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本 电梯安装与使用维修实用手册+电梯技术与管理+电梯结构原理与安装维修 电梯维修书籍 电

3本 电梯安装与使用维修实用手册+电梯技术与管理+电梯结构原理与安装维修 电梯维修书籍 电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电梯
  • 电梯安装
  • 电梯维修
  • 电梯技术
  • 电梯管理
  • 电梯结构
  • 维修手册
  • 工程技术
  • 机械工程
  • 专业书籍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云聚算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17252
商品编码:13860509256

具体描述

电梯技术与管理                                           ISBN:9787111517252  定价:49.8元

2.电梯结构原理与安装维修(任务驱动模式)ISBN:9787111503972  定价:45.0元    

 

 

编辑推荐

1.电梯技术与管理

电梯是机电合一的综合大型工业产品,它的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形式各异,且更新发展很快,但其原理基本相同,为便于系统学习和掌握,本书从电梯的发展、基础知识、原理、系统功能和组成等加以编写,且附加了大量实物照片和绘图说明。特别是对近年来出现的取代传统的新技术、新结构和新电梯部件加以介绍,与时俱进,更贴近实际,并将电梯安全管理和有关法规标准体系知识纳入本书,以求达到系统学习、全面掌握的目的。

2.电梯结构原理与安装维修(任务驱动模式)

《电梯结构原理与安装维修(任务驱动模式)》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主线,以应用为目的,以具体的任务为载体,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电梯的构造、工作原理、设计方法、驱动系统及控制线路、安装调试技术以及检验与试验方法等。本书可作为技工院校电梯专业教学用书,也可作为电梯安装维修人员的培训用书。

 

 

 

目录

1.电梯技术与管理

前言

 

章电梯发展史

一、世界电梯发展史

二、我国电梯发展史

三、国内外电梯技术特点

四、中国电梯未来发展前景

第二章电梯基础知识

节电梯定义与术语

一、电梯定义

二、电梯术语

第二节电梯性能要求与参数

一、性能要求

二、电梯参数

第三节电梯结构与系统

一、基本结构

二、电梯系统

第四节电梯机房与井道

一、机房

二、井道

第三章电梯驱动与分析

节电梯驱动

一、曳引驱动

二、卷筒驱动

三、其他驱动方式

第二节曳引驱动分析

一、曳引力分析

二、曳引能力分析

第三节曳引传动型式

一、曳引比

二、曳引绳在曳引轮上的缠绕方式

三、曳引机安装位置

第四节电梯速度曲线与乘坐生理感受

一、电梯速度曲线

二、理想速度曲线

第四章曳引系统

节曳引机

一、传统曳引机

二、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

三、曳引机工作条件

四、曳引机性能要求

五、曳引机速度及功率计算

第二节曳引电动机

一、曳引电动机工作要求

二、曳引电动机功率计算

第三节制动器

一、机电式制动器

二、制动器作用

三、制动器位置与结构特点

四、制动器结构与原理

第四节联轴器、减速器与曳引轮

一、联轴器

二、减速器

三、曳引轮

第五节悬挂装置

一、钢丝绳基本知识

二、曳引钢丝绳

三、绳端接装置

第五章轿厢与门系统

节轿厢

一、轿厢结构与要求

二、轿厢内装置

三、称重装置

第二节门系统

一、组成与作用

二、门的型式与结构

三、开关门机构

四、门系合装置与联动机构

五、人工开锁和门自闭装置

六、通道门、安全门、通道活板门和检修门

第六章导向系统

一、导轨与导轨架

二、导靴

第七章重量平衡系统

节概述

第二节对重

一、结构与要求

二、重量匹配计算

第三节平衡补偿装置

一、结构组成

二、悬挂和导向

三、安装要求

第八章电梯驱动系统

节概述

一、电梯电力驱动种类与性能指标

二、供电与主开关

第二节交流变极调速驱动系统

一、变极调速原理

二、变极调速分析

第三节变压变频调速驱动系统

一、变压变频调速原理

二、变压变频器工作原理

三、VVVF电梯拖动系统

第四节永磁同步调速驱动系统

一、永磁同步电动机特点

二、永磁同步电动机分类

三、永磁同步电动机系统

四、PMSM和BLDC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五、电梯永磁同步曳引电动机的驱动系统

