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790题 逻辑填空380题 真题再现1 考点特训9 实战模拟25 阅读理解410题 真题再现42 考点特训68 实战模拟92 参考答案118 第二部分数量关系720题 数字推理170题 真题再现170 考点特训172 实战模拟175 数学运算550题 真题再现179 考点特训187 实战模拟206 参考答案227 第三部分判断推理920题 图形推理250题 真题再现269 考点特训276 | 实战模拟283 真题再现292 考点特训296 实战模拟300 演绎推理290题 真题再现304 考点特训318 实战模拟335 科学推理130题 真题再现354 考点特训355 实战模拟365 参考答案374 第四部分资料分析600题 真题再现418 考点特训435 实战模拟463 参考答案492 第五部分常识应用470题 真题再现537 考点特训546 实战模拟561 参考答案579 |
购书享有移动自习室:核心考点轻松学+在线题库任意练+考友圈答疑解惑+视频直播免费看。
《中公版·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全真题库:行政职业能力测验3500题(全新版)》契合广东公务员行测考情,中公教育研究团队精心编写,汇集3500道题目,精选真题+契合考试的模拟题,5大专项,10种必考题型,分成3大板块(真题再现、考点特训和实战模拟)进行提升训练,帮助考生通过练习提升运用技巧解题的能力。
1.富裕:扶贫
A.干燥:抽湿B.蒙昧:教育
C.落后:推进D.健康:保卫
2.天空:自由
A.灯塔:希望B.经验:财富
C.象棋:智慧D.胸襟:广阔
3.圈套:陷阱
A.寡人:殿下B.文化:文明
C.鸳鸯:蝴蝶D.高楼:大厦
4.干旱:沙漠
A.寒冷:南极B.多雨:赤道
C.笔直:树干D.坚硬:水泥
5.菜刀:食物
A.子弹:枪支B.毛巾:身体
C.铅笔:书籍D.窗帘:窗户
6.玉石:雕琢:玉器
A.蚕丝:织造:丝绸B.粮食:酿造:美酒
C.生铁:冶炼:钢材D.蚊香:点燃:烟雾
7.站台:码头:停机坪
A.现金:支票:银行卡
B.软件:硬件:互联网
C.外套:婚纱:羽绒服
D.演员:群众:主持人
8.沙龙:志趣相投
A.论坛:千言万语B.擂台:针锋相对
C.网站:集思广益D.枢纽:承上启下
9.陈词滥调:老生常谈
A.按部就班:循序渐进
B.博闻强识:见多识广
C.见义勇为:助人为乐
D.八面玲珑:面面俱到
10.吹毛求疵:鸡蛋里面挑骨头
A.赶鸭子上架:牛不喝水强按头
B.敬酒不吃吃罚酒:不识抬举
C.舍本逐末: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D.福无双至:屋漏偏逢连夜雨
11.烟花:火药
A.草坪:草地B.铁路:高铁
C.电视:机顶盒D.茶包:茶叶
12.花木:盆景
A.布料:窗帘B.轮胎:汽车
C.墨水:书画D.石头:假山
13.读书:治学
A.收获:耕种B.继承:传播
C.归纳:总结D.战争:战役
14.商场:小卖部
A.县城:农村B.拖拉机:农用车
C.水稻:莲藕D.工厂:作坊
15.天真:幼稚
A.小偷:强盗B.懵懂:糊涂
C.公正:公平D.懦弱:忍让
16.高大:渺小
A.无穷:无尽B.春种:秋收
C.赞誉:诋毁D.牛奶:面包
17.计算:电脑
A.可乐:饮料B.热水:茶壶
C.载货:汽车D.火焰:灶台
18.和平:战争
A.小生:老生B.油画:素描
C.遗传:变异D.整齐:凌乱
19.空气:空调:冷气
A.信号:电视:图像B.食材:烹饪:美食
C.面粉:烤箱:面包D.石油:提炼:汽油
20.种子:农民:果实
A.木材:木匠:家具B.墨水:钢笔:文字
C.孩子:教师:人才D.铁矿:工人:钢铁
21.上升:下降
A.乡道:公路B.欢喜:悲哀
C.鸭梨:雪梨D.平年:闰年
22.春夏:秋冬
A.生老:病死B.昨天:今天
C.日出:日落D.雷鸣:暴雨
23.水面:镜子
A.藤条:绳子B.毛笔:钢笔
C.图画:照片D.火把:电灯
24.解释:理解
A.分析:结论B.奉献:赞许
C.拼搏:成功D.分享:满足
25.兵马:粮草
