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要(英文版)

中国文化概要(英文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任增强 著
图书标签:
  • Chinese Culture
  • Overview
  • China
  • History
  • Tradition
  • Philosophy
  • Arts
  • Society
  • Customs
  • Heritage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167533
版次:1
商品编码:12373108
包装:平装
丛书名: 21世纪英语专业系列教材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60
字数:280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中国文化概要(英文版)》适用于英语本科和研究生“中国文化概论”、“中外文化交流史”等课程,也适用于具有一定英文基础,对海外汉学、中外文化交流史、中国文化对外翻译与传播等领域感兴趣的广大读者。

内容简介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是为英语本科专业低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一门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课程。本课程开设目标在于使学生认识民族自身文化,提高人文素质,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精髓,能够用英语熟练对外介绍中国文化知识。
  该课程的相关内容包括:中国简史、中国哲学、中国语言文字、中国诗歌小说、中国艺术、中医、中国古代科技与教育等方面。学习该课程时,学生应重点掌握中国基本文化术语,了解文化知识,熟悉传统民俗。另外,学生还应阅读相当数量的中国文化方面的英语文章,积极查阅资料,进行跨文化比较,从而使自身文化修养提高,积极弘扬中华文明。

作者简介

  任增强,中国石油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研究领域为中国文化海外翻译与传播研究,承担过省、部级研究项目多项,在CSSCI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参与2008欧盟三国以上文化合作项目“Hallerstein”,2008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海外汉学与中国文论”,主持2013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英美聊斋学”,主持2013山东省高校人文计划项目“北美聊斋学”。

