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閥之國1911-1930:從晚清到民國時期的中國軍閥影像集(套裝共2冊)

軍閥之國1911-1930:從晚清到民國時期的中國軍閥影像集(套裝共2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駱藝,黃柳青 著
圖書標籤:
  • 中國近代史
  • 軍閥混戰
  • 民國曆史
  • 影像史學
  • 曆史照片
  • 晚清曆史
  • 政治史
  • 社會史
  • 曆史文化
  • 圖文並茂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耕讀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人民日報齣版社
ISBN:9787511534811
商品編碼:15420232810
包裝:平裝
齣版時間:2015-12-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軍閥之國1911-1930:從晚清到民國時期的中國軍閥影像集(套裝共2冊)

定價:159.60元

作者:駱藝,黃柳青

齣版社:人民日報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12-01

ISBN:9787511534811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民國時期,亂世製崩,梟雄林立,官兵如匪,。本書以近韆張曆史圖片,以“紀錄片”式的創作方式對這段曆史進行迴顧,以“視覺書”的形式在國內將這些照片進行瞭的年代劃分與考證,從而也解答瞭長期以來存在的一些疑問。另外,除照片外,本書還收錄瞭31幅來自美、日、英、意、法等國的戰時海報,32張士兵製服圖繪,11幅飛機彩繪,12張厘清錯綜復雜關係的編製序列錶。全書行文精簡流暢,一氣嗬成,脈絡清晰,思維凝練,本著客觀、準確、洗練、嚴謹的態度,敘述曆史,並提供大量富有洞察力的圖注。這些圖注尤其關注照片中人物的製服、武器和裝備,整體軍事色彩濃厚,以助讀者充分瞭解當時的補給情況。


內容提要


本書作為一部展現中國近代軍閥割據曆史的視覺之書,結閤中外史料,收集近韆張曆史圖片,以時間為脈絡,用視覺語言講述北洋軍閥從攫取辛亥革命勝利果實,到建立北洋的統治這段時期的各地軍閥及其武裝勢力,嚮讀者展示那一段充滿瞭戰亂的黑暗,但其中又孕育著衝破黑暗的光明的曆史。

目錄


【上冊目錄】
前 言
序 章
主要軍閥派係或地方勢力(1911-1928年)
大事年錶(1894-1930年)
武器裝備(1911-1928年)
亂世雄傑
晚清新軍與辛亥革命
晚清新軍(1901-1911年)
辛亥革命
北洋軍閥統治的開始
北洋的成立和北洋軍閥勢力的擴張(1912-1916年)
“二次革命”
護國戰爭
張勛復闢
1916-1920年的軍閥統治
1920-1924年的軍閥及軍閥混戰
直皖戰爭(1920年)
次直奉戰爭(1922年)
江浙戰爭(1924年)
第二次直奉戰爭(1924年)
附錄:軍閥時代的輕武器
參考資料

【下冊目錄】
前 言
1925-1926年的軍閥及軍閥混戰
廣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和鞏固
北方軍閥的混戰(1925年)
郭鬆齡反奉和國奉戰爭(1926年)
北伐烽煙
北伐戰爭(1926-1927年)
安國軍與1927年的戰事
“二次北伐”
“二次北伐”和北洋的垮颱
東北易幟和新舊軍閥的變遷
北洋空軍
畫中北洋
製服、徽標與裝備
晚清新軍陸軍製服(1906-1911年)
辛亥革命前後的
北洋陸製和裝具(1912-1928年)
國民革命軍早期(1924-1928年)
西方人畫下的軍閥武裝
勛章和奬章
勛位章和大勛章
白鷹勛章和文虎勛章
嘉禾勛章和寶光嘉禾章
陸海軍奬章
奬章、紀念章
參考資料

作者介紹


駱藝,1982年生於廣西柳州,畢業於河南師範大學曆史係,熱愛曆史,癡迷軍事,曾從事中學曆史學科教輔編寫工作。自2013年開始從事各種曆史時期的戰爭史題材的編寫工作,參與製作過多部作品。
黃柳青,英語專業畢業,長年從事世界軍事曆史題材翻譯與創作,參與過多部世界軍事曆史書籍的製作。

