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英語大綱詞匯5500》以教育部頒布的新版考試大綱為依據,完整收錄大綱詞匯。全書采用字母A~Z 的順序編排,方便考生快速定位所要查詢的單詞。書中所收錄詞匯的釋義全部參考英語詞典,甄選其較為核心和常用的意思,簡明易懂,精準地道。同時本書還對考研中常考到的詞匯作瞭明確標注,重點突齣,使考生復習時更有針對性,效率更高。本書配有單詞自測紅膜,覆蓋紅膜可以遮擋頁麵上的中文釋義,方便考生檢驗記憶效果,及時發現沒有掌握的單詞。考生還可以在這些單詞旁邊的圓圈中做特殊標記,下一輪背誦時隻記標記過的單詞,大幅縮減背誦時間。本書所收錄的詞匯全部給齣英式音標,聘請專業外教朗讀,英式發音純正地道,便於考生模仿跟讀,邊聽邊記。聽力音頻可免費下載頻,並且支持掃碼收聽。
作者名:新東方考試研究中心
新東方考試研究中心,匯聚瞭新東方長期從事英語教學和研究工作的一綫教師、輔導專傢和圖書編輯。他們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準確把握各類考試的命題指導思想、命題規律和命題趨勢,熟知考生在備考階段存在的弱點和誤區。所編寫的輔導用書凝聚瞭多年教學實踐和理論探索之精華,方便考生明確備考方嚮,高效復習迎考。
A……1
B……17
C……29
D……55
E……70
F……86
G……94
H……100
I……109
J……120
K……122
L……124
M……133
N……145
O……150
P……157
Q……178
R……180
S……195
T……226
U……240
V……244
W……248
X……255
Y……255
Z……256
復習考研英語的徵程,通常就是從背單詞開始的,因為對於英語詞匯的掌握程度,可能直接關乎考研的成敗。
本書以教育部頒布的新版考試大綱為依據,完整收錄大綱要求的約5500 個詞匯,可以使考生對於大綱詞匯的全貌有一個清晰的認識,明確自己需要掌握的詞匯範圍。以字母A~Z 的順序編排,方便考生快速定位所要查詢的單詞。書中所收錄詞匯的釋義都是其核心和常用的意思,簡明精準,使背誦更高效,印象更深刻。
本書的特色如下:
1. 詞義注釋參考權威英語詞典,簡明易懂,精準地道。在全麵覆蓋詞性的同時,注意收錄熟詞僻義,但對釋義的羅列不盲目求多,以便考生掌握單詞較為重要和常用的意思,不被冗餘信息乾擾。
2. 明確標注常考詞匯,重點突齣,有的放矢。本書將考研中常考到的重點詞匯用“
3. 提煉精華要點,對詞匯沒有復雜的講解,非常適閤考生快速完成自學,然後投入精力去研究曆年真題。考生隻需利用零散時間,藉助本書“過單詞”,不斷加深印象即可。
4. 本書配有一張單詞自測“紅膜”。覆蓋紅膜可以遮擋頁麵上的中文釋義,方便考生檢驗記憶效果,及時發現沒有掌握的單詞。考生還可以在這些單詞旁邊的圓圈中作上特殊標記,下一輪隻記標記過的單詞,大幅縮減背誦時間。
5. 開本小巧,攜帶方便!與厚重的詞匯書不同,這本詞匯手冊小巧輕便,考生可以把它作為一本口袋書,隨時隨地背單詞。
6. 提供可下載的MP3 音頻,聘請專業外教朗讀,英式發音純正地道。本書所收錄的詞匯全部采用英式音標,免費提供全部詞條的配套音頻下載,並支持掃碼收聽,便於考生模仿跟讀,邊聽邊記。這樣一來既有助於提高學習效率,又能幫助考生在潛移默化中增強語感,特彆適閤在睡前對學習成果進行迴顧和鞏固。
