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历史新方位、历史新使命,用时代新思想回答时代新课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个时代,就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而当务之急就是,我国站在实现强起来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新的实践,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回答时代新课题,创造新的辉煌。
★全面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挖掘强国理论的形成逻辑与理论精髓,探讨大国成为强国的根本之道,开启新时代强国之路
强国时代需要强国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本质上就是实现强起来的理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书写的主线是从大国到强国。就是回答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书以 “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为逻辑起点、总体框架和理论基础,从历史方位、民族复兴、人民中心、发展理念、战略安排、深化改革、中国智慧、中国话语等方面,系统全面地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根据和标志,强国时代的核心要义和深刻内涵,以及国家实现强起来的根本之道、总体方略和战略部署等。本书逻辑严密、说理透彻,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参考读物
全党即将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真正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必须使“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回去就干、马上就办”,切实做到知行合一。本书对于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使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必然产生重大深远的影响,对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本书作者韩庆祥,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共中央党校副教育长、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党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11次集体学习主讲专家。中央组织部联系的高级专家。
新时代呼唤新思想,新思想Yin领新时代。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站在实现强起来新的历史起点的伟大判断,这意味着我国进入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即“强国时代”。本书从“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切入,紧紧围绕“强国时代”,从历史方位论、民族复兴论、人民中心论、发展理念论、两大布局论等方面全方位探讨我国进入强国时代的依据、所担负的历史使命,以及实现强起来的根本之道,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强国理论的形成逻辑与理论精髓。这对于全体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强国责任,并自觉自愿为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不懈奋斗,具有非常积极的指导意义。
韩庆祥,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共中央党校副教育长、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党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11次集体学习主讲专家。中央组织部联系的高级专家。
2004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GuoJia级人选,2008年入选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2014年入选“万人计划”第一批哲学社会学领军人才。
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国务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兼中国人学学会副会长、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副会长。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等有关学术机构兼职教授。
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人学、能力问题、结构理论、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研究。出版《论“四个伟大”》《面向“中国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能力本位》《社会阶层结构理论》和《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基本思路》等著作多部。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哲学动态》《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求是》《人民日报》等报刊上发表论文190多篇。
获首届“胡绳青年学术奖”等7项GuoJia级奖励。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原理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逻辑”,重点项目“人的全面发展研究”“马克思的人学理论”等6个。
第一章 十九大报告——阐述新时代新思想的超级文本
一、意义重大的党的十九大报告 / 002
二、党的十九大报告主题鲜明、环环相扣 / 005
三、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理解新论断 / 007
四、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 022
五、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及其 内在逻辑 / 027
第二章 时代是思想之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逻辑
一、由“前半程”走向“后半程” / 042
二、深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 / 043
三、对世情党情国情社情的科学研判 / 044
四、以新版本传承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谱系” / 046
第三章 历史方位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一、理解进入新时代的根据:“由何而来” / 062
二、把握进入新时代的标志:“从何出发” / 069
三、确定进入新时代的目标:“走向何方” / 073
四、揭示进入新时代的意义:“因何而立” / 075
第四章 民族复兴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一、属于引领地位的宏伟奋斗目标 / 086
二、 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主题高度 契合 / 088
三、 彰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 精髓 / 090
四、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 / 092
