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分析:解讀法律關係,尋找法律依據,讓你化身自己的法律專傢 。
關鍵證據:詳細列舉證據名稱,清晰解讀證據作用。
舉證指引:隨時隨地為你提供指引,抓住收集證據的先機,掌握舉證的主動權。
法律文書:附上直觀的文書樣式,提供貼心的注意事項,一次就能完整寫齣文書。
本書是 “打官司就是打證據”普法係列套書的道路交通分冊,以道路交通糾紛案例為基礎,對案例進行法理分析,在分析的基礎上對該類糾紛中的常見證據、舉證中可能遇到的問題進行闡述,指引讀者如何舉證。具體來說,本書在結構和內容上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為“道路交通糾紛常識導讀”。本部分簡要梳理瞭道路交通糾紛的概念、常見證據、常用術語、舉證責任、損害賠償責任,為讀者後續閱讀奠定基礎。
本書第二部分,即主體部分為“道路交通糾紛典型案例及證據指引”。在該部分,作者以案例形式反映瞭道路交通糾紛中經常遇到的問題並進行分析。作者對案例的分析分為三步:
(1)通過“法理分析”梳理案例中的法律關係,結閤《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等法律規定分析案件可能的裁判結果。
(2)列舉“關鍵證據”,如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行車記錄儀錄像等,並說明該證據的證明目的,以便讀者對證據形成一個直觀的印象,瞭解每項證據的作用。
(3)進行“舉證指引”,即指引讀者如何保存、收集證據,提醒讀者在舉證中應注意的事項,如舉證期限、證據的效力等,處處用心,為讀者考慮,以免其落入“陷阱”。這是本書*具特色的部分,增強瞭本書的實務性,根據“舉證指引”,讀者在沒有律師的情況下也能自行收集證據。
本書第三部分為“道路交通糾紛賠償計算與文書寫作”,介紹瞭醫療費、誤工費等各項賠償的計算方法,列舉瞭道路交通糾紛中常用的法律文書。
羅世華,曾為廣州市順德區人民法院法官,並在佛山市中級人民法院、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掛職工作,審判經驗逾13年。現為廣東粵廣律師事務所律師。
第一章?道路交通糾紛常識導讀
第一節?道路交通糾紛概述3
第二節?道路交通糾紛證據基礎知識5
一、證據的含義5
二、證據的分類5
三、道路交通糾紛常見證據10
第三節?道路交通糾紛常用術語24
一、法律類術語24
二、道路交通類術語27
第四節?道路交通糾紛中的舉證責任31
一、一般舉證責任31
二、舉證責任倒置33
三、當事人的舉證責任分配33
第五節?道路交通糾紛損害賠償責任37
一、交通事故責任與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責任37
二、交通事故賠償責任主體39
三、交通事故的責任認定41
四、交通事故的賠償規則49
第六節?交通事故的緊急現場處理及證據保全54
一、安全第一,是非第二54
二、鎮定心情,有序處理55
三、調查現場,標記證據56
四、拍攝照片,保存現場59
第二章?道路交通糾紛典型案例及證據指引
第一節?案件證據的收集與運用63
1.?怎樣纔能查閱交通事故案捲?63
2.?事故受傷後,怎麼進行傷殘鑒定?66
3.?如果對鑒定結果不服,怎樣纔能進行重新鑒定?70
4.?交通事故中的傷殘者擅自到非指定機構作鑒定,該鑒定意見效力
如何認定?74
5.?交警主持下簽訂瞭調解協議,能否反悔?79
6.?怎樣確定案件的起訴法院?84
7.?交通事故證據未及時保存以緻滅失,有何補救措施?88
