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徐四海对诗词的解读和赏析,收录1901年至1976年76年间所创作的诗词136首,全面完整地展现了诗词的艺术风貌。更多的是考证事实,布列背景,使读者清楚地了解了诗词的意义与情味。本书对于读者了解从学习创作期、成长期、直至成熟期,晚年进入衰退期的发展过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徐四海 编著 徐四海,江苏开放大学中文教授,兼任中国高教秘书学会理事、中国诗词研究会会员、江苏省诗词研究会副秘书长、江苏省语言学会副秘书长、江苏省中华成语研究会理事、江苏省大学语文研究会理事。出版著作《诗词鉴赏》(两种)、《细读诗词》、《诗词书法诗意画鉴赏》(合著)、《独领风骚:诗词赏析》(合著)、《指点江山:诗词故事》(合著)、《诗词学生读本》(合著)、《中华字源》、《语言与语言应用研究》、《实用古汉语字典》、《学生古汉语字典》、《常用汉字形音义字典》(合著)、《新华多功能学生字典》(合著)、《江苏文化通论》、《应用写作》等26部。发表论文《略论建国后诗词诗论的发展》、《《清平乐·六盘山》研究中几个有争议等这本书的编排逻辑,简直是为研究者量身定做的。它没有采用单纯的年代顺序,而是根据主题和体裁进行了精妙的划分,比如“革命战争年代的雄风”、“建国初期的豪迈”、“晚年对历史的沉思”等等,这种分类让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毛主席在不同人生阶段,其心境、关注点和艺术风格上的微妙变化。特别是它在收录完诗词本体后,附上的那几篇关于毛泽东的文学评论家的长篇综述,简直是点睛之笔。这些评论并非官方腔调,而是真正有独立见解的学者对毛泽东诗词在近现代文学史中的地位的客观评价,讨论了其如何吸收古典传统,又如何开创出一种独树一帜的“毛体”诗风。这种体系化的梳理,让原本零散的诗篇立刻拥有了清晰的脉络和坚实的学术支撑。对于想要深入研究毛泽东文学成就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的价值已经超越了一本普通的诗词选本,而更像是一套带有导读性质的工具书。
评分读完这本《毛泽东诗词全集》,我最大的感受是其所蕴含的“人”的味道。它没有过度神化,而是真实地展现了一位身处历史洪流中的伟大人物的喜怒哀乐。特别是书中收录的那些相对少见的、带有个人情愫或对友人的思念之作,展现了其铁血之外的柔软一面。例如,对友人逝世的悼词,情感真挚,文字朴素,却有着穿透人心的力量。编者在处理这些篇章时,保持了一种恰到好处的距离感,既尊重了历史人物的尊严,又没有回避人性中的复杂与细腻。通过这些诗篇,我看到了他面对困境时的坚定,面对胜利时的克制,以及面对自然时的那份中国人特有的浪漫情怀。这本书让我感到,理解一位历史伟人,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他最真实、最私密的情感流露——而诗词,恰恰提供了这样的窗口。它让人在敬仰的同时,更添一份理解与亲近。
评分这本《毛泽东诗词全集》的装帧设计简直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采用了一种典雅的深红色调,搭配烫金的书名字体,显得庄重又不失气度。纸张的质感也十分考究,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内页的印刷清晰锐利,即便是那些略显古旧的墨迹仿制品,也能看得出出版方在细节上的用心。尤其值得称赞的是,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诗词,在每一首诗的旁边,都附有详尽的注释和背景解读。这些注释并非那种干巴巴的词典式解释,而是融入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毛主席本人的心路历程,读起来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更能体会到“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背后的那份豪情与沧桑。对于我们这些后辈来说,要真正理解这些诗篇,光看文字是不够的,这种深入到文本肌理的解读,无疑是最好的钥匙。我特别喜欢其中对几首早期诗词的考证部分,引用了多方史料进行对比,力求还原最接近历史真实的面貌,足见编者的严谨。这不仅仅是一本诗集,更像是一部微型的历史文献汇编,让人在吟咏之余,也能接受一次深刻的历史教育。
评分说实话,我原本对“全集”这类书籍抱有一种审慎的态度,总觉得难免会有一些凑数的、质量参差不齐的作品夹杂其中。然而,翻开这部《毛泽东诗词全集》后,我的顾虑完全打消了。它展现出一种罕见的文学自觉性。我们都知道毛主席的诗词是伟人手笔,但艺术成就往往被其政治光环所掩盖。这本书巧妙地将“政治”与“文学”剥离开来,专注于诗词本身的音韵美、结构美和意境美。例如,对于《沁园春·雪》的分析,侧重于其雄浑的画面感和对仗的工整与自然,完全避开了那些陈词滥调,而是深入探讨了词牌格律的运用如何服务于其“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磅礴气势。最让我拍案叫绝的是,书中收录了一些被学界长期争议的手稿版本,并附带了不同版本的对比分析,让读者可以自行判断,这种开放和鼓励独立思考的态度,在同类书籍中是极为少见的。这让我认识到,伟人的诗歌创作,同样充满了对艺术形式的不断探索和打磨,绝非信手拈来,而是字斟句酌的结晶。
评分从阅读体验上来说,这本书无疑是顶级的。开本适中,便于携带,无论是放在案头细品,还是旅途中翻阅,都非常合适。细节之处彰显品质,比如书签绳使用了丝质的,与整体的古典气质相得益彰。而最让我欣赏的是它对诗词的“声音”的关注。书中特别邀请了多位资深朗诵家,录制了权威的吟诵版本(虽然我是在阅读实体书,但附带的二维码指引非常方便)。阅读诗词,如果不朗读,就失去了其原有的韵律和力量。听着那些充满抑扬顿挫的吟诵,那些“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豪迈,或是“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坚定,才真正体会到,这些文字本身就是为了被咏唱而生的。这种多维度的呈现方式,极大地丰富了阅读的层次感,让这部经典不再是静止的墨迹,而是一部鲜活的、可以听见的文化遗产。这绝对是近年来出版的向经典致敬的典范之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