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考研英语阅读理解150篇》(基础训练版)自2007年首次出版以来,赢得了考研莘莘学子们的厚爱,成为他们几乎人手一本的阅读专项必备复习资料,许多知名考研培训机构多年来也在使用本书作为其培训VIP学员的专用教材。
(一)内容板块、训练意旨、选材编排
本书文章篇数由以往的100篇增加至150篇,循着“激发兴趣→诵读经典→夯实基础→提升技能”这一路线创造性地将其划分为晨读、诵读、泛读、精读四个板块,旨在稳步提升考生解题技巧以及阅读技能。
10篇晨读文章主要节选自名人演讲,语言地道优美,以晨读的方式意在激发大家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28篇诵读文章大部分源自经典真题原文,小篇幅(共计3篇)源自与真题文章相同话题,以诵读的方式旨在帮助考生加深对原汁原味真题的语感,了解并掌握真题的思维模式,从而加深对真题的融会贯通。
32篇泛读文章 80篇精读文章均选自真题同源外刊《基督教箴言报》、《卫报》、《纽约时报》、《大西洋月刊》、《金融时报》、《经济学人》、《自然》、《新科学家》等,选材至2017年4月,严格的选文标准使得编辑部仿真试题能够经常“偶遇”真题,如2016年英语真题Text 3编辑部就直接命中!32篇泛读旨在帮助考生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80篇精读适合考生研读,旨在帮助其提高阅读能力及做题精确度。
鉴于考研真题对热点话题的倾向性,本书精读部分特意对“共享经济”、“科学及其社会影响”、“人工智能”、“学术期刊出版问题”、“科研成果及其转化问题”等五方面热点话题进行了集中编排,以加深考生的理解和深度认知。
(二)词汇注释、难句分析、篇章解读
本书遵循“词→句→篇”这一渐进模式对阅读材料进行剖析,帮助考生由点到面进行全方位解读,以做到对阅读材料的百分百掌握。
“词汇注释”栏目着重对《英语考试大纲》所规定必须掌握的“核心词汇”以及经常出现于真题文章中的“重点词汇”、“熟词僻意”和“超纲词汇”做详细注释。建议考生在阅读材料之前,先对词汇注释进行“快速记忆”,再通过阅读材料加深对词汇的理解。(附注:晨读、诵读部分仅做词汇注释)
“长难句分析”栏目主要出于:长难句不仅仅影响考生对文章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有相当比例的长难句是历年考题的常设命题点。攻克长难句不仅仅需要基本语法知识,更要懂得如何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解读,从而准确把握文意,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因此,希望考生一定要养成通过上下文语境加深对长难句理解的思考习惯,而不要对长难句进行孤立的、片面的句子结构分析。
“语篇分析”栏目通过理清句际、段际逻辑关系并展示其具体实现手段,使考生能够全面透彻地理解文章;有意引导考生借助“抓关键词”的方式提高阅读速度、宏观把握文章。本次修订在语篇分析方面进行适当浓缩,加强了“梳理文章成文逻辑”、“阐释段落关键词、逻辑词、某些副词、经典短语及句型对宏观理解文章的作用”等方面的比重,从而更好地引导考生学会“阅读”。(附注:泛读部分语篇分析、试题精解详见二维码)
(三)试题命制、试题解析
“试题命制”栏目力求在难度、区分度、效度上极力贴近真题:题干与选项搭配符合逻辑,选项长度、难度、语言结构大致相当,干扰项具有迷惑性且能从文中找到干扰源。在本书修订过程中,我们对本书的每一个试题均进行了实测,使之符合考研英语能力测试的要求。
“试题精解”栏目旨在传授解题方法及技能:一,通过“信息锁定”精准定位正确选项。主要是通过抓取题干关键信息(名称、动作、时间、态度关键词等)定位原文,并结合上下文对该信息进行分析提炼、快速找到答案。第二,通过“解题技巧”快速排除干扰信息。着重分析试题命制的陷阱、干扰项的命制方式、以及考生应采取的排除方法。
