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安全深度剖析

Web安全深度剖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炳帅编著 著
图书标签:
  • Web安全
  • 渗透测试
  • 漏洞分析
  • 攻击防御
  • 安全开发
  • HTTP协议
  • OWASP
  • 代码审计
  • Web应用安全
  • 安全实战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文轩网旗舰店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255816
商品编码:1514905900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4-01
页数:345
字数:590000

具体描述

作  者:张炳帅 编著 定  价:59 出 版 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年04月01日 页  数:345 装  帧:平装 ISBN:9787121255816 第1篇 基础篇
第1章 Web安全简介 2
1.1 服务器是如何被入侵的 2
1.2 如何更好地学习Web安全 4
第2章 深入HTTP请求流程 6
2.1 HTTP协议解析 6
2.1.1 发起HTTP请求 6
2.1.2 HTTP协议详解 7
2.1.3 模拟HTTP请求 13
2.1.4 HTTP协议与HTTPS协议的区别 14
2.2 截取HTTP请求 15
2.2.1 Burp Suite Proxy 初体验 15
2.2.2 Fiddler 19
2.2.3 WinSock Expert 24
2.3 HTTP应用:黑帽SEO之搜索引擎劫持 24
2.4 小结 25
第3章 信息探测 26
3.1 Google Hack 26
3.1.1 搜集子域名 26
3.1.2 搜集Web信息 27
部分目录

内容简介

本书总结了当前流行的高危漏洞的形成原因、攻击手段及解决方案,并通过大量的示例代码复现漏洞原型,制作模拟环境,更好地帮助读者深入了解Web 应用程序中存在的漏洞,防患于未然。
本书从攻到防,从原理到实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介绍了Web 安全体系。全书分4 篇共16 章,除介绍Web 安全的基础知识外,还介绍了Web 应用程序中很常见的安全漏洞、开源程序的攻击流程与防御,并着重分析了“拖库”事件时黑客所使用的攻击手段。此外,还介绍了渗透测试工程师其他的一些检测方式。