選對詞匯書固然重要,但掌握科學的使用方法也很關鍵,希望考生在拿到這樣一本小巧實用的大綱詞匯手冊後,能靜
下心來按照下麵的方法來學習和記憶詞匯:
首先,將《考研英語大綱詞匯5500》中的全部詞匯在盡量短的時間內瀏覽一遍,對於每個詞匯的拼寫、
發音和釋義先大緻做到心中有數,你會發現有一些詞是已經掌握的瞭,無需再記。
然後,做齣一個總體規劃,分配背誦任務,力求短期“通關”。推薦采用“循環式”記憶方法:每天在背新的單詞之前,
務必先復習之前背過的單詞,這樣循環往復,讓詞匯在你的眼前和腦海中不斷復現,著重攻剋標有星號的詞匯和自己標
記過的詞匯,逐漸加深印象,直至做到“念念不忘”。
背誦單詞時,有兩個習慣需注意避免。一是用拼寫字母的方式去背,類似a-p-p-r-e-c-i-a-t-e 這樣去誦讀,以求形成條件反射。因為時間久瞭以後,對這種抽象字母串的記憶可能會失效,拼錯的可能性很大。二是把一個單詞抄寫無數遍。
此種方法比較耗時,一旦抄錯,後邊強化的都是錯誤拼寫,而且容易變為一種機械動作,忘瞭自己抄的這個詞到底是什
麼意思。建議考生結閤音標和朗讀發音,將單詞劃分為若乾個音節來記,聲音比字母的印象更深刻,而且固定音節的拼寫往往有規律可循,這樣根據發音再拼寫會更為容易。一般的短詞就不必抄瞭,長詞也無須抄寫很多次,一定要注意在
按音節記拼寫的同時,頭腦中要提示自己這個單詞的意思是什麼,建立起“形”與“義”之間的對應關係,到瞭後期,
則可以隻用眼睛看,不用動筆瞭。
我們由衷地希望這本凝聚瞭編者心血的詞匯手冊能夠為考研路上的莘莘學子減壓,讓詞匯記憶效果更加顯著,也希
望在這本詞匯書的陪伴和指引下,每一位考生都能用踏實的態度和不懈的努力跨越詞匯這道難關,斬獲英語高分!
新東方考試研究中心
從一個長期備考者的角度來看,選擇一本閤適的詞匯書,就是在選擇一個長期的學習夥伴。這本書給我的最深感受是它的“恒久價值”。它不是那種曇花一現的熱點書籍,它所收錄和梳理的知識體係,是經過時間檢驗的、符閤研究生入學選拔核心要求的。我甚至可以預見到,即便在考研結束後,我依然會將它作為英語詞匯查閱的工具書保留在書架上,因為它所建立的詞匯認知框架是穩固且係統的。那種學習完之後,感覺自己對整個英語世界的理解都提升瞭一個層級的滿足感,是其他普通詞匯書無法比擬的。它不是催促你“速成”的口號式書籍,而是引導你“精進”的學術指南。它教會我的,不僅是如何記住某個單詞,更是如何理解一個詞匯在復雜語境中生命力的變化,這纔是真正高階的語言學習方法論。這份紮實的學術底蘊,讓這本書的價值遠遠超齣瞭它的標價。
評分這本書的配套資源和輔助設計也遠超齣瞭我的預期。僅僅依靠紙質書本進行記憶,總歸有其局限性,而這本書顯然考慮到瞭這一點,提供瞭一套完整的學習生態係統。例如,那些聽力材料的同步性極好,發音標準且語速適中,完美貼閤瞭考試要求,這對於提升聽力中的詞匯識彆能力至關重要。而且,它沒有采用那種花哨的二維碼鏈接,而是提供瞭一種更穩定、更可靠的學習輔助方式,這一點我非常欣賞——它保持瞭作為一本嚴肅參考書的專業性,不被臨時的技術變動所乾擾。再者,書中的自我測試環節設計得十分巧妙,它不像那種簡單的課後問答,而是模擬瞭不同題型下的詞匯考察方式,讓我可以在學習新內容後立刻進行“小測”,實時檢驗吸收效果。這種即時反饋機製,極大地增強瞭學習的主動性和持續性,有效地避免瞭“看瞭就忘”的尷尬局麵,讓學習過程始終保持在高效率運轉。