五、 显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意义 / 094
六、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 / 098
第五章 人民中心论——民族复兴的价值取向
一、新时代新思想的价值取向 / 116
二、人民中心论的基本内涵 / 117
三、人民中心论的理论地位 / 122
第六章 发展理念论——实现强起来的根本之道
一、新发展理念关系我国发展全局 / 129
二、新发展理念关系我国发展根本 / 132
三、新发展理念关系我国发展长远 / 135
四、新发展理念关系我国发展短板 / 138
五、新发展理念关系我国发展方略 / 142
第七章 两大布局论——实现强起来的总体方略
一、推进“两大布局”需要把握其规律性特点 / 146
二、 全面把握新的历史方位对推进“两大布局”提出的目标要求 / 148
三、 深入推进“两大布局”需在方略上注重动力、平衡、治理“三大机制”建设 / 152
四、 深入推进“两大布局”需注重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 / 156
五、深入推进“两大布局”需要提供战略保障 / 161
六、深入推进“两大布局”需要坚强的政治保证 / 166
第八章 战略安排论——实现强起来的“两步走”战略
一、 战略安排必须建立在中西方现代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 / 172
二、战略安排必须符合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逻辑 / 179
三、 未来3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的根本路径 / 181
第九章 强军战略论——实现强起来的军事保障
一、 强军目标把国防和军队建设提升到新境界新高度 / 204
二、 军民融合为提升国防和军队建设效益找到新途径 / 216
三、 政治建军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保持正确方向提供根本保证 / 230
四、 军队改革直接把我国的国防和军队建设推向新空间新境界 / 235
五、 把国防和军队建设作为系统工程来抓 / 239
第十章 命运共同论——实现强起来的国际战略
一、当今世界面临的困境及其深层根源 / 246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及其出场逻辑 / 251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世界意义 / 259
第十一章 深化改革论——实现强起来的强大动力
一、从重在“杀出血路”到重在“开辟新路” / 266
二、 从重在解决“欠发展问题”到重在解决“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 / 270
三、从重在缩小“发展落差”到重在发挥“制度优势” / 272
四、 从重在强调“改革的全面性”到隆重提出“全面深化改革” / 275
五、 从注重“问题倒逼改革”到注重“思想引领改革” / 278
第十二章 强大政党论——实现强起来的政治保证
一、 新时代党的建设的基本思路:从主客体关系强调打铁必须自身硬 / 289
二、 新时代党的建设的基本内容:坚持党领导一切和全面从严治党相统一 / 295
三、 政党自信: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世界上最强大的政党 / 300
第十三章 中国智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精髓
一、实事求是、人民中心、知行合一 / 306
二、实事求是侧重于事实维度 / 308
三、人民中心侧重于价值维度 / 312
四、知行合一侧重于实践维度 / 315
五、多个维度的逻辑统一 / 318
六、理论精髓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 320
第十四章 中国话语——掌握话语权
一、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 327
二、 坚持政治性、学理性与人民性相结合,走出“话语 困境” / 328
三、争取制度性话语权 / 330
四、贡献中华新文明 / 333
五、 建设“五位一体”的全面文明和“四位一体”的全域文明 / 335
六、 建设政党力量、政府力量、市场力量、社会力量耦合 善治的全要素文明 / 339
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人类文明 / 342
后 记
从重在“杀出血路”到重在“开辟新路”
从历史比较的角度看,40年前邓小平同志领导的改革开放,是在思想僵化、体制固化的重围中“杀出一条血路”,而今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所领导的全面深化改革,主要是着眼于新形势下改革开放的必然性和紧迫性,在以往的基础上“开辟一条新路”。
“开辟新路”,首先要认识和把握其历史必然性和现实紧迫性。其一,总结过去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和巨大成就,习近平同志强调开辟新路的历史必然性。1978年,邓小平同志为什么决然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这是思考中国改革开放必须严肃对待的首要问题。党的十八大之前的一个时期里,以“反思改革”的名义质疑改革开放合理性、正当性的声音时有出现,影响了人们对于改革开放的正确认识,也引发了外界对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担忧。针对这种情况,习近平同志特别强调开辟新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意义。2012年11月14日,党的十八大刚落下帷幕,习近平同志就在《求是》杂志发表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的重要文章。文章强调:“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蓬勃生命力,就在于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我国过去4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中产生,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壮大。”这实际上就是强调了开辟全面深化改革新路的历史必然性。其二,从当今中国面临的问题挑战及国内外局势出发,习近平同志强调要深刻认识开辟新路的现实紧迫性。当前,我国国内外环境都在发生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我国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问题,前进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例如,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充分、发展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等等。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越往纵深发展,发展中的问题和发展后的问题、一般矛盾和深层次矛盾、有待完成的任务和新提出的任务越交织叠加、错综复杂,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对于这些问题,习近平同志为了再次重燃改革的热情、再度寻找改革动力,采用了各种办法,比如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愿景激励人们,用强化作风建设来约束党员干部行为,用大力加强反腐败斗争来震荡高层,用理想信念唤起人们的奋斗激情,用危机意识增强人们的责任心和担当精神,用深化开放进一步推动改革深化,用各种制度机制来巩固改革开放的成果,等等。这些措施,正在发挥着积极作用。其三,未来的综合国力竞争更加激烈,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中国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根本上还要靠改革 开放。