文摘












序言



《軍閥之國1911-1930:從晚清到民國時期的中國軍閥影像集(套裝共2冊)》是一套以史料影像為核心,深入展現中國軍閥割據時期風貌的畫冊。它並非對該時期曆史事件的宏大敘事,而是通過一張張珍貴的照片,捕捉那個動蕩年代的真實瞬間,帶領讀者穿越迴那個充滿變革與衝突的時代。 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其對圖像的精挑細選與係統梳理。它摒棄瞭枯燥的文字論述,轉而以視覺化的方式,呈現在讀者麵前的是一個個鮮活的曆史切片。從晚清時期遺老遺少的頹唐身影,到民國初年各路軍閥的戎裝與權謀,再到普通民眾在戰亂中的掙紮與生存,每一張照片都蘊含著豐富的曆史信息和情感張力。 套裝的第一冊,很可能側重於軍閥的崛起與他們的權力象徵。這裏會呈現大量軍閥個人的肖像,他們身著各式軍裝,佩戴著象徵權力的勛章,眼神中透露齣威嚴、野心,或是狡黠。讀者可以近距離觀察這些在曆史舞颱上扮演瞭重要角色的個體,瞭解他們如何通過軍事力量掌控一方土地,如何與中央政府周鏇,又如何影響著當時的政治格局。除瞭個人肖像,第一冊或許還會收錄軍閥的部隊集結、閱兵儀式、軍事演習等場景,展現那個時期中國軍隊的麵貌,從裝備、服飾到訓練方式,都摺射齣那個時代的軍事技術水平和戰術思想。同時,軍閥的私人生活、官邸、甚至是他們在宴會上的場景,也可能被收錄其中,揭示他們作為統治者的一麵,以及他們所處的社會文化環境。 套裝的第二冊,則可能將焦點放在軍閥統治下的社會現實以及普通人的生活。這裏或許會展現戰爭對鄉村和城市帶來的破壞,被戰火蹂躪的村莊,流離失所的難民,以及在動蕩中艱難維生的普通民眾。從穿著粗布衣裳的農民,到在城市中討生活的商販、工匠,他們的麵孔和身影,構成瞭那個時代最真實、最動人的底色。照片中可能還包含當時的交通方式、城市風貌、學校、市場等,這些細節共同勾勒齣當時中國社會的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圖景。此外,一些反映軍閥之間衝突、戰爭場麵、甚至是戰後重建的影像,也可能在第二冊中齣現,以直觀的方式呈現軍閥割據對中國社會造成的深刻影響。 本書的價值不僅在於其豐富的視覺資料,更在於它所提供的另一種理解曆史的方式。通過這些影像,曆史不再是抽象的文字符號,而是變得鮮活、立體、可感。讀者可以從中感受到那個時代的氛圍,體會到曆史人物的真實情感,甚至在一些細節中發現被宏大敘事所忽略的普通人的命運。 《軍閥之國1911-1930:從晚清到民國時期的中國軍閥影像集(套裝共2冊)》為研究中國近現代史、軍事史、社會史以及攝影史的學者提供瞭寶貴的原始圖像資料。同時,對於普通讀者而言,它也是一本能夠激發曆史興趣、深入瞭解那段特殊時期的優秀讀物。它以一種溫和而有力的方式,邀請讀者一同走進那段跌宕起伏的曆史,用眼睛去感受,用心靈去觸摸。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題目《軍閥之國1911-1930》,一下子就抓住瞭我對於中國近代史中最感興趣的一個時期。那個年代,晚清的舊秩序崩塌,民國的全新秩序尚未建立,中間隔著一段漫長而混亂的軍閥割據時期。我一直想深入瞭解,這些軍閥究竟是如何形成的?他們的勢力範圍是如何劃分的?他們之間又是如何進行殘酷的權力鬥爭的?這本書的副標題“從晚清到民國時期的中國軍閥影像集”,更是讓我充滿瞭期待。我希望能夠通過書中大量的珍貴曆史照片,直觀地看到那個時代的軍事力量,看到那些叱吒風雲的軍閥領袖,也看到在他們的統治下,普通民眾的生活狀態。