第九章电气控制系统

节控制方式及装置

一、控制方式

二、电气控制和操纵装置

第二节继电器控制的典型控制环节

一、安全回路

二、楼层控制回路

三、自动开关门控制线路

四、轿内指令信号的登记与消除线路

五、厅外召唤信号的登记与消除线路

六、自动定向、平层回路

七、门锁、检修、抱闸线圈、运行继电器控制回路

八、起动关门、起动运行

九、加速与减速延时继电器

十、停站触发与停站回路

十一、运行、减速、平层

十二、显示回路

十三、元件代号说明

第三节PLC与计算机控制电梯

一、PLC控制

二、计算机控制

第十章安全保护与防护

节防止行程的保护

一、强迫换速开关

二、限位开关

三、极限开关

第二节防止电梯超速和坠落的保护

一、触发装置

二、安全钳装置

三、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

第三节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

第四节防止人员剪切、坠落和防夹的保护

第五节缓冲装置

一、技术条件与要求

二、结构原理

三、安装要求

第六节紧急报警照明和救援装置

一、紧急报警装置和对讲系统

二、紧急照明装置

三、救援装置

第七节停止装置和检修控制装置

一、停止装置

二、检修控制装置

第八节消防功能

一、安全要求和/或防护措施

二、“消防功能”与“消防员电梯”的区别

第九节机械安全防护

一、机械伤害的防护

二、轿厢与对重(或平衡重)下部空间的防护

三、井道内的防护

四、机房护栏防护

五、轿顶设护栏防护

第十节电气安全保护

一、直接触电的防护

二、间接触电的防护

三、电气故障防护

四、电气安全装置

第十一章无机房电梯

一、井道布置

二、对特殊电梯部件的要求

三、顶层高度

四、连体轿厢

五、驱动方式

六、控制系统

七、紧急操作

八、通风照明

九、主要参数

十、无机房电梯标准的制定

第十二章液压电梯

节液压电梯结构与特点

一、有关定义术语

二、液压电梯构成

三、功能特点

四、应用场合

五、液压电梯驱动配置型式

第二节液压电梯工作原理

一、液压传动基础

二、液压电梯速度控制

三、基本工作原理

四、液压系统图

第三节液压电梯主要部件与功能试验

一、主开关

二、溢流阀

三、紧急下降阀

四、手动泵

五、防止坠落、超速下降和沉降的组合措施

六、柱塞极限开关

七、液压缸的设置

八、轿顶电气装置

九、沉降试验

十、破裂阀动作试验

十一、缓冲器试验

十二、超压静载试验

十三、液压电梯速度

第十三章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

节结构原理

一、定义与术语

二、结构原理

三、主要参数

第二节金属结构

第三节驱动系统

一、驱动工作原理

二、驱动主机

第四节梯路系统

一、梯级

二、梯级传动链条

三、梯路导轨

四、驱动和张紧装置

第五节扶手系统

一、扶手带驱动装置

二、扶手带

三、护壁板

四、围裙板、内外盖板、斜角盖板

第六节控制与安全系统

一、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控制

二、安全保护系统

第七节其他部分

一、使用环境

二、润滑系统

三、前沿板

第十四章电梯安全法规标准体系

节法律法规的有关知识

一、法律法规的分类

二、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相互关系

三、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第二节电梯标准知识

一、概述

二、标准基础知识

三、电梯标准简介

四、标准与规范、规程

第三节有关电梯标准规范

第十五章电梯安全管理

节一般规定

第二节电梯生产环节

一、电梯制造与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规则

二、电梯监督检验

三、电梯定期检验

四、开工告知

五、竣工资料

第三节电梯使用环节

一、电梯使用登记、变更和报废

二、安全技术档案

三、安全管理制度

四、安全管理机构或安全管理人员

五、电梯委托

六、电梯维护保养和定期检验

七、电梯安全使用说明

八、电梯制造单位在投入使用后的义务

第四节电梯检验检测

一、检验、检测机构条件

二、检验、检测人员资格要求和执业行为规定

三、检验、检测工作要求

第五节监督管理

一、监督检查对象

二、监督检查内容

三、监督检查的重点对象

第六节事故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

一、特种设备事故等级划分

二、关于事故应急救援

三、组织事故调查

四、事故处理

五、事故报告应包括的内容

2.电梯结构原理与安装维修(任务驱动模式)

