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隻道是尋常
書名:安意如 當時隻道是尋常(新書增訂版)
齣版社:人民文學齣版社
定價:28元
作者: 安意如
齣版時間:2011年8月1日 di一版
重量:381g
頁數:282
開本:32開
是否彩頁:黑白
是否拼音:否
書名:安意如 人生若隻如初見(新書增訂版)
齣版社:人民文學齣版社
定價:30元
作者: 安意如
齣版時間:2011年8月1日 di一版
重量:422g
頁數:343
開本:32開
是否彩頁:黑白
是否拼音:否
書名:安意如 思無邪
齣版社:人民文學齣版社
定價:25元
作者: 安意如
齣版時間:2011年8月1日 di一版
重量:281g
頁數:205
開本:32開
是否彩頁:黑白
是否拼音:否
書名:安意如 觀音
齣版社:人民文學齣版社
定價:26元
作者: 安意如
齣版時間:2011年8月1日 di一版
重量:358g
頁數:267
開本:32開
是否彩頁:黑白
是否拼音:否
當時隻道是尋常
目錄
前言:一生恰如三月花
一相逢·如夢令
星影墜·如夢令
惆悵客·浣溪沙
道尋常·浣溪沙
好無言·浣溪沙
淚如絲·虞美人
花間課·虞美人
zui銷魂·虞美人
十年心·虞美人
為伊書·虞美人
天上月·蝶戀花
君行處·蝶戀花
看老去·蝶戀花
昭君怨·蝶戀花
飛瓊字·采桑子
淒涼麯·采桑子
覺魂銷·采桑子
誰能惜·采桑子
東陽瘦·采桑子
到謝橋·采桑子
夢一場·采桑子
當時錯·采桑子
悔多情·山花子
見春山·山花子
葬名花·山花子
不多惰·攤破浣溪沙
夜雨鈴·南鄉子
憶翠蛾·南鄉子
淬吳鈎·南鄉子
心字香·夢江南
憶年時·望江南
未全僧·憶江南
情一諾·減字木蘭花
訴幽懷·減字木蘭花
伊太冷·減字木蘭花
魂無據·減字木蘭花
一樣愁·減字木蘭花
那見卿·減字木蘭花
殘星旗·菩薩蠻
青衫濕·菩薩蠻
愁未闌·菩薩蠻
當時月·菩薩蠻
……
人生若隻如初見
目錄
新版自序:此一生,與誰初見?
di一輯
人生若隻如初見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
天地閤,乃敢與君絕
上山采蘼蕪,下山逢故夫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
思君令人老,軒車來何遲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
天不絕人願,故使儂見郎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第二輯
春江花月夜
欲知心中事,看取腹中書
眾類亦雲茂,虛心寜自持
易求無價寶,難得有心郎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白首相知猶按劍,硃門先達笑彈冠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看花滿眼淚,不共楚王言
不知世上功名好,但覺門前車馬疏
昔日芙蓉花,今成斷根草
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
星沉海底當窗見,雨過河源隔座看
唯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
從此無心愛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樓
第三輯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
零落成泥碾作塵,隻有香如故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
一懷愁緒 幾年離索
有梅花,似我愁
人間彆久不成悲
風住塵香花已盡
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問世間、情為何物,隻教生死相許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明日河橋重迴首,月明韆裏故人遙
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
當時隻是道尋常
附錄:功夫應在詩外 君子九思
思無邪
目錄
對麵的女孩看過來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韆山萬水外,我候/為你歸來
——采采捲耳,不盈頃筐
既有灼灼容顔,還要宜其室傢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有種距離叫愛情
——南有喬木,不可休思
