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物化学(第五版) 邹思湘 中国农业出版社

动物生物化学(第五版) 邹思湘 中国农业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邹思湘 著
图书标签:
  • 动物生物化学
  • 生物化学
  • 动物科学
  • 兽医学
  • 邹思湘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第五版
  • 动物生理学
  • 生物化学教材
  • 兽医教材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环球视图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ISBN:9787109169623
商品编码:1462358353

具体描述

详情

基本信息

书名:动物生物化学(第五版)/全国高等院校兽医专业教材经典系列

原价:43.00元

售价:36.50元

作者:邹思湘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2-01

ISBN:9787109169623

字数:

页码:393

版次: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暂时没有内容

内容提要


《动物生物化学(第五版)/全国高等院校兽医专业教材经典系列》的主要内容有:重新改写“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与分离鉴定”,增加了蛋白质组学新技术介绍(第3章);增加了“低聚糖”的概念和在畜牧兽医实践中的应用(第5章);在膜蛋白与膜脂的相互作用中,介绍了“脂筏”的概念(第6章);在氧化磷酸化中,介绍了ATP合成的“结合变构模型”(第9章);注意反映了近年来关于脂肪酸功能和代谢的新进展(第10章);在蛋白质的营养功能中,删去了与动物营养学教材有重复的内容(第11章);在真核生物基因转录后调节中,介绍了小RNA的功能和研究进展(第16章);重新改写了“第17章核酸技术”,侧重于核酸的化学性质和分离鉴定技术,弱化基因操作方面的内容,留待在分子生物学课程中讲授;在“第19章血液化学”中,突出红细胞代谢,增加了“2,3一二磷酸甘油酸支路”,删去了免疫球蛋白的相关内容,以避免与兽医免疫学教材的重复。此外,对每章的“小结”进行了全面修改,并删去了习题;《动物生物化学(第五版)/全国高等院校兽医专业教材经典系列》专业术语和名词的汉语译名根据qaun威词典统一规范;其他大量的增删、补遗与纠错在此不一一列举。

目录


第五版前言
第四版前言
第三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生物化学的研究内容
1.2 生物化学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1.2.1 历史回顾
1.2.2 现状和前景
1.3 生物化学与动物生产和健康的关系
本章小结

第一部分 生命有机体的化学
第2章 生命的化学特征
2.1 生命中的元素
2.1.1 氢、氧、碳和氮
2.1.2 硫和磷
2.1.3 钾、钠、氯、钙和镁
2.1.4 其他微量元素
2.2 生物体系中的非共价作用力
2.2.1 氢键
2.2.2 离子键
2.2.3 范德华力
2.2.4 疏水力
2.3 生物大分子
2.4 生物能量学
2.4.1 自由能
2.4.2 ATP
2.4.3 生物体中的能量偶联反应
2.4.4 细胞是一个高效率的能量转换器
2.5 水
本章小结
第3章 蛋白质
3.1 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3.2 蛋白质的分类
3.2.1 简单蛋白质
3.2.2 结合蛋白质
3.3 蛋白质的化学组成
3.3.1 蛋白质的元素组成
3.3.2 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氨基酸
3.4 蛋白质的化学结构
3.4.1 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
3.4.2 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连接方式
3.4.3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3.5 蛋白质的高级结构
3.5.1 蛋白质结构的层次
3.5.2 肽单位和二面角
3.5.3 维持蛋白质分子构象的非共价键
3.5.4 二级结构
3.5.5 超二级结构
3.5.6 结构域
3.5.7 三级结构
3.5.8 四级结构
3.6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3.6.1 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3.6.2 蛋白质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3.7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及分离鉴定
3.7.1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3.7.2 蛋白质的分离鉴定
本章小结
第4章 核酸
4.1 核酸的化学组成
4.1.1 碱基
4.1.2 核糖
4.1.3 核苷
4.1.4 核苷酸
4.2 DNA分子的结构
4.2.1 DNA分子的大小
4.2.2 DNA的碱基组成
……
第5章 糖类
第6章 生物膜与物质运输

