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tercam数控加工实例教程 自动编程经典实例书 mastercam9.1教程书 入

Mastercam数控加工实例教程 自动编程经典实例书 mastercam9.1教程书 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Mastercam
  • 数控加工
  • CNC
  • 自动编程
  • 教程
  • 实例
  • Mastercam9
  • 1
  • 编程
  • 机械加工
  • 制造业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南京中译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13582
商品编码:13591726239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Mastercam数控加工实例教程

定价:56.00元

作者:贺建群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2-01

ISBN:9787111513582

字数:490000

页码: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本书系统全面适合机械模具专业学生学习同时推荐读者进一步学习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数控加工自动编程经典实例第版

目录


暂无相关内容


暂无相关内容

内容提要


本书采用案例讲解,共章,内容括二维铣削加工、三维铣削加工、数控车削加工、车铣复合加工、多轴加工。每章括~个典型案例,每个案例都含零件介绍、工艺分析和操作创建个部分,有些案例还有相关知识介绍,其中操作创建部分括绘制图形、选择机床、材料设置、规划刀具路径和后处理,每章后还有小结、练习与思考。为配合读者学习,本书配有实例文件,可联系获得。

文摘


暂无相关内容


暂无相关内容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


《数控机床操作与编程实用手册》 前言 随着现代制造业的飞速发展,数控(NC)技术已成为实现高精度、高效率加工的核心驱动力。本手册旨在为初学者、一线操作人员以及希望系统学习数控技术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一本全面、实用、易于掌握的参考资料。本书聚焦于通用数控机床的操作、程序编制、刀具选择、装夹固定以及常见故障排除等实用技能,力求从实践操作的角度,搭建起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之间的桥梁。 本书结构与特色 本书内容涵盖了数控加工的各个关键环节,结构清晰,图文并茂,强调实际操作性与可重复性。 第一章:数控技术基础与机床结构认知 本章首先介绍了数控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在现代工业中的地位,阐述了数控加工相比传统加工的显著优势。随后,详细解析了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 1. 数控系统:重点介绍主流系统的基本架构(如FANUC、西门子等的基本概念),控制面板的操作界面,以及系统参数的意义。 2. 机械结构:深入剖析了三轴加工中心(立式/卧式)的主要运动部件,如主轴、工作台、进给系统(滚珠丝杠、导轨)的工作原理和精度影响因素。 3. 坐标系建立:详细讲解了工件坐标系(G54-G59)、机床坐标系和绝对坐标系之间的关系,这是编写正确程序的基础。如何通过对刀和对零点操作,准确建立和设定工件坐标系。 第二章:G代码与M代码详解及程序结构 本章是程序编制的核心基础。我们摒弃了晦涩的理论推导,直接切入生产中最常用的代码功能: 1. 准备功能代码(G代码):系统性地分类讲解了直线插补(G01)、圆弧插补(G02/G03)、定位(G00)、固定循环(G81-G89,如钻孔、镗孔、铰孔的固定循环)的应用场景和参数设置。特别关注了G90/G91的绝对/增量编程的应用区别。 2. 辅助功能代码(M代码):详述了主轴启停(M03/M04/M05)、冷却液控制(M08/M09)、刀具自动换刀(M06)等关键动作代码的使用规范。 3. 程序结构与逻辑:演示了标准NC程序的完整结构,包括程序头、程序体、程序尾的设计规范,以及程序块的有效性校验。讲解了程序段的跳转、子程序调用(M98/M99)和程序编号的命名规则。 第三章:刀具管理、对刀与测量技术 刀具是实现切削功能的直接载体,本章着重于实用性的刀具管理和精确对刀技术。 1. 刀具参数与选择:根据不同的加工材料(如铝合金、模具钢、不锈钢)和加工任务(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指导读者如何选择合适的刀具类型(球头铣刀、平面铣刀、螺纹铣刀等)和正确的材质(硬质合金、高速钢)。 2. 刀具长度和半径补偿:详细介绍了G43/G44(长度补偿)和G41/G42(刀具半径补偿)的使用方法,特别是如何通过“量表”(Offset Register)输入刀具的实际长度和直径数据,确保程序中的几何尺寸与实际加工尺寸的一致性。 3. 实际对刀步骤:分步骤演示了手工对刀(使用纸张、高度规、电信号对刀)和自动对刀仪的使用流程,强调了对刀的精度对后续加工结果的决定性影响。 第四章:典型零件的编程实践 本章通过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实际零件案例,引导读者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所有案例均采用手工编程方式,以加深对代码逻辑的理解。 1. 平面轮廓加工:以带有倒角和圆角的二维零件为例,展示如何利用G01和G02/G03指令精确加工复杂外形。 2. 型腔/型槽加工:针对深腔体和窄槽的加工,介绍螺旋下刀策略和Z轴步进的编程方法,重点讲解如何避免刀具干涉和过热。 3. 钻孔攻丝操作:运用固定循环功能,高效完成批量孔系的钻孔、镗孔和螺纹加工,并讲解如何调整循环参数以适应不同深度和精度要求。 4. 基础三维曲面认知:简要介绍曲面加工的基本概念(如G05.1/G06.1等空间指令的引入,尽管本书不深入复杂曲面编程,但提供基础认知),为后续学习高级CAM软件打下基础。 第五章:机床操作与安全规范 数控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规范操作是保障设备和人身安全的关键。 1. 机床启动与准备:涵盖了开机检查流程、润滑油位检查、气源压力确认等日常维护动作。 2. 程序输入与调试:讲解了程序如何通过U盘、网络传输至机床,以及在“程序检查”(Dry Run)模式下进行程序单步运行、快进倍率调整和程序验证的全过程。 3. 加工过程监控与干涉判断:如何通过观察切削声音、切屑形态来判断加工状态是否正常。针对程序运行时可能出现的干涉现象,讲解紧急停止(E-STOP)按钮的使用及其后续的复位流程。 4. 工件测量与首件检验:介绍使用百分表、千分尺等常用量具对加工完成的工件进行尺寸复核的方法,以及如何根据测量结果对程序进行微调(程序偏置)。 附录 常用M代码速查表 常见错误代码及处理建议 基础几何公式回顾 读者对象 本书适合职业技术学院、高等院校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相关专业的学生;从事机械加工、模具制造行业的一线数控编程员和操作工;以及希望通过自学掌握数控加工基础技能的工程技术人员。通过学习本书,读者将能够独立完成常见零件的数控程序编制、机床装夹调试与安全规范操作。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对Mastercam9.1的自动化编程功能非常感兴趣,尤其是在接触到《Mastercam数控加工实例教程 自动编程经典实例书》这个书名时,我内心是充满期待的。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我学习Mastercam自动编程的“敲门砖”,让我能够快速掌握一些实用的技巧,从而提高加工效率。然而,当我认真阅读之后,我发现这本书的“实例”虽然很多,但对我而言,它们更多的是一种“展示”,而不是一种“教学”。书中的案例,很多都直接跳过了前期的准备工作,例如模型的导入、特征的识别、基础刀路的生成等,直接进入到一些比较高级的自动化编程环节。这对于像我这样,虽然对Mastercam有一定了解,但对自动化编程概念还比较模糊的初学者来说,无疑增加了学习的难度。我感觉自己好像被直接带到了一场已经进行到一半的演讲,我能听到精彩的论述,却不知道这个论述是从何而起。我期待的是,作者能够从最基础的层面开始,逐步引导读者理解自动化编程的原理,例如如何有效地识别加工特征,如何根据零件的几何信息自动生成相应的刀路策略,以及如何进行参数的优化等等。书中对这些底层逻辑的讲解,确实有,但不够深入,不够系统,让我难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我感觉我只是在“学习”如何完成书中的案例,而不是在“学习”如何掌握Mastercam的自动化编程能力。

