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弄懂风水》由Q威的大师讲解,实用的风水理论,简易的入门方法,准确的家居指导,你不可不知的风水理论一本通。
基本信息
书名:一本书弄懂风水
yuanjia:48元
作者:郑同 著
出版社:华龄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2-31
ISBN:9787801787255
页码:44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风水学,亦称堪舆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本书弄懂风水》搜集整理了历史上各派风水大师的理论精华,结合现代科学理论和生活需求,给出了ZQ威的风水解决之道。
《一本书弄懂风水》用浅显的语言配合500余幅图片,把原本深奥复杂的风水理论变得简单而生动,使读者一目了然,全面掌握风水知识,轻松地弄懂风水这门神秘的学问。
《一本书弄懂风水》既是一本适合普通读者阅读的居家*备的百科全书,也是一本适合有一定风水学基础的读者收藏研究的有理论、有实践、有深度的著作。所有对风水学感兴趣的读者,都可以从《一本书弄懂风水》中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一本书弄懂风水》由Q威的大师讲解,实用的风水理论,简易的入门方法,准确的家居指导,你不可不知的风水理论一本通。
一章 风水的来龙去脉
一 风水探原
(一)风水释义
001 “风水”一词的来源
002 “风”和“水”分别有什么说法?
003 “风水”Z早的Q威定义
004 历代对“风水”的解释
005 什么是“生气”?
006 为什么说“得水为上,藏风次之”?
007 “气感而应,鬼福及人”的说法可信吗?
(二)风水相关别称
008 “堪舆”一词Z早出自哪一部著作?
009 “堪舆”如何演变为风水学的别称?
010 为什么风水师也叫阴阳家?
011 “形法”一词Z早出现于哪部著作?
012 汉代形法家是怎么相地的?
013 汉代形法是后来形势派风水的源头吗?
014 人们为什么把看风水的人叫作“地理先生”?
015 为什么把“青乌”作为风水的别称?
016 “青囊”如何演变为风水的代称?
017 “卜宅”与“相宅”分别是指什么?
二 风水历史与传说
(一)远古
001 古代先民有什么实用的择居经验?
002 为什么说风水的兴起与农耕文明有密切关系?
003 陕西半坡村遗址体现的风水原则
004 为什么把河南濮阳西水坡墓葬中的青龙图案称为“中华一龙”?
(二)商周
005 商周时期的人为什么要以卜筮的方式来选择居所?
006 龟卜和占筮是怎么回事?
007 为什么说盘庚懂得以风水来兴国?
008 《易经》中有关卜筮择居的记录
009 为什么说公刘是有史以来一个风水师?
010 周朝人在迁都过程中有哪些成功的风水案例?
(三)春秋战国
011 阴宅风水在春秋时期为什么不受欢迎?
012 诸子百家思想对风水有什么重要影响?
013 为什么说形势派风水来源于兵家和纵横家的实践与理论?
014 秦简《日书》与后世风水有什么渊源关系?
015 为什么说司南是风水罗盘的鼻祖?
(四)秦汉
016 秦始皇为什么要凿金陵王气?
017 秦朝大将蒙恬的死是因为破坏了风水吗?
018 韩信葬母选择了什么样的风水宝地
019 董仲舒:风水术创立的理论推手
020 为什么说汉代是风水学思想理论的成熟时期?
021 秦汉时期的地理学有了怎样的发展?
022 什么是西益宅?
023 汉代的人为什么要避太岁?
024 汉代图宅术对后世风水术有什么影响?
025 汉代六壬式盘的原理是什么?
026 六壬式盘与风水罗盘有什么关系?
(五)三国魏晋南北朝
027 为什么说魏晋时期是风水术的黄金时代?
028 “折臂三公”的传说
029 “牛眠地”的传说
030 萧道成的祖墓有什么神奇兆应?
031 梁武帝凿鸟山是怎么回事?
032 为什么说萧统因风水而英年早逝?
033 嵇康与阮侃围绕风水展开的一场笔仗
034 南北朝时期的山水观念与风水学有什么关系?
(六)隋唐宋
035 大兴城的兴造与杨坚的一个梦
036 吕才对风水术书的整理刊正有何贡献?
037 长孙无忌等为唐高宗寻陵经历了什么风波?
038 武则天葬乾陵——唐王朝盛极而衰的先兆?