张剑:博士,毕业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英国文学系,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授、英语学院院长、英语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教育部考试中心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试题资深命题专家。由张剑教授主编的考研英语真题解析及复习思路系列图书已经成为百万学子的考研必备利器,在广大学子的口口相传的过程中,世纪高教黄皮书被越来越的考生所熟知,喜爱.有评价曰:考研教室复习处,抬头尽是黄皮书。
第一部分泛读
Unit 1
text 1技术是否让我们更具创造力?/1
text 2网络大战不会发生/2
text 3“物联网”时代的隐私/4
text 4利用社会物理学改造我们的世界/5Unit 2
text 1国内文化不会因全球化而消亡/8
text 2NIH欲给老年科学家发放“退休津贴”招致怀疑/9
text 3如何阻止过度捕捞/11
text 4书籍的未来/12Unit 3
text 1出版巨头Elsevier禁止作者将文章放到网上/15
text 2《太阳报》被控行贿官员买新闻/17
text 3金融从业者的非理性行为/18
text 4没有达尔文的世界/20Unit 4
text 1人们其实并不喜欢创造力/22
text 2便携式同行评审服务/23
text 3比价网不一定能提供低价/25
text 4书评:索取和给予/26Unit 5
text 1社交媒体能让消费者更文明/28
text 2网络安全:从SOPA到CISPA/29
text 3旅行有助于创新/31
text 4使人类远离自然并非拯救自然之道/33Unit 6
text 1“静”的力量/35
text 2美国新法AIA/36
text 3巨大的经济失望/38
text 4最高法院裁定警方可以从被捕人身上提取DNA样本/40Unit 7
text 1专利改革遭大公司反对是件好事/42
text 2dujia专辑如何帮助苹果公司稳固其传媒帝国的地位/43
text 3大数据之伤——小数据思维/45
text 4死亡的权利/46Unit 8
text 1社交媒体不一定能促进社交/48
text 2“互联网橡皮擦”法案之误/49
text 3华盛顿邮报易主互联网大亨/51
text 4我们应该让机器人承担一些工作/53第二部分精读
Unit 1
text 1同理心的危险吸引力/55
text 2Snap的“君主制”股权/59
text 3雇员和准雇员之间的界限改变/64
text 4Facebook能成为新闻机构吗?/69Unit 2
text 1从a thing的流行看如今文化/74
text 2何不使经济学成为科学?/79
text 3华盛顿向电信巨头示意“万事皆可”/83
text 4令网络提供商忧心忡忡的版权案/88Unit 3
text 1全民基本收入尚不可行/93
text 2披露气候风险对大家都有帮助/97
text 3碳关税和欧盟的钢铁企业/102
text 4不靠谱的科学新闻网排名/106Unit 4
text 1为分享经济的发展移除路障/111
text 2欧洲将捍卫零工经济从业者权益/116
text 3欧洲需要为共享经济制定新法规/121
text 4欧洲新规将开放零售银行/125Unit 5
text 1《保护濒危物种法案》面临新威胁/131
text 2广告商缩窄目标范围对自身不利/136
text 3新闻媒体发起反广告拦截行动/140
text 4赢家通吃/145Unit 6
text 1我们为什么讨厌新事物/150
text 2反对医疗改革/154
text 3科学出版存在的问题/159
text 4我们是自身进化的核心驱动力吗?/163Unit 7
text 1成功营销靠的依然是广泛传播理念/169
text 2“气候恐慌”不利于应对气候问题/173
text 3全球化虽不可以撤销,但可以改善/178
text 4社交媒体加剧沉默螺旋效应/183Unit 8
text 1不端行为调查中应保护科学家隐私/189
text 2“quanwei”阻碍科学发展/193
text 3科学正逐渐失去公信力/198
