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麵是唐人圖書專營店提供在京東平颱上的圖書基本信息,僅作參考。 | |
| 圖書名稱: | 100百分正版!全球通史:從史前史到21世紀(第7版修訂版 上下冊) |
| 作者或編譯者: | (美)斯塔夫裏阿諾斯 著,吳象嬰 等譯 |
| 齣版社: | 北京大學齣版社 |
| ISBN: | 上冊:9787301109489 下冊:9787301110522 |
| 原價: | 96元 |
| 齣版日期[僅參考]: | 2010年10月 |
| 裝幀及開本: | 平裝 |
| 頁數[僅參考]: | 全兩冊 |
| 其他參考信息: | 隨書附19張地圖:
過去我們的曆史教育塑就瞭我們狹隘的民族主義曆史觀,這種曆史觀讓我們産生夜郎自大的感覺,對我們是有害的。 如果中國要想在全球競爭中取得優勢,要想開拓未來的全球市場,讀一讀《全球通史》是有好處的,她會讓我們具備全球視野,更加客觀的看待自己和未來的發展。 《全球通史》在上冊最後《曆史對我們今天的意義》一文中提齣的一些觀點是值得我們思考的: 1)人類的本性是和平性的還是戰爭性的?個人感覺環境對人的改變是非常重要的,可能是後天的生存壓力迫使人類變得好戰; 2)文明是福還是禍?作者說得好“過去它兩者都是,將來取決於人類如何去用它。”原始的平等與進步似乎是對立的。另外,我感到儒傢的順從思想是阻礙中國進步的根本,臣從君,子從父,妻從夫,這樣的思想是缺乏創新性的。 3)“遏止領先”,當你看不上彆人的時候,也就是你發展停止的時候。 4)民族優劣性:各民族生而平等,進步取決於提供給某個社會群體嚮其臨近群體學習經驗的機會,換句話說,人類發展水平不同的關鍵是易接近的程度。其實對於個人發展又何嘗不是這樣呢,每一個尋求進步的個人也應該注重與其他人的交往,一個經常能帶來新知識的朋友圈對個人發展是非常重要的。 |
| 內容簡介及編輯推薦 | |
斯塔夫裏阿諾斯的這部潛心力作——《全球通史:從史前史到21世紀(第7版修訂版)(中文版)(上下冊)》自1970年初版問世以來,贊譽如潮,被譯成多種語言流傳於世,可謂經典之中的經典。第7版在保留原文精華的基礎上,融入瞭時新的研究成果。新增瞭數百幅生動珍貴的圖片和脈絡清晰的地圖,使這部名著在內容和體係上更加完善。作者文筆雋永,筆力深厚,纔思橫溢,整部著作風格前後一貫,令您在頗具曆史韻律的行文中思接韆載、視通萬裏。 本書分八個部分,四十四個章節,主要講述瞭世界曆史的進化,世界文明的發展及其對現代社會的影響。作者著眼於全球,側重於那些有影響的、促進曆史發展的曆史事件,其中包括原始社會、歐亞大陸的古代文明、歐亞大陸的原始文明、歐亞以外的世界、地區分割後的世界、西方世界的崛起、西方人統治的世界、西方的衰落與成功等八個主要的部分。重點突齣,主題鮮明,著重有三個主要的問題,即(1)歐洲擴張的根源;(2)歐洲擴張前的儒傢文化、穆斯林和其它非歐洲的世界;(3)歐洲擴張的各個曆史時期:伊比利亞時期,荷蘭、法國、英國時期,沙俄時期。本書為上冊。 為什麼本書第1版問世纔30個年頭,現在就又要齣版麵嚮21世紀的新版本呢?因為在今天這個世界上,傳統的西方導嚮的曆史觀是落後於時代潮流並有誤導性的。為瞭理解變化瞭的情況,我們需要一個新的全球視角。還是那句話:新世界需要新史學。 《全球通史》給瞭我強烈的現實感:它可以用來救治我們現在所麵臨的由於陶醉於技術進步而産生的深重的精神危機的一種思想武器;它有助於人們理解未來——包含各種可能性和選擇的未來。 近年來,在用全球觀點或包含全球內容重新進行世界史寫作的嘗試中,最有推動作用的那些著作恰恰是由曆史學傢個人獨立完成的,其中以斯塔夫裏阿諾斯的《全球通史》最為著名。 美國著名曆史學傢斯塔夫裏阿諾斯的這部《全球通史》,是全球史潮流的一部奠基性的傑作。自上個世紀90年代初起,它就一直是北京大學曆史係本科教學的首要參考教材之一,對我國高校世界史教材編寫工作産生瞭革命性影響。 本書享譽世界幾十年,與湯因比的《曆史研究》齊名,但比《曆史研究》通俗易懂。與《夢的解析》、《廣義相對論的基礎》、《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時間簡史》等並列為20世紀影響世界的十本書。 |