古代公務員的勞碌生活
——嗜彼小星,三五在東
因為愛,所以性愛
——野有死唐,白茅包之
沒法深得你心,忠貞都不吸引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
若走過漫漫長夜,不再愛你,我將不再寂寞
——綠兮衣兮,綠衣黃裏
離得開瞭你,讓我堅強
——燕燕於飛,差池其羽
生死相許又如何?退一步天藍海闊
——居月諸,照臨下土
萬裏漂泊,獨身遣返
——終風且暴,顧我則笑
與君世世為夫婦,又結來生未瞭因
——占鼓其鏜,踴躍用兵
式微,待歸
——式微,式微,鬍不歸
齣有預謀的亂倫悲劇
——新颱有批,河水彌彌
史傢之言,從來,與真愛無關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
……
觀音
目錄
自序 石褪玉露
《西廂記》
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牡丹亭》
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
《長生殿》
萬裏何愁南共北,兩心那論生和死。
《桃花扇》
濺血點作桃花扇,比著枝頭分外鮮。
《漢宮鞦》
雖然青塚人何在,還為蛾眉斬畫師。
《雷峰塔》
前情往事重追省,隻怕他怨雨愁雲恨未平。
《趙氏孤兒》
有恩不報怎相逢,見義不為非為勇。
《救風塵》
他本是薄幸的班頭,還說道有恩愛結綢繆。
《倩女離魂》
愁心驚一聲鳥啼,薄命趁一春事已,香魂逐一片花飛。
《琵琶記》和《荊釵記》
鰲頭可羨,須知富貴非吾願。
寫在後麵的話 隨時準備老去
當時隻道是尋常
【一生恰如三月花】
對納蘭容若不熟的人,恐怕會比較知道另外一個名字,納蘭明珠。如果我再說一句《七劍下天山》,恐怕你已經在點頭微笑瞭:你說的是這個人。
納蘭容若誕生於清順治十二年(1655年),正黃旗人,其祖於清初從龍入關,戰功彪炳:其父明珠,是康熙朝權傾一時的首輔之臣。容若天資穎慧,博通經史,工書法,擅丹青,又精騎射,十七為諸生,十八舉鄉試,二十二歲殿試賜進士齣身,後晉一等侍衛,常伴康熙齣巡邊塞,三十一歲時因寒疾而歿。
到瞭民國時候,納蘭還是很齣名的纔子早逝的典例。張恨水先生的《春明外史》中寫到一位纔子,死於三十歲的壯年,其友慟道:“看到平日寫的詞,我就料他跟那納蘭容若一樣,不能永年的……”要知《春明外史》是當時在報紙上連載的通俗小說,若非大多數人都知道此典何意,張先生是不會這樣寫的。
納蘭容若著有《通誌堂集》,包括賦一捲,詩、詞、文、《淥文亭雜識》各四捲,雜文一捲。內容豐饒,堪稱全纔。然而他最大的成就還是在詞上。先後結集為《側帽》、《飲水》,後人多稱納蘭詞。納蘭詞現存348首(一說342首),內容涉及愛情友誼、邊塞江南、詠物詠史及雜感等方麵。盡管他的詞作數量不多,因他的身份經曆所限,眼界也不算開闊,但這並不妨礙納蘭詞獨具真情銳感,直指本心。其中尤以愛情(悼亡)詞最哀感頑艷,引人共鳴。
人生若隻如初見
【此一生,與誰初見?】
有太多人喜歡這一句,“人生若隻如初見”。
可知我們都遺憾深重。命運像最名貴的絲絹,再怎樣巧奪天工,拿到手上看,總透齣絲絲縷縷的光,那些錯落,是與生俱行的原罪。
因為太多人喜歡,竟不忍捐棄這句話,曾考慮著是用它做書的名,還是用另一個名“沉吟至今”,那也是我喜歡的一句詩,隻是偏於深情,不及這句蒼涼。
最終還是用瞭這句。
思無邪鍾鼓聲響起,民間的樂音比黃鍾大呂更輕盈靈動,更適閤不受拘束的愛情、和著鍾鼓聲一起起舞的兩個人,一如清空翩躚的蝶用詩的清雅去尋找用經的深邃去看待思無邪,雖然我無法完成“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誓言,可是,此刻如潮水般侵襲我腦海的全是屬於你,一個人的記憶我如此清晰地記起,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我拉著你的手,對你許諾要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觀音
《安意如作品係列:觀音》內容簡介:戲寫世道人心,人生百態。戲也是音。觀音,觀世間疾苦繁華,聲聲入耳,二在心。古典與時尚的融匯,傳統與先鋒的結閤。《安意如作品係列:觀音》這一年,是迷茫,挫摺,欣悅的交集。那些怎麼也不會老去的鏇律,它們讓我心醉神馳我企圖把我所感知的美和人分享,它們是我年少至今的珍藏。如同小女孩的私物,在閤適的時候,總想拿齣來和人分享,即使它很有可能不值一曬。
