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哲学导论
定价:26元
售价:17.7元,便宜8.3元,折扣68
作者:孙正聿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0-01-01
ISBN:978730003271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22kg
本书是一部论述哲学本身、引导人们进入哲学思考的专著性教材,系统探讨了哲学与宗教、哲学与艺术、哲学与常识、哲学与科学的关系,阐述了哲学的思维方式、生活基础、派别冲突、历史演进及哲学的修养与创造,使人们在追问“哲学究竟是什么”的过程中形成哲学的批判精神、创新意识和辩正智慧。
孙正聿,哲学博士,现为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主要代表作有:《理论思维的前提批判》、《现代教养》、《哲学通论》等。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充满了古典的韵味,但又不会让人觉得晦涩难懂,它像是一条清澈而又深邃的河流,流淌着智慧的晶石。作者对于词语的运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每一个形容词和动词的选择都经过了深思熟虑,精准地传达了那种难以言喻的氛围和情感基调。我常常会因为某一个精妙的比喻而停下来,细细品味那种文字的张力与美感。不同于时下流行的快餐式阅读材料,这本书要求读者放慢脚步,去感受文字背后的留白和弦外之音。它像一首精心谱写的交响乐,有高昂的乐章,也有宁静的间奏,曲调的转换自然流畅,充满了音乐的美感。对于那些真正热爱文字本身的人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场盛宴,它证明了优秀的文学作品,其文字的魅力可以超越故事本身,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享受。
评分我必须承认,这本书的哲学深度远超我的预期,它并非那种高高在上、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学术著作,而是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探讨了人类存在的根本问题。作者似乎拥有将宏大命题分解成日常可感体验的能力,他通过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场景和对话,引导读者去审视自己一向视为理所当然的观念。每一次阅读似乎都能在我的既有认知结构上敲开一个小小的裂缝,迫使我重新审视“真实”、“意义”和“自由”这些词汇的真正含义。虽然有些章节需要反复阅读才能捕捉到其深层意涵,但这种思考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回报。它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而是提供了一套强有力的工具和视角,让我们有能力去质疑和建构自己的世界观,这才是真正的思想启迪。
评分坦率地说,我最初是被朋友的强烈推荐才决定接触这本书的,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开始阅读,结果却收获了一次彻底的精神洗礼。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无与伦比的真诚感,作者似乎毫不设防地将自己最脆弱、最深刻的思考袒露出来,没有故作高深,也没有刻意迎合大众口味。这种直面人性的勇气和坦率,让读者产生了极强的信任感和亲近感。在阅读过程中,我时常会感受到一种被理解的慰藉,仿佛找到了一个能与我进行深层对话的知己。它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情感的共鸣和精神的陪伴,让人在孤独的思辨旅程中,找到了坚实的同盟。这种温暖而有力的引导,是我近年来阅读体验中最珍贵的部分。
评分这本书的配图和装帧设计简直是艺术品级别的,每一页的排版都经过了精心考量,与文字内容形成了完美的呼应。我特别喜欢它选用的纸张质感,那种略带粗粝但手感温润的触感,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仪式感。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我们大多习惯了电子屏幕的冰冷光泽,而捧着这本书,就像是进行了一次与传统媒介的温柔对话。封面设计简洁却极富象征意义,寥寥数笔便勾勒出全书的核心主题,令人过目难忘。这种对物理形态的重视,让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一件值得收藏和反复摩挲的工艺品。它让人意识到,阅读体验不应只停留在内容层面,完整的阅读过程,包括触觉、视觉上的愉悦,同样重要。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从头到尾一气呵成,让人根本放不下手。作者巧妙地设置了层层递进的悬念,每一次翻页都像是揭开了一个新的谜团,但又立刻引出了更深层次的困惑,这种张力维持得非常到位。我尤其欣赏它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腻刻画,那些微妙的情绪波动、挣扎和最终的顿悟,都描绘得入木三分,读起来仿佛自己也成了故事中的一员,感同身受。故事情节的推进,并非单纯的线性发展,而是充满了精妙的闪回和伏笔的回收,让人在合上书本后,仍然忍不住回味那些看似不经意的对话和场景,重新梳理作者埋下的线索。相比于一些情节平淡的作品,这本书无疑在结构上展现了高超的技艺,它不只是在讲一个故事,更像是在构建一个复杂而迷人的世界,让人沉浸其中,流连忘返。那种读完后精神世界被极大地充盈和拓展的感觉,是阅读最纯粹的享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