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爱的那颗星》
每个人心灵中都藏有一份爱。这份爱会在雨露中成长,也会在暴风中瑟缩,你可曾好好呵护这份爱?本书中,作者讲述爱的故事,让你了解爱、学会爱,让心底的爱永远闪亮。
《从此登陆未来》
成长的过程有美好,也很苦涩,恰如钻出地面的萌芽,抖落身上的泥土,方能感受到温暖的阳光。本书中,作者讲述人生的千姿百态、百转千回,让你迈向世界的每一步,都能看到沿途美丽的风景。
《领悟人生的亮色》
人生有很多可能性,一个分岔路口,就会通向不同的终点,你曾迷过人生之路吗?本书中,作者讲述不同选择可能带来的结果,帮你分析如何顺利实现自己的目标!
《勇敢做自己》
每个人都是的存在,但并非每个人都有自信,创造自己的人生。本书中,作者讲述如何认识自己、相信自己,在成长中建立自信,做自己人生的主人。
《与世界竞走》
成长,是一场雨中的奔跑,有人在雨中迷失了方向,有人则看到了雨停后的彩虹。本书中,作者为你讲述成长的故事,带你不断跨越心灵的障碍,摆脱成长中的各种困扰和迷思。
《远方并不远》
人之一生,有很多重要的人,你可曾注意到,那些平凡的、就在我们身边的朋友?那些勤恳的、无私的亲人?本书中,作者讲述亲情对于每个人的意义,让你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学会感恩,学会拥抱身边的亲情之爱。
作者简介毕淑敏,华语世界深具影响力的女作家,一级作家,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心理学家,周游世界的旅行家,内科主治医师,北师大文学硕士,心理学博士方向课程结业,被王蒙称为“文学界的白衣天使”。毕淑敏的文字优雅、平和,充满了春风化雨般的情怀与挚爱,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作品多次获奖。
目 录毕淑敏给孩子的心灵成长书(全6册)
《擦亮爱的那颗星》
《从此登陆未来》
《与世界竞走》
《远方并不远》
《勇敢做自己》
《领悟人生的亮色》
前 言人要是不断地想着快些长大,就说明你还小。到你什么时候嫌日子过得太快,想慢一点增加年龄的时候,你就已经长大了。
这就出现了一个比较矛盾的情况。当我们渴望长大的时候,我们不知道真正的长大之后,会是什么样子。当我们知道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青少年时代时,我们已经不再少年。
这可如何是好呢?
有个办法,你如愿意,可以一试。就是去读那些已经成年的人所写的文章,听听他们的故事。看他们有哪些心得,有哪些后悔的事情。假如一切能够重来,他们会让自己进行哪些改进。
这个主意说起来好,但具体实行起来,常常并不容易。为什么呢?一是因为少年人觉得时代不同了,以前的故事都老掉牙了,没有多大意思。二是因为性格脾气的不同,成年人说的话少年人未必爱听。三是要是那些过来人的话语中有教训人的意味,容易让人反感,听不进去。
世界上的任何事,都不会只有好的方面而没有不足。所以,看不看中老年人写的文章,也是有利有弊。比较起来,还是利大于弊。所以,我建议少年朋友们,除了看一些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少年青年人写的东西,也看一点其他年龄段的人写的文章,不必全盘接收,也不必句句牢记,只要是静静看过就好,我相信,任何读过的文字,无论刻意记忆与否,都会在我们的脑海中留下印迹。也许在将来的某一天,突然就涌上心头,给我们以某种唤起。
说了这么多,很像是给自己这一套书做个助推。其实,你读不读我的书,并不要紧。不过,你可一定要读名著,读那些经过千锤百炼的书,读那些经过了岁月淘洗的书。它的好处,也许你一时半会体会不到,但终究是有用处的。
今天天气很暖,但这并不能保证它会一直暖下去。有起有伏,才是气候,才是人生。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多备几件衣服,这样就能冷暖无忧。书,就是我们精神的小外套。你不必时刻带在身上,但你的衣橱里要有它们,你穿过,知道它合体。你会在某个时刻用上它,它带给你温暖,让你不得病,平安度过冷暖未知的人生。
毕淑敏
2016年4月2日
媒体评论