我淘到瞭一本關於中國古代哲學流派思想碰撞的書籍,這本書的結構設置非常巧妙,它沒有按時間順序介紹各個學派,而是采用“主題對比”的方式來展開論述,比如“天人關係”、“個體價值”、“治世之方”等,然後將儒、道、墨、法等各傢對此問題的看法並置比較。這種對比式的閱讀體驗極大地增強瞭思想的交鋒感,仿佛能看到孔子的仁義與老莊的逍遙在紙上激烈辯論。作者的語言風格非常清晰、邏輯嚴密,擅長用現代的思維模型去解構古代的論辯,使得那些聽起來玄奧的術語變得非常易於理解和消化。我尤其喜歡書中對“名篇”的摘錄和解讀,不是簡單地翻譯,而是深入挖掘每一句話在特定曆史語境下的重量和影響,例如對《孟子》中“性善論”的辯護及其對後世道德構建的深遠影響,被分析得頭頭是道。讀完之後,我對中國傳統思想的底層邏輯有瞭更堅實的把握,不再覺得它們是零散的碎片,而是一個相互關聯、互相補充的宏大體係,是一本非常值得反復研讀的入門與進階兼顧的佳作。
評分我最近迷上瞭一套關於中國古典美學的普及讀物,它真正做到瞭把那些高深的理論用最親民的語言講齣來,讓我這個半路齣傢的愛好者也能聽得津津有味。這本書的重點在於“觀”,如何去觀察生活中的美,而不是空泛地談論概念。它從園林建築講到服飾紋樣,再到日常器物,脈絡清晰得驚人。舉個例子,講到“留白”這個概念時,它不是乾巴巴地引用畫論,而是結閤瞭中國山水畫的布局、書法運筆的間架結構,甚至延伸到瞭待人接物的分寸感上,讓我豁然開朗,原來美學是如此滲透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麵麵。它的配圖質量非常高,很多都是高清的實景照片或者精細的拓印圖,配閤文字說明,視覺和知識的雙重衝擊力非常強。讀完後,我走路看樹的角度都變瞭,會下意識地去尋找那種不對稱中的平衡感,去體會一扇窗框住的風景裏蘊含的東方哲學。這本書最大的價值在於,它成功地搭起瞭一座從理論到實踐的橋梁,讓我真正開始學著用一種“中國式”的審美眼光去看待這個世界,收獲遠超預期。
評分最近沉迷於一本專門解讀古代文人情史的雜文集,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的“八卦”中透著深刻的文化洞察力。它不隻是簡單地復述那些纔子佳人的風流韻事,而是把每一段情感糾葛都放在瞭當時的社會禮教、科舉製度甚至傢族利益的背景下去審視。比如,對李清照與趙明誠的結閤,作者不僅描述瞭他們的共同愛好和精神契閤,更深入探討瞭宋代士大夫階層對婚姻自主權的爭取與限製。書中的筆法非常靈動,既有嚴肅的曆史考證,又不失現代人思維的趣味性,讀起來一點都不枯燥,反而像是在聽一位學識淵博的朋友在娓娓道來那些被塵封的秘聞。它的敘事節奏把握得極好,一段段故事如同串珠一樣,將不同時代背景下的文人精神麵貌串聯起來,展現瞭那個時代知識分子在情感與社會責任之間的掙紮與權衡。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將冰冷的史料注入瞭鮮活的人性溫度,讓我看到瞭那些曆史人物在詩詞光環下,同樣有著我們普通人一樣的愛與痛。
評分最近讀完瞭一本關於宋詞的選本,那本書的編排實在是太用心瞭。它不像市麵上很多選本那樣隻是羅列篇目,而是將詞作按照不同的主題和心境進行瞭梳理,比如“閨怨”、“邊塞”、“詠物”、“懷古”等等,讓讀者在閱讀時能清晰地感受到詞人筆下世界的多樣性和情感的深度。尤其讓我驚喜的是,它對每一首詞的注釋和賞析都非常細緻入微,不僅解釋瞭生僻字詞的含義,更深入地剖析瞭詞句的意境和作者的創作背景。比如解析蘇軾的《水調歌頭》時,作者並沒有停留在“但願人長久”的錶麵溫情,而是結閤瞭蘇軾當時的政治失意,去挖掘那種曠達背後的辛酸與堅韌,讀完後感覺對這位大文豪的理解又深瞭一層。而且,這本書在選材上也很有自己的考量,既有大傢耳熟能詳的名篇,也穿插瞭一些被冷落卻同樣精妙的“遺珠”,極大地拓寬瞭我的宋詞視野。裝幀設計也透著一股雅緻古樸的書捲氣,拿在手裏就是一種享受,讓人忍不住想要沉浸其中,細細品味那些穿越時空的文字之美。總而言之,這是一本能讓人真正“讀進去”的宋詞鑒賞佳作,推薦給所有對古典文學有熱情的朋友。
評分手頭剛翻完的一本關於唐詩意境的探討集,說實話,這本書的切入點非常新穎。它沒有走傳統詩評那種“詩人身世+詩歌主旨”的老路子,而是聚焦於唐代不同地域的自然景觀如何塑造瞭詩人的獨特情懷。比如,書中用瞭大量的篇幅來對比盛唐長安的雍容華貴與中晚唐巴蜀的幽深濕潤,是如何在李白和杜甫的筆下呈現齣截然不同的色彩和音律。作者的文字功底極深,遣詞造句充滿畫麵感,讀起來就像是跟隨作者一同去重走瞭那幾條古道,親身感受瞭詩人們胸中的塊壘。尤其對“意境”這個虛無縹緲的概念,作者嘗試用光影、濕度、溫度這些具體的物理感受來加以量化和描摹,使得晦澀的理論變得觸手可及。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對王維詩歌的分析,他將禪宗思想與山水描摹完美融閤的技巧,被解析得絲絲入扣,讓人讀完後,對“詩中有畫”有瞭更深一層的體悟。這本書的學術性與文學性拿捏得恰到好處,適閤已經對唐詩有所瞭解,想要進一步探究其文化內涵的讀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