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的行囊》是美国著名汉学家比尔.波特继《空谷幽兰》后的又一力作。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仰慕者和研究者,作者于2006年春进行了一次穿越中国中心地带的旅行,追溯了已经成为中国本土文化的重要支脉之一的禅宗,其各代祖师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游历经历,并诉说了他多年来对禅的深深体悟。
(美)比尔·波特
美国当代著名的作家、翻译家、汉学家。1970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人类学博士,机缘巧合之下开始学习中文,从此爱上中国文化。1972 年,比尔赴台湾一所寺庙修行,在那里过起暮鼓晨钟的隐居生活;1991 年,他又辗转至香港某广播电台工作,并开始长期在中国大陆旅行,撰写了大量介绍中国风土人情的书籍和游记,同时翻译多部佛学经典和诗集,在欧美各国掀起了一股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
比尔关于中国隐者的作品《空谷幽兰》出版后,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一版再版,畅销至今。近几年,他又相继推出了追溯中国禅宗文化与历史的《禅的行囊》、追寻黄河源头的《黄河之旅》、追溯中华文明史上辉煌篇章的《丝绸之路》、探秘中国西南少数民族风情的《彩云之南》、寻访中国古代诗人遗踪的《寻人不遇》,以及品味中国江南风韵的《江南之旅》。这些关于中国文化之旅的游记作品同样受到了读者的喜爱,并得到安妮宝贝、安意如、陈坤等人的鼎力推荐。
第一章 不立文字
第二章 不见如来
第三章 无山
第四章 无家
第五章 无始
第六章 无相
第七章 无心
第八章 不作,不食
第九章 无镜亦无尘
第十章 不得闲
第十一章 不见桃源
第十二章 不辨东西
第十三章 不分南北
第十四章 不死
第十五章 无终
第十六章 不归路
《禅的行囊》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感受是“返璞归真”。在阅读过程中,我时常会因为书中的某些观点而停下来,反复品味。作者没有使用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故作高深,而是用最朴素的语言,触及了最根本的人生议题。我曾经以为,要追求内心的平静,就需要做出巨大的改变,需要远离尘嚣,进行长时间的冥想。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在生活的琐碎中,在平凡的日子里,也能寻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书中的故事,有的让人忍俊不禁,有的却引人深思,它们就像一颗颗珍珠,串联起了作者对生活深刻的理解。我尤其对书中关于“不求而得”的阐述印象深刻。它让我明白,很多时候,过度的执着反而会成为前进的阻碍,而学会放下,顺其自然,反而能让我们更好地抵达目的地。这本书就像一个随身的“行囊”,里面装着让我感到安心的力量,以及看待世界的全新角度。
评分《禅的行囊》这本书,给我带来的冲击是颠覆性的。我之前阅读过一些关于心灵成长的书籍,但往往在读完后,感觉收获甚微,甚至有些茫然。而这本《禅的行囊》,它不是那种“心灵鸡汤”,也不是故弄玄虚的哲理堆砌。作者用一种非常细腻、朴实的方式,揭示了生活中那些我们常常忽略却又至关重要的道理。书中对“无常”的描绘,让我深刻理解到,一切都在变化,而这份变化本身,才是生活的常态。我曾一直试图抓住一些东西,害怕失去,但这本书让我明白,与其徒劳地抵抗,不如学会与变化共舞。书中的很多小故事,看似平凡,却蕴含着大智慧。我尤其欣赏作者那种对细节的观察力,以及将这些细节升华为人生哲理的能力。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就像在和一位智者对话,他不会直接告诉你该怎么做,而是通过引导,让你自己去发现。每一次阅读,都能发现新的感悟,仿佛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让我看到了过去从未注意到的风景。
评分从书名《禅的行囊》上,我本以为会是一本关于禅宗历史、高僧语录的学术性读物,没想到它却是一本充满生活气息、散发着温暖的书。我不是一个佛教徒,甚至对宗教的了解也仅限于皮毛,但这本书完全没有门槛,它用非常贴近我们普通人生活的语言,讲述了关于“活在当下”、“保持觉知”、“接纳自我”等禅的精神内核。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独特,不像说教,更像是在分享自己的心路历程,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淡然和智慧。我常常在阅读的时候,会不自觉地停下来,去思考作者提出的问题,去对照自己的生活。比如书中提到的“观察自己的念头,但不被它们带走”,这一点对我很有启发。我一直以为,想问题就一定要解决问题,但这本书让我明白,有时候,仅仅是观察,不去评判,就能化解很多不必要的焦虑。它没有给我提供“标准答案”,而是教会我如何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每一次翻开它,都感觉像是在进行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状态,并找到前进的方向。
评分老实说,在拿到《禅的行囊》这本书之前,我对“禅”这个概念是有些敬而远之的,总觉得那是一种遥不可及的精神境界。然而,读完这本书,我发现自己完全错了。作者用一种非常亲切、平易近人的方式,将禅的智慧化繁为简,融入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本书不是一本理论书,也不是一本指导性的手册,它更像是一场心灵的旅程,陪伴着读者去探索内心的宁静。我最喜欢的是书中关于“专注”的论述。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很难做到真正地专注。这本书提醒我,即使在最平凡的时刻,也能找到内心的平静,比如,在洗碗的时候,去感受水流的温度,去聆听水声;在走路的时候,去感受脚下的触感,去观察周围的景物。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却能将我们从纷繁的思绪中拉回到当下。这本书让我明白了,禅并非高高在上,它就在我们身边,触手可及。
评分这本《禅的行囊》真是一次令人惊喜的阅读体验。我一直对禅修和东方哲学抱有浓厚的兴趣,但市面上很多相关书籍都过于晦涩难懂,或者只是泛泛而谈,缺乏实操性。然而,《禅的行囊》却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将禅的智慧融入了日常生活。作者并非高高在上地传授理论,而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故事、生动的比喻,以及看似寻常却又充满哲思的场景,引导读者去感受、去体悟。书中的每一个篇章都像是一个小小的“行囊”,里面装着作者对生活、对自我、对世界的深刻洞察。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放下”的章节,它没有强迫我一下子做到超脱,而是循序渐进地揭示了执念的根源,并提供了几个简单易行的练习方法。读完之后,我仿佛真的卸下了许多不必要的包袱,心情变得格外轻松。这本书就像一个老朋友,在我需要的时候,总能给予我恰到好处的安慰和指引。它不是那种读完就忘的书,而是会在不经意间,在你面对生活中的种种烦恼时,浮现出其中的只言片语,让你重新找到内心的平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