目录

目 录


Chapter One Chinese History 1
1.1 The Awakening in China 1
1.2 The Tribute System 10
Chapter Two Chinese Philosophy 16
2.1 The Ethical Philosophy of the Chinese 16
2.2 Confucianism 21
2.3 Buddhism 26
2.4 Taoism 29
Chapter Three Chinese Language and Character 34
3.1 The Chinese Written Character as a Medium for Poetry 34
3.2 Six Classes of Chinese Characters 51
Chapter Four Chinese Literature 57
4.1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Chinese Literature that Instructs and Literature that Pleases 57
4.2 Tang Poetry 70
4.3 Liaozhai’s Own Record 81
Chapter Five Chinese Arts 87
5.1 Chinese Calligraphy 87
5.2 Chinese Painting 93
5.3 Chinese Lute 100
5.4 Wei Qi and Sun Tzu’s Art of War 110
Chapter Six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118
6.1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118
6.2 Philosophical and Historical Groundwork 123
Chapter Seven Chinese Discoveries and Education 128
7.1 Chinese Discoveries 128
7.2 Education and Literary Examinations 132
《中国文化概览》(英文版)—— 洞察东方文明的钥匙 《中国文化概览》(英文版)并非一本简单的文化史料汇编,而是一扇通往悠久而多元的中华文明的窗口,旨在为全球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且易于理解的视角,去探寻中国数千年来积淀的独特思想、哲学、艺术、社会结构以及生活方式。本书的出发点,是认识到中国文化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深远,其智慧闪耀,但同时又因其历史跨度之长、地域之广、思想之丰富而显得复杂且难以触及。因此,本书力求以一种系统而又生动的方式,勾勒出中国文化的主干,并展示其脉络中的精妙之处。 本书的内容编排,力求以一种逻辑清晰、层层递进的方式展开,确保读者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中国文化的精髓。我们不会简单地罗列事实,而是着重于挖掘其背后的逻辑、价值观念和历史渊源。 第一部分:文明的根基——思想与哲学 这一部分是本书的基石,我们将深入探讨塑造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体系的几大思想流派。 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本书将详细阐述孔子及其后学如何构建了一个以“仁”、“礼”、“义”、“智”、“信”为核心的社会伦理体系。我们将探讨儒家思想在家庭、政治、教育以及社会交往中的具体体现,例如孝道、忠诚、君臣之道、教育的重要性等。我们会审视儒家思想如何在中国历史的王朝更迭中始终扮演着稳定社会结构、规范人际关系的关键角色,并分析其在现代中国社会依然存在的痕迹和影响。我们将不止于对经典文本的解读,更会追溯其思想如何通过科举制度、家族教育以及民间信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一种深植人心的文化基因。 道家的超然与自然:本书将深入探索老子与庄子的哲学思想,揭示其“道”、“无为”、“自然”等核心概念。我们将解读道家思想如何强调顺应自然规律,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以及其对中国艺术、养生、乃至民间生活方式产生的独特影响。本书会重点解析“道”的不可言说性及其宇宙观,以及“无为而治”的政治哲学和个人修养之道。同时,我们将探讨道家思想如何与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对山水自然的崇敬以及对长生不老的追求紧密相连。 佛教的传入与本土化:本书将追溯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后的传播历程,以及其如何与中国本土思想(特别是儒道)相互融合,最终发展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如禅宗。我们将探讨佛教在信仰、哲学、艺术、文学以及伦理道德等方面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例如因果报应、轮回转世的观念,以及对慈悲、智慧的推崇。本书会重点分析佛教如何通过寺庙建筑、壁画、雕塑以及僧侣的日常修行,成为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其他重要思想流派:除了上述三大主流思想外,本书还将简要介绍墨家、法家等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思想流派,并分析它们在特定历史时期所扮演的角色及其贡献。 第二部分:文明的形态——艺术与审美 这一部分将带领读者领略中国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感受其独特的审美情趣。 书法与绘画的意境:本书将深入解析中国书法与绘画的艺术特点,强调其“写意”的精神,以及笔墨、构图、留白等要素所传达的情感与哲学内涵。我们将欣赏历代名家的作品,理解中国画如何超越写实,追求神似,并与自然、情感融为一体。本书会着重分析书法中的线条美、结构美以及情感表达,以及中国画中如何通过寥寥数笔勾勒出山水、人物的意境。 陶瓷与玉器的工艺与象征:本书将回顾中国辉煌的陶瓷和玉器制作历史,从新石器时代的朴拙到宋代的精美,再到明清的繁复。我们将探讨不同时期陶瓷器皿的造型、釉色、纹饰及其文化内涵,以及玉器在中国文化中“君子之德”的象征意义。本书会深入分析不同窑口(如景德镇、龙泉窑)的特色,以及玉器在中国古代礼仪、佩饰以及宗教祭祀中的重要地位。 建筑的和谐与秩序:本书将剖析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风格,从宫殿、园林到民居,重点关注其对称、等级、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我们将解读中国传统建筑的布局、色彩、材料以及装饰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和等级观念。本书会重点分析北京故宫、苏州园林等典型建筑的布局和设计理念,并探讨中国传统建筑如何体现天人合一的思想。 音乐与戏曲的韵味:本书将介绍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如五声十二律、宫廷雅乐、民间小调等,以及其在哲学、情感表达中的作用。同时,我们将深入探讨中国戏曲(如京剧、昆曲)的程式化表演、唱念做打以及其背后所承载的文化故事与道德教化。本书会着重分析不同乐器的音色和特点,以及戏曲中脸谱、服装等象征意义。 第三部分:文明的肌理——社会与生活 这一部分将聚焦于中国社会的结构、传统习俗以及人民的生活方式。 家庭与宗族的力量:本书将深入探讨中国传统社会以家庭为基础、以宗族为纽带的社会结构。我们将分析“孝道”在中国家庭伦理中的核心地位,以及宗族在社会管理、经济互助、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本书会着重分析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代际传承的模式以及宗族观念如何影响个人行为。 节日与习俗的传承:本书将详细介绍中国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并解读这些节日背后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以及所包含的文化意义和习俗活动。我们将看到这些节日如何维系着家庭情感、传承着民族记忆,并成为中国人民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服饰的演变与象征:本书将回顾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变迁,从先秦的简朴到唐宋的华美,再到明清的精致。我们将分析不同朝代服饰的特点、材料、色彩以及其所体现的等级制度和审美观念。 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本书将探讨中国饮食文化的独特性,从八大菜系到各地特色小吃,从烹饪技法到餐桌礼仪。我们将分析中国菜肴如何体现“色、香、味、形、器”的和谐统一,以及饮食在中国文化中作为社交、养生和情感交流的重要载体。 茶文化与酒文化的韵味:本书将分别探讨中国茶文化和酒文化,解读茶在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地位,从品茶的仪式到茶的养生功效。同时,我们将分析中国酒文化的历史渊源、饮酒习俗以及其在社交、庆祝和哲学思考中的作用。 第四部分:文明的脉动——近现代的演进与展望 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之后,本书还将审视中国文化在近现代所经历的变革与挑战。 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本书将探讨中国在近现代如何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并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进行反思、学习与创新。我们将分析西方思想、科技、艺术等如何影响中国,以及中国如何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文化形态。 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本书将关注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命力,探讨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理解、传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并使其焕发新的光彩。我们将审视当代中国社会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复兴迹象,以及其在艺术、教育、生活方式等领域的体现。 《中国文化概览》(英文版)的目的,是为每一位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个坚实的起点,引导他们去发现和理解这个古老文明的独特魅力。我们希望本书能够激发读者更深入的探索欲望,鼓励他们亲自去体验、去感受,从而更全面地认识中国,并从中汲取智慧与灵感。本书力求语言清晰流畅,避免使用过于艰涩的学术术语,同时注重图文并茂,让读者在阅读中获得美的享受。它不仅是一本书,更是一次跨越时空的文化之旅。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充满了好奇,而这本书似乎为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切入点。从目录中我看到了关于儒家、道家、法家等思想流派的介绍,这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我尤其希望能够了解这些哲学思想是如何塑造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以及它们在当今社会是否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我一直认为,要真正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就必须深入了解其哲学思想的根基,因为哲学思想往往是文化最深层次的体现。我迫不及待地想看到作者是如何解析这些复杂的哲学体系,如何将其中的精髓提炼出来,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阐释。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理清这些不同学派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及它们在中国历史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我知道,中国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想要完全掌握并非易事,但我相信,通过这本书的引导,我一定能够对这些思想有一个初步的、清晰的认识,为我后续更深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那种古朴而又典雅的风格,仿佛一下子就把我拉进了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书名的字体选择也恰到好处,既有力量感又不失韵味。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质感让人觉得内容一定十分充实。我喜欢这种用心的设计,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艺术品,让人忍不住想要细细品味。封面上的图案,可能是某种具有象征意义的中国传统纹饰,又或者是描绘着一幅意境深远的中国山水画,这些细节都充满了艺术家的巧思。我尤其欣赏封面上色彩的运用,那种低调却又富有层次感的色彩搭配,既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含蓄之美,又散发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这本书的外观,就已经成功地激起了我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让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开它,去探索那些隐藏在封面背后的精彩故事和深刻见解。我曾读过不少关于中国文化的书籍,但很多时候,它们的外观设计都比较平庸,难以吸引读者的眼球。而这本书,无疑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出色,它用一种无声的语言,向我诉说着它所蕴含的丰富内涵,让我对即将展开的阅读之旅充满了期待。

