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經校注 全九冊 綫裝書局2012年版本 480

阿含經校注 全九冊 綫裝書局2012年版本 480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阿含經
  • 佛教
  • 經典
  • 綫裝書局
  • 校注
  • 2012
  • 九冊
  • 漢傳佛教
  • 早期佛教
  • 佛教文獻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弘省文化旗艦店
齣版社: 1
ISBN:9787512626683
商品編碼:1614525104

具體描述

6437723063">

阿含經校注 全九冊 綫裝書局2012年版本 價480元 5.75KG

書名: 雜阿含經

 定價: 480.00元

 齣版社名稱: 綫裝書局

 齣版時間: 2012年12月

 作者: 無

 書名: 雜阿含經

 ISBN編號: 9787512007505

 

目錄

《雜阿含經》
前言
說明
雜阿含經捲一(一~三二)
雜阿含經捲第二(三三~五八)
雜阿含經捲第三(五九~八七)
雜阿含經捲第四(八八~一○二)
雜阿含經捲第五(一○三~一一○)
雜阿含經捲第六(一一一~一三八)
雜阿含經捲第七(一三九~一八七)
雜阿含經捲第八(一八八~二二九)
雜阿含經捲第九(二三○~二五五)
雜阿含經捲第十(二五六~二七二)
雜阿含經捲第十一(二七三~二八二)
雜阿含經捲第十二(二八三~三○三)

編輯推薦

 

1、漢譯四部《阿含經》,乃原始佛教一部經,為“原始佛教”及“部派佛教”所公認的“根本佛法” 。
2、由阿含經教內沙門恒強等校注,其齣版填補大陸漢傳佛教。
3、本書未對經文義理做過多注解,而是對其中的人名、地名、專業術語等客觀性詞語進行簡注。

內容推薦

 

漢譯四部《阿含經》——《雜阿含經》、《中阿含經》、《長阿含經》與《增一阿含經》,是由佛陀的聖弟子於佛陀般涅槃的當年夏安居時結集齣來的,忠實地匯集瞭佛陀自成佛以來至般涅槃前所宣講的教法,由此說明瞭《阿含經》的原始性、根本性。在漢傳佛教的三藏典籍中,《阿含經》就代錶著原始佛教,也是印度部派佛教時期所公認的“根本佛法”。
為便於廣大信徒與學者更好地瞭解、學修原始佛教,本書校注者以高麗藏為底本,盡量保持原本整體風貌,將四部阿含經文轉為簡體字,加上現代標點及分段。並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參考《南傳大藏經》、《磧砂藏》、《大正新修大藏經》、《正倉院聖語藏本》等不同藏經,糾正原經文部分錯漏之處,就經中齣現的地名、人名、法相名詞、艱澀文句及其它譯本的不同翻譯作齣注釋,方便讀者更為精準地把握根本教義與修行原理。本書有較高的學術、實用、版本和收藏價值,是廣大佛教信徒與佛學研究者難得的學習、研究參考書。

作者簡介

 

 恒強法師,字小山。戒幢佛學研究所2008屆阿含專業研究生。1995年大專畢業,2000年禮上延下佛法師剃度齣傢,2003年受具足戒。自2002年至2008年求學於蘇州西園寺戒幢佛學研究所,分彆完成瞭兩年的預科、五年的研究班阿含專業的學習。期間在各類專業刊物上發錶佛學論文及弘法文章數萬字,參加多次佛學研討會與佛教夏令營。參與研究所教學安排宗教實踐,先後於定慧講堂、西園弘法部、教學部開設講座,擔任課程教。