序 

前言 

上篇电梯的结构、原理与管护 

单元一电梯的基本知识2 

模块一电梯的发展概况与分类2 

模块二电梯的基本构造及主要参数8 

模块三电梯常用术语及与建筑物的关系12 

单元二电梯曳引原理及机械结构22 

模块一电梯曳引的基本原理22 

模块二电梯曳引机的结构28 

模块三轿厢和平衡系统37 

模块四引导系统和门系统41 

模块五机械安全保护系统46 

单元三电梯电气控制系统53 

模块一电梯电气控制系统的分类53 

模块二电梯典型控制环节的继电器控制56 

模块三PLC控制和微机控制59 

单元四电梯电力拖动系统63 

模块一电梯电力拖动系统的种类及特点63 

模块二交流变极调速拖动系统64 

模块三交流调压调速拖动系统66 

模块四调频调压调速拖动系统68 

单元五电梯的管理与使用71 

模块一电梯的管理71 

模块二电梯的安全使用76 

模块三电梯的安全操作规程78 

下篇电梯的安装、调试、维护、保养与故障维修 

单元一电梯的安装与调试82 

模块一电梯的安装82 

任务1安装前的准备工作83 

任务2机械部分的安装94 

任务3电气部分的安装126 

模块二安装后的试运行和调整136 

任务1试运行的准备和调整136 

任务2试运行和调整后的试验与测试140 

任务3安装和调试中的安全注意事项143 

单元二电梯的维护保养、检查与调整145 

模块一电梯维护保养的基础知识145 

任务1电梯维护保养的基本要求145 

任务2电梯维护保养安全操作知识147 

任务3电梯的维护保养和检修周期149 

模块二常见部件维护保养、检查与调整153 

任务1机房设备维护保养、检查与调整153 

任务2井道设备维护保养、检查与调整169 

任务3层站设备维护保养、检查与调整175 

任务4其他电器部件和元器件维护保养、检查与调整178 

单元三电梯常见机械故障维修180 

模块一电梯曳引机的故障及排除181 

任务1电梯曳引机轴承端渗油181 

任务2曳引机机组运转异常184 

任务3轿厢舒适感变差190 

任务4闷车195 

模块二电梯轿厢的故障及排除199 

任务1电梯轿厢运行不正常199 

任务2电梯轿厢运行中晃动203 

任务3电梯轿厢运行时有撞击声208 

任务4电梯轿厢称重装置松动或失灵211 

模块三电梯层门、轿门的故障及排除215 

任务1电梯层门、轿门开关过程有摩擦215 

任务2电梯层门、轿门不能开启、闭合219 

任务3电梯层门、轿门开启与关闭滑行异常224 

模块四电梯制动故障及排除227 

任务1制动装置发热227 

任务2轿厢冲顶或蹲底233 

任务3轿厢下行时突然掣停236 

任务4轿厢突然停止并关人241 

单元四电梯电气故障维修246 

模块一电梯层门、轿门的故障及排除246 

任务1轿门不能打开246 

任务2轿门不能关闭250 

任务3轿门既不能打开也不能关闭254 

模块二电梯单方向单速度运行中的故障及排除259 

任务1电梯单一方向运行259 

任务2电梯单一速度运行262 

模块三电梯运行中的故障及排除265 

任务1电梯运行中有振动265 

任务2电梯运行中突然急停268 

任务3电梯运行中不能上/下行271 

模块四电梯平层中的故障及排除276 

任务1电梯单向平层误差大276 

任务2电梯上下平层误差都大279 

任务3电梯在各层平层误差大且没有规律282 

任务4电梯倒拉自平层283 

模块五电梯登记停层中的故障及排除285 

任务1电梯某层登记无效285 

任务2楼层指令登记信号在轿厢驶过后不消号288 

任务3轿厢内指令紊乱289 

模块六电梯制动故障及排除292 

任务1平层制动不平滑292 

任务2电梯运行时急停或抱闸293 

定价: ¥39.80 作者: target='_blank' style='margin: 0.0px;padding: 0.0px;outline: 0.0px;'>李向东 姜武
  • I S B N :978-7-111-56586-4
  • 条码书号:9787111565864
  • 上架日期:2017-7-11
  • 出版日期:2017-7-1
  • 版       次:2-1
  • 出 版 社: style='margin: 0.0px;padding: 0.0px;outline: 0.0px;'>机械工业出版社
本手册是根据电梯安装维修工职业技能应知应会标准要求编写的,主要内容包括:概述、电梯法律法规体系和相关标准、电梯机械系统、电梯电气控制系统、电梯安全保护与救援系统、电梯安装与检验、电梯改造与修理、电梯使用与管理等内容。