评分

这本书我拿到手的时候,着实是抱着一种“救命稻草”的心态,毕竟新手嘛,面对着Mastercam9.1这个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软件,简直一头雾水。书名《Mastercam数控加工实例教程 自动编程经典实例书》听起来就很有说服力,想着跟着“经典实例”走,总能摸清门道。然而,当我翻开书页,期望着那些“手把手”的教学,能够让我迅速掌握CAM的精髓时,我发现自己好像走错了一点方向。这本书的侧重点,与其说是在“新手入门,快速上手”,不如说是在“深入挖掘,拓展应用”。那些我以为会详细讲解的每一个操作界面的按钮功能,每一个参数的含义,在这本书里,好像并没有被“掰开了揉碎了”地展示出来。我更像是被直接丢进了一个已经搭建好的复杂场景,然后被要求去完成一项任务,却并没有被明确告知每一步背后的逻辑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做比那样做更好。那些“经典实例”虽然丰富,但对我而言,更像是一道道“挑战题”,而不是“学习题”。我需要的,是那种能够让我理解“为什么”,而不仅仅是“怎么做”。比如,在讲解刀路生成时,我希望能看到更多关于切削参数选择的原理性说明,比如为什么这里选择这个刀具直径,为什么这个进给速度是多少,这些背后的工艺考量,在这本书中略显不足。我感觉我花费了很多时间去模仿书中的操作,却并没有真正理解其背后的逻辑,这让我有点沮丧,同时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了怀疑。我希望这本书能更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而不是一位仅仅提供答案的“攻略”。