毕淑敏的笔下,有女人的细致,但不乏力量。这一点在散文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很少铺排,绝无废话,短小精致的文字背后,却渗透着一种坚韧的张力,不论对人对生活还是对现实。
——刘纯燕
毕淑敏的文字有着温暖而坚定的内核,展示的是对生命的善意与真诚,如涓涓暖流穿透人心,让我们的内心柔软、安宁,终更加强大。
——羊城晚报
名医很多,作家也很多,但作家兼医师的人不多,能治病又能医治心灵的人也太少,毕淑敏做到了,而且还做得很好。毕淑敏用她温馨的感悟与思索,激发着我们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
——荆墨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自信课
一九七二年的一天,领导通知我速去乌鲁木齐报到,新疆军区军医学校在停顿若干年后次招生,只分给阿里军分区一个名额,首长经过研究讨论决定让我去。
按理说,我听到这个消息应该喜出望外才是。且不说我能回到平地,吸足充分的氧气,让自己被紫外线晒成棕褐色的脸庞“休养生息”,就是从学习的角度讲,“重男轻女”的部队能够把这样宝贵的的名额分到我头上,也是天大的恩惠了。但是在记忆中,我似乎对此无动于衷,也许是雪山缺氧把大脑冻得迟钝了。我收拾起自己简单的行李,从雪山走下来,奔赴乌鲁木齐。
一九六九年,我从北京到西藏当兵,那种中心和边陲的,文明和旷野的,优裕和茹毛饮血的,高地和凹地的,温暖和酷寒的,五颜六色和纯白的……一系列剧烈反差让我的心发生了沧海桑田般的变化。面临死亡咫尺之遥,面对冰雪整整三年,我再也不是当初那个天真烂漫的城市女孩,内心已变得如同喜马拉雅山万古不化的寒冰般苍老。我不会为了什么突发事件和急剧的变革而大喜大悲,只会淡然承受。
入学后,从基础课讲起,用的是第二军医大学的教材,教员由本校的老师和新疆军区总医院临床各科的主任、新疆医学院的教授担任。记得有一次,考临床病例的诊断和分析,要学员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案。那是一个不复杂的病案,大致的病情是由病毒引起重度上呼吸道感染,病人发烧、流涕、咳嗽、血象低,还伴有一些阳性体征。我提出方案的时候,除了采用常规的治疗外,还加用了抗生素。
讲评的时候,执教的老先生说:“凡是在治疗方案里使用了抗生素的同学都要扣分。因为这是一个病毒感染的病例,抗生素是无效的。如果使用了,一是浪费,二是造成抗药性,三是无指征滥用,四是表明医生对自己的诊断不自信,一味追求保险系数……”老先生发了一通火,走了。
后来,我找到负责教务的老师,讲了课上的情况,对他说:“我就是在方案中用了抗生素的学员。我认为那位老先生的讲评有不完全的地方,我觉得冤枉。”
教务老师说:“讲评的老先生是新疆著名的医院的内科主任,他的医术在整个新疆是首屈一指的。他是,讲得很有道理。你有什么不服的呢?”
我说:“我知道老先生很棒。但是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他提出的这个病例并没有说出就诊所在的地理位置。比如要是在我的部队,在海拔五千米以上的高原,病员出现高烧等一系列症状,明知是病毒感染,一般的抗生素无效,我也要大剂量使用。因为高原气候恶劣,病员的抵抗力大幅度下降,很可能合并细菌感染。如果到了临床上出现明确的感染征象时才开始使用抗生素,那就晚了,来不及了。病员的生命已受到严重威胁……”
教务老师沉默不语。后,他说:“我可以把你的意见转告给老先生,但是,你的分数不能改。”
我说:“分数并不重要。您听我讲完了看法,我已知足了。”
教室的门开了,校工闪了进来,搬进来一把木椅子摆在讲案旁,且侧放。我们知道,老先生又要来了。也许是年事已高,也许是习惯,总之,老先生讲课的时候是坐着的,而且要侧着坐,面孔永远不面向学生,只是对着有门或有窗的墙壁。不知道他这是积习,还是不屑于面对我们,或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这一次,老先生反常地站着。他满头白发,面容黢黑如铁,身板挺直如笔管,让我笃信了他曾是医官一说。
老先生目光如锥,直视大家,音量不大,但在江南口音中运了力道,话语中就有种清晰的硬度了。他说:“听说有人对我的讲评有意见,好像是一个叫毕淑敏的同学。这位同学,你能不能站起来,让我这个当老师的也认识你一下?”
