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地区标准图集 2015版建筑图集2 15ZJ201 15ZJ203 15ZJ211

中南地区标准图集 2015版建筑图集2 15ZJ201 15ZJ203 15ZJ211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建筑图集
  • 中南地区
  • 标准图集
  • 2015版
  • 15ZJ201
  • 15ZJ203
  • 15ZJ211
  • 建筑设计
  • 工程图纸
  • 建筑工程
  • 图纸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东建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ISBN:155160650
商品编码:14156830231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5-11-01

具体描述

2015中南建设标准设计—中南建筑图集2(15ZJ201 15ZJ203 15ZJ211)

作者:    湖北中南标科技发展中心

开本:    16开

定价:    95 .00   

页数:    73

出版时间:    2015-11

ISBN:    155160650    

印刷时间:    2015-11

出版社: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版次:    1

 

平面屋    15zj201

种植屋面   15zj203

坡屋面    15zj21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工程实践的基石 概述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作为我国建筑结构安全设计领域的基础性国家标准,为各类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的结构设计提供了至关重要的荷载取值依据和计算方法。本规范的编制,旨在通过科学、系统地规定结构所承受的各种荷载及其组合,确保建筑结构在正常使用和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利工况下,都能保持足够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有效预防结构倒塌、变形过大等危险情况的发生。本规范的颁布与实施,对于提升我国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意义。 核心内容与技术要点 本规范系统地阐述了建筑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各种荷载类型,并详细规定了它们的取值原则、计算方法以及组合方式。其核心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恒荷载 (Dead Loads): 定义与范围: 恒荷载是指作用在结构上的、在使用期间基本不变或变化很小的荷载,包括结构自身的重量(如构件自重、楼板自重、墙体自重等)以及固定不变的附属构件和设备(如保温层、装修层、永久性设备基础等)的重量。 取值原则: 恒荷载的取值应基于构件的实际材料密度和几何尺寸进行计算。规范提供了常用建筑材料的密度参考值,并明确了计算方法,强调要考虑施工过程中的误差和构件的实际制作尺寸。对于装修、保温等非结构构件,应依据实际采用的材料和厚度进行精确计算。 重要性: 恒荷载是结构设计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荷载,它直接影响结构的内力分布和变形,是结构自稳能力的基础。准确计算恒荷载,是后续所有荷载计算和结构分析的前提。 2. 活荷载 (Live Loads): 定义与范围: 活荷载是指作用在结构上,在使用期间可能发生变化或移动的荷载。它包括人员、家具、设备、堆放物、车辆以及其他临时性荷载。 取值原则: 活荷载的取值具有一定的变异性,规范根据不同的使用功能(如住宅、办公、商业、仓储、工业厂房等)和不同的结构部位(如楼板、楼梯、屋面、阳台等),给出了分级、分区(或按面积折减)的取值方法。例如,办公楼的活荷载取值会低于用于人群密集活动的公共场所,而仓库的活荷载取值则取决于所储存物品的密度和堆放方式。 均布荷载与集中荷载: 规范区分了均布活荷载和集中活荷载。均布活荷载适用于大面积的、分布均匀的活荷载情况,而集中活荷载则适用于有局部重物或设备集中作用的情况。 特殊活荷载: 规范还对一些特殊情况下的活荷载进行了规定,例如起重设备运行荷载、车辆荷载(如汽车桥、车库等)、人群拥挤荷载等,这些荷载的计算需要考虑其动力效应和冲击系数。 重要性: 活荷载的准确取值直接关系到结构的实际使用安全。不恰当的活荷载取值可能导致结构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出现过度的变形,甚至发生安全事故。 3. 风荷载 (Wind Loads): 定义与范围: 风荷载是指作用在建筑结构表面的空气流动产生的压力和吸力。 取值原则: 风荷载的计算是基于气象学和流体力学原理。规范规定了计算风荷载的四个关键要素: 基本风压 (Basic Wind Pressure): 根据不同地区的历史气象数据,按照一定的重现期(通常为50年)确定的地平面上10米高度处的风压值。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Exposure Coefficient): 考虑风速随高度的变化,以及不同地形和建筑密度对风速的影响。 体型系数 (Shape Factor): 反映建筑表面形状对风压分布的影响。不同形状的构件(如平板、圆柱体、尖顶等)承受的风压系数不同。 阵风系数 (Gust Effect Factor): 考虑风速的阵风效应,即短时间内风速的急剧变化对结构产生的动力效应。 计算方法: 规范提供了详细的风荷载计算公式,指导设计者如何将上述要素结合起来,计算出作用在结构各个部位的风压。对于高层建筑和复杂体型建筑,还考虑了风振响应。 重要性: 风荷载对于高层建筑、大跨度结构以及暴露在强风区域的建筑尤为重要。不恰当的风荷载设计可能导致结构在强风作用下发生过度的摇摆、变形,甚至发生整体失稳。 4. 雪荷载 (Snow Loads): 定义与范围: 雪荷载是指作用在屋面上的积雪重量。 取值原则: 雪荷载的取值主要取决于当地的年最大积雪深度及其重现期。