前言

第1 章 电梯概述  1

1. 1 电梯发展史  1

1. 2 电梯的分类  2

1. 3 电梯的主参数  4

1. 4 电梯常用术语  5

1. 5 电梯机房与井道  15

第2 章 电梯法律法规体系和相关

标准  23

2. 1 电梯安全监管的历史进程  23

2. 2 电梯法律法规体系结构及其进展  23

2. 3 电梯标准  26

第3 章 电梯机械系统  29

3. 1 曳引系统  29

3. 2 轿厢系统  36

3. 3 门系统  40

3. 4 导向系统  49

3. 5 重量平衡系统  54

第4 章 电梯电气控制系统  58

4. 1 电梯电气控制系统基本结构  58

4. 2 电梯常用电器  59

4. 3 电梯电气控制电路基本单元  64

4. 4 电梯电气控制系统实例  68

第5 章 电梯安全保护及救援系统  74

5. 1 超速保护装置  74

5. 2 缓冲器  86

5. 3 门锁  88

5. 4 终端保护装置  94

5. 5 电气安全保护装置  96

5. 6 报警装置与救援装置  101

第6 章 电梯安装与技术检验  103

6. 1 电梯安装通用工艺  103

6. 2 电梯安装施工安全  136

6. 3 电梯基本检验技术  140

第7 章 电梯改造与修理  157

7. 1 电梯改造  158

7. 2 电梯修理  161

第8 章 电梯使用、管理、维护与常见

故障排除  175

8. 1 电梯使用  175

8. 2 电梯管理  176

8. 3 电梯维护  177

8. 4 电梯常见故障排除  184

参考文献  192


电梯,作为现代城市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其安全、高效的运行关系到亿万人的出行体验和生命财产安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和建筑技术的日新月异,电梯作为一种高科技集成设备,其复杂性也日益凸显。从最初的简易升降平台,到如今集成了精密机械、先进电子、智能控制和信息通信技术的多功能高速电梯,电梯行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革。 深入理解电梯的结构原理,掌握科学的安装与维护技术,以及熟悉相关的管理规范,是确保电梯安全运行的基石。这不仅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更需要他们能够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应用于实际操作之中。 一、电梯的结构原理:精密机械与电子技术的完美结合 一部完整的电梯系统,就好比一个精密的生命体,由多个相互关联、协同工作的子系统构成。对其核心结构的理解,是掌握电梯技术的第一步。 1. 驱动系统(Power System): 这是电梯的心脏,负责提供电梯运行所需的动力。 曳引机(Traction Machine): 是最常见也是最核心的驱动部件。它通常由一台电动机(交流或直流)和一个齿轮减速器组成,通过曳引绳(或钢丝绳)与轿厢(Car)和对重(Counterweight)相连接。曳引绳绕过主机轮(Sheave),对重物的重量可以平衡轿厢的载重,大大减轻了曳引机的负担,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电动机(Motor): 提供旋转动力,根据电源类型可分为交流电动机(包括单速、双速、变频调速VVF)和直流电动机。现代高速电梯多采用VVVF(Variable Voltage Variable Frequency)变频调速技术,能够实现平稳的启动、加速、运行和制动,并显著降低能耗。 减速器(Gearbox): 降低电动机的转速,增大输出扭矩,使其符合曳引机工作的要求。 制动器(Brake): 安装在曳引机轴上,用于在断电或紧急情况下,使曳引机停止转动,从而固定轿厢在井道中的位置。通常是电磁制动器,通电时松开,断电时抱紧。 液压驱动系统(Hydraulic Drive System): 主要用于载货电梯或低速电梯,通过液压油泵、油缸和活塞来驱动轿厢升降。液压电梯结构相对简单,但速度较慢,且需要定期检查液压油。 螺杆驱动系统(Screw Drive System): 常见于一些家用电梯或座椅电梯,通过旋转的螺杆和螺母来驱动轿厢移动。 2. 运行系统(Running System): 保证轿厢在井道内稳定、垂直地运行。 导向系统(Guide System): 由安装在井道墙壁上的导靴(Guide Shoe)和轿厢(或对重)上的导轨(Guide Rail)组成。导靴与导轨紧密配合,限制轿厢的横向和纵向位移,保证其沿特定路径精确运行。导靴通常采用滑块式或滚轮式。 轿厢(Car): 乘客或货物进出的载人空间。其结构设计需要考虑承载能力、舒适性、安全性(如防火、防撞)以及美观。轿厢内部通常配备照明、通风、应急呼叫装置、显示屏等。 对重(Counterweight): 相当于轿厢的“压舱石”,其重量一般等于轿厢重量加上轿厢满载载荷的40%到50%。对重与轿厢通过曳引绳连接,在曳引机的驱动下,两者协同运行。对重下方通常装有缓冲器,以防轿厢(或对重)超速下降时造成冲击。 限速器(Governor): 一个重要的安全装置,与曳引机独立工作。当轿厢或对重以异常高的速度下坠时,限速器会迅速检测到超速,并触发安全钳。 安全钳(Safety Gear): 安装在轿厢(或对重)两侧,与限速器联动。当限速器检测到超速时,会释放夹紧装置,使安全钳的楔块瞬间夹紧导轨,阻止轿厢继续下坠,是电梯最重要的安全保护措施之一。 缓冲器(Buffer): 安装在井道底部(有时也安装在井道顶部),用于在电梯意外超速下坠或制动失效时,吸收轿厢(或对重)的冲击能量,保护乘客安全。常见的有弹簧缓冲器和液压缓冲器。 3. 控制系统(Control System): 大脑和神经系统,指挥电梯的每一次运行。 主控板(Main Control Board): 负责接收来自乘客、楼层召唤按钮、门控开关等输入信号,并根据预设的程序,发出指令控制曳引机的启停、速度、方向,以及门的开闭。现代电梯普遍采用微处理器控制,具有强大的运算和处理能力。 召唤按钮(Call Buttons): 分为轿厢内按钮(指示的目的楼层)和井道外按钮(召唤轿厢至某一层)。 楼层显示器(Floor Indicator): 显示轿厢当前所在的楼层以及运行方向。 门控系统(Door Control System): 包括轿厢门、厅门及其驱动装置。门机的控制是电梯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确保门在安全条件下才能启闭。 门机构(Door Mechanism): 包括门扇、门导轨、门钩、门锁等。 门驱动电机(Door Motor): 驱动门扇的开闭。 门锁(Door Lock): 确保电梯停靠在某一楼层时,厅门和轿厢门才能打开,防止乘客误入井道。 安全回路(Safety Circuit): 由一系列安全开关串联而成,包括门锁开关、层门安全开关、轿厢安全门开关、限速器开关、缓冲器开关、超载传感器、急停按钮等。任何一个安全开关发生异常,整个电梯将立即停止运行,保证安全。 4. 安全保护系统(Safety Protection System): 构筑多重安全屏障。 除了上述提到的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门锁等,还有: 超载保护(Overload Protection): 当轿厢载重量超过额定值时,系统会发出报警,并阻止电梯关门运行。 防滑装置(Anti-slip Device): 防止曳引绳在曳引机轮上打滑。 火灾报警联动(Fire Alarm Linkage): 在发生火灾时,电梯可以被指令自动运行到指定楼层,或返回首层待命。 应急呼叫装置(Emergency Call Device): 乘客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向外界求助。 