第二部 分动物机体的中间代谢
第7章 生物催化剂——酶
第8章 糖代谢
第9章 生物氧化
第10章 脂代谢
第11章 含氮小分子的代谢
第12章 物质代谢的联系和调节

第三部分 遗传分子核酸的功能
第13章 DNA的生物合成——复制
第14章 RNA的生物合成——转录
第15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翻译
第16章 基因表达的调节
第17章 核酸技术

第四部 分动物组织机能的生物化学
第18章 水、无机盐代谢与酸碱平衡
第19章 血液化学
第20章 一些器官和组织的生物化学
第21章 乳和蛋的化学组成和形成
动物生物化学专业名词中英文对照及索引
主要参考书目

作者介绍


邹思湘,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动物生物化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社会兼职:曾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生理生化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农业生化分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畜牧兽医学会基础科学分会理事长。研究方向:营养生化和泌乳生理生化,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主要著作:主编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推荐研究生教学用书《现代动物生物化学》;主编教育部国家级规划教材和农业部规划教材《动物生物化学》。获得荣誉:农业部优秀教师,1985;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导师,2001;江苏省高校教学名师,2005。

文摘


暂时没有内容

序言


暂时没有内容


好的,根据您的要求,这是一本名为《植物生理学原理与应用》的图书简介,该书聚焦于植物生命的奥秘及其在农业和生态系统中的实际意义,内容详实,力求展现其学术深度与实用价值,完全不涉及您提供的《动物生物化学(第五版) 邹思湘 中国农业出版社》的任何信息。 植物生理学原理与应用 作者: 李建华 教授 出版社: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字数: 约1500字 第一部分:导论与植物生命的基础 本书旨在全面、深入地阐述高等植物从分子、细胞到系统层面的生命活动规律,并探讨这些规律在现代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及生物技术中的应用。作为一本面向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以及植物科学领域专业研究人员的权威参考书,《植物生理学原理与应用》力求在理论的前沿性与知识的系统性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第一章:植物生命的本质与研究方法 本章首先界定了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将其与动物和微生物进行区分,强调植物作为自养生物在地球生态系统中的核心地位。重点介绍了研究植物生理学的关键技术,包括叶绿体膜电位测量、光合作用的实时气体交换分析(利用Li-COR等设备)、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物质运输路径分析中的应用,以及近年来兴起的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在解析复杂生理过程中的整合方法。强调了田间观测与实验室精细测定相结合的重要性。 第二章:水——生命的溶剂与驱动力 水是植物生命活动的基础。本章深入探讨了水在植物体内的形态、性质及其在生命活动中的关键作用。详细解析了水势(Water Potential)的概念、测量及其在导管系统中的驱动机制。重点讲解了气孔开闭调控水丢失与二氧化碳吸收之间的复杂平衡,涉及ABA(脱落酸)信号通路、光信号以及渗透调节物质(如脯氨酸、甜菜碱)的积累。此外,还阐述了根系吸水过程中的主动与被动机制,以及干旱胁迫下植物的宏观和微观适应策略。 第三章:矿质营养——构建与调控 本章系统梳理了植物必需的宏量元素(N, P, K, S, Ca, Mg)和微量元素(Fe, Mn, Zn, B, Mo等)的生理功能、吸收转运机制及其缺乏或过量的毒害表现。特别聚焦于氮(N)的同化过程,从硝酸盐还原到铵的固定,再到氨基酸的合成。磷(P)在能量代谢(ATP)和信号转导中的核心作用,以及钾(K)在渗透调节和酶活化中的地位,均有详尽的论述。针对性地介绍了当前农业生产中精准施肥的理论基础,如土壤养分有效性和植物营养诊断标准。 第二部分:能量代谢与物质合成 本部分是全书的核心,系统剖析了植物如何捕获能量、固定碳素,并将其转化为构成植物体的复杂有机物质。 第四章:光合作用——能量转换的奇迹(上):光反应 本章详细解析了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从叶绿体和类囊体膜的结构出发,深入探讨了光合色素(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分子结构及其天线复合体的能量传递机制。