规范提供了不同地区的基本雪压值。 屋面形状和坡度系数: 规范还考虑了屋面形状(如平屋面、坡屋面、拱形屋面等)和坡度对积雪分布的影响,并规定了相应的雪荷载折减系数。例如,陡坡屋面上的积雪容易滑落,其雪荷载会低于平屋面。 积雪分布不均: 在某些情况下,如屋面设置有突出物、缝隙或不同高度的屋面连接处,可能会出现积雪堆积不均的情况,规范也对此进行了规定。 重要性: 雪荷载对于寒冷地区的建筑尤其关键。过大的积雪可能导致屋面结构不堪重负而发生破坏。 5. 地震作用 (Earthquake Loads): 定义与范围: 地震作用是指地震时地面运动引起的结构惯性力。 取值原则: 地震作用的设计基于地震区的划分、场地类别以及建筑物的结构特性。规范规定了: 场地类别 (Site Class): 根据土的工程性质和剪切波速,将场地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场地类别对地震动的放大效应有显著影响。 基本地震加速度 (Basic Seismic Acceleration): 根据不同地区的地震烈度,确定地表的基本地震加速度值。 地震影响系数 (Seismic Influence Coefficient): 考虑地震动特性、场地条件以及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规定了不同结构周期下的地震影响系数。 结构规化(Cloning Factors)和规则性: 规范对结构规则性(如平面规则、竖向规则)的偏离程度进行了规定,不规则结构会承受更大的地震作用。 计算方法: 规范主要采用“等效侧力法”和“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等方法进行地震作用计算。 重要性: 地震作用是影响建筑抗震能力的最主要因素,精确的地震作用计算和合理的抗震设计,是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减轻地震灾害损失的关键。 6. 其他荷载: 温度作用 (Temperature Loads): 考虑温度变化引起材料膨胀或收缩产生的应力,尤其对大跨度结构、长条形结构以及不同材料连接的结构尤为重要。 土压力 (Earth Pressure): 作用在地下结构(如挡土墙、地下室外墙)上的土的侧向压力。 水压力 (Water Pressure): 作用在地下结构或构筑物上的水体压力。 施工荷载 (Construction Loads): 指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临时荷载,如施工设备、材料堆放、脚手架等。 使用荷载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验算: 规范详细规定了各种荷载组合下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要求,包括变形控制(如挠度、沉降)、裂缝宽度控制等,确保建筑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 荷载组合与设计原则 在进行结构设计时,仅仅考虑单一荷载是不够的,必须考虑各种荷载可能同时作用在结构上的组合情况。规范详细规定了不同荷载组合的系数,以及这些组合荷载作用下应满足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确保结构不发生倒塌或失去承载能力)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确保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变形、振动等性能)。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关注结构在最不利荷载组合下的强度和稳定性。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关注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的变形、振动、裂缝等使用功能要求。 规范的应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如住宅、办公楼、学校、医院、商场、酒店、体育场馆等)和除独立烟囱、构筑物、特种结构的工业建筑。对于特殊结构的荷载取值,可能需要参考其他专门的标准或进行专门的研究。 重要意义与价值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的重要价值体现在: 1. 保障结构安全: 为建筑结构设计提供了科学、可靠的荷载依据,是确保建筑结构安全、抵御各种不利因素(如风、雪、地震)的根本保证。 2. 提升建筑性能: 通过对荷载的精细化控制和对使用极限状态的规定,促进了建筑结构的整体性能提升,确保建筑在正常使用过程中满足各项功能要求。 3. 规范行业行为: 作为国家标准,统一了行业内的荷载取值和计算方法,为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等各方提供了共同遵循的准则,有利于规范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 4. 促进技术进步: 规范的修订和更新,反映了我国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水平和对结构安全性能认识的不断深化,推动了相关领域的研究和技术进步。 5. 节约资源,经济合理: 合理的荷载取值和设计方法,避免了不必要的过度设计,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建筑材料,实现经济合理的设计。 结语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是我国建筑工程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基石。每一位建筑结构工程师都必须深入理解并严格遵循本规范的要求,才能设计出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的建筑结构,为社会创造安全宜居的环境。本规范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是保障我国城乡建设蓬勃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