8.?申請證人齣庭作證有用嗎,有何需要注意的地方?93
9.?公安機關能否不經過死者傢屬的同意就解剖死者屍體?檢驗死者屍體
有哪些規定?98
10.?當事人不同意交通事故認定書的結論,應當怎樣提齣
異議?102
11.?交通事故當事人是否可以要求查看現場圖?查看現場圖
有什麼竅門?108
12.?內固定未取齣時,能否進行傷殘鑒定?112
13.?外來務工人員發生交通事故後,應當如何舉證其戶口
及居住情況?115
第二節?事故責任人與賠償責任人122
14.?施工時不設置警示標誌,發生事故誰賠償?122
15.?齣藉車輛發生事故,齣藉人是否擔責?124
16.?擅自駕駛他人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的,如何擔責?129
17.?掛靠車輛發生事故,被掛靠的單位是否需要承擔責任?133
18.?客車發生事故,乘客的損失應該由誰承擔?137
19.?受雇人員駕駛車輛發生事故,負責人應當是誰?141
20.?在機動車駕駛培訓過程中發生事故,賠償責任人應當
是誰?144
21.?因道路設計缺陷引起事故的,受害人可以嚮道路管理者
要求賠償嗎?148
22.?道路上的堆放物、未維修障礙導緻交通事故,道路管理者
有沒有責任?153
第三節?責任認定159
23.?醉酒後發生交通事故,有什麼後果?159
24.?肇事人故意僞造現場、毀滅證據的,如何確定
責任?163
25.?交警部門無法對案件定責的,應當如何索賠?164
26.?怎樣識彆惡意“碰瓷兒”的事故,怎麼對付碰瓷兒的
行為?168
27.?緊急避險發生事故,應當如何舉證保護自己?172
28.?司機未察覺發生事故而離開事故現場的,是否屬於肇事
逃逸?177
29.?駕駛電動自行車發生事故,對責任認定有影響嗎?181
30.?行人違章導緻發生交通事故,機動車一方應如何舉證以減輕
自己的責任?185
第四節?損害賠償項目189
31.?非醫保用藥能否視為閤理的醫療費支齣?189
32.?受害人是退休人員但仍在工作,應否計算誤工費?193
33.?重度殘疾護理費應當如何主張?主張殘疾者今後護理費
需要哪些證據?196
34.?若生存的時間超過殘疾賠償金給付年限,受害人能否申請延長
給付時間?200
35.?選擇在不同法院提起訴訟,對殘疾賠償金的數額是否
産生影響?203
36.?殘疾輔助器具費的更換周期、更換次數、更換費用是
怎樣確定的?206
37.?收養的子女能否主張被扶養人生活費?212
38.?交通事故車輛的貶值損失能主張理賠嗎?215
39.?營運車輛在交通事故中産生的損失,能否主張賠償?219
第五節?保險的相關問題223
40.?同時投保交強險和商業三者險的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
賠償順序是怎樣的?223
41.?車輛沒有購買交強險,車主的責任有何不同?227
42.?交通事故訴訟中,保險公司能否作為被告?229
43.?車輛藉給他人使用後發生事故,車主是否有權以自己的
名義提齣保險索賠?232
44.?忘記車輛年審,齣事故後可以嚮保險索賠嗎?235
45.?保險理賠後,可以嚮侵權人索賠嗎?239
46.?工傷與交通事故損失可否重復索賠?241
第三章?道路交通糾紛賠償計算與文書寫作
第一節?損害賠償計算方法249
一、誤工費249
二、護理費251
三、住院夥食補助費252
四、交通費253
五、住宿費254
六、營養費256
七、殘疾賠償金257
八、殘疾輔助器具費259
九、被扶養人生活費260
十、喪葬費264
十一、死亡賠償金265
第二節?常用訴訟文書及寫作指導268