密码学原理与应用:守护数字世界的基石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所接触的数字信息如同空气般无处不在,但其背后隐藏的风险也日益显现。从个人隐私到国家安全,数字世界的安全问题已成为前所未有的挑战。本书并非为您剖析网络安全中的具体漏洞或攻击手段,而是将目光聚焦于构建数字世界安全体系的底层逻辑——密码学。我们将深入浅出地解析密码学的核心原理,探索其在现实世界中的广泛应用,旨在为您构建一个坚实的安全认知框架,理解数字信息如何在加密与解密的过程中获得信任和保障。 第一章:密码学概览——信任的数字密码 本章将带您踏入密码学的广阔天地,理解其作为信息安全核心技术的地位。我们将从密码学的历史演变开始,追溯其从古老的手写加密到现代复杂算法的演进历程。您将了解到,密码学并非仅是技术人员的专属领域,其基本思想早已渗透到人类文明的各个角落。 密码学的定义与目标: 我们将明确密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即如何通过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的方法,在不可信的通信环境中实现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不可否认性。 基本术语与概念: 引入明文、密文、密钥、加密算法、解密算法、攻击者、密文分析等基本术语,为后续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密码学在数字世界中的角色: 探讨密码学如何成为保护通信、存储数据、身份验证、数字签名等关键环节的基石,是构建安全数字生态的必要条件。 密码学研究的范畴: 简单介绍对称密码学、非对称密码学、哈希函数、数字签名、公钥基础设施(PKI)等主要分支,勾勒出密码学技术的整体图景。 第二章:对称密码学——快速而高效的守护者 对称密码学是密码学中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技术之一,其核心在于使用同一把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本章将深入剖析对称密码学的原理,展示其在数据传输和存储中的重要作用,并探讨其优缺点与适用场景。 对称密钥的原理: 详解对称密钥加密的工作流程,即发送方使用密钥加密明文生成密文,接收方使用同一密钥解密密文恢复明文。 分组密码与序列密码: 介绍两种主要的对称密码体制。分组密码将明文切分成固定长度的块进行加密,如DES、AES;序列密码则通过密钥流与明文逐位(或逐字节)进行异或运算,如RC4。 DES与AES的解析: 重点讲解数据加密标准(DES)的演进及其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高级加密标准(AES)作为当前主流对称加密算法的结构、密钥长度、轮函数等细节,理解其强大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工作模式的应用: 阐述ECB、CBC、CFB、OFB、CTR等不同的分组密码工作模式,理解它们如何影响加密的安全性、效率和并行性,并分析各自的适用场景。 对称密码学的优缺点与局限性: 分析对称密码学在加密速度上的优势,但在密钥分发方面存在的难题,为引出非对称密码学做铺垫。 第三章:非对称密码学——密钥分发的优雅解决方案 与对称密码学不同,非对称密码学(又称公钥密码学)使用一对密钥:公钥和私钥。公钥可以公开,用于加密数据或验证签名;私钥则必须保密,用于解密数据或生成签名。本章将深入探讨非对称密码学的原理,以及它如何解决对称密码学在密钥分发上的难题。 非对称密钥的原理: 详细阐述公钥加密和私钥解密的工作方式,以及私钥签名和公钥验签的工作方式,理解其背后的数学基础(如大数分解、离散对数问题)。 RSA算法剖析: 深入讲解RSA算法的数学原理,包括密钥生成、加密、解密和签名过程,理解其安全性基于大数分解的困难性。 ECC(椭圆曲线密码学): 介绍ECC作为一种更高效的非对称密码学方案,解释其在相同安全强度下密钥长度更短的优势,以及在移动设备和物联网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 非对称密码学的应用: 探讨非对称密码学在数字签名、密钥交换(如Diffie-Hellman)、证书认证等方面的关键作用,它是构建信任体系的基础。 非对称密码学的性能考量: 分析非对称密码学在加密/解密速度上的劣势,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如何与对称密码学结合,以达到安全与效率的平衡。 第四章:哈希函数——数据的“指纹”与完整性保障 哈希函数,又称散列函数,能够将任意长度的数据映射成固定长度的散列值(或称消息摘要)。它具有单向性(难以从散列值反推出原始数据)和雪崩效应(输入微小改变导致输出巨大变化)的特点。本章将揭示哈希函数在数据完整性校验、密码存储等方面的强大能力。 哈希函数的特性: 深入讲解固定长度输出、快速计算、单向性(原像不可逆性)、弱抗碰撞性(避免找到与给定输入具有相同散列值的另一输入)和强抗碰撞性(避免找到任意两个不同输入具有相同散列值的输入)等关键特性。 MD5与SHA家族: 介绍MD5算法及其存在的安全漏洞,以及SHA-1、SHA-256、SHA-3等更安全的哈希算法,理解它们在设计上的演进和安全性提升。 哈希函数在数据完整性校验中的应用: 演示如何通过比较文件在传输前后的哈希值来判断文件是否被篡改,例如软件下载的校验。 哈希函数在密码存储中的应用: 讲解哈希函数如何用于安全地存储用户密码,通过加盐(Salting)和迭代(Key Stretching)等技术增强密码的安全性。 数字签名中的角色: 阐述哈希函数与数字签名结合,通过对消息进行哈希后再签名,提高签名效率和安全性。 第五章:数字签名——身份的“盖章”与交易的保证 数字签名是基于非对称密码学实现的一种安全机制,它能够验证消息的来源、数据的完整性,并提供不可否认性。本章将详细介绍数字签名的工作原理及其在保障交易安全、身份认证中的核心作用。 数字签名的生成过程: 演示发送方如何使用其私钥对消息的哈希值进行加密,生成数字签名。 数字签名的验证过程: 阐述接收方如何使用发送方的公钥解密数字签名,并将其与自己计算的消息哈希值进行比对,以验证签名的有效性。 