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新编实用万年历
:48.00元
作者:秦伦诗著
出版社: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7-01
ISBN:978720408886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7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历法的重要性,无需详述,笔者研究易学多年,常接触的是历法,发现历法中有很多东西值得继承和研究。例如:农历的二十四节气是怎么换算出来的,换算方法是什么?干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方法是什么?是否能用其它方式可以推算出来?农历编制的三伏、梅天、九九的含意是什么,是怎样推算出来的。又如古历法中记载有几龙治水、几牛耕田,几日得辛的意义是什么,又是怎样计算出来的?有些历书下面都注上二十八宿和十二建星的名字,二十八宿是什么?能起什么作用?又是怎样计算出来的,其十二建星是什么,能起什么作用,其简单规律是什么?
本书从1924年~2030年共编写116年,详述阴阳历的起源,与其闰年、闰月、月大月小的计算法,以及二十四节气天干地支的运用和天象与自然。
目录
章 历法的起源
1. 农历
2. 阳历
3. 阳历大小月计算法
第二章 季节的概念
1. 一年四季
2. 二十四节气
3. 二十四节气快速推算法
4. 阳历与二十四节气
第三章 天干地支的起源
1. 天干地支的概念
2. 干支记年法
3. 干支记月法
4. 干支记日法
5. 干支记时法
6. 1924年至2030年万年历年历对照表
作者介绍
秦伦诗先生生于1939年,江苏沭阳马厂镇人,出身于一个中医世家,是易学家尹礼儒先生的得意门生。他从事《易经》研究50余年,潜心研读,锲而不舍,有所成就。 秦伦诗先生对中医学、易学都有精邃研究,造诣颇浓,曾多次参加国际《周易》学术研讨会。经专家评委定为“
文摘
序言
我通常不太喜欢读回忆录类的作品,总觉得很多名人传记都带有美化的色彩,缺乏真实的张力。但《穿行在时代的缝隙:一位老外交官的口述史》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这位老先生的经历横跨了半个多世纪的风云变幻,从冷战初期的紧张对峙,到改革开放的初期接触,他亲身参与了许多我们只在教科书上读到的大事件。最引人入胜的是他对于细节的描述,比如某次秘密会谈中,对方代表不经意间的一个手势,或者某份关键文件的措辞是如何反复推敲才最终定稿的。这些“幕后花絮”的价值,远超那些宏大的政治叙事。他的文字风格非常克制和冷静,但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种对国家命运的深沉关怀,却极具感染力。他并没有把自己塑造成英雄,而是坦诚地记录了作为一名执行者所面对的压力、困惑和偶尔的失误。读完这本书,我仿佛不是在读一个人的故事,而是通过一个非常独特的视角,上了一堂关于国际关系史的生动课程,深刻体会到历史是由无数个微小而艰难的决策汇聚而成的。
评分拿到这本《古籍里的中国智慧》时,我简直惊呆了,装帧设计得太有心了,那种仿古的纸张质感和烫金的书名,一下子就把人拉回了那个墨香四溢的年代。我本来就是个对传统文化特别着迷的人,总觉得现代生活缺了点什么厚重感。这本书里收录的那些选自不同朝代经典著作的片段,简直是宝藏啊!不仅仅是晦涩难懂的文字堆砌,作者的导读部分写得极其生动,他能用最平实的语言,把那些深奥的哲学思想,比如“中庸之道”或者“知行合一”,掰开了揉碎了讲清楚。我记得有一章节专门讲了古代文人的交往礼仪,看得我茅塞顿开,很多现在社交中令人尴尬的瞬间,古人早就用一套精妙的规范给解决了。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配有大量精美的插图和版画复刻,这些视觉元素极大地提升了阅读体验,让那些遥远的场景变得鲜活起来。一口气读完“君子之交”那几章,我甚至开始反思自己平时跟朋友的相处方式,感觉像是进行了一次精神上的深度清洁。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引导,非常推荐给所有渴望在快节奏生活中寻觅一丝宁静和深度的朋友。
评分说实话,我对这种“大众普及版”的历史解读一直抱持着十二分的谨慎态度,生怕读到的是那种为了迎合市场而过度简化的“爽文”历史。然而,《敦煌的秘密档案》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预期。它聚焦于敦煌莫高窟的某一特定历史时期,那种扎实的研究功底和严谨的论证过程,让人不得不佩服作者的专业素养。它不是那种只告诉你“发生了什么”的书,而是深入挖掘“为什么会发生”的书。比如,书中对当时僧侣阶层与世俗政权之间复杂关系的分析,简直是抽丝剥茧,把当时社会生态的每一个细微脉络都展现了出来。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敏感或存疑的历史问题时所采取的审慎态度,他不会轻易下定论,而是将不同的史料相互印证,留给读者思考的空间。阅读过程中,我多次停下来查阅相关的地图和年代表,因为它要求你真正动脑子去构建那个时代的场景。全书的学术水准很高,但语言流畅,没有过多的学院派术语,读起来虽需要专注,却充满了发现的乐趣,绝对不是那种可以囫囵吞枣翻完就扔在一边的书。
评分最近迷上园艺,想找本能真正指导实践的书,而不是那种空泛谈美的画册。《日式庭院的禅意构建》这本书,简直是我的救星。它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它没有停留在告诉你“日式庭园要有什么元素”,而是详尽地拆解了“如何思考一个日式庭院”。从选石的朝向、苔藓的养护技巧,到水景的声学设计,每一个细节都有详细的图解和步骤说明。我尤其喜欢它里面关于“借景”理论的那一章,教你如何巧妙地利用周围的环境,让有限的空间产生无限的延伸感,这对于我这个住在小城市公寓里的人来说,简直是太实用了。作者在文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他把园艺不看作是简单的“种植”,而是一种与自然对话、修身养性的过程。书中附带的那些手绘的平面图和剖面图,精准得令人感动,我甚至拿着尺子对照着自己的小阳台,尝试设计一个小小的枯山水景观。这本书的实用性、审美性和哲学性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是每一个热爱动手、追求生活美学的人都应该常备的工具书。
评分最近我的写作遇到瓶颈期,感觉语言干瘪,表达力下降,正愁该如何“充电”。恰巧朋友推荐了这本《叙事迷宫:当代小说结构解析》。这本书完全是为我这种“卡住”的创作者准备的。它不是教你如何写出精彩的开头或结尾,而是从更深层次的结构层面入手,剖析了各种叙事技巧的“骨架”。比如,它用复杂的图表清晰地展示了“循环叙事”、“多重时间线交织”以及“不可靠叙述者”是如何在心理上影响读者的。作者的分析极其细致,他会挑选一些经典作品(不一定是晦涩难懂的,很多当代热门小说也被纳入分析),用一种近乎解剖手术般的方式,把故事的内在逻辑层层剥开。我最喜欢的是它关于“叙事节奏控制”的章节,里面提到了如何通过句子长度的变化和场景切换的频率来调动读者的情绪,这对我现在写稿的帮助太大了。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写作雷达”一下子灵敏了许多,看待任何故事的眼光都变得更具穿透力,不再仅仅停留在情节的表层,而是开始关注作者是如何“设置陷阱”来引导我的注意力的,是一本极具启发性和操作性的理论佳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