我只有站起来。
老先生很注意地看了我一眼,说:“好。毕淑敏,我认识你了,你可以坐下了。”
说实话,那几秒钟真把我吓坏了。不过,有什么办法呢?说出的话就像注射到肌肉里的药水一样,是没办法抠出来的。
全班寂静无声。
老先生说:“毕淑敏,谢谢你。你是好学生,你讲得很好。你的话里有一部分不是从我这儿学到的,因为我还没有来得及教给你那么多。是的,作为一个好的医生,一定不能全搬书本,一定不能教条,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决定治疗方案。在这一点上,你们要记住,无论多么好的老师,也不可能把所有的规则都教给你们。我没有去过毕淑敏所在的那个五千米高的阿里,但是我知道缺氧对人的影响。在那种情况下,她主张使用抗生素是完全正确的。我要把她的分数改过来……”
我听到教室里响起一阵轻微的欢呼。因为写了抗生素治疗的不仅我一个,很多同学都为这一改正而欢欣。
老先生紧接着说:“但在全班,我只改毕淑敏一个人的分数。你们有人和她写的一样,还是要被扣分。因为你们没有说出她那番道理,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你现在再找我说也不管事了,即使你是冤枉的也不能改。因为就算你原来想到了,但对上级医生的错误没敢指出来。对年轻的医生来说,忠诚于病情和病人,比忠实于导师要重要得多。必要的时候,你宁可得罪你的上司,也万万不能得罪你的病人……”
这席话掷地有声。事过这么多年,我仍旧能够清晰地记得老先生如锥的目光和舒缓但铿锵有力的语调。平心而论,他出的那道题目是要求给出在常规情形下的治疗方案,而我竟从某个特殊的地理环境出发,并苛求于他。对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的不够全面的异议,老先生表现出了虚怀若谷的气量和真正的医生应有的磊落品格。真的,那个分数对我来说完全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在此番高屋建瓴的话语中悟察到了一个优等医生的拳拳之心。
我甚至有时想,班上同学应该很感激我的挑战才对。因为没过多长时间,老先生就因为身体的关系不再给我们讲课了。如果不是我无意中创造了这个机会,我和同学们的人生就会残缺一段非常宝贵的教诲。
我的三年习医生涯,在我的生命中是一个重大的转折。我从生理上洞察人体,也从精神上对自己有了更多的信任。我知道了我们的灵魂居住在怎样的一团组织之中,也知道了它们的寿命和局限。如果说在阿里的时候我对生命还是模模糊糊的敬畏,那么,老师的教诲使我确立了这样的观念:一生珍爱自身,并把他人的生命看得如珠似宝,全力保卫这宝贵而脆弱的珍品。
这套书的整体感觉,就像是一场心灵的盛宴,让人沉醉其中,受益匪浅。它没有生硬的说教,而是通过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一点点渗透进读者的内心。每一本都像是一位智慧的长者,用最温柔的语言,最真诚的态度,与孩子进行着心灵的对话。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方面的内容。很多时候,我们成年人都难以清晰地认识自己,更何况是正在成长的孩子们。这本书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安全的空间,让他们可以去探索自己的情感,去理解那些复杂而微妙的心理活动。读到关于“接纳不完美”的部分,我深有感触。我们常常因为自己的一些“小缺点”而感到自卑,但作者却告诉我们,正是这些不完美,构成了我们独特的魅力。这种接纳,不仅仅是对自己的,也是对他人,更是对整个世界。它让我们明白,人无完人,重要的是如何在这个基础上,不断成长,不断进步。而且,这本书的内容非常贴近孩子的生活,那些他们可能遇到的困惑、烦恼,书中都有提及,并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它就像是一本“心灵的指南针”,帮助孩子们在成长的迷宫中,找到方向,坚定前行。这套书的价值,远不止于文字本身,更在于它所传递的那份深刻的爱与智慧,能够滋养一代又一代年轻的心灵。
评分《远方》这个书名,总是带着一种神秘而令人向往的色彩。当我翻开这本书时,我便被带入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它不仅仅是关于地理上的“远方”,更是关于心灵的“远方”,关于梦想的“远方”。作者以诗意的笔触,描绘了孩子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对理想的执着与追求。书中那些关于“勇于尝试”和“坚持不懈”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它让我看到,孩子们虽然稚嫩,却有着无限的潜能和对未来的憧憬。那些看似微小的梦想,在作者的笔下,都闪耀着夺目的光芒。我常常会想起,自己小时候也有过许多关于远方的梦想,那些梦想或许有些不切实际,但它们却是我前进的动力。这本书让我重新找回了那种纯粹的向往,那种对未知世界的热情。它鼓励孩子们不要害怕失败,勇敢地迈出探索的脚步,去追寻属于自己的“远方”。而且,这本书还巧妙地融入了关于“独立思考”和“辨别能力”的培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让孩子们不被外界的声音所左右,如何找到自己内心的声音,这本书给出了非常有益的启示。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梦想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成为一个独立、有思想的个体,去探索属于自己人生“远方”的书。