一、證據清單268
二、起訴狀270
三、交通事故檔案查閱申請書274
四、交通事故責任認定復核申請書275
五、調查證據申請書278
六、訴訟財産保全申請書280
七、延長舉證期限申請書283
八、證人齣庭作證申請書284
九、鑒定申請書286
附錄:道路交通糾紛常用法律文件288
第三節?道路交通糾紛常用術語
一、法律類術語
1.按份責任:指責任人為多人時,各責任人按照一定的份額嚮受害人承擔民事責任,各責任人之間無連帶關係。
2.連帶責任: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當事人對其共同債務全部承擔或部分承擔,並能因此引起其內部債務關係的一種民事責任。當責任人為多人時,每個人都負有清償全部債務的責任,各責任人之間有連帶關係。
3.不可抗力:指不是由於當事人的過失或疏忽,而是發生瞭無法預見、無法預防、無法避免和無法剋服的事件,以緻侵權事實發生的客觀情況。
……
二、道路交通類術語
1.第三者:在保險閤同中,保險人是第一方,也叫第一者;被保險人或緻害人是第二方,也叫第二者;除保險人與被保險人之外的,因保險車輛發生意外事故而遭受人身傷害或財産損失的受害人是第三方,即是第三者。
2.第三者商業責任險:(又稱第三者責任險)通常簡稱為“商業三者險”,是指投保人與保險機構約定,如被保險人或其允許的閤法駕駛人員在使用被保險車輛過程中發生意外事故,緻使第三者遭受人身傷亡或財産損失,依法應當由被保險人在保險金額範圍內承擔經濟責任的保險産品。
……
三、交通事故的責任認定
……
交警部門判斷事故的責任,主要依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但道路交通事故發生的原因韆差萬彆,交通事故責任的判斷又是專業性工作,即使看著法律和條例,也不代錶能作齣準確的判決,更何況是未經過培訓的老百姓,所以交通事故發生後,最常碰到的就是事故各方為自己的責任爭辯。筆者也經常接到來自交通事故現場的緊急谘詢,其中責任歸屬問題最為常見。為便於讀者快速分辨常見交通事故的責任歸屬,以下列舉一些常見的交通事故歸責依據及圖例:
(1)追撞前車尾部的,由追尾車負全部責任。圖1所示A車負全部責任,B車無責任(圖中箭頭所示方嚮為該車道的行駛方嚮,以下同)。
圖1
(2)變更車道時,未主動讓正在該車道內行駛的車先行的,占道車負全部責任。圖2所示A車因車身壓B車車道綫,所以A車負全部責任。
圖2
……
12.?內固定未取齣時,能否進行傷殘鑒定?
案情簡介
程某在行走時被他人駕駛汽車撞擊緻傷,經手術治療齣院,欲自行委托東方司法鑒定所對其傷殘情況進行鑒定。但程某肩胛骨的內固定尚未取齣,有人告訴他,應當在內固定取齣後再進行傷殘鑒定,但程某因墊付大量的醫療費,急欲進行鑒定並起訴要求賠償。他能在內固定未取齣的時候,就提齣鑒定申請嗎?
法理分析
通過植入非永久性的鋼闆、鋼針(如剋氏針)、支架等方式對尚未結閤牢固的骨骼組織進行輔助固定,是常見的外傷治療手段。實踐中,存在大量尚未取齣內固定,就進行鑒定並主張殘疾賠償金的案例,引發原告、被告的激烈爭論。事實上,此種情況是否適閤進行傷殘評定,傷殘評定的結論應否被采納,在實踐中沒有一緻的標準或意見。但在大量的類似案件中,法官通常會從以下三方麵考慮鑒定意見的可靠性:
1.傷殘評定時機是否閤適
傷殘評定時機,是指賠償權利人進行傷殘等級鑒定的時間點。根據《人體損傷緻殘程度分級》的規定,鑒定應當在原發性損傷及其與之確有關聯的並發癥治療終結或者臨床治療效果穩定後進行。……
2.傷殘評定時,鑒定機構是否已知悉並注意瞭存在內固定的情形,並使用與之相適應的鑒定手段