“开辟新路”,其次要认识和把握所要开辟的是一条什么样的新路。这条新路包括目标和路径两个基本方面。其目标,就是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路径,既在于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又在于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新路,要“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2012年12月习近平同志在广东考察工作时就明确指出:“我们当然要高举改革旗帜,但我们的改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开辟新路”,再次要坚持改革开放的方向、立场和原则。一是牢牢坚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性质。中国的改革开放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关系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在旗帜、道路这个大是大非问题上,习近平同志态度鲜明、立场坚定。他强调:“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推进。”“在方向问题上,我们头脑必须十分清醒。我们的方向就是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改弦更张。我们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个立国之本,既以四项基本原则保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又通过改革开放赋予四项基本原则新的时代内涵,排除各种干扰,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充分说明,改革开放必须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二是牢牢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立场和原则,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好改革开放与四项基本原则之间的关系,旗帜鲜明地、系统完整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习近平同志指出:“党的基本路线是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我们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兴国之要、把四项基本原则作为立国之本、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国之路,不能有丝毫动摇。”
从“杀出血路”到“开辟新路”,“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这本《强国时代》的封面设计真是令人眼前一亮,大气磅礴,隐约透着一股时代发展的蓬勃力量。我迫不及待地翻开第一页,映入眼帘的文字便如同潮水般涌来,瞬间将我带入了一个宏大叙事的开篇。作者的笔触是如此的细腻,仿佛能捕捉到时代洪流中的每一丝细微变化,将那些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让读者能够真切地感受到那种变革的脉动。它并非简单的罗列事实,而是通过生动的人物故事和鲜活的场景描绘,展现了国家崛起背后的复杂性与艰辛。我尤其被那些描绘普通人在时代浪潮中奮鬥的身影所打动,他们的坚韧、智慧和牺牲,汇聚成了国家前进的澎湃动力。这本书让我对“强国”二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不仅仅是经济的增长、科技的飞跃,更是国民精神的觉醒与升华。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聆听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的回响,又仿佛在亲历一个民族走向复兴的辉煌征程。它让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也让我对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评分《强国时代》这本书,从另一个角度审视了“发展”这个主题。它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腾飞,更在于精神层面的独立与强大。我非常赞赏作者在书中对那些具有前瞻性思维的战略决策的深入解读,以及它们如何引领国家走向更广阔的未来。书中也描绘了在探索未知领域时所面临的困难与风险,以及决策者们如何凭借智慧和勇气,化解危机,实现突破。作者的叙述充满了前瞻性和启发性,让我对国家发展的脉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它不是简单的赞美,而是对复杂现实的深刻反思。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民族如何在变革的时代中,不断自我超越,实现历史性的跨越。读完之后,我感到一种深深的自豪感,同时也认识到,作为个体,我们也应该为国家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评分读《强国时代》的过程,对我而言,更像是一次酣畅淋漓的思想洗礼。我惊讶于作者在梳理如此宏大的历史进程时,所展现出的非凡的洞察力和深刻的分析能力。他/她不仅仅是一个叙述者,更像是一位智者,以一种冷静而又充满人文关怀的视角,剖析了国家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机遇与挑战,以及我们是如何一步步克服困难,迈向更高目标的。书中的逻辑清晰,脉络分明,让人在阅读中不由自主地跟随作者的思路,去理解那些看似错综复杂的问题。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细节的把握,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件,在作者的笔下却能折射出时代发展的关键节点。它让我看到了历史的必然性,也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辉。这本书并非枯燥的说教,而是将道理巧妙地融入到故事之中,让我读起来津津有味,受益匪浅。合上书本的那一刻,我感到内心充满力量,对我们国家的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憧憬和期待。
评分《强国时代》这本书,以一种极为震撼的方式,颠覆了我对某些固有认知。作者的论证严谨而又富有启发性,他/她并没有回避问题,而是直面挑战,用扎实的证据和深入的分析,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更加立体、更加真实的时代画卷。我曾以为“强国”仅仅是经济指标的堆砌,但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强大,源于文化自信、科技创新以及国民素质的全面提升。它让我看到了国家发展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努力和付出,也让我深刻理解了“责任”二字的重量。作者的语言风格也是我非常喜欢的,既有学术的严谨,又不失文学的感染力,读起来既让人增长见识,又让人心生共鸣。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曾经的不足,也激励着我们继续前行。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关心国家发展、对时代变迁有思考的人们。
评分刚拿到《强国时代》这本书,就被它独特的气质所吸引。随后的阅读体验更是超出了我的预期。它没有宏大叙事的空洞感,反而充满了生活气息,让那些宏伟的目标变得触手可及。作者通过描绘一群充满理想和激情的普通人,讲述了他们如何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我特别喜欢书中那些细节描写,比如人物之间的对话,他们眼中闪烁的光芒,以及他们为实现梦想所付出的汗水和泪水。这些细节让整个故事鲜活起来,也让我对“强国”这个概念有了更具象化的理解。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也让我对我们民族的未来充满了坚定的信念。它是一本能够激发斗志、点燃激情的书。
评分书不错,挺好的读本
评分值得看一看
评分包装精美,印刷精致。好,非常好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书的包装不错
评分别人都说不错
评分很好的宝贝,值得购买和推荐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