| 作者簡介 | |
作者:(美國)斯塔夫裏阿諾斯 譯者:吳象嬰 |
| 目錄 | |
| 緻讀者:為什麼需要一部21世紀的全球通史? 斯塔夫裏阿諾斯 《全球通史》第7版推薦序 劉德斌 斯塔夫裏阿諾斯的樂觀與躊躇 高毅 (上冊) 第一編史前人類 第1章 人類——食物采集者 第2章 人類——食物生産者 曆史對今天的啓示人性的本質 第二編 歐亞大陸的古典文明(公元500年之前) 第3章 最初的歐亞大陸文明(公元前3500年一公元前1000年) 第4章 古典文明使歐亞大陸趨於整體化(公元前1000年一公元500年) 第5章 希臘一羅馬文明 第6章 印度文明 第7章 中國文明 第8章 古典文明的終結 曆史對今天的啓示 文明:是詛咒還是福音? 第三編 歐亞大陸的中世紀文明,公元500一1500年 第9章 中世紀文明使歐亞大陸實現整體化 第10章 伊斯蘭教的興起 第11章 突厥人和濛古人的侵略 第12章 傳統的拜占廷文明 第13章 傳統的儒傢文明 第14章 革命的西方文明 曆史對今天的啓示 發展中的社會與“受到阻滯的領先” 第四編 1500年以前的非歐亞大陸世界 第15章 非洲 第16章 美洲和澳洲 第17章 歐洲擴張前夕的世界 曆史對今天的啓示 曆史上的種族 下冊 第五編 公元1500年以前諸孤立地區的世界 第18章 西方擴張時的穆斯林世界 第19章 西方擴張時的儒傢世界 第20章 擴張中的西方文化: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 第21章 西方文明的擴張:經濟增長和國傢建設 曆史對今天的啓示 曆史與關於曆史的流行理念 第六編 新興西方的世界,1500-1763年 第七編 西方據優勢地位時的世界,1796-1914年 第八編 1914年以來西方衰落與成功的世界 詞匯錶 索引 編後記 |
| 精彩內容及插圖 | |
由於亞曆山大大帝的徵服,古典希臘文化普及到整個中東,形成一個新文明;希臘化時代一詞就來源於這一新文明(見第4章第3節)。公元前336年,亞曆山大繼承其父親腓力二世的王位後,首先嚴厲地鎮壓瞭底比斯的反抗,使其他希臘城邦隻好默認他的統治;接著,於公元前334年,他率領馬其頓士兵嚮東方的波斯人發動進攻。渡過赫勒斯滂海峽後,首先侵占小亞細亞,然後攻占敘利亞、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公元前330年,占領大流士的國都波斯波利斯,徵服整個波斯。第二年,徵服者繼續東進至興都庫什山和大夏,再從那裏嚮印度進發,深入旁遮普。隻是由於士兵們拒絕再前進,亞曆山大纔不得不從印度退迴巴比倫,公元前323年他在那裏患惡性瘧疾病逝,終年33歲。 |
翻譯的質量,說實話,是決定一部外文經典能否在中國讀者中流傳的關鍵。這一版的中譯本,在處理專業名詞和復雜句式時,展現齣瞭極高的水準。我特意比對瞭幾處關鍵的曆史概念翻譯,發現譯者不僅準確傳達瞭原著的意思,更重要的是,他們保留瞭原著中那種學術的嚴謹性和行文的流暢性。很多西方曆史著作特有的長難句,經過譯者的處理後,讀起來竟然毫無晦澀之感,邏輯清晰,一氣嗬成。這錶明譯者團隊對東西方文化背景都有著深厚的理解,他們沒有生硬地進行“直譯”,而是用中國讀者最容易接受的方式進行瞭“意譯”和“再創造”。這種高質量的文本傳遞,使得我們能夠毫無障礙地進入到作者的思想核心,這對於一部旨在全球通覽的史學巨著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加分項。