評分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我發現這本書的“實戰導嚮性”非常強悍。很多詞匯書隻是羅列瞭意思,但這本書對每個核心詞匯的辨析卻做得極為精妙,尤其是在形近詞和近義詞的區分上,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示範。比如,有些詞在普通字典裏釋義相近,但在考研真題中卻有著微妙的感情色彩或使用場閤的限製,這本書對這些“陷阱點”都做瞭明確的標記和詳盡的解釋。我甚至發現,一些在曆年真題中齣現頻率極高,但又極易混淆的詞匯,被單獨拎齣來做瞭重點剖析,配有“易錯點提醒”這樣的版塊。這種高度聚焦於考試核心難點的做法,極大地節省瞭我的時間,讓我能把精力集中在那些真正能拉開分數差距的地方。可以說,它像一個高精度的雷達,提前幫我掃描並排除瞭那些最容易失分的知識盲區。這種精準打擊的學習策略,對於時間緊張的備考者來說,簡直是雪中送炭。
評分翻開內頁,我立刻被其清晰的邏輯結構所吸引。不同於市麵上一些雜亂無章、堆砌信息的詞匯書,這本書顯然經過瞭深思熟慮的編排。它不像那種簡單的字母順序排列,而是似乎融入瞭某種科學的記憶規律。那些復雜的單詞被巧妙地拆分、歸類,很多我過去怎麼看都記不住的“攔路虎”,在這個排版下,竟然找到瞭可以理解的語境和記憶錨點。我特彆留意瞭那些例句的選取,它們絕不是那種生硬的、脫離實際的“翻譯腔”,而是充滿瞭現代感和學術氣息,很多句子本身就是極佳的閱讀理解範例。這讓我意識到,這本書的目標不僅僅是讓你“認識”單詞,更是要讓你“學會運用”它們,這在寫作和翻譯部分會是巨大的加分項。再深入看,對詞根詞綴的解析簡直是神來之筆,它像一把萬能鑰匙,一下子打開瞭多個知識點的大門,讓原本看似孤立的詞匯群串聯起來,形成瞭一個有機的知識網絡。這種係統性的構建,讓背誦不再是機械的重復,而更像是一場探索詞匯奧秘的偵探遊戲。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著實讓人眼前一亮,那種沉穩的藍調配上醒目的橙色字體,立刻就給人一種“專業”和“靠譜”的感覺。我拿到書的時候,首先被它的厚度震懾住瞭,這可不是那種輕飄飄的應付之作,而是實打實的重量,捧在手裏有一種沉甸甸的踏實感。那種感覺就像是麵對一座知識的寶庫,雖然知道裏麵的內容肯定需要下苦功夫去啃,但光是這份分量,就足以讓人對接下來的學習充滿信心。裝幀工藝也相當不錯,紙張的質感摸起來很舒服,即便是需要長時間翻閱和做標記,也不會讓人感到疲勞。更值得一提的是,書本的開本設計非常閤理,無論是放在書桌上攤開,還是攜帶齣門放在背包裏,都顯得不那麼笨重,便於隨時隨地進行“詞匯突擊”。它不像有些參考書那樣,為瞭追求“大而全”而犧牲瞭閱讀體驗,這本書在排版上的用心程度,從側麵反映齣編者對考生的細緻關懷。第一眼的感覺,就是它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一絲不苟的引路人,已經為你鋪好瞭最堅實的基礎石。這初步的印象,極大地緩解瞭我對考研詞匯量龐大的焦慮感,讓人覺得,隻要跟著這本書的節奏走,攻剋難關指日可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