核心内容包括光系统I(PSI)和光系统II(PSII)的电子传递链,水的氧化放氧复合体的精细结构,以及ATP的生成——光合磷酸化过程(Z-方案)。探讨了光抑制(Photoinhibition)的机制及其植物的保护性反应,如非光化学猝灭(NPQ)。 第五章:光合作用——能量转换的奇迹(下):碳反应与调控 本章聚焦于卡尔文-本森循环(C3途径),详细描述了RuBisCO酶的催化机制、羧化与氧化功能之间的竞争,以及C5化合物的再生。引入了C4植物(如玉米、高粱)和景天酸代谢植物(CAM,如仙人掌)的解剖学和生化适应性机制,阐明了它们在不同气候条件下提高固碳效率的进化优势。此外,本章还涵盖了光合产物的运输(蔗糖合成与分配)和代谢调控网络,包括光照、温度和CO2浓度对光合效率的瞬时和长期影响。 第六章:呼吸作用与初级代谢 本章讲解了植物体内能量释放的另一重要途径——呼吸作用。从糖酵解到克雷布斯循环(三羧酸循环),再到氧化磷酸化,阐明了有机物分解与ATP生产的耦合关系。特别关注了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在代谢层面的联系,如光呼吸(Photorespiration)的发生机制及其在C3植物中的生理意义。此外,简要概述了脂质、核酸等重要分子的生物合成途径在植物体内的基础。 第三部分:生长、发育与环境响应 本部分将理论生理学与植物的生命周期、形态建成及对外界刺激的响应联系起来,体现了生理学在生命科学中的综合性。 第七章:植物激素——生命活动的化学信使 本章被誉为植物内分泌学的核心。系统介绍了五大经典植物激素——生长素(Auxin)、赤霉素(Gibberellin)、细胞分裂素(Cytokinin)、脱落酸(ABA)和乙烯(Ethylene)的作用机理、合成与运输途径,以及它们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关键调控节点。例如,生长素在极性运输和顶端优势中的作用,乙烯在果实成熟和衰老中的角色,以及ABA在种子休眠和胁迫应答中的枢纽地位。同时,也涵盖了近年来新发现的信号分子如油菜素类固醇(Brassinosteroids)和水杨酸(Salicylic Acid)的作用。 第八章:植物的生长与形态建成 本章探讨了细胞生长(伸长、膨胀)的生理学基础,包括细胞壁的可塑性与细胞壁松弛模型。深入剖析了植物的向性反应(向光性、向重力性)的信号感知和响应通路。重点讲解了开花诱导的分子机制,包括光周期(Photoperiodism)和春化作用(Vernalization)的生理传感器,以及决定花序建成的MADS-box基因家族。 第九章:环境胁迫生理学 本章是应用生理学的重点,探讨植物如何应对非生物胁迫。详细分析了高温、低温、盐渍化和重金属污染对植物生理过程的损害机制,如膜脂过氧化、活性氧(ROS)的产生与清除。重点阐述了植物的防御机制,包括渗透调节、热激蛋白(HSP)的表达、抗氧化酶系统的激活以及激素信号在胁迫跨膜通讯中的整合作用。针对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本章提供了应对策略的理论支撑。 第十章:衰老与死亡 本章考察了植物生命周期中不可避免的阶段——衰老(Senescence)。区分了器官性衰老和整株衰老,解析了衰老过程中营养物质的重分配、叶绿素的降解以及细胞膜渗透性的变化。探讨了衰老调控的基因网络,以及如何通过生理学手段延缓作物的过度衰老,延长功能期,以实现增产目标。 结语 《植物生理学原理与应用》不仅是一本基础教材,更是一份连接基础研究与农业创新的桥梁。全书配有大量高清的细胞结构图、精细的代谢流向图表以及经典的实验数据分析案例,旨在帮助读者构建一个完整、动态的植物生命活动图景。本书的最终目标是激励读者将生理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全球性挑战,如粮食安全、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系统健康。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绝对是动物生物化学领域的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第五版的更新,不仅仅是知识的叠加,更是对当前研究前沿的深刻洞察。作者在书中对许多最新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整合和梳理,让我能够一窥动物生物化学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与代谢组学在动物生物化学研究中的应用部分,这些章节的深入讲解,为我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作者的视角非常宏大,他将微观的生化过程置于整个动物生命系统的宏观框架下进行解读,让我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动物的生理功能。此外,书中对实验方法的介绍也相当详细,为我进行相关实验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这本书的出版,无疑将极大地推动动物生物化学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我对此深表赞赏,并期待未来更多的学术成果。