A.工人:工资B.植物:雨水
C.电视:遥控器D.发动机:燃油
26.流芳百世:遗臭万年
A.佳偶天成:妇唱夫随
B.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C.富商大贾:小商大贩
D.卧虎藏龙:藏污纳垢
27.泥土:煅烧:陶瓷
A.粮食:发酵:白酒B.玉石:雕刻:饰品
C.学生:学习:人才D.煤炭:燃烧:热能
28.电脑:程序:功能
A.组织:机制:作用B.汽车:汽油:路程
C.环境:意识:保护D.纸张:印刷:书本
29.技能:技术:技艺
A.昏沉:昏迷:昏睡B.习惯:规矩:法律
C.认可:鼓励:奖励D.经常:往往:一直
30.电波:基站:信息
A.屏幕:观众:感动B.天线:卫星:影像
C.音乐:民族:文化D.货轮:港口:物资
31.观:看
A.火:暖B.水:船
C.近:远D.叫:喊
32.蔬菜:白菜
A.工厂:员工B.森林:松树
C.住宿:宾馆D.水果:香蕉
33.母亲:女儿
A.叔叔:阿姨B.外婆:女婿
C.姨妈:外孙D.父亲:儿子
34.轮船:海洋
A.彩笔:绘画B.音色:音乐
C.火车:交通D.飞机:天空
35.木材:桌子
A.窗帘:窗户B.电线:台灯
C.皮革:皮鞋D.钢铁:电脑
36.操作:手册
A.指挥:乐谱B.老师:黑板
C.诗人:诗歌D.作家:书稿
37.尊重:崇敬
A.承受:忍受B.了解:知晓
C.疲倦:困乏D.动摇:松动
38.业务:业绩
A.工作:收入B.现实:幻想
C.投入:产出D.手术:疗效
39.铅笔:写字
A.氧气:呼吸B.汽车:比赛
C.货币:购物D.电脑:上网
……
说实话,我买这本书的时候,对它的期待值是中等的,毕竟这个市场竞争太激烈了,很多所谓的“全真题库”可能只是旧题换个包装。但是,当我真正开始系统地使用它时,我发现我可能低估了它的诚意。它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似乎真的抓住了近几年广东考情的“脉络”。我对比了去年考纲和这本书的模块划分,发现它在某些新兴的考点上,比如逻辑判断中的“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的深入应用,或者资料分析中的“增长率”与“比重变化”的交叉考察,都有很高的覆盖率和仿真度。我不是那种有时间去研究历年真题趋势的学霸,所以我需要一个帮我把这些“趋势”打包好的工具书。这套题库的编排逻辑很有趣,它不是简单地把3500道题堆在一起,而是设置了“基础巩固”、“模块精练”和最后的“模拟冲刺”三个阶段。我先从基础题开始,目的是建立自信心和熟悉基础运算;然后进入模块精练,着重攻克自己的薄弱环节,比如言语理解里的篇章结构分析;最后用模拟冲刺卷来检验整体的熟练度和时间分配。尤其要提一下它的排版对阅读体验的友好度,虽然题量巨大,但行间距和字体大小设计得比较合理,长时间盯着看也不会觉得眼睛特别疲劳,这对于我们这种需要长时间“泡”在题海里的人来说,是个非常重要的细节。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与其说是一个“题库”,不如说是一个“陪练教练”。我之前做过好几家机构的模拟卷,很多题目要么太偏怪,要么就是纯粹的机械重复,做完之后感觉对实战帮助不大。但中公这套书的题目设计,明显更贴近“公务员”这个职业本身的要求——需要严谨的逻辑、高效的信息提取能力和准确的判断力。我记得有一次做到一道判断推理题,情景设置非常生活化,考察的却是严密的演绎推理,如果只是靠套公式,很容易跑偏。但它给出的解析思路是先还原场景,再进行逻辑链条的拆解,这种强调“理解”而非“套路”的解题方式,让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准备考试,更是在训练一种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模式。而且,这套书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定位很准确,它没有过多地去考察那些过于偏门的知识点,而是聚焦于高频、高分值的核心模块。我个人认为,对于大部分基础相对扎实的考生来说,这本书能帮助你把已有的知识点打磨到极致,把得分率从80%提升到90%以上,而这临门一脚的提升,往往就是决定性的。