评分

尽管我还没有机会深入阅读这本书的全部内容,但仅从其编排和结构来看,我就能感受到作者在组织材料时所花费的心思。每一章节的标题都清晰明了,预示着即将探讨的主题,这对于希望系统了解中国文化的读者来说,无疑是极大的便利。这种逻辑清晰的编排方式,能够帮助我快速地把握整体脉络,并且在阅读过程中,也更容易找到我感兴趣的具体部分进行深入研究。我喜欢作者在章节划分上所展现出的细致,似乎每一个主题都被充分地考虑和安排。我猜想,在每一章节的开篇,或许都会有一个简短的引言,用来概述本章的重点,并在结尾处进行总结,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消化和吸收知识。我个人在阅读非虚构类书籍时,非常看重其结构性和条理性,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我的阅读体验和知识的吸收效率。如果一本书的结构混乱,即使内容再精彩,也会让人望而却步。而这本书,从初步的了解来看,似乎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到位,让人感觉作者是一位非常成熟和专业的学者,能够将复杂的中国文化知识,以一种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

评分

我一直认为,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也离不开对其社会习俗、节日庆典和生活方式的认识。这本书中关于这些方面的论述,让我对深入了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希望能够通过阅读,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是如何庆祝的,它们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文化寓意。我也希望能够了解中国人日常的生活习惯、饮食文化、家庭观念等,这些细微之处往往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精神特质。我一直对中国人的待人接物之道、礼仪规范等感到好奇,希望这本书能够对此有详细的介绍。我曾在一些影视作品中看到过中国传统婚礼的场景,也对中国的茶道文化有所耳闻,我希望在这本书中能够看到更系统、更深入的介绍,让我对这些中国的传统习俗有更全面的了解。我尤其关注那些能够体现中国人民生活智慧和情感世界的习俗,因为我认为,这才是最鲜活、最生动的文化体验,也是我最想去感受和学习的部分。

评分

作为一名对中国艺术充满热爱的人,我对书中关于绘画、书法、陶瓷、建筑等艺术形式的介绍部分尤为关注。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停留在历史的陈述,更能深入探讨这些艺术形式的审美特征、创作技法以及它们所蕴含的文化意义。我渴望了解中国艺术家是如何在创作中融入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美学追求,以及这些艺术作品是如何反映当时的历史和社会风貌的。每一次看到精美的中国艺术品,我都会被其背后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所折服。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更多关于这些艺术瑰宝的背景知识,让我能够从更深层次去欣赏和理解它们。我期待书中能够有丰富的插图,这样我就可以一边阅读文字,一边欣赏那些令人惊叹的艺术作品,将文字的叙述与视觉的冲击相结合,获得更全面的艺术体验。我知道,中国艺术的形式多种多样,流派众多,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勾勒出一个清晰的艺术发展脉络,让我对中国艺术有一个宏观的认识,并且能够对其中一些我特别感兴趣的艺术形式,进行更深入的探索。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