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傢之作,文字精彩,立意深刻。
本書收錄20餘位文學大傢之作品,原汁原味,引人入勝,並有譯者的原創譯本,可讀性強,適以日語學習者和文學愛好者收藏讀賞。
◎日漢對照,簡約易讀,妙趣橫生。
本書編排清晰易讀,日漢對照,一目瞭然,方便讀者對日漢相應語句的定位查找。
◎全書假名標注,精選單詞注釋,助力日語學習。
日文漢字的假名標注全書覆蓋,同時設有重難點單詞注釋,方便閱讀理解,詞匯擴充。
◎賞譯結閤,講述潛於文字底下的文化內涵。
全書附有簡練獨到的作品賞析,並將選篇中齣現的典型文化元素以“豆知識”的形式加以介紹,以方便讀者饗讀鑒賞。
◎聽文學大傢的淺說低唱,品文字間的愛恨與詩。
《每天讀一點日文:日本短篇小說精華選》是為日語初中級及以上水平的學習者打造的一本日語短篇小說閱讀書,用細膩的筆觸,錶達豐富的內涵。本書甄選篇目經典且不失新意,情節時而溫婉時而跌宕,百轉韆迴,發人深省,對於提高閱讀能力及文學素養有很大幫助。
《每天讀一點日文:日本短篇小說精華選》采取中日對照形式編排,精選28篇日本傢喻戶曉的經典佳作,分為主題各不相同的五個篇章,分彆為青春年少、愛是永恒、人間百味、另類書寫、悚然怪談。每篇文章下均設有作品賞析、日語原文、中文譯文、單詞注釋四大闆塊,並偶有豆知識補充,以幫助日語學習者提高語言水平,享受閱讀樂趣。
祝然,女,文學博士,大連外國語大學副教授,《東北亞外語研究》編輯。主要從事日本近代文學、中日比較文學以及殖民地文學研究,在國內外期刊發錶學術論文十餘篇,代錶作有《從<哈爾濱詩集>看室生犀星眼中的中國東北城市》(《江淮論壇》),《兩場剝皮:管窺莫言與村上春樹作品中的暴力審美》(《東北亞外語研究》)等,編著《每天讀一點日文 日語晨讀美文》等書。
目錄>>
第一章 青春年少
●先生の顔..........002
老師的臉龐..........003
●杯...................012
杯...................013
●笑われた子..........020
被嘲笑的孩子..........021
●少年の悲哀..........028
少年的悲哀..........029
●夏帽子.............044
草帽................045
●兄妹................054
兄妹................055
第二章 愛是永恒
●聲...................062
聲音................063
●木精................066
迴聲................067
●不思議な魚..........074
不可思議的魚..........075
●牛鍋................088
牛肉火鍋..........089
●葉桜と魔笛..........094
葉櫻與魔笛..........095
第三章 人間百味
●魚の餌..............112
魚餌.................113
●接吻を盜む女の話..........126
盜吻女人的故事.............127
●秘密の相似..........140
相似的秘密..........141
●桜桃................158
櫻桃................159
●蠅...................172
蠅...................173
第四章 另類書寫
●失敗園.............188
失敗園.............189
●蜘蛛の糸..........198
蜘蛛絲.............199
●恐怖................206
恐怖................207
●犬...................222
狗...................223
●鼻...................226
鼻子................227
●火星の運河..........242
火星的運河..........243
第五章 悚然怪談
●縊死體.............256
吊屍................257
●不思議な國の話.............262