评分这本厚得跟砖头一样的书,刚拿到手的时候,说实话,心里是有点打鼓的。毕竟“3500题”这个数字摆在那儿,感觉像是要进行一场没有尽头的马拉松。我主要是冲着广东公务员考试去的,行政能力测试这块儿一直是我的老大难。市面上的资料太多了,挑花了眼,最后选了这本“中公教育”的招牌,图个稳妥。我印象最深的是它的排版,虽然题量大,但每道题的解析部分做得相当细致,不像有些资料只给个答案和几句笼统的解释,这里的解析简直可以算作一本微型的教材了。它把每种题型的考点、解题思路、甚至是一些容易出错的陷阱都标注得清清楚楚。我特别喜欢它对数量关系和判断推理这两块儿的分类处理,尤其是在数量关系里,它区分了“工程问题”、“行程问题”等不同模块,而且每类题型后面都会有一个“易错点辨析”,这对我这种靠死记硬背公式但理解不深入的人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我不是那种天赋型的考生,所以需要大量重复练习来巩固,光是刷完第一遍,我就感觉自己对某些固定考点的反应速度有了显著提升,特别是图形推理部分,那些旋转、翻转的规律,通过反复做题,现在已经能迅速在大脑中模拟出来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的“量变”最终促成了“质变”,让你在考场上遇到同类题型时,那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能帮你省下宝贵的思考时间。
评分我承认,我是一个对“量化”结果非常看重的人,所以当我看到“3500题”这个数字时,有一种强烈的被“充实感”所包裹的踏实。当然,光有数量没有质量是空谈。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本书的某些部分的选题视角非常新颖。比如在常识部分,它并没有停留在传统的历史地理知识点上,而是大量融入了与国家政策、社会热点、甚至是一些基础的法律常识相关的题目。这让我意识到,现代公务员考试考察的已不再是死记硬背的“书本知识”,而是对社会动态的敏感度和基础的综合素养。我花了大量时间攻克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这本书对“选词填空”的解析尤其到位,它会详细对比几个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比如“遏制”和“制约”,或者“促进”和“推动”在语境中的适用性,这种细致入微的辨析,对于非母语环境下学习语言的考生来说,价值巨大。可以说,这本书不仅是题库,更像是一个耐心的语言学导师,它帮助我辨清了中文语境下的那些微妙的语义边界,这对于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评分要说这本书有什么不足,也许就是它的分量——太沉了,带去图书馆或者自习室都是一个负担。但抛开物理上的重量,它在知识密度上是名副其实的“厚重”。我最欣赏它的一个地方是,它对自我检测和查漏补缺的机制设计。很多题库做完就完了,但这本书在每个章节的末尾,都设置了“错题回顾与归纳”的模板区域,鼓励读者自己去记录和分析做错的题目。我严格按照这个建议做了,把那些做了三次以上仍然出错的题目集中起来,形成了一个“个人错题集”。通过这种高强度的自我反思过程,我发现自己的思维定势和习惯性的失误点被一一揪了出来。这本书的设计哲学似乎是:我们提供海量的、高质量的素材,但最终的提分,还是要靠你自己对错误的消化和吸收。它没有提供任何捷径,但它为你铺设了一条最坚实、最全面的训练路径。对于那种希望通过硬核训练来征服考试的考生来说,这本“砖头”绝对是值得投资的长期战友。
评分还不错,可以
评分还不错,可以
评分还不错,可以
评分还不错,可以
评分还不错,可以
评分还不错,可以
评分还不错,可以
评分还不错,可以
评分还不错,可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