通信系统(Communication System): 如内部通话设备,方便与外界联系。 二、电梯的安装与维修:严谨细致的专业操作 电梯的安装过程是一个复杂且严谨的工程,需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制造厂家的技术要求进行。 1. 安装前的准备: 勘察现场: 评估井道尺寸、结构强度、电源供应、周围环境等是否满足电梯安装要求。 图纸会审: 详细研究电梯设计图纸、安装说明书,明确各项技术参数和安装顺序。 设备检查: 对到货的电梯部件进行清点和外观检查,确保无损坏、无遗漏。 人员组织: 组建经验丰富的专业安装团队,明确分工和责任。 安全防护: 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如安全带、安全网、脚手架等)。 2. 主要安装步骤: 井道内基础施工: 确保井道底部有足够强度的混凝土基础,用于安装缓冲器和底坑设备。 导轨安装: 这是保证电梯平稳运行的关键。导轨的垂直度、直线度、间距以及连接的牢固性都必须达到严格标准。通常采用预埋螺栓或焊接等方式固定。 曳引机安装: 将曳引机固定在机房楼板上,并与导轨、井道结构精确对齐。 轿厢及对重架设: 将轿厢和对重架体吊入井道,并与导轨连接。 曳引绳和安全装置安装: 将曳引绳一端固定在轿厢,另一端固定在对重,并穿过曳引机轮。安装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等安全部件。 控制系统和电气线路连接: 将主控板、召唤按钮、楼层显示器、门控系统等连接到主机,并完成机房和井道内的电气线路敷设。 门系统安装: 安装厅门、轿厢门及门机系统,并进行调试。 调试与试运行: 在所有部件安装完毕后,进行系统的电气和机械调试,然后进行空载、半载、满载等不同状态下的试运行,观察电梯的运行平稳性、制动性能、各项安全功能是否正常。 3. 维修与保养: 电梯的维修保养是保证其长期安全运行的重中之重,通常包括日常检查、定期检查、预防性维修和故障维修。 日常检查: 由值班人员或巡检人员进行,检查电梯的外观、运行声音、运行平稳性、指示灯、通信设备等。 定期检查: 根据电梯使用情况和国家规定,由专业维保人员进行,包括对机械部件的润滑、紧固、磨损检查;对电气部件的绝缘、接线、功能测试;对安全装置的全面校验。 预防性维修: 根据检查结果,对可能出现故障的部件提前进行更换或维修,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故障。 故障维修: 当电梯发生故障时,维保人员需迅速诊断故障原因,并根据故障情况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恢复电梯正常运行。维修过程中,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并做好维修记录。 三、电梯技术与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智能化 电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管理体系也在不断完善。 1. 技术发展趋势: 智能化与物联网(IoT): 越来越多的电梯集成传感器和通信模块,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远程监控、故障预警、数据分析,为预测性维护和智能化管理奠定基础。 节能技术: 采用VVVF变频技术、能量回馈技术,使电梯运行更加节能环保。 人性化设计: 优化轿厢空间、提升舒适度、增加多媒体信息显示,提供更好的乘客体验。 绿色制造: 采用环保材料,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和污染。 2. 管理要点: 安全监管: 各国均有专门的法规和标准对电梯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维保进行严格监管。安装使用登记、定期检验、安全评估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维保合同: 使用单位应与有资质的维保单位签订正规的维保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保障电梯的定期、专业的维护保养。 应急预案: 建立完善的电梯应急预案,明确被困人员的解救流程、应急响应人员职责,定期进行演练。 人员培训: 对电梯的操作人员、维保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相应的技能和安全意识。 信息记录: 详细记录电梯的运行、检验、维修、故障等信息,建立完整的电梯档案,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总而言之,电梯作为一种复杂的机电设备,其安全、可靠的运行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精密的结构原理,到严谨的安装维护,再到科学的管理体系,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只有不断学习和掌握最前沿的电梯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实践,才能确保城市交通的顺畅与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对那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类书籍情有独钟。作为一名对机械自动化领域略有涉猎的爱好者,我最近入手了这套关于电梯的书籍,尤其是其中一本着重于“安装与使用维修实用手册”的,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本书的内容,与其说是一本“书”,不如说是一本“宝典”。它以一种非常务实和接地气的方式,详细阐述了电梯从安装到日常使用,再到故障维修的整个生命周期。我最欣赏的是它在“安装”部分的处理。书中清晰地列出了安装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场地勘测、设备清点、安全防护措施等,每一步都详细得近乎苛刻,这让我深刻理解了安全安装的重要性。然后是具体的安装流程,从导轨的固定、机房设备的布置,到轿厢和门系统的安装,都配有大量的示意图和步骤分解,即使是对于没有实际操作经验的我来说,也能大致勾勒出整个安装过程的复杂性和精确性。更让我受益匪浅的是“使用”和“维修”的部分。书中详细介绍了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内容,比如定期的检查项目、润滑的要求、清洁的规程等,这些细节对于延长电梯使用寿命、保障运行安全至关重要。而在“维修”方面,这本书简直就是故障排除的“百科全书”。它罗列了电梯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典型故障,如“平层不到位”、“门锁打不开”、“运行过程中突然停梯”等,并针对每一种故障,给出了详细的分析原因和排查步骤。对于我来说,虽然我不一定能亲自动手去修复,但能够理解故障的成因和维修人员的思考过程,这已经非常有价值了。书中对一些关键部件的维修技巧,比如曳引机抱闸的调整、变频器的参数设置、控制电路的检测等,都描述得非常具体,充分展现了专业维修人员的精湛技艺。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操作指南,更是一本关于电梯安全和可靠性的“教科书”,让我对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电梯有了更深入的敬畏。

