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基于LTE的MIMO-OFDMA技术研究
定价:45.00元
售价:26.55元,便宜18.45元,折扣59
作者:李敏君、徐晓雨、张雾琳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3-01
ISBN:978730246386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导语_点评_推荐词
内容提要
本著作全面讲述了基于LTE的MIMO-OFDMA系统。全书共分为10章,包括LTE标准的发展及关键技术、MIMO-OFDMA系统的基本原理、基于LTE的物理层研究、MIMO空间复用检测算法研究、算法性能仿真与分析、AAS技术与MIMO技术的对比研究、波束成形算法研究、无线信道模型研究、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路特性研究、无线通信系统反馈控制研究等内容。本著作内容丰富、结构合理、思路清晰、语言简练流畅、示例翔实。本著作可作为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无线通信研究领域的专业参考资料,也可供信息与通信系统、信号与信息系统专业研究生科研研究使用。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在我看来,一本好的技术书籍,除了扎实的理论基础,更需要有清晰的逻辑结构和详实的案例支撑。这本书的作者团队,李敏君、徐晓雨、张雾琳,这个组合让我对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有了初步的信心。我希望书中能够清晰地梳理出MIMO和OFDMA各自的技术发展脉络,然后重点阐述它们是如何有机结合,共同构成了LTE高速数据传输的基石。例如,在MIMO部分,我期待看到关于空间复用、空间分集、波束赋形等不同预编码和接收技术的详细解析,以及它们在LTE中的具体实现方式。而在OFDMA部分,则希望能够深入理解子载波间隔、循环前缀、星座图映射、信道估计等关键环节。对于这些技术如何在高层协议中得到调度和管理,比如如何分配资源给不同的用户和业务,书中是否会有详细的描述,这将是我关注的重点。
评分这本书的出版信息,978730246386,这样的编号让我想到了这是一本经过严格审校和出版流程的作品,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其内容的严谨性和专业性。作为一名对通信领域充满好奇心的读者,我常常在网上浏览各种技术文章和论坛,但零散的信息往往难以形成系统的认知。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全面且深入的视角,系统地介绍LTE背景下的MIMO-OFDMA技术。我希望它能够解答我心中关于这些技术如何协同工作、如何解决现实通信难题的疑问。比如说,在复杂的无线环境下,MIMO如何通过多天线技术来“绕过”障碍,而OFDMA又如何通过将整个频谱分割成许多窄带子载波来“分散”干扰。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些数学模型,即使是简化版的,也能帮助我理解其背后的原理。
评分读完这本书的目录和简介(虽然我这里看不到,但我会基于书名进行想象),我脑海中勾勒出的场景是:它应该是一本能够引导读者从宏观层面理解LTE系统架构,再逐步深入到MIMO和OFDMA这两个核心技术细节的佳作。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对未来通信技术趋势的洞察,毕竟LTE作为4G的核心,它的很多技术思想和实现方式都为5G甚至更先进的通信技术奠定了基础。比如,MIMO技术在5G中的演进,特别是大规模MIMO的引入,对无线资源管理和用户体验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而OFDMA的灵活调度能力,也为满足5G多样化的业务需求提供了可能。我希望这本书在介绍LTE的MIMO-OFDMA时,能够适当地提及这些技术在后续演进中的影子,让读者能够感受到技术发展的连续性和前瞻性。
评分对于这本书的期望,我更侧重于它在实际应用和前沿探索方面的价值。LTE技术作为当前移动通信的主流,其背后的MIMO-OFDMA原理无疑是关键所在。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的讲解,而是能进一步探讨这些技术在不同场景下的优化策略,比如在高速移动、低覆盖区域或是高密度用户环境下的性能表现。更进一步,我希望它能触及LTE-Advanced甚至5G NR(新空口)的一些早期技术演进,毕竟MIMO-OFDMA作为基础,在后续的技术发展中依然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例如,大规模MIMO(Massive MIMO)的出现,对OFDMA的调度和资源分配提出了新的挑战,书中是否能对这些演进方向有所预示或讨论,会极大地增加这本书的阅读价值。我也会关注书中是否会涉及到一些开源项目或者行业标准的解读,这对于想要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开发或研究的读者来说,是非常宝贵的资源。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倒是挺吸引人的,简洁而又不失专业感,淡淡的蓝色背景配合着烫金的文字,给人一种科技前沿的视觉冲击。我平时对通信技术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LTE这种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移动通信技术,更是让我好奇它的底层原理。看到这本书的标题,立刻就联想到它应该会深入讲解MIMO(多输入多输出)和OFDMA(正交频分多址)这两大核心技术在LTE系统中的应用。我期待它能从最基础的概念讲起,循序渐进地介绍MIMO如何通过增加天线数量来提升数据传输速率和链路可靠性,以及OFDMA如何有效地利用频谱资源,克服多径干扰,实现高速数据传输。虽然我可能不是技术出身,但如果这本书能够用相对易懂的语言,配以清晰的图示和模型,我想我应该能理解其中的精髓。对于书中是否会包含具体的算法分析、仿真结果展示,亦或是实际的工程实现案例,我都有着相当的期待。毕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书籍,往往更能激发读者的学习热情,也更能帮助我们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