用户评价

评分

初次翻阅这本《中南地区标准图集 2015版建筑图集2》,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强烈的“实用性”和“指导性”。这本书显然不是为了理论研究而生,也不是为了概念探讨而写,它的核心目的就是为实际的建筑工程项目提供切实可行的设计依据和施工指南。我注意到,图集中的内容是高度具体化的,大量的图例、表格、尺寸标注,以及针对不同情况的详尽说明,都指向了一个目标:让设计者和施工者能够快速、准确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比如,在某个部分,图集针对不同地质条件和荷载要求,提供了多种基础的构造示例,并给出了详细的配筋和尺寸参数。这种“拿来就用”的设计思路,极大地提高了工程设计的效率,也降低了出错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标准化的力量。通过统一的图集,可以确保不同地区、不同项目的设计和施工遵循共同的标准,从而提高建筑的整体质量和可靠性。我想到,在一些紧急的工程项目或者在标准不明确的区域,这样一套完整的图集,无疑是稳定军心的“压舱石”。它为项目的推进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让工程师们能够心无旁骛地专注于项目的执行,而不是在细节的摸索中耗费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评分

在我看来,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其“内容”本身,更体现在它所代表的“一种态度”。它代表着一种对建筑事业的敬业和责任感,一种对技术精益求精的追求,一种对社会发展的担当。翻阅这本书,我能感受到编纂者们严谨的态度和专业的素养。他们将自己多年的经验和知识倾注于其中,为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这本书不仅仅是技术资料,更是行业精神的体现。它激励着我在自己的领域,也要保持这种严谨和专注的态度,不断学习和进步。我能想象,在无数个建筑项目的背后,都有这样一群默默奉献的人,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将一个个建筑梦想变成现实。这本书,就是他们辛勤付出的一个缩影。

评分

一本厚重的图集,拿到手里就有一种沉甸甸的实在感。封面上“中南地区标准图集 2015版建筑图集2”的字样,暗示着它承载的是区域性的建筑规范和技术精华,是某个时代建筑实践的凝结。虽然我手中的版本是2015年出版的,但我知道,建筑的演进并非一蹴而就,标准图集的生命力往往在于其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对未来趋势的预示。翻开第一页,密密麻麻的图纸、表格和文字扑面而来,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技术宝库。在这里,我看到了无数工程师、设计师和技术人员的心血,他们用严谨的态度和精湛的技艺,将抽象的建筑理论转化为可执行的设计方案。每一个节点,每一个构造,都经过反复推敲和验证,力求在安全、经济、美观和环保之间找到最佳平衡。这张图纸,可能解决了一个困扰行业多年的难题;那一份表格,可能为项目的成本控制提供了坚实的依据。我尝试着去理解其中的逻辑,去感受图纸背后蕴含的智慧。对于我这个非专业人士来说,这更像是一次探索之旅,去窥探建筑工程背后那严谨而复杂的体系。它不像小说那样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也没有散文那样细腻的情感,但它自有其独特的魅力,那就是对现实世界的精确描摹和对未来建设的清晰指引。我能想象到,在无数个项目的现场,这张图集被摊开在案头,被反复查阅、比对,成为指导实践的“圣经”。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无数个建筑梦想得以实现的基础和保障。

评分

我对这本图集的整体印象,可以用“严谨而全面”来概括。在翻阅的过程中,我没有发现任何模糊不清或者含糊其辞的内容,所有的图纸和文字都力求精确和客观。从宏观的建筑布局,到微观的构件连接,图集都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和规范。我尤其赞赏其中对于材料选用和施工工艺的详细说明,这对于保证工程质量至关重要。有时候,一个小小的材料替换或者工艺的微小变动,都可能对建筑物的整体性能产生显著影响。而这本图集,则为我们提供了一套经过验证的、可靠的解决方案。我甚至能在某些章节中,感受到一种“历史的厚重感”,那些标准的制定,必然凝聚了无数项目的设计和施工经验,以及对过往教训的深刻反思。这本书不仅仅是2015年的产物,它更承载了中南地区多年来在建筑领域积累的宝贵财富。它对于指导区域内的建筑实践,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水平,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评分

总而言之,这本《中南地区标准图集 2015版建筑图集2》是一部非常有价值的专业书籍。它以其详实的内容、严谨的逻辑、系统的编排,为中南地区的建筑工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我虽然无法完全领会其中所有的技术细节,但我能感受到它背后所蕴含的专业精神和行业智慧。它不仅仅是一份图集,更是区域建筑行业技术积累和发展水平的体现。我相信,对于所有从事建筑设计、施工、监理以及相关领域工作的人士来说,这本书都将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参考工具。它能够帮助我们更高效、更准确地完成工作,为建设更美好的城市和生活空间贡献力量。我由衷地希望,这样的标准图集能够不断更新和完善,为中国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评分