评分我被《从此登陆未来》这个书名所吸引,它仿佛带着一种破晓的光芒,预示着一个崭新的开始。翻开书页,果然没有让我失望。作者用一种极其生动形象的方式,为孩子们打开了认识未来、规划未来的大门。与其说是“登陆”,不如说是“启航”。它并非枯燥的讲道理,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探讨了关于梦想、关于勇气、关于如何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保持好奇心和学习能力的话题。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未知”的探讨。许多孩子会对未知感到恐惧,而这本书却鼓励他们拥抱未知,将其视为探索的动力。它让我们明白,未来的模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现在的选择和行动。书中反复强调的“责任感”和“自主性”的培养,更是让我觉得意义非凡。在一个被信息洪流包围的时代,学会辨别、学会判断、学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是何等重要。我曾经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在“管”和“放”之间摇摆不定,读了这本书,我似乎找到了更清晰的思路。它让我明白,真正的教育,是引导孩子学会独立思考,勇敢探索,最终成为自己人生的主人。这本书就像是一张航海图,为孩子们指明了方向,让他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去“登陆”属于自己的那片未来。
评分《领悟人生的亮色》这本书,如同它名字一样,为我带来了豁然开朗的感觉。它不仅仅是关于“积极乐观”,更是关于如何在这个复杂的世界中,发现并珍惜生活中的美好。作者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捕捉,展现了人生中那些常常被我们忽略的“亮色”。可能是清晨第一缕阳光,可能是家人一句温暖的问候,也可能是解决一个难题后的成就感。这些微小的瞬间,汇聚起来,便构成了生命中最动人的色彩。我曾以为,人生的“亮色”总是伴随着巨大的成功和辉煌,但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亮色”,存在于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去发现。它教会我们感恩,感恩拥有的一切,感恩生命中的点点滴滴。同时,书中也并没有回避人生的“暗淡”与“挑战”。作者用一种平和而坚韧的态度,引导我们如何去面对挫折,如何从中汲取力量,如何让那些看似“黯淡”的经历,也成为生命中独特而深刻的“亮色”。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心境变得更加开阔,对生活的热爱也更加浓烈。它不仅仅是写给孩子们的,更是写给所有渴望在人生旅途中,找到幸福和意义的成年人。
评分初读这套书,我便被它那份温暖而坚定的力量深深吸引。作者以其一贯细腻而富有洞察力的笔触,为年轻的心灵描绘出一幅幅色彩斑斓的成长图景。书中关于“擦亮爱的那颗星”的篇章,尤其让我感触良多。它不仅仅是关于亲情、友情,更是一种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和对生命中美好事物永恒的追寻。读着那些故事,仿佛能看到自己孩提时代懵懂的爱意,那些小心翼翼的付出,那些因为被爱而闪耀的瞬间。作者并没有回避成长中的困惑与迷茫,反而用一种包容而智慧的方式去引导。那些曾经被我们视为“小烦恼”的事情,在作者的笔下,都变成了滋养心灵的养分。我常常在想,如果我能在更早的年纪读到这样的文字,或许我的成长之路会更加平坦,少一些磕磕绊绊,多一些自信与坚定。书中的语言并不华丽,却字字珠玑,朴实无华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它教会我们如何去爱,如何被爱,如何在这个充满变数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颗指引方向的“星”。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位温柔的长者,静静地陪伴着我们,给予我们力量,让我们相信,即使前路漫漫,我们依然可以闪耀。
评分孩子很喜欢?。。。。。
评分东西不错,物流也非常给力,很满意。
评分孩子很喜欢?。。。。。
评分很不错的宝贝,孩子非常喜欢看。
评分快递很快,书字迹清晰,还会经常购买。
评分很好,小朋友很喜欢
评分货已收到,不错,会继续购买的
评分挺好的,物流速度很快
评分很不错的宝贝,孩子非常喜欢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