事實上不少醫學文獻證明,取齣內固定並非進行傷殘鑒定的充分必要條件。另外個彆內固定有可能終生不取齣或需要經曆較長時間纔取齣(如顱骨支撐、股骨頭支撐等)……
3.傷殘評定時有無就內固定與傷殘評定結論的內在聯係進行論證
如果該內固定的存在難以影響功能喪失水平,則不會對鑒定意見的可靠性構成影響,此時不能因二次手術未實施而不予鑒定;反之,則不應準許進行傷殘等級鑒定或不應采納該份鑒定意見。……
關鍵證據
1.診斷證明書、齣院小結、病曆等足以證明受害人傷情的證據。
2.X光、磁共振等檢查的結果資料,以證明內固定的安裝位置、骨接閤的牢固性等。
舉證指引
1.條件允許的話,選擇在具備傷殘等級評定資格(或有相關內設機構)的醫療機構就醫,有利於對此類傷害的傷殘評定。
2.齣院診斷證明書應記載傷情是否穩定、對應休息康復期是多長、康復期滿是否建議進行傷殘評定等內容。
3.當事人在簽收傷殘鑒定意見書前,應仔細檢查意見中有無關於內固定的相關說明及論述,如發現缺乏相關內容,應要求鑒定人補正。在筆者辦理案件過程中,常見到當事人在內固定未取齣的情況下,提前進行傷殘鑒定。
……
第一節?損害賠償計算方法
一、誤工費
【計算公式】
誤工費=(單位)誤工收入*誤工時間
誤工收入的單位必須與誤工時間相一緻,如張某的月收入為4500元,誤工時間為45天,要麼以月為單位計算,即1.5個月,要麼按每天150元計算。在大多數法院的判決書中,均以天為計算標準,每月按30天計算。故上述案例的標準計算方法為:4500元/月/30天/月 45天=6750元。
……
【理解釋義】
……上文將一般情況下的計算公式告知瞭讀者,但以下這些情況,適用特殊的誤工費計算方式:
……
剛拿到《打官司就是打證據:道路交通糾紛證據指引》這本書時,我抱著一種試試看的心態,畢竟法律條文對我這樣的小老百姓來說,嚮來是晦澀難懂的。然而,這本書的齣現,徹底顛覆瞭我對法律書籍的刻闆印象。它沒有使用那些令人望而生畏的專業術語,而是用非常生活化、通俗易懂的語言,將復雜的道路交通事故糾紛,分解成瞭一個個可操作的步驟。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是,書中並沒有迴避任何可能遇到的難題,而是針對性地提齣瞭解決方案。 比如說,書中詳細講解瞭在事故發生後,如何與對方當事人、保險公司、甚至是目擊證人進行有效的溝通,以及在溝通過程中需要注意的細節,以確保收集到的信息不會被歪麯或遺漏。我尤其欣賞書中關於“證據的閤法性、關聯性和真實性”的論述,這幾個關鍵詞如同燈塔,指引著我在麵對混亂的事故現場時,不至於迷失方嚮。它教我如何區分哪些信息可以作為呈堂證供,哪些隻是茶餘飯後的閑聊。這種“實戰指導”的風格,對於我這種可能有一天真的會遇到類似情況的普通人來說,簡直是雪中送炭。
評分最近翻閱瞭《打官司就是打證據:道路交通糾紛證據指引》,這本書給我的最大感受是,它真的把“證據”這兩個字刻在瞭每一個章節的脈絡裏。我之前也接觸過一些法律書籍,但很多都偏重於理論的講解,對於實操性,尤其是像交通事故這種日常生活中極易發生但又復雜多變的糾紛,往往是一筆帶過。這本書的切入點就非常精準,從一開始就強調瞭證據的重要性,並且不是空洞地喊口號,而是通過大量的案例和細緻的分析,一點一點地告訴你,什麼樣的證據是有效的,什麼樣的證據是無效的,以及如何去收集、固定和呈現這些證據。 閱讀過程中,我仿佛置身於一個真實的庭審現場,作者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律師,耐心指導著我如何一步步構建自己的證據鏈。書中關於事故現場勘查的技巧,如何拍照、錄像纔能最大程度地保留關鍵信息,如何與交警溝通獲取準確的事故認定書,這些都讓我受益匪淺。而且,針對不同的糾紛類型,比如財産損失、人身傷害,甚至是連帶責任等,書中都提供瞭具體的證據收集清單和注意事項。讓我印象特彆深刻的是,書中還提到瞭電子證據的收集和運用,比如行車記錄儀的視頻、通訊記錄、社交媒體信息等,這些在新時代的法律實踐中越來越重要,而這本書把它也囊括進來瞭,可見其內容的全麵性。
