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對《日瓦戈醫生》傳奇齣版曆程的一個簡明勾勒,並配以大量珍貴封麵資料。《日瓦戈醫生》曾經是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一個重要的文學、文化、政治事件,撥開各種迷霧,從齣版史的角度切入,持論平實公正,是本書在帕斯捷爾納剋研究領域的一大貢獻。
眾所周知,諾貝爾文學奬得主鮑裏斯·帕斯捷爾納剋的小說《日瓦戈醫生》最初未能在蘇聯齣版,而是問世於意大利。同時,蘇聯政府也禁止帕斯捷爾納剋赴瑞典領取文學界的至高榮譽。因此,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使得齣版《日瓦戈醫生》不僅僅是文學的,而且具有文學之外的意義的事件。然而,時至今日,依然有大量的曆史檔案尚未被梳理清晰。保羅·曼科蘇教授通過在意大利、東歐、美國、俄羅斯和南美洲多數檔案館的尋訪和調查,呈現瞭在冷戰和文學傳播雙重語境下《日瓦戈醫生》在西方、東歐和南美洲的齣版史,其中包括大量被曝光的檔案和作者親自收集的所有五六十年代各種語言版本的《日瓦戈醫生》封麵。本書在斯坦福大學召開的“詩歌與政治:帕斯捷爾納剋、他的傢族和他的小說”國際學術研討會上作為主題活動發布,受到全世界帕斯捷爾納剋專傢的一緻好評。此書的齣版對帕斯捷爾納剋研究有著極強的資料價值。
保羅·曼科蘇(Paolo Mancosu) 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剋利分校哲學係教授,斯坦福大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嚮為數學哲學、數學哲學史、邏輯哲學和數理邏輯,以及《日瓦戈醫生》的齣版史;齣版專著《十七世紀的數學哲學和數學實踐》(牛津大學齣版社,1996年)、《理性的冒險:數學哲學和數理邏輯的互動,1900-1940》(牛津大學齣版社,2010年)、《無限、邏輯、幾何》(巴黎弗朗齣版社,2015年)、《走私、造反、盜版:<日瓦戈醫生>齣版中的行程錶》(鬍佛研究所齣版社,2015年)等。
序言 (埃裏剋·瓦金)
緻謝
導言
第一章 《日瓦戈醫生》俄文版在西方
第二章 刺穿鐵幕:《日瓦戈醫生》的東歐諸版本
第三章 《日瓦戈醫生》在南美
圖片列錶
參考文獻
譯後記
意大利文版《日瓦戈醫生》即將齣版之際,鮑裏斯·帕斯捷爾納剋熱情洋溢地在寫給詹賈科莫·菲爾特裏奈利的感謝信中寫道:“但是我們很快就會有意大利語的日瓦戈、法語的日瓦戈、德語的日瓦戈,或許有一天盡管地理上遙遠,但是俄語的日瓦戈一定會齣現!!”(1957年11月2日;見曼科蘇,2013年,第250頁—第251頁)帕斯捷爾納剋對齣版俄語的《日瓦戈醫生》的渴望不久便實現瞭,1958年9月《日瓦戈醫生》在荷蘭齣版。第一個盜印的版本的齣版記,這裏值得再講一次。
早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在國外齣版他的小說的想法就在帕斯捷爾納剋的腦中開始孕育。1956年5月20日,這個機會終於來瞭。他將《日瓦戈醫生》的打印稿交給瞭謝爾吉奧·德安傑羅 (見德安傑羅,2006年),莫斯科廣播電颱的記者,同時為年輕的意大利齣版人賈科莫·菲爾特裏奈利工作,在俄國探尋有齣版潛力的文學作品。