評分

收到這套書的時候,我迫不及待地翻開瞭第一冊,雖然我尚未深入研讀,但書中的一些圖片和簡要說明就足以讓我感到震撼。那些泛黃的老照片,記錄著那個時代的真實麵貌,仿佛將我帶迴瞭那個硝煙彌漫的年代。我看到那些身著戎裝的軍閥,他們的眼神中透露著威嚴,也隱藏著野心。我也看到那些在戰火中飽受煎熬的民眾,他們的臉上寫滿瞭滄桑和無奈。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軍閥的,更是關於那個時代的。它記錄瞭那個混亂而又充滿變革的時代,記錄瞭那些在曆史舞颱上扮演重要角色的英雄與梟雄,也記錄瞭那些在曆史洪流中默默無聞的普通人。

評分

作為一名對民國史略知一二的讀者,我一直在尋找能夠填補知識空白,並且能提供全新視角的書籍。這套《軍閥之國1911-1930》正是我翹首以盼的。我特彆希望能在這本書中看到,那些我們耳熟能詳的軍閥,比如袁世凱、張作霖、馮國璋、段祺瑞等,他們是如何從一名普通軍人一步步走嚮權力的頂峰,又是在怎樣的曆史背景和個人因素下,他們的權力走嚮瞭失控。這本書的題目包含瞭“影像集”,這讓我格外興奮。我一直認為,影像資料比文字更能直觀地呈現曆史的細節和人物的真實狀態。我期待能看到這些軍閥們在戰場上的英姿、在政治舞颱上的較量、在生活中的真實模樣,這些或許能幫助我更深層次地理解他們的性格、動機和曆史作用。

評分

這本書的內容,從標題來看,似乎聚焦於那個“軍閥”這一特殊的群體。我一直對“軍閥”這個詞語本身帶有復雜的感情,他們既是破壞中國統一和發展的罪魁禍首,又在一定程度上承載瞭那個時代的特定曆史功能。我想瞭解,是什麼樣的曆史進程催生瞭如此龐大的軍閥勢力?他們各自又是如何形成自己的勢力範圍,又是如何維持其統治的?這本書能否提供一些關於軍閥經濟來源、軍隊構成、以及他們與地方士紳、官僚、甚至外國勢力之間的關係的細節?我期待的不僅僅是簡單的人物介紹和戰役描述,更希望能夠看到對軍閥現象背後深層原因的探討,以及他們對中國社會、經濟、政治、文化造成的長遠影響。

評分

這本書的開篇部分,盡管我還沒來得及深入細讀,但僅從目錄和序言的透露齣的信息來看,就足以讓我對它充滿瞭敬意。作者顯然是做瞭極為詳盡的史料搜集和梳理工作,將那個錯綜復雜的軍閥時代以一種相對清晰的脈絡呈現齣來。我尤其關注的是書中對於不同派係軍閥的劃分和介紹,例如皖係、直係、奉係等,以及他們之間錯綜復雜的政治聯姻、權力鬥爭和軍事對抗。這些內容往往是曆史書中容易被簡化或模糊處理的部分,但對於理解中國近代史的走嚮至關重要。我期待能夠在這套書裏看到對這些派係形成、發展、衰落過程的深入剖析,以及他們各自的代錶人物、政治主張、軍事實力和影響力範圍。瞭解這些,就像是為那段紛亂的曆史梳理齣瞭一張清晰的骨架,讓後麵的血肉填充會更加有條理。

評分

這套書的名字讓我産生瞭一種強烈的畫麵感。1911年到1930年,這段時間是中國曆史上一個極其特殊的時期。晚清的餘暉尚未完全散盡,民國的曙光又顯得格外黯淡。在這個縫隙之中,軍閥割據,地方勢力犬牙交錯,中央政權形同虛設。我想象著書中會充斥著多少關於那個時代的麵孔:那些身著戎裝、眼神深邃的將領;那些在泥濘的道路上行軍的士兵;那些在戰火紛飛的城市中勉強維持生計的百姓。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看到,不僅僅是那些叱吒風雲的軍事首腦,也能看到他們麾下的普通士兵,看到那些在軍閥混戰中飽受苦難的民眾,看到那個時代普通人的生活狀態。這纔是曆史最真實的麵貌,是個人命運與宏大曆史交織的縮影。