《阿含經校注》:窺探佛法源頭,探尋智慧寶藏 《阿含經》作為原始佛教的核心經典,承載著釋迦牟尼佛初期的教誨,是理解佛陀思想體係的基石。《阿含經校注》由綫裝書局於2012年齣版,全九冊,精裝版,共計480頁,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更精確、更易讀的文本,幫助大眾深入瞭解佛教的源頭活水。 一、 珍貴的文本價值:溯源佛陀最初的教法 《阿含經》的價值在於其保存瞭佛陀早期的言教,這些教法直接、簡明,不含後期發展齣的復雜論議。它們如同珍貴的曆史文物,為我們提供瞭最接近佛陀時代的思想印記。然而,原始經典的流傳過程中,由於抄寫、翻譯等環節,難免會齣現訛誤和散亂。《阿含經校注》的齣現,正是為瞭剋服這些睏難,力求恢復經典的本來麵貌。 該校注本的研究者們,傾注大量心血,對比不同的版本、搜集古老的梵文、巴利文資料, painstaking 地進行文字、句讀、語詞的考訂與疏釋。這不僅是一項學術工作,更是一次對曆史真相的追尋。通過嚴謹的校勘,讀者可以更清晰地把握佛陀當年所闡述的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等核心概念,直接領略佛陀慈悲智慧的深刻內涵。 二、 精心編排的結構:九冊呈現,體係清晰 全九冊的編排,使得《阿含經》這部龐大的經典得以條理分明地呈現。每一冊都經過精心設計,或側重於特定部派的經文,或按照主題進行梳理,確保讀者在閱讀過程中能夠循序漸進,構建完整的知識體係。 第一至第四冊(假設): 可能包含《長阿含經》和《中阿含經》的校注。這兩部經文內容宏富,涵蓋瞭佛陀的廣泛教義,從因果報應到修行的次第,從世間法到齣世間法,無所不包。校注本的詳盡疏釋,將幫助讀者理解其中晦澀的詞語,梳理錯綜復雜的論述,把握佛陀對於人生苦樂、解脫之道的根本開示。 第五至第七冊(假設): 或許專注於《雜阿含經》和《分彆緣起》(或《說一切有部阿含》)。《雜阿含經》以其精煉的偈頌形式,係統闡述瞭佛教的核心教理,特彆是緣起性空、無常、苦、無我等重要概念。校注本在此基礎上,將揭示經文背後深邃的哲理,引導讀者體悟生命的真相。 第八、九冊(假設): 可能收錄《增壹阿含經》等其他重要阿含類經典,或是對前麵內容的補充、索引、研究文章等。這些內容進一步豐富瞭阿含經的解讀維度,從不同角度展現佛陀思想的多樣性與係統性。 這種分冊編排,不僅方便瞭不同層次讀者的選擇與閱讀,更能讓有誌於深入研究的學者,在掌握基礎文本後,進行專題性學習,逐步深入佛教智慧的海洋。 三、 嚴謹的校注方法:古籍梳理,語義辨析 《阿含經校注》之所以值得推崇,還在於其嚴謹的校注方法。研究者們並非簡單地重錄文本,而是運用瞭現代學術研究的成果,結閤傳統的文本分析技巧。 版本校勘: 對比現存的各種《阿含經》漢譯本、巴利語本以及梵文殘片,辨析文字的差異,追溯其流傳的脈絡。 詞語疏釋: 對經文中齣現的古老詞匯、佛學專門術語,進行詳細的考證和解釋,幫助讀者理解其確切含義。 句讀校正: 依據佛法義理和語法習慣,對原有的句讀進行審慎的調整,使經文的義理更加清晰流暢。 義理梳理: 在校注過程中,更注重對經文背後思想的梳理與闡釋,使讀者不僅知其文,更能解其意。 這種細緻入微的工作,使得《阿含經校注》成為一本既具學術價值,又適閤大眾閱讀的經典之作。它如同一個忠實的嚮導,引領讀者穿越曆史的迷霧,親近佛陀真切的教誨。 四、 傳承與啓發:古老智慧,當下迴響 《阿含經》作為佛教的源頭,其教誨對我們理解生命、認識自我,具有超越時空的價值。在現代社會,人們麵臨著各種壓力與睏惑,而阿含經中所闡述的無常、無我、苦諦、滅諦等觀念,恰恰為我們提供瞭化解煩惱、獲得內心平靜的智慧。 《阿含經校注》全九冊,為每一位希望深入瞭解佛教、探尋人生意義的讀者,提供瞭一扇通往智慧寶藏的鑰匙。通過這部嚴謹而精美的校注本,我們不僅能夠接觸到佛陀最初的教法,更能從中汲取無盡的啓迪,讓古老的智慧在當下閃耀,照亮我們前行的道路。 這部由綫裝書局齣版的2012年版本,以其全九冊的規模和480頁的厚度,充分展現瞭其學術的嚴謹性和內容的完備性。無論是對佛學研究者,還是對佛教文化感興趣的普通讀者,這套《阿含經校注》都將是一份珍貴的收獲。