评分

当我拿到这套关于电梯的书籍,尤其是那本“三本 电梯安装与使用维修实用手册+电梯技术与管理+电梯结构原理与安装维修”的合集时,我第一反应是它们的内容会不会过于重复。然而,当我逐一翻阅后,我发现它们各自侧重点不同,却又相互补充,形成了一个关于电梯的完整知识体系。我尤其想聊聊那本《电梯技术与管理》。它给我带来的最大启示是,电梯的运行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一个管理问题。书中在“技术”层面,对电梯的各种先进技术进行了深入的介绍,比如变频调速技术如何实现平稳的启停和节能,智能化控制系统如何提高运行效率和乘坐舒适度,以及物联网技术在电梯监控和维护中的应用。它让我了解到,电梯技术正在不断朝着更高效、更智能、更环保的方向发展。但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管理”部分。书中详细阐述了电梯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法律法规、行业标准、检验检测、风险评估等。它让我意识到,保障电梯安全运行,需要建立一套从源头设计、生产制造、安装维保到日常使用的全方位管理链条。书中关于“电梯维保合同的管理”、“维保质量的评估”、“电梯使用年限的管理”等内容,都非常有现实意义。它让我明白,一个合格的电梯管理者,不仅要懂技术,更要懂管理,要能够协调各方资源,确保电梯的安全、可靠、高效运行。阅读这本书,让我对电梯这个每天都接触的“庞然大物”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它不再仅仅是一个机械设备,而是一个需要技术、管理、法律法规共同保障的复杂系统。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现代建筑基础设施感兴趣的人,它会让你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看待我们身边的电梯。

评分

我一直对那些能够揭示事物“幕后真相”的书籍充满好奇。电梯,作为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的事物,其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技术奥秘和工作流程?这套电梯相关的书籍,特别是那本深入讲解“电梯结构原理与安装维修”的,无疑满足了我这份好奇心。这本书如同一个细致的“解剖师”,将电梯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都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且清晰地展示了它们是如何协同工作的。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对“电梯控制系统”的讲解。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种传感器(如位置传感器、速度传感器、门传感器)、控制器(如PLC)以及执行器(如电机、制动器)之间的联动关系。它用图示和文字结合的方式,生动地描绘了当按下楼层按钮后,信号如何传输,控制器如何决策,电机如何启动,轿厢如何运行,最终又如何精确地停靠在目标楼层。这种对控制逻辑的细致解析,让我对电梯的“智能”有了全新的认识。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安全系统”的阐述。它详细介绍了电梯的各种安全保护装置,例如门锁安全开关、轿厢超速限制器、缓冲器等,并解释了它们在异常情况下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多重保障乘客的生命安全。这些内容让我深刻体会到,每一次安全的乘坐,都是无数精密设计和严格执行的结果。在“安装维修”的部分,书中提供了非常实用的指导。它不仅罗列了各种常见的故障现象,还深入分析了故障的原因,并给出了详细的排查和维修步骤。例如,对于“电梯运行卡顿”的故障,书中会分析是导轨润滑不足、轿厢导靴磨损、还是曳引机抱闸松动等原因,并指导如何逐一进行检查和处理。这种逻辑清晰、步骤明确的指导,对于任何想要了解电梯维修原理的人来说,都非常有价值。这本书让我不仅看到了电梯的“硬件”,更理解了它的“软件”和“灵魂”,以及背后所付出的智慧和努力。

评分

这本书绝对是我近期阅读中最大的惊喜之一!我一直对工程技术领域的东西非常感兴趣,尤其是一些大家每天都在接触但又不太了解的领域。电梯,就是这样一个绝佳的例子。我们每天进出高楼大厦,几乎都要用到它,但它到底是怎么工作的?遇到故障时又是如何被解决的?这些问题一直在我脑海里盘旋。当我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立刻被它所吸引了。作者的写作风格非常清晰明了,即使我不是专业技术人员,也能理解书中的大部分内容。书中对电梯的结构原理讲解得非常到位,从最基础的曳引系统、导向系统,到复杂的控制系统和安全保护装置,都进行了细致的阐述。图文并茂的设计更是大大提升了阅读体验,各种剖面图、原理图清晰地展示了电梯各个部件的连接方式和工作过程,让我对电梯的“内心世界”有了前所未有的认识。更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并没有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深入探讨了电梯的安装和维修实践。对于我这样一个普通读者来说,这些内容可能无法直接应用到实际操作中,但它让我对维修师傅们的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敬意。书中列举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虽然我看不懂其中的专业术语,但能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严谨和细致。比如,对曳引机绕组的检查、对限速器联动动作的测试、对轿厢门安全触板的调试,这些描述都充满了技术细节,让人惊叹于电梯维修工作的复杂性和专业性。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我们每天依赖的这个看似简单的机器,背后是多么精密的设计和多么高超的技术。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扇让我窥见现代城市基建背后运作逻辑的窗口。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工程技术、机械原理有好奇心的人,或者只是想了解你每天乘坐的电梯究竟是如何工作的读者。它绝对会让你对这个熟悉的日常事物产生全新的认识,并且为之惊叹。