039 中国风水是在什么时候传入日本的
040 中国风水与日本的家相学有什么关系?
041 五音姓利说对宋代风水有什么影响?
042 宋代理学先驱陈抟与风水有什么渊源关系?
043 宋代理学家是怎么看待风水的?
044 为什么说朱熹也是一个精通风水的人?
045 指南针的发明对风水有什么重要意义?
(七)明清
046 李自成与崇祯的风水之战
047 为什么说明清时期风水家的社会地位不低?
048 明清时期风水学研究的兴盛
049 为什么说明清是风水学的集大成时期?
050 慈禧与光绪斗风水
051 西方人什么时候真正接触到中国风水?
(八)近代以来
052 为什么说香港是一块风水的沃土?
053 为什么说香港迪斯尼乐园也相信风水?
054 香港中银大厦经历了哪些风水风波?
055 为什么说国外兴起了风水热?
056 国外的风水研究热潮产生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057 韩国风水“中遗”是怎么回事?
058 中国风水“申遗”有可行性吗?
三 风水流派
001 形势派与理气派的分流Z早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
002 形势派与理气派的分流是如何形成的?
003 为什么形势派与理气派又分别被称为江西派与福建派?
004 形势派风水有什么特点?
005 理气派风水有什么特点?
006 形势派主要包括哪些流派?
007 理气派主要包括哪些流派?
008 形势派的代表性著作有哪些?
009 理气派的代表性著作有哪些?
四 历代风水大师
001 青鸟子是哪个时代的人?
002 Z早将葬地与福祸命运联系起来的术士是谁?
003 管辂有什么风水轶闻?
004 郭璞为什么被奉为风水学的开山祖师?
005 萧吉是如何助杨广登上皇位的?
006 萧吉对后世风水学有什么重要影响?
007 唐代的风水大师主要有哪几位?
008 为什么僧一行也被称作风水大师?
009 为什么说杨筠松是形势派的开山祖师?
010 宋代形势派的风水大师主要有谁?
011 为什么说蔡元定是一位兼通理学与风水的大师?
012 为什么王伋被尊为理气派的祖师
013 “定陵兆应”的传说与哪位人物确关?
014 是谁主持了元大都的营建?
015 为什么说刘基因风水而招来祸事
016 为什么说江西风水师在明十三陵选址中起着重要作用?
017 蒋大鸿对风水学的发展有什么重要贡献?
018 传说中蒋大鸿的“真诀传人”是谁?
019 “沈氏玄空学”的创立者是谁?
020 香港有名的风水大师有哪些?
五 风水典籍文献
001 《堪舆金匮》与《宫宅地形》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002 在历代以“宅经”命名的风水作品中,《黄帝宅经》有什么突出特色?
003 《黄帝宅经》是如何论述宅的重要性的?
004 为什么说《葬书》是一部风水理论的奠基之作?
005 杨筠松的代表作《龙经》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006 赖文俊的《催官篇》有什么主要特色?
007 《管氏地理指蒙》是一部什么样的风水著作?
008 《发微论》的精华表现在哪里?
009 为什么说《地理大全》是一部集大成的风水结集?
010 为什么说《阳宅十书》是专论阳宅的典范之作?
011 为什么说《阳宅撮要》是一部专论阳宅的集大成之作?
012 为什么说《水龙经》是一部开创性的风水名著?
013 《古今图书集成》中收录了哪些重要的风水文献?
014 《沈氏玄空学》有什么主要内容?
六 风水辩证谈
(一)风水中的科学
001 “风水宝地”蕴含着什么道理?