数字签名的特性: 深入理解数字签名如何实现身份认证(证明签名者是谁)、数据完整性(证明数据未被篡改)和不可否认性(签名者无法否认自己签过名)。 数字签名在实际应用中的场景: 探讨数字签名在电子合同、软件发布、电子邮件安全、身份证明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公钥基础设施(PKI)与证书: 介绍PKI的概念,包括证书颁发机构(CA)、证书、数字证书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证书来管理和信任公钥,从而实现更广泛的数字签名应用。 第六章:密钥管理——安全之钥的保管之道 密码学的强大威力离不开对密钥的妥善管理。密钥的生成、存储、分发、使用和销毁等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本章将探讨密钥管理的重要性、面临的挑战以及各种密钥管理方案。 密钥管理的重要性: 强调密钥泄露或丢失将导致加密系统失效,损失难以估量。 密钥生命周期: 详细解析密钥的整个生命周期,从生成、分发、存储、使用、更新到最终的销毁。 密钥分发难题: 重温对称密钥分发的挑战,以及非对称密钥和PKI在解决此类问题上的贡献。 安全密钥存储方案: 介绍硬件安全模块(HSM)、安全容器、密钥管理服务(KMS)等安全存储密钥的方案。 密钥更新与销毁: 讨论密钥更新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安全有效地销毁不再使用的密钥。 第七章:密码学与通信安全——构建安全的数字鸿沟 本章将聚焦于密码学在保护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安全的应用,理解互联网通信如何通过加密技术得以保障,免受窃听和篡污。 TLS/SSL协议的原理: 详细解析传输层安全(TLS)和安全套接层(SSL)协议的工作流程,包括握手过程、公钥交换、对称密钥协商、身份验证和数据加密。 HTTPS的安全性: 阐述HTTPS如何通过TLS/SSL协议为Web通信提供端到端的加密和身份验证,保护用户在浏览网页时的隐私和安全。 VPN(虚拟专用网络)的加密: 介绍VPN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利用IPsec、OpenVPN等协议通过加密隧道在公共网络上传输私有数据。 端到端加密: 探讨端到端加密的概念,以及其在即时通讯、电子邮件等应用中的作用,确保信息只有发送者和接收者能够读取。 第八章:密码学与身份认证——证明“我是谁”的数字证据 在数字世界中,准确地识别用户身份是保障安全的基础。本章将介绍密码学在身份认证中的多种应用,从简单的密码验证到复杂的生物识别。 密码认证的局限性与增强: 回顾密码存储的哈希与加盐技术,以及多因素认证(MFA)的重要性,强调仅依靠密码的不足。 数字证书的认证作用: 再次强调数字证书在身份验证中的作用,特别是SSL证书用于验证网站身份。 基于密码学的其他认证机制: 简要介绍一次性密码(OTP)、挑战-响应认证等基于密码学的认证方法。 生物识别技术的密码学集成: 探讨指纹、面部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如何与密码学结合,为用户身份验证提供更便捷和安全的保障。 第九章:密码学前沿与未来展望 密码学技术一直在不断发展,以应对日益增长的安全挑战。本章将带您窥探密码学的前沿研究领域,展望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后量子密码学: 探讨量子计算对现有密码学算法的潜在威胁,以及后量子密码学(PQC)的研究进展,包括格密码、编码密码、多变量二次方程密码等。 同态加密: 介绍同态加密技术,它允许在加密数据上进行计算,而无需解密,从而在保护数据隐私的同时实现数据分析。 零知识证明: 解释零知识证明的原理,它允许一方在不泄露任何信息的情况下向另一方证明某个陈述的真实性,在隐私保护和区块链等领域具有巨大潜力。 安全多方计算: 探讨安全多方计算(MPC),允许多个参与方共同计算一个函数,而无需透露各自的私有输入。 密码学在人工智能和区块链中的应用: 探讨密码学如何为人工智能模型的训练和推理提供隐私保护,以及如何在区块链技术中扮演关键角色,如加密货币、智能合约和去中心化身份。 结语 本书旨在为您揭示密码学这一守护数字世界安全的神奇力量。通过深入理解其原理和应用,您将能更深刻地认识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并具备辨别和应对数字风险的基本能力。密码学并非冰冷的数学公式,而是构建信任、保障隐私、维护秩序的无形基石。愿本书能为您打开一扇通往更安全数字世界的大门。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直观感受,就是打开了我认识Web安全的一个全新维度。我一直以来都对那些关于黑客攻击的新闻津津乐道,但总觉得那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遥不可及的领域。而这本书,就像一位耐心的向导,一步步地带领我走进了这个曾经陌生的世界,并且用一种我完全能够接受的方式,让我看到了那些“黑科技”背后真实的逻辑和原理。它并没有一味地强调攻击的“酷炫”,而是更加侧重于讲解攻击的“原因”和“机制”,让我明白,每一个看似精妙的攻击手段,其背后都有着清晰可循的技术漏洞和攻击逻辑。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会话劫持”和“跨站脚本攻击”的章节,作者用非常形象的比喻,将这些抽象的技术概念具象化,让我能够清晰地理解攻击者是如何利用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漏洞,窃取用户敏感信息的。这种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让我不再感到枯燥乏味,而是充满了探索的乐趣。而且,书中还穿插了大量的实际案例分析,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看到这些攻击是如何在现实世界中发生的,以及它们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这让我对Web安全有了更深刻的敬畏之心,也更加意识到自身安全的重要性。