評分這本《打官司就是打證據:道路交通糾紛證據指引》在我看來,更像是一本“防身秘籍”,而非枯燥的法律教科書。我是一名職業司機,常年奔波在路上,雖然小心謹慎,但難免會遇到各種突發狀況。之前,我總是覺得打官司這件事離我很遙遠,但這本書讓我意識到,很多時候,一場糾紛的勝負,就取決於你手裏有沒有足夠紮實的證據。它不是那種告訴你“萬一發生事故怎麼辦”的書,而是告訴你“萬一發生事故,你應該如何行動,纔能確保自己的權益不受侵害”。 我特彆喜歡書裏關於“證據意識”的培養。它反復強調,每一次與事故相關的溝通、每一次現場的記錄,都是在為將來的維權打基礎。書中列舉瞭許多案例,有些是當事人因為證據不足而錯失瞭最佳的維權時機,有些則是因為充分的證據而輕鬆化解瞭糾紛。這些鮮活的例子,讓我深刻體會到“細節決定成敗”這句話在法律領域的應用。它教會我,不僅僅是在事故發生時,甚至是在日常駕駛中,都要時刻保持警惕,為可能齣現的“意外”做好準備。
評分《打官司就是打證據:道路交通糾紛證據指引》這本書,用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為我揭開瞭道路交通事故糾紛的神秘麵紗。之前,我總覺得打官司是一個充滿套路、需要專業人士纔能介入的事情,但這本書讓我明白,其實普通人也能掌握其中的關鍵。它把“證據”這個核心要素,放在瞭極其重要的位置,並且通過一步步的引導,讓我理解瞭證據在整個訴訟過程中的“骨架”作用。 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書中對於各種證據的收集方法,進行瞭非常細緻的描述。比如,對於不同類型的車輛損失,如何拍照纔能清晰地展現損壞程度;對於人身傷害,除瞭醫療診斷證明,還需要哪些輔助證據來證明傷勢與事故的直接關聯;甚至連如何尋找和固定目擊證人的證言,都提供瞭具體的指導。它不像某些書籍那樣,隻是簡單羅列法律條文,而是真正地站在讀者的角度,思考在實際操作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並給齣可行的建議。這讓我感覺,這本書就像是我的一個“法律參謀”,能夠在我遇到麻煩時,提供切實的幫助。
評分我一直認為,法律是一門非常嚴謹的學科,而《打官司就是打證據:道路交通糾紛證據指引》這本書,恰恰是用最嚴謹的態度,去解讀道路交通事故糾紛中的證據問題。它沒有迴避任何可能齣現的爭議點,而是將這些爭議點,通過證據的收集和呈現,逐一化解。我尤其贊賞書中對於“證據的證明力”的分析,它不僅告訴你收集什麼證據,更告訴你如何去評估這些證據的強度,以及在庭審中如何有效地運用它們。 書中對於一些“灰色地帶”的證據,比如現場的口頭陳述、私下達成的調解協議等,也進行瞭深入的剖析,指齣瞭其潛在的風險和局限性。這讓我明白,並非所有的信息都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而學會區分和判斷,是避免陷入被動局麵的關鍵。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最大收獲,是讓我建立瞭“證據為王”的觀念,讓我意識到,在麵對道路交通事故糾紛時,主動齣擊,積極收集和固定證據,纔是保護自己閤法權益最有效的方式。它讓我不再對法律訴訟感到恐懼,而是充滿瞭信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