评分

说实话,我之前对生物化学的印象就是枯燥和晦涩,总觉得那些复杂的化学式和反应方程式让人望而却步。但当我翻开这本《动物生物化学(第五版)》时,我的看法彻底改变了。作者的文笔非常生动,将原本可能令人昏昏欲睡的知识,描绘得如同跌宕起伏的生命史诗。我尤其欣赏的是书中大量的案例分析,这些案例都来自于真实的动物研究,让我看到了生物化学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比如,在讲到能量代谢的时候,作者不仅仅是列出了ATP的生成过程,还结合了不同动物在不同环境下的能量需求,让我深刻体会到生物化学与实际生产的紧密联系。这种“学以致用”的感觉,极大地激发了我学习的兴趣。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到了生物化学的魅力,它不再是冰冷的公式,而是连接生命奥秘的一把钥匙。我甚至开始主动去查阅更多相关的文献,试图将书中的知识运用到我的论文写作中。

评分

拿到这本《动物生物化学(第五版)》时,我简直是抱着朝圣的心情。我是做动物营养研究的,生物化学是我的基石,而这本书,简直就是我一直苦苦寻找的那块缺失的拼图。一开始,我只是想找一本更新的教科书,来补充我之前学到的知识,但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它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像是一场深入动物体内细胞的探险。从最基本的分子结构,到复杂的代谢途径,再到基因调控对生理功能的影响,这本书都做了详尽而清晰的阐述。我特别喜欢它对一些复杂概念的图示解读,那些精美的插图,像是为我打开了一扇扇通往微观世界的大门,让我能直观地理解那些抽象的化学反应和生物过程。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动物的生理过程有了前所未有的深刻理解,很多之前只能依靠经验去推测的问题,现在都有了科学的解释。这本书无疑将成为我未来研究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工具书,我也会毫不犹豫地向我的同行们推荐它。

评分

作为一名在校的兽医学子,生物化学课程一直是我学习中的一大难点。市面上的一些教材,虽然内容也很全面,但总觉得有些过于理论化,脱离了实际临床的需求。而这本《动物生物化学(第五版)》却给了我截然不同的体验。它在讲解基础理论的同时,非常注重与动物疾病和健康管理的联系。比如,在讨论酶活性与疾病的关系时,作者列举了多种动物的常见疾病,并详细解释了其背后涉及的生物化学机制。这让我明白了,学习生物化学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更是为了将来能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动物疾病。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营养与代谢章节的讲解,它详细阐述了各种营养物质在动物体内的转化和利用,以及这些过程如何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功能。这本书为我打开了理解动物健康的新视角,也让我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充满了信心。

评分

我是一个业余的宠物饲养爱好者,一直对动物的生理和健康充满了好奇。虽然我没有专业的背景,但我一直努力通过各种途径来学习。偶然的机会,我朋友推荐了这本《动物生物化学(第五版)》。起初,我有些担心它的专业性太强,我可能难以理解。但这本书的出乎意料地让我惊喜。作者在讲解过程中,非常注重循序渐进,从最基础的概念讲起,逐步深入。即使是一些复杂的生化反应,作者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释,并配以大量的图表。我发现,很多关于宠物健康饮食、常见疾病的疑惑,在这本书中都能找到答案。例如,书中关于消化酶的工作原理,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某些食物对我的宠物来说是“好”的,而另一些则可能引起不适。这本书让我感觉,原来科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它能够如此具体地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