不可思議國度的故事..........263
●あやしい旅僧..........278
奇怪的雲遊僧..........279
●河童小僧..........286
河童小子..........287
●雪女................292
雪女................293
●桜の樹の下には.............302
櫻花樹下..........303
前言>>
有關短篇小說的意義與價值,茅盾先生曾評價其能夠“抓住一個富有典型意義的生活片段,來說明一個問題或錶現比它本身廣闊得多、也復雜得多的社會現象”。誠然,短篇小說雖然篇幅不長,卻往往字字珠璣,句句雋永,她不但能夠帶給讀者豐富的想象空間,更以綿長的閱後迴味讓人久久不能忘懷。因此,在短篇小說簡潔乾練的故事情節背後,通常還潛藏著十分深刻的道理與感悟,從而帶給讀者更加具有縱深度的閱讀感受——而這,正是編者結集此書之初衷與動力。
本書所錄28篇文章均選自日本近現代文學作品,就選篇特點而言,大體可以總結為如下四點:其一,篇幅適中。本書選篇篇幅大都控製在七八韆字,究其原因,太短則難以盡興,太長則易感拖遝,唯有適中的長度纔能帶來愉悅的閱讀感受,進而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其二,選篇新穎。如今市麵上有關日本文學的閱讀書籍不在少數,加之經典作品畢竟有限,因而齣現選篇的重疊便成為難以避免的事實。對此,本書本著對讀者負責的態度,努力另闢蹊徑,選取鮮有譯介的經典作品入集,以期帶給讀者全新的閱讀體驗。其三,模式便捷。本書對文章中齣現的所有日文漢字均標注假名,並對生僻單詞進行注釋,十分適閤讀者朗讀與理解。同時,本書還將文章中的舊用日文漢字全部更改為現代日語當用漢字,並整閤零碎段落,大限度方便日語初學者閱讀。其四,賞譯結閤。本書在每篇小說前均附有簡練獨到的作品賞析,以方便讀者鑒賞選篇內容。對於選篇中齣現的典型文化元素,本書還在文中以“豆知識”的形式進行介紹,讀之妙趣橫生。另外,本書采取日漢對照的方式,日文在前,中文在後,讀者可根據自身需要進行對照翻譯練習。
根據選篇內容,編者將本書分成瞭“青春年少”“愛是永恒”“人間百味”“另類書寫”以及“悚然怪談”五個部分。其中“青春年少”選篇的主人公多為十幾歲的少男少女,故事內容清新、節奏明快,處處洋溢著青春的氣息;“愛是永恒”部分從戀人之愛、親人之愛、友人之愛等角度齣發,在日語語境中對“愛”這一人類永恒主題進行瞭細膩的解讀與品評;“人間百味”選取橫光利一、太宰治、梅崎春生等知名作傢的五部作品,以精湛的藝術手法從生活中的細微之處入手,對於人間百味進行瞭各具特色的詮釋;“另類書寫”所錄文章大都筆調彆緻,文風另類,作者對於人們習以為常的主題進行瞭全新的書寫,讀之使人耳目一新;“悚然怪談”是本書特色之處,作為日本文學中的一道另類風景,怪談類作品總能憑藉自身詭異的基調與玄妙的語境牢牢地吸引讀者的眼球,本部分選取怪談鼻祖小泉八雲、燒腦作傢夢野久作等大傢名作,為讀者營造齣瞭絕對驚悚的閱讀氛圍。
高爾基雲:“文學即為人學。”若本書能夠在幫助讀者提升日語閱讀水平的同時,帶領讀者一並品味日本文學視域內的人生百態、饗讀者以人間至理,若本書能夠滿足讀者需求、博得讀者喜愛,於編者而言將是無比歡慰之事。同時,由於編者能力有限,輯錄選篇時恐有不夠周全之處,譯文當中也難免會齣現不禁推敲之字句,此般種種,還請讀者同仁諒解並不吝賜教。
本書在編譯過程中得到瞭中國宇航齣版社諸位編輯的大力支持與幫助,正是由於他們的認真審校與仔細編排,以及他們高效嚴謹的工作作風纔使得本書能夠順利麵世,在此深錶感謝!
編者
2017年11月
我特彆喜歡這本書中那種微妙的情感張力處理方式,它常常在看似風平浪靜的敘述下,暗流湧動著強烈的情感。作者們似乎非常擅長捕捉人類情感中最難以言喻的那一部分——那些介於喜歡和愛之間,介於痛苦和釋然之間的灰色地帶。例如,在一篇關於青梅竹馬重逢的篇章裏,雙方的對話極其簡短,卻充滿瞭未齣口的試探與遺憾。通過對彼此眼神的交匯次數、手中茶杯的放下力度,以及對過往細節的迴憶,編織齣瞭一張復雜的情感網。這種高明的敘事技巧,避免瞭直白的煽情,反而讓情感的衝擊力更加持久和內斂。對於讀者而言,你需要自己去解碼這些微妙的信號,每一次解讀都會帶來一種“啊,原來如此”的頓悟感。這種挑戰讀者的智力和情感理解力的作品,是真正有生命力的文學。它不是在“告訴”你人物在想什麼,而是在“展示”給你看,讓你自己去“感受”人物的內心世界,這種交互性是極其迷人的。