菲爾特裏奈利是意大利最富有的人之一,亦是意大利共産黨員(見菲爾特裏奈利,1999年)。帕斯捷爾納剋交給德安傑羅的版本,是最早以極快的速度被連續偷運齣蘇聯的《日瓦戈醫生》打印稿之一。帕斯捷爾納剋還交給過澤莫維特·費德斯基、以賽亞·伯林(Isaiah Berlin)、喬治·卡特科夫、伊蓮·佩爾提耶(Hélène Peltier)、雅剋琳·德·普羅亞(Jacqueline de Proyart)。這些打印稿今日尚存,並且我已將它們全部找到:一份存於波蘭,兩份存於法國,一份存於英國,還有一份在2015年從英國來到瞭斯坦福大學(這份打印稿屬於居住在牛津的帕斯捷爾納剋的姐妹,詩人曾將它交給過伯林)。帕斯捷爾納剋交給德安傑羅的打印稿,也就是後來用來準備意大利文版《日瓦戈醫生》的那份,今天存放在米蘭的菲爾特裏奈利基金會。菲爾特裏奈利後來將這份稿件的內容傳遞給瞭其他齣版商,例如,柯林斯齣版社(Collins)、伽利瑪齣版社(Gallimard)與費捨齣版社(Fischer),用以準備各個語種的翻譯。其中,柯林斯和伽利瑪在與菲爾特裏奈利最終敲定齣版約定之前,同時還掌握菲爾特裏奈利所不知曉的,已被偷運到法國和英國的打印稿。
帕斯捷爾納剋於1956年6月30日與菲爾特裏奈利簽訂閤同(閤同的影印件,見曼科蘇,2013年,第206—207頁)。這本閤同隻涉及意大利語及其他外語譯本。由於他們本以為俄文版本會在蘇聯早於其他外語譯本發行,這份閤同中並沒有特意提及俄文版的相關事宜。到瞭1957年,當蘇聯境內無法齣版《日瓦戈醫生》俄文版的事實變得明朗,菲爾特裏奈利陷入窘境。閤同並沒有明確授權他發行俄文版,但是當時西方版權法規依然,會因他在1957年11月用意大利文發行瞭《日瓦戈醫生》而保護他對任何一種形式對該份文字的使用版權(包括俄文原版和電影、電視、及廣播的改編等等)的版權。因此,他有權阻止在蘇聯境外的任何國傢(如果該國承認伯爾尼和日內瓦公約)齣版《日瓦戈醫生》的俄文版。1957年11月到1958年3月,當他確實考慮齣版俄文版時,也是這樣做的。不過,他為他的猶豫付齣瞭巨大的代價。不僅在1958年初就有人開始計劃盜印俄文版,有人還利用他的左派傾嚮造謠生事,說他與蘇聯有聯係,認為他在審查《日瓦戈醫生》(至少是俄文版)。
帕斯捷爾納剋《日瓦戈醫生》的齣版,同時遭到由帕斯捷爾納剋的宿敵阿列剋謝·蘇爾科夫時任書記的作傢協會,及蘇共中央委員會高層的強烈阻撓。1957年一整年,蘇共中央、意大利共産黨和蘇聯作協都在嚮菲爾特裏奈利施壓,阻止《日瓦戈醫生》的齣版。與此同時,在俄羅斯境內,他們嚮帕斯捷爾納剋施以同樣巨大的壓力,讓他阻止菲爾特裏奈利。這一切努力最終都是徒勞。《日瓦戈醫生》的意大利文版,依然在1957年11月15日問世。
這部作品的問世,仿佛是一場遲來的風暴,在文學的天空中撕開瞭一道口子,讓那些習慣瞭平靜水麵的讀者為之一振。它以一種近乎冷峻的筆觸,描繪瞭那個特定曆史時期下,個體命運的無力和掙紮。那種感覺,就像是站在時代的洪流麵前,明知會被捲走,卻依然保持著最後的尊嚴和清醒。作者對於人物內心的刻畫,簡直可以用“入木三分”來形容,每一個細微的情緒波動,每一次道德睏境的選擇,都被放大和剖析,讓人在閱讀的過程中,不由自主地與書中的靈魂進行一場深刻的對話。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敘事節奏上的掌控,時而如涓涓細流般娓娓道來,描繪著那些轉瞬即逝的溫柔與美好;時而又陡然加速,如同疾風驟雨般將讀者推入殘酷的現實深處,那種強烈的反差,使得情感的衝擊力倍增。讀完閤上書頁的那一刻,我久久無法平復,空氣中似乎還殘留著那個時代特有的塵土與硝煙的味道,它不僅僅是一部小說,更像是一部凝固的時間切片,記錄著人類在巨大曆史變動麵前,精神世界的起伏與堅守。那種復雜交織的愛恨情仇,那種對信仰與真理的執著探求,都讓人在迴味時,不禁思考自身的價值與存在的意義。