评分

这本书给了我一种前所未有的“茅塞顿开”的感觉,让我彻底颠覆了对Web安全的一些固有认知。我之前总以为,Web安全就是程序员们的事情,跟我们普通用户没什么关系。但这本书却用一种非常巧妙的方式,将Web安全的核心概念,用一种普通人都能理解的语言传递给了我。它没有一上来就用晦涩的技术术语轰炸读者,而是从最基础的原理入手,循序渐进地引导我认识到Web世界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我尤其对书中关于“身份验证”和“授权机制”的章节印象深刻,作者用非常生动的比喻,将这些复杂的概念解释得如同儿戏一般,让我彻底理解了网站是如何区分“你是谁”以及“你能做什么”的。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花了大量的篇幅讲解如何“防范”和“应对”各种安全威胁,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揭露”攻击手段上。这些实用的安全建议,让我感觉自己仿佛获得了一套“数字世界的防身术”,能够更有信心地在网络世界中遨游。这本书让我意识到,Web安全并非高不可攀,而是与我们息息相关,并且我们每个人都能够通过学习和实践,来提升自己的网络安全素养。

评分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仿佛是进行了一场关于网络安全的“沉浸式体验”。它不像传统的技术书籍那样,总是给人一种高高在上、难以接近的感觉,而是用一种非常平易近人的语言,娓娓道来Web安全那些曾经令我望而却步的概念。我之前对Web安全的概念,总觉得停留在“病毒”、“木马”这种比较基础的层面,而这本书则将我带入了一个更加广阔的领域,让我认识到,原来在互联网的运行背后,存在着如此复杂而精妙的安全防护机制,以及同样精妙的攻击手段。书中对于“加密算法”和“数字签名”的讲解,让我明白了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是如何被保护的,以及如何验证信息的真实性,这些内容虽然涉及一些技术细节,但作者的讲解方式非常巧妙,让我能够理解其核心思想,而不会被复杂的数学公式所困扰。而且,书中还着重强调了“安全开发实践”,这让我明白,Web安全并非是事后补救,而是贯穿于整个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这本书让我从一个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一个更加主动的思考者,开始关注自己在使用网络时的各种行为,以及如何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数字资产。

评分

这本关于Web安全的书籍,着实让我经历了一次思维的“大洗礼”。以往我对网络安全的概念,停留在“防火墙”、“杀毒软件”这些比较表层的认知上,总觉得那些高深的攻防技术离我这个普通用户太遥远。然而,这本书却用一种非常人性化、易于理解的方式,将Web安全的核心理念融入其中,让我意识到,原来我们每天接触的互联网,背后隐藏着如此丰富而复杂的安全博弈。它没有使用过于晦涩的专业术语,而是将复杂的概念拆解,用类比、场景化的方式进行阐述,即使是我这样技术背景不是特别深厚的人,也能迅速领会。例如,书中对于“CSRF攻击”的讲解,就如同在描绘一出精彩的谍战片,让我看到了攻击者是如何“欺骗”浏览器,从而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执行恶意操作的。这种生动的叙事方式,极大地激发了我继续深入阅读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这本书让我认识到,Web安全并非只是技术人员的责任,每一个普通用户都应该具备基本的安全意识,了解潜在的风险,并掌握一些简单的防护技巧。它教会了我如何识别钓鱼网站,如何安全地设置密码,以及在日常浏览网页时应该注意哪些细节,这些都是非常实用的知识,能够切实地提升我在网络世界的安全感。

评分

这本书简直就是一本活生生的武林秘籍,让我这个在网络世界摸爬滚打多年的“老炮儿”都醍醐灌顶!之前总觉得那些奇奇怪怪的弹窗、突然被盗的账号,都是些难以捉摸的“玄学”,而这本书就像一位身怀绝技的宗师,循循善诱地为我揭开了这些“黑魔法”背后的真实面貌。它不像那些枯燥的技术手册,一上来就堆砌一堆我完全看不懂的术语,而是从一个更加宏观、更加贴近实际应用的视角出发,深入浅出地讲解了Web安全那些看似高深莫测的原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SQL注入”和“XSS攻击”的部分,作者用了很多生动的比喻,把那些复杂的代码和攻击流程讲得明明白白,让我不再是囫囵吞枣,而是真正理解了攻击者是如何利用这些漏洞的,以及我们如何才能有效地防范。读完这部分,我感觉自己仿佛掌握了“火眼金睛”,能够一眼洞穿那些隐藏在正常网页背后的危险信号。而且,书中关于“身份验证”和“权限控制”的论述,也让我对网站如何保护用户隐私有了更深的认识,不再是简单地认为“密码设得复杂点就行”,而是理解了更深层次的安全机制。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攻击,更重要的是它教我如何“守”,如何筑牢自己的数字城墙,这对于每一个身处数字时代的人来说,都至关重要。

评分

还可以,这没什么要晒的吧

评分

不错的书

评分

还没看

评分

还没看,先备着

评分

646464664884

评分

宝贝不错,物流给力!

评分

非常满意

评分

书包装还不错,应该是正版,要开始看了

评分

还没看,先备着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