。这本书的出现,恰恰填补了我的这种需求。我尤其好奇,栾庆先教授是如何将那些复杂的牙周疾病,通过一个个生动的病例,抽丝剥茧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我希望能在这本书里,不仅仅了解到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更能体会到背后那位医生的思维过程,那种对病情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对治疗方案的权衡取舍,以及对患者人文关怀的体现。毕竟,医学不仅仅是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尤其是在面对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时。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带给我一场关于牙周疾病的深度学习之旅,让我从一个旁观者,变成一个更懂行的“半个”牙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