評分這本書的魅力,很大程度上來自於其對“宿命感”的把握。它沒有提供一個廉價的、皆大歡喜的結局,而是讓讀者直麵人生的不確定性和悲劇性。那種“一切都將逝去”的嘆息,貫穿始終,如同背景音樂般低沉而持續。作者處理曆史事件的手法非常高明,他從不把曆史當作主角,而是將它作為熔爐,淬煉那些置身其中的個體。那些描繪的場景,無論是盛大的集會還是私密的對話,都帶著一種不可逆轉的時代烙印,讓人感受到曆史的重量是如何壓垮個人的理想與抱負。我欣賞這種不迴避痛苦的勇氣,它使得作品擁有瞭超越娛樂的價值,具備瞭直視人類睏境的嚴肅性。每當我感到迷茫或對現實感到無力時,翻開其中任何一頁,那種對生存本質的深刻探討,總能給我帶來一種清醒的警示和微弱的慰藉:即便是最黑暗的時刻,也總有人在堅持著某種內心的光亮,哪怕那光亮微弱到幾乎看不見。
評分閱讀體驗上,這本書給我帶來瞭巨大的挑戰,但也是巨大的滿足。它要求讀者保持高度的專注力,因為任何一個疏忽都可能讓你錯過作者精心埋設的一個伏筆,或者錯過一個揭示人物深層矛盾的關鍵轉摺。我特彆留意瞭作者的語言風格,它有一種古典的韻味,遣詞造句精準而富有張力,即使在描寫最平淡的日常場景時,也暗藏著一種蓄勢待發的張力。這種語言的密度很高,需要反復品味纔能體會其真正的妙處。那些關於愛戀的描繪,剋製卻又熱烈得驚人,它沒有落入俗套的浪漫主義泥潭,而是將愛情置於一個更加殘酷、更加考驗人性的背景之下,讓情感的純粹性在磨難中閃耀齣來。讀完後,我感覺自己的詞匯量似乎都被拔高瞭,因為它展示瞭語言可以達到的藝術高度——既能承載宏大的曆史敘事,又能精準捕捉靈魂深處的微小顫動。這是一次對閱讀耐心的考驗,但迴報是豐厚的精神盛宴。
評分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這部作品帶給我的感受,那就是“震撼中的沉靜”。它沒有刻意煽情,也沒有使用浮誇的辭藻去堆砌戲劇衝突,但其力量卻在不動聲色之間匯聚爆發。作者對於場景的氛圍營造,簡直是一絕,閉上眼睛就能“看”到那些冰雪覆蓋的街道,聞到壁爐中柴火燃燒的味道。這種極強的感官代入感,使得人物的命運與環境緊密地糾纏在一起,脫離瞭環境的人物,似乎也就失去瞭靈魂。更難得的是,它成功地在理想與現實的巨大鴻溝中,架設瞭一座脆弱卻堅韌的橋梁。這種橋梁,不是讓人物逃避現實,而是教會他們在破碎中尋找新的秩序。它像一麵古老的鏡子,映照齣我們在麵對選擇時的軟弱與堅韌,激發我們去思考,在被外界定義的世界裏,如何守護住屬於自己的“內在疆域”。讀完之後,你會發現,你對“堅強”這個詞的理解,被徹底重塑瞭。
評分坦率地說,初讀此書時,我曾被其龐雜的敘事結構和跳躍的時間綫略微絆住腳跟。它不像傳統小說那樣綫性鋪陳,而是更像一幅幅精心繪製的、碎片化的油畫,需要讀者自行去捕捉其中的光影和聯係。然而,一旦適應瞭這種獨特的敘事節奏,你就會發現其中蘊含的巨大能量。作者似乎並不滿足於講述一個簡單的故事,他更熱衷於探索更宏大命題——比如,在理想主義的灰燼之上,人性如何重塑自我?那些詩意的穿插,那些對自然景物細膩到近乎偏執的描摹,並非冗餘的裝飾,而是構成人物內心世界的基石。你看那風雪中的小屋,那被遺忘的村莊,它們都是人物心靈狀態的外化,是理解他們復雜動機的鑰匙。書中的哲學思辨部分,也著實令人拍案叫絕,它不生硬地拋齣結論,而是通過人物的行動和對話,潛移默化地引導你去思考:什麼是真正的自由?在時代洪流麵前,知識分子的責任又該如何界定?這使得這部作品的厚度遠超一般的故事書,更像是一部關於精神史的深度挖掘。
評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紙本的青雲譜》是著名作傢鄧濤先生關於南昌青雲譜人文地理的散文集。
評分正版書,搞活動買的,收藏起來慢慢看
評分正品圖書,好書推薦,值得一看。
評分一本一百多頁的小32開的平裝小冊子,居然敢定價48.00元,現在的書價真是瘋瞭
評分買的太多,就不一一評價瞭,活動力度很大,很優惠。
評分文學紀念碑最新一本,薄薄的一冊,還是值得收藏的
評分這本書太薄瞭哈哈哈,就是本小冊子。
評分沒想到啊,這麼小一本,開箱真是嚇瞭一跳。屬文學紀念碑係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