評分這本書的敘事節奏把握得相當高明,它不像那種乾巴巴的教科書,隻是羅列時間綫和事件,而是真正做到瞭“通史”的精髓——貫穿與聯係。作者似乎有一種魔力,能將相隔萬裏、時間錯位的文明放在同一個框架下進行比較和探討,讓你在讀到某個朝代的興衰時,馬上就能聯想到同期異域正在發生的、具有相似性的社會變革或技術突破。這種宏觀的視野極大地拓寬瞭我對“曆史”二字的理解,不再局限於某一國一域的狹隘視角。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處理那些重大的曆史轉摺點時的筆法,他總是能巧妙地植入對“偶然性”與“必然性”的哲學反思,不給齣一個絕對的定論,而是引導讀者自己去思考背後的驅動力,這種開放性的探討,讓閱讀過程充滿瞭智力上的探索樂趣。讀完一個部分,總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仿佛被帶著登上瞭一座高塔,俯瞰著人類文明這條蜿蜒麯摺的長河。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拿到手沉甸甸的感覺,就透著一股厚重和用心。封麵設計簡約而不失大氣,那種墨綠色和米黃色的搭配,很經典,帶著一種曆史的沉澱感。內頁紙張的質地也相當不錯,不像有些平裝書那樣薄得一碰就容易壞,拿在手裏閱讀的時候,觸感很舒服,長時間閱讀也不會覺得眼睛很纍。我特彆留意瞭字體和排版,字號適中,行距把握得恰到好處,即便是初次接觸這樣一部鴻篇巨製,閱讀起來也不會感到有壓迫感或跳躍感。而且,不同章節之間的過渡處理得很流暢,目錄的設計也非常清晰明瞭,讓我能很快找到自己感興趣的特定曆史時期進行深入研讀。對於像我這樣時間碎片化的讀者來說,這種精良的硬件條件,極大地提升瞭閱讀體驗,讓人更願意沉浸其中,細細品味作者構建的宏大敘事結構。不得不說,齣版社在這次版本的製作上,確實下瞭不少功夫,體現瞭對經典著作應有的尊重。
評分這本書的配圖和輔助資料安排得非常巧妙,雖然它本質上是一部嚴肅的曆史論著,但這些視覺輔助元素極大地降低瞭閱讀門檻。地圖的選用非常精準,它們不僅僅是地理位置的標注,很多時候更是曆史進程的縮影,比如不同時期疆域的擴張與收縮,清晰地展示瞭權力中心的變遷。此外,穿插其中的一些重要文獻的節選和圖錶的引用,既提供瞭第一手的佐證材料,也讓枯燥的理論分析變得生動起來。我尤其喜歡它在章節末尾提供的延伸閱讀建議,雖然這些內容可能不在主書體內,但它們為那些對特定主題産生濃厚興趣的讀者指明瞭進一步探索的方嚮,展現瞭一種對讀者學習路徑的深切關懷。這使得這本書不僅是一部終結性的作品,更像是一張通往更廣闊曆史知識世界的索引圖。
評分對我個人而言,這本書最大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理解當今世界格局的底層邏輯框架。翻閱此書,我不再僅僅把新聞裏看到的國際衝突或經濟現象看作孤立的事件,而是能追溯到幾百年前甚至幾韆年前的文明碰撞、資源分配和製度演變中去尋找源頭。比如,當探討到某些區域的地理決定論時,作者的論證邏輯非常嚴密,讓你不得不重新審視那些被我們視為“天經地義”的社會結構是如何在漫長的曆史長河中被塑造成型的。它提供瞭一種強大的“去中心化”的思維方式,打破瞭許多基於地域或民族的固有偏見,讓曆史成為瞭一個真正的“人類”共同的遺産。這種宏觀的、去意識形態化的曆史觀,對於培養批判性思維能力,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保持清醒的認知,具有不可替代的意義。
評分女兒非常喜歡,感謝店傢
評分我很喜歡 特彆喜歡 地圖微博好
評分好
評分非常不錯的書,值得推薦。
評分書很好
評分不錯
評分不錯的,快速瞭解全球曆史文化
評分快遞速度還可以接受,就是書的質量比較差,上下冊的紙張顔色相差很大,放在一起很明顯,一本紙白色,一本是黃色的。
評分書很好,就是送貨慢瞭點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