评分

当我拿到这套电梯相关的书籍,尤其是那本侧重于“电梯结构原理与安装维修”的,我首先被它那严谨的标题所吸引。我一直认为,只有深刻理解了事物的基本原理,才能更好地进行实际操作。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的这一需求。它并没有简单地罗列安装步骤或维修技巧,而是首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电梯的“灵魂”——结构原理。书中详细介绍了电梯的各个关键部件,例如曳引机、钢丝绳、轿厢、对重、导轨、门系统等,并详细阐述了它们的工作原理和相互之间的关系。我特别喜欢它对“曳引系统”的讲解,它通过图示和文字,生动地解释了曳引机的转动如何通过钢丝绳带动轿厢和对重进行升降,以及为什么需要对重来平衡轿厢的重量,从而实现节能和稳定运行。这种从根本上解释原理的方式,让我对电梯的运行机制有了清晰的认识。在理解了基本原理之后,书中顺理成章地过渡到了“安装”部分。它详细地介绍了安装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导轨的安装、机房设备的布置、轿厢的就位、门系统的调试等,并且强调了在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精度和安全问题。这些内容让我明白,每一次电梯的成功安装,都是对工程技术精确性的极致追求。而“维修”章节,则是在前两个部分的基础上,为读者提供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书中列举了各种常见的电梯故障,并详细分析了故障发生的原因,然后给出了相应的排查和维修方法。例如,对于“平层不到位”的故障,书中会分析可能是编码器信号异常、控制器程序偏差、或者机械传动间隙过大等原因,并指导如何进行逐一检测和调整。这种由浅入深、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讲解方式,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本能够培养专业技能的教材。它让我对电梯从“如何工作”到“如何安装”再到“如何修复”都有了系统性的了解,这对于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将大有裨益。

评分

我一直认为,那些能够将复杂事物解释得简单明了的书籍,才是真正有价值的。这套电梯相关的书籍,特别是那本名为“电梯安装与使用维修实用手册”的,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它就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带领读者一步步走进电梯的世界。这本书的“实用”二字,名副其实。它在“安装”部分,详细列出了安装前的准备工作、施工流程、以及各种安全注意事项,每一个步骤都讲解得非常到位,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大致理解安装过程的严谨性。例如,在介绍导轨安装时,书中会强调其垂直度和间隙的要求,并解释这些参数对电梯运行平稳性的重要性。在“使用”部分,书中提供了关于电梯日常安全使用常识的指导,以及一些简单易懂的维护保养建议。这对于普通用户来说,非常有帮助,能够让他们在日常使用中更加注意安全,并且了解一些基本的保养常识。而最让我受益的,是“维修”章节。书中详细讲解了电梯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常见故障,并给出了非常具体的排查和维修方法。例如,对于“轿厢运行不平稳”的故障,书中会分析可能的原因,包括导轨润滑、导靴磨损、曳引机故障等,并指导如何进行逐一检查。它甚至会提到一些专业工具的使用方法,比如万用表如何测量电压和电阻,这让我对维修师傅的工作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这本书让我觉得,即使我不是专业的电梯维修人员,也能从中获得不少有用的知识,并且对电梯的安全运行和维护有了更深的理解。它不是一本理论堆砌的书,而是一本真正能够指导实践的书,绝对是电梯从业人员和爱好者们的必备读物。

评分

坦白说,我一开始是因为某个特定的需求才开始关注电梯维修方面的内容。我希望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一些常见问题的解决思路,以便在日常维护中能够提供更准确的信息,甚至自己动手进行一些简单的处理。当我拿到这套书,尤其是那本名为“电梯结构原理与安装维修”的,我发现它恰恰满足了我的需求,并且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这本书的结构非常清晰,从电梯的“骨架”——结构原理,到“安装”的实践操作,再到“维修”的疑难杂症,层层递进,逻辑严谨。在“结构原理”部分,我第一次如此直观地理解了电梯的各个组成部分是如何协同工作的。比如,它详细解释了曳引机的结构和工作方式,包括钢丝绳的受力原理、制动器的作用等,让我明白了电梯能够稳定运行的物理基础。它还深入讲解了导向系统的作用,即如何让轿厢在井道内保持精确的垂直运动,避免晃动。当我看到关于“安全钳”和“限速器”的介绍时,我着实被电梯的安全设计所震撼,这些装置在极端情况下能够发挥关键作用,保障乘客的生命安全。而“安装”部分,则为我提供了一个非常实用的视角。书中详细列举了安装过程中的各种注意事项,包括如何精确测量、如何进行线路连接、如何调试各种保护装置等。虽然我不会去实际安装,但了解这些过程,能让我对安装师傅的工作有更深的理解,也知道在安装过程中应该关注哪些关键点。然而,最令我欣喜的还是“维修”章节。它非常系统地列举了电梯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故障,并给出了详细的诊断和维修方法。比如,对于“运行不平稳”的故障,书中会分析是曳引机的问题、控制系统的偏差,还是导向系统的松动。它提供的排查步骤非常具体,甚至会指导如何使用万用表测量电压和电阻,如何检查线路板上的元器件。这种细致入微的指导,让我觉得仿佛身边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在现场教学。这本书让我从一个“知其然”的用户,变成了一个在一定程度上“知其所以然”的爱好者,对于电梯的安全运行和维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更扎实的理解。