坦白说,备考过程中,我尝试过好几套不同的阅读资料,但很多都虎头蛇尾,要不是解析过于简略,就是选文质量参差不齐。这套书给我的感觉是全程高水准输出,特别是对于一些逻辑关系复杂的段落,它的图示化解析简直是化繁为简的神器。我记得有一次遇到一篇关于某个哲学流派的文章,我读了三遍都没摸清作者的核心观点和论证脉络,后来对照这本书的解析,作者用一个简单的流程图就清晰地展示了那个论证过程,瞬间茅塞顿开。这套资料的编写者显然非常了解考研阅读的“套路”,他们不仅传授了我们“如何答题”,更重要的是教会了我们“如何思考出题人的意图”,这种由内而外的提升,远比单纯刷题要来得珍贵。
评分这本书的另一大亮点,在于它对基础训练部分的侧重。很多人考研阅读总是在追求“高难度”,但往往忽略了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的道理。这150篇的基础训练,数量上就足够让人踏踏实实地“磨”上一段时间了。更重要的是,这些文章的选材和难度设置,似乎是经过精心考量的,它们覆盖了考研阅读常考的各个主题领域,从社会科学到自然科学,从科技发展到人文历史,面面俱到。我感觉自己仿佛是跟着这本书在进行一次系统的“阅读能力拉练”,每天坚持做上几篇,慢慢地,你会发现自己对陌生文章的适应速度明显加快了,那种面对长篇英文材料时的焦虑感也随之降低了不少。它不像那些难度过高的模拟题那样让人产生挫败感,而是稳扎稳打地帮你提升“肌肉记忆”。
评分试题分册和解析分册分开的设置,我必须得提一下,这简直是为我这种喜欢做“题海战术”的人量身定做的。每次做完一套题,我都会立刻合上解析册,强迫自己先独立思考,甚至会给自己限定一个非常严格的时间,以最大程度模拟真实考试的压力。只有在自己实在无能为力或者觉得某个点的理解有偏差时,我才会去翻看解析。这种物理上的分离,极大地避免了“一看解析就什么都懂了”的假象。通过这种“独立思考—自我检验—深度学习”的循环,我发现自己的主动学习能力被极大地激发了出来。相比于那些把题目和答案印在一起的书,这种分册设计极大地提升了复习的效率和专注度,让每一次练习都更有价值。
评分真正开始用这本书的时候,我才体会到它在内容组织上的用心。它不像市面上有些资料只是简单地堆砌真题,而是有自己的一套逻辑。我记得我当时最头疼的就是长难句的分析,很多时候看懂了单词,但连不成一个完整的句子意思,非常抓狂。这本书在解析部分,对每个段落甚至每句话的结构都做了非常细致的拆解,简直像是把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授请到了我的书桌前,手把手地教我如何“解剖”句子。它不仅告诉你“这个选项是对的”,还会深入分析为什么其他选项是错的,那种追本溯源的讲解方式,让我对阅读的出题思路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而不是停留在死记硬背答案的层面。这种深度解析,对于想冲击高分的考生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它提供的不仅仅是技巧,更是一种思维框架的重塑。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其实挺朴实的,没有太多花哨的装饰,黄色的主色调很显眼,一眼就能在书店里找到。我拿到手的时候,首先注意到的是它蛮厚的,感觉内容肯定很扎实。内页的纸张质量摸起来还算不错,不会太薄容易透墨,这点对长时间阅读来说很重要,毕竟考研复习是个持久战。装帧方面,感觉还是挺结实的,翻阅起来没有那种快要散架的感觉,这对于经常需要来回翻找重点的考生来说是个加分项。排版布局上,我个人觉得还算清晰,字体大小适中,不会感觉拥挤,做笔记的地方也留得比较充裕,这对我这种喜欢在书上做大量批注的“老古董”来说非常友好。总的来说,从拿到书到翻开书的第一印象,它给我的感觉就是一本非常“耐用”且“务实”的工具书,完全没有多余的噱头,一切都围绕着备考的核心需求来的,这一点我很欣赏。
评分物流快,正版书,没有缺点,准备考试。
评分收到货啦,很满意!专心备考咯
评分东西不错,很值得学习使用
评分书是不错啦,但是毕竟跟考研题目的风格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
评分收到货啦,很满意!专心备考咯
评分还行吧,你们自己看着买吧
评分还不错
评分感觉内容还不错哟,希望今年能有帮助
评分图案与实物符合,分析很到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