002 风水中的“气”与微波
003 风水中的能量、磁场
004 风水与环境景观学
005 风水与生态建筑学
006 风水与水文地质学
007 风水与气象学
008 林语堂谈风水中的美学
(二)国外学者论风水
009 韩国英:风水有美学意趣
……
di二章 风水的基础知识
di三章 风水应用技法
di四章 现代实用风水
di五章 建筑中的风水典范
这本《一本书弄懂风水》实在是太基础了,对于已经接触过一些风水知识的人来说,简直是浪费时间。它花了大量的篇幅去解释一些非常表面的概念,比如“气”是什么,阴阳五行的基本含义,这些内容在任何一本入门级的风水读物里都能找到,而且往往讲得更深入、更有条理。我本来是想看看郑同老师有没有什么独到的见解或者实用的技法可以学习,结果翻来覆去都是那些陈词滥调。比如关于罗盘的使用,它只是简单地介绍了一下罗盘的各个圈层代表什么,但对于实际操作中如何精准定位、如何根据不同的环境进行调整,几乎没有涉及。我期待的是那种能让人茅塞顿开,立即上手操作的干货,而不是这种停留在“知道”层面上的知识梳理。这本书更像是一份给完全零基础人士的科普手册,如果你已经了解了基本的峦头和理气概念,这本书对你来说,价值有限,基本可以忽略不计。我甚至觉得,这本书的编写者对风水的理解可能还停留在非常初级的阶段,缺乏对实际案例的分析和复杂局面的处理经验。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设计也让人感到不适。作为一本号称是“入门基础”的教材,它在视觉呈现上完全没有体现出专业性和清晰度。图文混排的效果很差,很多示意图模糊不清,线条交错复杂,根本看不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方位关系或者空间布局。尤其在解释罗盘结构和方位对应关系时,如果能配上高清、结构分明的图示,会事半功倍。但这本书里,很多关键的图例都是低分辨率的扫描件或者简单的线条图,让人在阅读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去猜测和脑补,这极大地影响了学习的流畅性。对于初学者来说,清晰的视觉辅助是建立空间概念的关键,而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失败,让人感觉编辑和设计团队在制作过程中完全没有站在读者的角度去思考阅读体验。
评分我花了整整一个下午来研究这本书中关于“现代住宅家居风水”的部分,结果大失所望。它给出的建议非常笼统和教条化,比如“卧室不宜正对大门”、“沙发背后要有靠山”,这种建议在任何家居设计杂志上都能看到,根本谈不上是风水学的精髓。更让我难以接受的是,它似乎完全没有考虑到现代建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比如,对于开放式厨房、L型客厅或者超高层公寓这类现代住宅的特殊格局,书里给不出任何具有操作性的解决方案,或者只是用一句“调整家具位置”来搪塞过去。我真正想知道的是,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中,如何运用风水原理来优化采光、通风、动线,以及如何化解那些现代装修中难以避免的横梁压顶、穿堂煞等问题。这本书里完全没有深入探讨这些实际问题,感觉作者似乎对现代居住环境的理解非常有限,写出来的东西更像是照搬古代的理论,缺乏与时俱进的思考和实践。
评分关于书中对“技法”的阐述,简直是敷衍至极。我购买这本书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希望能够系统学习一些实用的风水断事技巧,哪怕是比较基础的判断方法也好。然而,书中对“技法”的介绍,仅限于对几本书上常见公式的简单罗列,比如如何排盘、如何根据不同的元旦来确定方位的吉凶。但是,它完全没有讲解这些公式背后的逻辑推演过程,也没有提供足够多的实例来演示如何将这些技法应用到实际勘测中。举个例子,书中提到了“流年飞星”的概念,但对于如何根据具体年份精确计算出星位,以及如何根据星位判断吉凶的层次和力度,描述得含糊不清。我尝试按照书中的步骤进行模拟操作,但很快就遇到了障碍,因为关键的步骤和细节都被作者一笔带过,好像默认读者已经完全明白了一样。这种半成品式的教学,对于想要真正掌握技法的学习者来说,是非常不负责任的。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整体阅读感受可以用“平淡如水”来形容,完全没有抓住风水学中那种深邃的哲学意境和严谨的科学性。郑同老师的文字风格极其平铺直叙,缺乏一种能够引导读者进入状态的叙事魅力。风水学本应是天人合一、环境哲学的体现,但在书中读到的,只是枯燥的规则和条文的堆砌。没有对古代风水大师思想的深度挖掘,没有对不同流派核心思想的对比分析,更没有展示出风水学在历史长河中是如何演变的。我本来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对整个风水体系有一个宏观的认识,了解其内在的联系和演变脉络,但读完之后,脑海里留下的只是一些零散的、互不关联的“禁忌”和“口诀”。如果这本书的作者能用更具启发性的语言,结合历史背景和人文精神来阐述这些技法,或许能让读者对这门学问产生真正的敬畏和兴趣,但很遗憾,这本书只停留在“工具书”的最低标准,远未达到“学术普及”的层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