评分

我一直对那些能够“化繁为简”的讲解方式非常欣赏。尤其是在面对一些专业性很强的技术书籍时,如果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辅以大量的图示,那绝对是锦上添花。这套电梯相关的书籍,尤其是其中一本专注于“实用手册”的,就做到了这一点。这本书就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用最直接、最有效的语言,向读者展示了电梯的方方面面。它并没有回避那些专业的技术术语,但却会通过恰当的解释和形象的比喻,让这些术语不再那么令人望而生畏。我最喜欢它在讲解“电梯基本工作原理”的部分,它并没有一开始就抛出复杂的数学公式,而是从一个简单的“提”和“拉”的动作开始,逐步引入曳引机、钢丝绳、轿厢、配重等基本概念,然后逐渐深入到各个部件的详细功能和相互配合。图文结合是这本书的一大亮点。大量的插图,包括各种实拍照片、剖面图、原理图,清晰地展示了电梯的内部构造和各个组件的连接方式。例如,在讲解“门系统”时,书中会展示门刀、门钩、门锁等部件的细节,以及它们如何配合实现安全开关门。这种直观的展示方式,极大地降低了理解的门槛。更重要的是,这本书的“实用性”非常强。它在“使用”和“维修”章节,提供了大量贴近实际操作的内容。比如,在讲解“电梯日常检查”时,书中列出了详细的检查清单,从外观检查到运行声音的判断,都给出了具体的指导。而在“故障排除”方面,它不是简单地列出故障现象,而是会分析故障产生的可能原因,并给出逐一排查的步骤。这种“授人以渔”的方式,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参考书,更是一本能够指导实践的工具书。它让我对电梯的运行状态有了更敏锐的观察力,也对日常维护和简单故障的处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评分

当我拿起这套关于电梯的书籍时,我并没有抱有多大的期待,只是觉得它们可能是一些比较枯燥的技术资料。然而,当深入阅读后,我发现自己完全被吸引住了,尤其是那本侧重于“电梯技术与管理”的书,它提供了一个我从未想过的视角——电梯不仅仅是冰冷的机械,更是现代城市运行中一个复杂且精密的“生态系统”。这本书并没有简单地介绍电梯的结构或维修方法,而是从更宏观的角度,探讨了电梯在整个建筑生命周期中的技术要求和管理策略。我尤其对其在“电梯技术发展趋势”方面的论述印象深刻。书中讨论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如何被应用于电梯领域,例如通过远程监控来预测故障、通过智能调度来优化运行效率,甚至提及了未来电梯可能实现的无人化管理和更加人性化的服务。这让我意识到,电梯技术并非停滞不前,而是在不断演进,朝着更智能、更安全、更环保的方向发展。同时,书中在“电梯管理”方面的探讨也极具价值。它详细阐述了电梯的法规标准、安全认证体系、以及如何建立有效的应急响应机制。阅读这些内容,我才真正理解了为什么我们在使用电梯时能够如此安心。这背后是无数的规范、无数的检验、无数的管理人员在默默付出。书中对“电梯维护保养计划”的制定,以及如何根据实际运行数据来调整维护策略的描述,都展现了专业管理的精髓。它让我明白,一个高效、安全的电梯系统,离不开一套科学、系统的管理体系。这本书让我从一个单纯的技术介绍,跳脱出来,看到了电梯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其背后所蕴含的先进技术、严谨管理和未来发展潜力。它让我对现代建筑的运行逻辑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对那些为保障城市安全运行而努力的专业人士充满了敬意。

评分

我通常不太会主动去深入了解机械设备的内部构造,总觉得那是一门非常高深且枯燥的学问。然而,这套电梯相关的书籍,尤其是那本侧重于“电梯技术与管理”的,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感受就是,原来技术和管理并非是两条平行线,而是在这个领域里紧密交织,共同保障着我们每一次安全的出行。在“技术”方面,书中对电梯的各个子系统进行了非常深入的剖析,从最基础的机械原理,到复杂的电子控制,再到越来越重要的智能化技术,都做了详细的介绍。我特别喜欢它对“电梯控制系统”的讲解,它不再是简单地描述“按按钮就会启动”,而是深入到了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变频调速技术的应用、以及各种传感器和编码器的作用。这些内容虽然专业,但作者的表达方式非常生动,常常用类比的方式来解释抽象的概念,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逐渐理解。它让我明白了,为什么电梯能够平稳地加速和减滑,为什么我们按下按钮后,它能够精确地停在指定的楼层。而在“管理”层面,这本书则提供了一个更宏观的视角。它不仅关注设备本身的性能,更强调了整个电梯系统的运行效率、安全监管以及维护保养的策略。书中关于“电梯运行数据的分析”、“故障预测与预警机制”、“定期检验与评定”等内容的论述,让我看到了一个专业化的管理体系是如何建立和运作的。尤其是在安全性方面,它详细介绍了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来最大程度地规避风险。这让我认识到,电梯的安全性不仅仅依赖于先进的技术,更离不开精细化的管理和严格的监督。阅读这本书,就像是在“管理”这座精密机械的背后,看到了一个严谨有序的“大脑”在运作。它让我从一个单纯的使用者的角度,提升到了一个能够理解电梯“生命周期”和“运行生态”的观察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