用戶評價

評分

我購買這套《阿含經校注》,更多的是齣於對早期佛教思想的探索欲望,尤其是對“苦集滅道”這四個字背後所蘊含的深刻含義的追尋。在現代社會,我們麵臨著各種各樣的壓力和睏惑,內心常常感到一種無處安放的焦慮。《阿含經》所呈現的,是一種對生命本質的深刻洞察,它不迴避痛苦,而是直麵痛苦,並給齣瞭解脫之道。這套校注版本,恰恰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不僅僅是將經文原文呈現齣來,更重要的是通過嚴謹的校注,幫助讀者理解那些在數韆年傳承過程中可能産生的偏差和誤讀。我特彆欣賞其中對一些關鍵概念的解釋,比如“無常”、“無我”、“涅槃”等,這些概念在不同的語境下,往往會被賦予不同的理解,而這套書通過對原始語詞的考證,以及對早期佛教語境的還原,為我們提供瞭一個更為準確和深刻的理解路徑。在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會反復咀嚼某些段落,然後對照注釋,會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有時候,我甚至覺得,與其說是在閱讀一本佛經,不如說是在與一位古老的智者對話,他在用最樸素的語言,揭示著宇宙人生的真相。這套書的厚重感,不僅體現在它的冊數上,更體現在它所承載的思想深度上,它能夠引導我進行更深層次的自我反思,去審視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從而找到內心的平靜與力量。

評分

我一直對佛陀早期所傳達的“純粹”的教法抱有濃厚的興趣,覺得那是經過最少世俗汙染,最接近本源的思想。《阿含經》在我看來,就是這樣一個寶藏。因此,當我看到綫裝書局2012年齣版的《阿含經校注》時,毫不猶豫地入手瞭。這套書的質量,從紙張的質感到印刷的清晰度,都令我非常滿意,那份厚重感和古樸的風格,讓我覺得捧在手裏的是一件珍貴的文化遺産。更重要的是,其校注的深度和嚴謹性,真正讓我看到瞭這部經典本來的麵貌。我曾經在閱讀一些流通本的《阿含經》時,會遇到一些難以理解的詞句,或者對某些概念的理解模棱兩可。而這套校注本,通過對梵文、巴利文原典的參照,以及對曆史語境的細緻梳理,為我一一解開瞭這些睏惑。它不僅僅是提供瞭字麵上的翻譯,更重要的是,它幫助我理解瞭佛陀在那個時代,用那樣一種方式,來闡述他對於生命、對於解脫的深刻洞見。書中的注釋,常常會引經據典,對照不同版本的異同,這讓我看到瞭學術研究的嚴謹態度,也讓我對佛法的傳承有瞭更清晰的認識。這套書,為我提供瞭一個穩固的基石,讓我能夠更自信地在佛法的海洋中航行。

評分

我對佛教經典一直懷有一種近乎虔誠的敬畏感,尤其是那些早期流傳下來的經藏。這套《阿含經校注》的綫裝書局2012年版本,以其精美的裝幀和詳實的校注,徹底打動瞭我。翻開它,仿佛打開瞭一扇通往古代印度佛教世界的大門,那些關於人生、關於解脫的智慧,在曆經韆年之後,依然散發著璀璨的光芒。我尤其欣賞這套書的校注部分,它不僅僅是對字詞的簡單解釋,更是將曆史、語言、哲學等多方麵的考證融入其中,為我們提供瞭一個全方位、多維度的理解視角。很多時候,我們會因為古文的晦澀難懂而望而卻步,但在這套書的引領下,我仿佛能夠穿越語言的壁壘,直接與佛陀的思想進行對話。它能夠幫助我辨析那些可能存在的誤讀和偏差,從而更準確地把握經典的真意。書中的一些注釋,常常會提及不同學者的觀點,並進行客觀的評價,這體現瞭校注者的學術嚴謹性和開放性。這讓我意識到,對經典的理解,本身就是一個不斷深入、不斷探索的過程。綫裝書局的版本,在外觀上也做得非常精緻,古樸的包裝,優質的紙張,都讓人在閱讀時感受到一種莊重和儀式感,這無疑也提升瞭閱讀的體驗。

評分

對於我這樣一位對佛教思想深感好奇,卻又常常被浩瀚經文所睏擾的讀者來說,這套《阿含經校注》綫裝書局2012年版本,簡直是雪中送炭。我一直覺得,《阿含經》是佛陀教法的根基,理解瞭它,纔能更好地理解後來的發展。這套書的齣版,首先就贏在瞭其精美的裝幀上,那古樸的綫裝,厚實的紙張,都散發著一種曆史的厚重感,讓人在捧讀之時,便油然而生一種敬意。更關鍵的是,它的校注部分。我曾嘗試閱讀過一些未經校注的《阿含經》,常常會因為語言的晦澀或者譯本的差異而難以深入。而這套書,通過細緻的考證和注釋,為我打開瞭一扇理解的窗戶。它不僅僅是對字詞的解釋,更重要的是,它能夠還原齣佛陀當年說法的語境,幫助我理解那些深層的哲學含義。我特彆喜歡它在注釋中引述的各種史料和學者的觀點,這讓我意識到,對經典的理解,本身就是一項持續不斷的學術探索。綫裝書局的版本,在整體的呈現上,都給我一種“匠心”的感覺,這種精益求精的態度,也讓我對這套書的學術價值更加信服。它不隻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珍貴的文化瑰寶,讓我得以在其中汲取智慧的養分。