当我尝试将这本书的内容与我所见的真实建筑进行对照时,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它在行业内的分量。图集里描绘的那些严谨的构造节点,那些精密的尺寸标注,都可以在现实的建筑项目中找到对应的影子。无论是高耸的写字楼,还是温馨的住宅区,其背后都离不开这样一套标准化、系统化的图集作为支撑。我特别留意了关于结构连接和防水构造的章节,这些细节往往是建筑质量的“隐形杀手”。图集中的解决方案,都经过了长期的实践检验,能够有效地避免潜在的质量隐患。它就像一本建筑行业的“操作手册”,为工程师和施工人员提供了清晰的操作流程和技术标准。我能想象到,在项目施工现场,技术人员会随时翻阅这本书,对照图纸,检查施工工艺,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标准。这种“标准先行”的模式,对于保证建筑物的安全、耐久和功能性至关重要。它不仅仅是一本图集,更是行业内技术经验的沉淀和传承,是对建筑质量的郑重承诺。

评分

当我以一种旁观者的视角来审视这本书时,我看到了它在建筑行业中扮演的“标准制定者”和“技术引领者”的角色。它不仅仅是一份参考资料,更是行业内技术交流和知识共享的重要载体。通过标准化图集的推广和应用,可以有效地促进区域内建筑技术的交流和提升。我注意到,图集的内容是动态更新的,2015版代表了当时最新的技术和规范,这为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能够想象到,这本书在各个设计院、施工单位、乃至教育机构中都被广泛使用,成为行业内人士学习和工作的必备工具。它不仅仅是针对某个项目的设计指南,更是对整个行业技术水平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它为新入行的设计师提供了学习的范本,为经验丰富的设计师提供了参考的依据,也为施工人员提供了精确的指导。可以说,这本书的价值,已经远远超越了其本身的物质形态,它已经成为区域建筑行业一股强大的技术力量。

评分

这本书给我最深的触动,是它所体现出的“系统性”和“前瞻性”。它不仅仅关注单个构件的设计,更是将建筑工程视为一个复杂的系统,从整体到局部,从设计到施工,都进行了周密的考虑。我注意到,图集中的内容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关联、相互呼应,形成一个完整的技术体系。这种系统性的思维方式,对于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和效率至关重要。同时,我也能感受到图集在编纂过程中,对未来建筑发展趋势的预判和把握。它所包含的节能、环保、智能化等方面的设计理念,都体现了其前瞻性。它不仅仅是指导当前的项目,更是为未来的建筑发展奠定了基础。我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这样的图集会不断更新迭代,但其核心的系统性和前瞻性,将始终是指导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评分

不得不说,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令人印象深刻。它并非泛泛而谈,而是深入到建筑工程的每一个具体环节,提供了详细的设计和施工指导。我尝试着去理解其中涉及到的各种计算公式和构造原理,虽然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有些晦涩,但我能感受到背后科学的严谨和逻辑的清晰。图集中的每一个尺寸,每一个标注,都蕴含着丰富的技术信息。它就像一个精密的仪器,为我们提供了精确的测量和操作指南。我尤其被其中关于节能设计和绿色建筑的章节所吸引,这反映了图集在与时俱进,将最新的环保理念和技术融入到建筑实践中。这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更新,更是对未来建筑发展方向的探索和引领。它告诉我们,建筑不仅仅是钢筋水泥的堆砌,更是对人类生存环境负责任的体现。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和实践绿色建筑的有效途径。

评分

当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深入研究这本书时,我发现这本图集的内容之丰富、之系统,远超我最初的想象。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图纸堆砌,而是围绕着建筑设计和施工的各个关键环节,进行了一次全面而深入的梳理。从基础的结构构件,到复杂的节点构造,再到整体的设备布置,几乎涵盖了建筑工程的方方面面。我特别留意了其中关于幕墙、屋面以及楼梯设计的章节,这些都是建筑中非常考验细节和工艺的部分。图集中的每一个细微之处,都标注得清清楚楚,尺寸、材料、连接方式,都力求做到精确无误。这不仅仅是为专业人士提供的参考,对于任何想要了解现代建筑是如何建造的人来说,都具有极高的价值。我能看到,在编写这本图集的过程中,编纂者必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们需要整合大量的行业标准、最新的技术成果,并结合实际的工程经验,才能形成如此一套体系完整、内容详实的参考资料。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用最直观的方式,将复杂的建筑知识传授给你。它不讲大道理,只给你最实在、最具体的解决方案。我甚至能在某些图纸的细节中,感受到一种“匠人精神”的传承,那种对每一个细节都精益求精的态度,正是建筑行业最宝贵的财富。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