评分

接触Mastercam9.1一段时间了,一直想在自动编程方面有所突破,所以看到《Mastercam数控加工实例教程 自动编程经典实例书》这个书名,就觉得是时候深入学习一下了。我心目中的“经典实例”,应该是那种能够代表行业最高水平,并且能够充分展现软件强大功能的案例。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带领我进入Mastercam自动编程的“高阶领域”,让我看到一些我平时可能接触不到或者想不到的编程思路。然而,当我认真阅读这本书时,我发现它所呈现的“经典实例”,虽然确实是Mastercam9.1的一些常见应用,但并没有达到我预期的那种“眼前一亮”或者“颠覆认知”的程度。书中的案例,更多的是一些针对特定零件或特定加工任务的解决方案,它们是有效的,也是有用的,但似乎缺乏一种普适性和指导性。我感觉自己只是在学习“别人是如何解决某个具体问题”的,而不是在学习“Mastercam的自动编程原理是什么,我应该如何去思考和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比如,在处理多轴加工的自动化编程时,书中直接给出了刀路生成的方式,却没有详细讲解多轴刀路生成的逻辑和关键控制点。这让我觉得,这本书更像是一本“操作手册”的集合,而不是一本能够帮助我“提升思维能力”的学习指南。我希望书中能够有更多关于 Mastercam 9.1 自动化编程的“设计理念”和“算法逻辑”的介绍,这样才能让我真正理解其核心价值,并将其灵活运用到各种复杂的加工场景中。

评分

刚拿到《Mastercam数控加工实例教程 自动编程经典实例书》,就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作为一个在实际生产线上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师傅,我对Mastercam9.1的应用并不陌生,但总觉得自己在自动化编程方面还有些不足,尤其是在处理一些高难度的曲面加工和复杂零件的刀路优化上,总觉得有提升空间。这本书的书名,特别是“自动编程经典实例”,吸引了我,让我觉得它可能包含了一些我之前未曾接触过的、能够切实提升我工作效率的技巧和方法。然而,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这本书的“经典实例”虽然足够多,也足够具有代表性,但其深度和广度,似乎并没有完全触及我所期望的那种“颠覆性”的革新。书中的案例,更多的是一种“复制粘贴”式的学习,即按照书中的步骤去操作,最终得到一个结果。但对于这些案例背后的“道”,也就是为什么会采用这样的策略,为什么这种方法比其他方法更优,书中的论述显得有些保守,甚至有些“点到为止”。我更希望看到的是,作者能够深入剖析每一个经典案例的“精髓”,从工艺、刀具、材料等多个维度去解释其设计思路,从而让我能够举一反三,将这些经验应用到我自己的实际工作中。例如,在处理某个复杂曲面的粗加工时,书中直接给出了刀路参数,但我更想了解的是,作者是如何根据曲面的曲率、材料的硬度以及设备的性能来动态调整这些参数的,这种“思考过程”的缺失,让我觉得这本书的学习价值,虽然不低,但离“突破性”还有一段距离。

评分

在寻找Mastercam9.1相关的学习资料时,我偶然发现了《Mastercam数控加工实例教程 自动编程经典实例书》。这个书名让我眼前一亮,因为我一直认为Mastercam的强大之处在于其自动化编程能力,而“经典实例”则意味着这些方法是经过实践检验并且行之有效的。我抱有很大的期望,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系统地学习Mastercam的自动编程技巧,并能将其应用于我日常的生产加工中。然而,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这本书更像是一本“工具手册”的进阶版,它提供了大量的具体操作步骤和参数设置,但对于这些设置背后的“为什么”,解释得相对较少。我更倾向于理解“是什么”和“如何做”,但对于“为什么这样做”却渴望得到更深入的解答。比如,书中对于某个复杂曲面的自动编程,提供了详细的刀具路径生成步骤,但我却不清楚,作者是如何在该案例中选择最优的刀具类型和尺寸,以及如何根据材料的特性来合理设置切削参数的。这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学习方式,让我感到有些力不从心。我希望能看到更多关于 Mastercam 9.1 自动化编程背后的“理论指导”和“工艺分析”,例如,如何通过特征识别技术来自动生成刀路,如何利用宏程序来提高编程效率,以及在面对不同类型的零件和加工要求时,如何灵活地调整自动化编程策略。这本书虽然提供了丰富的案例,但对于我这样希望能够“融会贯通”的学习者来说,还需在理论深度和逻辑性上有所加强。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