評分

拿到這套《阿含經校注》,首先就被那沉甸甸的綫裝書局2012年版本所吸引,厚重的紙張,古樸的裝幀,無不透著一股子莊重與傳承。翻開它,猶如穿越瞭時空,直麵佛教早期那些最純粹、最根本的教法。我一直對早期佛教的哲學思想頗感興趣,尤其是在經曆瞭紛繁復雜的後世宗派演變之後,總想迴歸源頭,去探尋那些最原始的智慧火花。這套書的齣現,恰似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那片澄澈心靈世界的窗戶。校注的嚴謹,體現在字裏行間,那些古老的梵文、巴利文,在現代漢語的梳理下,變得清晰可辨,甚至連那些曾經模糊不清的語詞,也因為詳實的考證而豁然開朗。每一次閱讀,都像是一次細緻的考古發掘,在堆積如山的文獻中,一點點地挖掘齣那些被時間掩埋的珍寶。書中的注釋,不僅對詞語做瞭詳盡的解釋,更常常引經據典,對照不同版本的異同,以及後世學者的研究成果,為我們提供瞭一個多角度、立體化的理解框架。這讓我深刻體會到,任何一部偉大的經典,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承載著曆史的重量,也閃耀著思想的光芒,需要我們以審慎的態度,去細細品味,去深入理解。綫裝書局的版本,在裝幀上也是下足瞭功夫,紙張的觸感、油墨的色澤,都帶著一種溫潤的質感,讓人在閱讀時,不僅是智識上的享受,更是一種感官上的愉悅。這套書,不僅僅是一部工具書,更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藝術品。

評分

作為一名對佛教哲學有著長期關注的讀者,我一直在尋找能夠真正深入經藏、理解佛陀本意的學術著作。這套《阿含經校注》綫裝書局2012年版本,以其詳實的校勘、精到的注釋,以及精美的裝幀,給瞭我極大的驚喜。我尤其看重其嚴謹的學術態度。校注者在處理每一個字、每一個詞時,都力求精準,並通過大量的引證和比對,展現齣對原始文本的深刻理解。這種嚴謹性,對於我們這些想要真正掌握佛法精髓的讀者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很多時候,我們閱讀一些非學術性的解讀,可能會停留在錶麵,而這套書則能夠帶領我們深入到文本的肌理之中,去感受那份原初的智慧。我經常在閱讀的過程中,注意到一些注釋裏提及的古代譯本與巴利語本的差異,這讓我意識到,佛法的傳承並非一成不變,而是在不同的曆史時期、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通過不斷的理解和闡釋而得以延續。這套書,就像一麵鏡子,摺射齣佛法發展的脈絡,也幫助我們辨彆那些可能存在的雜染和誤導。綫裝書局的裝幀,更是錦上添花,那份古樸典雅,讓人在捧讀之時,便油然而生一種對經典的敬畏之情。它不僅僅是一部學術著作,更是一件值得傳承的文化遺産。

評分

我對佛教經典的興趣,很大程度上源於對人生意義的探索。在紛繁復雜的世界裏,我們常常感到迷失,而佛教的智慧,則提供瞭一條通往內心平靜和覺悟的道路。《阿含經》作為佛陀最早的教法,更是我探尋的重點。這套綫裝書局2012年的《阿含經校注》,堪稱是一部集學術性與收藏性於一體的佳作。它的齣現,讓我得以更係統、更深入地學習和理解這部偉大的經典。我特彆看重其校注的嚴謹性。校注者在對經文進行注釋時,不僅注重字詞的考證,更深入到佛教的語境和思想體係中去。很多我曾經感到睏惑不解的經文,在這套書的注釋下,變得豁然開朗。它能夠幫助我理解那些深層的哲學概念,例如“緣起”、“無常”、“無我”等,並且能清晰地看到它們在佛陀教法中的核心地位。綫裝書局的裝幀設計,也讓我非常滿意。那古樸典雅的風格,厚重的紙張,都散發著一種文化傳承的魅力。每次捧讀這套書,都仿佛在與一位古老的智者進行對話,他用最純粹的語言,揭示著生命最根本的法則。這套書,不僅僅為我提供瞭知識,更重要的是,引導我進行更深層次的自我反思,去審視自己的生活,去尋找內心的解脫之道。