評分

對於《軍閥之國1911-1930》這個書名,我能聯想到很多關於那個時代的故事。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瞭帝製,卻並未帶來真正的和平與穩定,反而開啓瞭一個軍閥割據的時代。1930年,雖然中央集權有所加強,但軍閥的殘餘勢力依然存在。這三十年,是中國曆史上一個充滿動蕩與轉摺的關鍵時期。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帶領我深入瞭解那個時代的政治格局,那些大大小小的軍閥是如何劃分地盤,又是如何進行權力鬥爭的。我希望能夠看到,那些曆史書上寥寥數筆帶過的戰役,在書中能夠有更詳實的記錄。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夠通過書中提供的影像資料,感受到那個時代人們的生活狀態,他們的喜怒哀樂,他們的掙紮與奮鬥。

評分

當我看到《軍閥之國1911-1930:從晚清到民國時期的中國軍閥影像集》這個書名時,我的思緒就飄到瞭那個風雲激蕩的時代。1911年,辛亥革命的炮火硝煙尚未散盡,緊接著便是北洋軍閥的統治,直至1930年,中國大地依然飽受軍閥割據之苦。我一直對那個時期的曆史人物和事件充滿好奇,特彆是那些在曆史舞颱上叱吒風雲的軍閥們。我期待這套書能夠為我展現那些曆史人物鮮活的影像,讓我們能夠更直觀地看到他們的麵容,瞭解他們的風采。同時,我也希望書中能夠包含一些關於他們權謀鬥爭、軍事行動以及統治時期社會風貌的記錄,讓我能夠更深入地理解那個時代的復雜性。

評分

這本書的厚重感和內容豐富性,從書名就能窺見一斑。“軍閥之國”四個字,就足以引起我對那個年代的好奇和思考。1911年到1930年,這是中國曆史上一個充滿血雨腥風的時期,也是一個奠定未來走嚮的關鍵階段。我尤其關注的是,這本書如何處理軍閥與政治、軍事、經濟之間的關係。那些軍閥,他們的權力來源是什麼?他們是如何維持自己的軍隊和統治的?他們又與當時的中央政府、地方勢力,乃至外國列強之間存在著怎樣的聯係?我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深入的分析,幫助我理解那個時代錯綜復雜的政治生態,以及軍閥在其中扮演的真實角色。

評分

第一次翻開這套《軍閥之國1911-1930:從晚清到民國時期的中國軍閥影像集》,就被那厚重的裝幀和沉甸甸的分量所吸引。書頁泛黃,仿佛穿越瞭時空的塵埃,帶著曆史的溫度撲麵而來。我一直對那段動蕩不安卻又充滿變革的時期深感興趣,特彆是那些在曆史舞颱上叱吒風雲的軍閥們。他們既是時代的弄潮兒,也是悲劇的塑造者,他們的命運與國傢的興衰緊密相連。這套書的題目就直擊主題,讓我對即將看到的影像內容充滿期待。我希望能夠通過這些珍貴的照片,直觀地瞭解那個時代的風貌,感受那些曾經鮮活的麵孔,觸摸那個風雨飄搖的年代。書的裝幀設計也很有考究,體現瞭對曆史的尊重和對讀者的誠意。封麵的設計帶有濃厚的時代感,仿佛將人瞬間拉迴瞭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迫不及待地想要翻閱,去探尋那些隱藏在曆史深處的真實故事。

評分

發貨送貨都非常及時,包裝完好。好評?

評分

還沒有看,但是價格還過得去。

評分

不錯

評分

正版好書,印刷精緻,內容很好。

評分

發貨送貨都非常及時,包裝完好。好評?

評分

好東東,值得買,推薦推薦。

評分

正版好書,印刷精緻,內容很好。

評分

還沒有看,但是價格還過得去。

評分

不錯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