評分從語言學習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編排簡直是天纔之舉。它不像那些枯燥的教科書,強行將語法點堆砌在一起,而是將語言學習融入到瞭真實的、有血有肉的語境之中。我發現,那些我在語法書中反復背誦卻總覺得生硬的錶達方式,在這些短篇故事裏自然而然地流淌齣來,仿佛呼吸一般流暢自然。更重要的是,它所選用的詞匯和句式,很大程度上貼近瞭當代日本普通民眾的口語習慣,而不是那種過於書麵化、脫離現實的文言痕跡。這對於想要真正“學會”用日語思考和錶達的人來說,價值無可估量。我甚至會對著其中一些人物的對話反復默讀,模仿他們的語氣和停頓,試圖捕捉那種地道的“語感”。這種沉浸式的學習體驗,遠比死記硬背規則有效得多。它讓學習過程從一項任務,變成瞭一種探索異域文化的愉快旅程,每讀完一個故事,都感覺自己的日語聽力和理解能力得到瞭潛移默化的提升,這是一種令人驚喜的附帶收獲。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精神層麵帶來的衝擊,在於它對“物哀”和“侘寂”美學的現代詮釋。故事中彌漫著一種淡淡的、對世事無常的溫柔接納,並非是消極的悲觀,而是一種看透本質後的淡然與尊重。比如,某篇描繪庭院中落葉的文字,沒有渲染鞦天的蕭瑟,而是將焦點放在瞭每一片葉子在凋零前所經曆的色彩變化和最終迴歸土地的循環,這體現瞭一種對生命短暫性的敬畏。這種審美情趣,與我們日常生活中追求的“完美”和“永恒”形成瞭鮮明的對比。它教導我們去欣賞那些殘缺、逝去和不完美中的獨特之美。這不僅僅是文學的範疇瞭,它滲透到瞭生活的方方麵麵,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對待舊物、對待關係、對待時間的態度。在快節奏的生活中,這本書像是一個安靜的錨點,提醒我慢下來,去感受那些被高速運轉的社會所忽略掉的,稍縱即逝的美麗和意義。它引導我從一個更深遠的、更具哲學意味的視角去看待周遭的一切。
評分我特彆欣賞這本書在選篇上所展現齣的那種剋製而又深刻的敘事傾嚮。它避開瞭那些過於宏大或情節驅動的篇章,轉而聚焦於日常生活中那些微不足道的瞬間,但恰恰是這些“微不足道”之處,摺射齣瞭極其復雜的人性光芒與時代側影。讀完其中一篇講述一個老人在雨天修理舊物的故事後,我久久不能平靜。作者並沒有用大量的心理描寫去剖析他的孤獨,而是通過對修理工具的細緻描摹、雨滴敲打窗戶的聲音,以及老人偶爾發齣的輕微嘆息,將那種內斂的、不言而喻的哀愁構建得無比真實。這種“留白”的藝術,使得讀者不得不主動參與到文本的建構中去,用自己的生活經驗去填補那些未言明的空白,從而達成瞭深刻的共鳴。這並非是那種一讀就懂、淺嘗輒止的作品,它要求讀者慢下來,去品味文字背後的空氣、溫度和未曾吐露的潛颱詞。每一次重讀,都會有新的感悟湧現,就像麵對一幅隨著光綫變化而呈現齣不同細節的畫作,耐人尋味到瞭極點。
評分這部書的裝幀設計給我留下瞭極其深刻的印象,那種帶著微微磨砂質感的封麵,拿在手裏沉甸甸的,仿佛握住瞭一段穿越時空的邀請函。內頁的紙張選擇也非常考究,米白色的紙張,在閱讀時對眼睛非常友好,即便是長時間沉浸其中,也不會感到明顯的疲勞。更值得稱贊的是,排版布局的用心程度。字體的選擇清晰易讀,行距和字間距把握得恰到好處,使得原本可能略顯密集的日文文本,在視覺上變得舒展而有呼吸感。尤其是一些關鍵的短句和引人深思的詞匯,作者(或者說編者)巧妙地運用瞭不同的字體粗細或者微小的縮進,形成瞭一種無聲的強調,引導讀者的注意力去捕捉那些最精妙的文學瞬間。這種對閱讀體驗細節的極緻追求,讓每一次捧讀都變成瞭一種享受,而非負擔。它不僅僅是一本用來閱讀文字的書,更像是一件精心製作的工藝品,展示瞭齣版方對文學作品應有尊重的態度。隨便翻開任何一頁,那種對“質感”的追求都撲麵而來,這在當今這個追求快速消費的時代,實在難能可貴。我甚至會時不時地摩挲一下封麵,感受那種獨特的觸感,這本身就是一種儀式感,一種對即將進入的日式文學世界的鄭重其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