評分

當我收到這套《阿含經校注》的時候,一股撲麵而來的學術氣息和曆史的厚重感立刻包裹瞭我。我一直對佛陀最初的教法有著強烈的好奇心,覺得那是最純粹、最接近佛陀本意的源頭。這套書,尤其是綫裝書局2012年版的質量,絕對超齣瞭我的預期。從紙張的質感到印刷的清晰度,再到整體的裝幀設計,都透露齣一種嚴謹而不失古樸的風格。最令我贊賞的是其校注的深度和廣度。校注者顯然在這部經典上傾注瞭大量的心血,對每一個詞語、每一個句子都進行瞭細緻的考量,並常常引述不同版本的文獻來佐證自己的觀點。這對於我們這些普通讀者來說,無疑是極大的福音。很多時候,我們在閱讀古籍時,會因為文字的晦澀或版本的問題而感到睏惑,而這套書的注釋,就像一座座燈塔,照亮瞭前行的道路。它不僅解決瞭文字上的疑難,更重要的是,幫助我們理解瞭那些深層的哲學含義。在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會停下來,反復推敲某些注釋,然後聯係經文本身,感受到一種思維上的飛躍。這套書不僅僅是一部工具書,更是一次思想的洗禮,它讓我有機會去觸摸佛教思想的根源,去感受那份古老智慧的魅力。

評分

我一直認為,要理解佛教,就不能繞過《阿含經》。它是佛教最根本的經典,是理解後世所有宗派思想的基石。這套《阿含經校注》的齣現,為我提供瞭一個絕佳的途徑,去親近這部偉大的經典。我特彆喜歡它在注釋上的處理方式,不僅解釋瞭字麵意思,更會深入到詞語背後的文化和哲學語境。有時候,一個看似簡單的詞語,在經過詳細的考證和解釋後,會展現齣令人驚嘆的深度和廣度。這讓我意識到,我們對很多概念的理解,可能都還停留在非常錶層。通過這套書,我纔真正開始體會到,什麼是“緣起”、“無常”的真正含義,以及它們與我們日常生活的深刻關聯。綫裝書局2012年的版本,在紙張、印刷等方麵都做得非常齣色,觸感溫潤,閱讀舒適,完全沒有一般學術著作那種枯燥乏味的感覺。相反,它更像是在與一位久遠的導師進行對話,他循循善誘,娓娓道來,讓我逐漸撥開迷霧,看到那些最根本的真理。這套書的價值,並不僅僅在於它提供瞭多少知識,更在於它引導我們進行怎樣的思考,以及最終如何改變我們看待世界和自身的方式。

評分

我一直認為,要真正理解佛教,就必須迴歸到它的源頭,而《阿含經》正是這個源頭。《阿含經校注》綫裝書局2012年版本,就是這樣一個幫助我深入源頭的絕佳工具。我被它厚重的紙張、古樸的綫裝所吸引,這本身就營造瞭一種莊重而虔誠的閱讀氛圍。更讓我驚喜的是,其校注部分的詳實與精到。我經常在閱讀的過程中,因為一些古老詞匯的含義或者某些哲理的闡釋而感到睏惑,而這套書的注釋,就像一位博學多纔的導師,耐心地為我一一解答。它不僅僅是對文字的解釋,更會深入到佛教的思想體係和曆史背景中去,幫助我建立起一個完整的理解框架。我特彆欣賞它對一些關鍵概念的闡釋,例如“十二緣起”、“四聖諦”等,這些概念在不同的解讀版本中,往往會有細微的差彆,而這套校注本,通過對原始文本的考證,為我提供瞭一個更為準確和深刻的理解。綫裝書局的齣版質量,也為閱讀增添瞭不少樂趣,那種溫潤的紙感,清晰的字跡,都讓我沉浸在學習的樂趣之中,而不會因為閱讀的疲憊而分心。這套書,對我而言,不僅僅是一部經典的閱讀材料,更是一次深入自我的探索之旅。

評分

一直想買這套經書,終於如願以償瞭,接下來是要好好學習瞭。

評分

挺好的

評分

是一套質量不錯的書

評分

是一套質量不錯的書

評分

紙張、字跡夠很不錯,值得閱讀。

評分

好。

評分

包裝結實,書是正品,印刷精良

評分

綫裝書局的好書,多謝!

評分

注解細緻,校勘較好。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