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7~8岁叛逆期,妈妈要懂的心理学
定价:29.80元
作者:岳贤伦著
出版社:哈尔滨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4-1
ISBN:9787548409120
字数:357000
页码:27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标识:22633075
编辑*
]内的购买链接。被誉为21世纪的《背影》 ,是跨三代共读的人生之书、感人至深的“生死笔记”,包含龙应台亲手摄影。>25.8043.00目送: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三(彩插新版)59014条评论$('#alsobuy_total_page').html(Math.ceil(($(#alsobuy_pic ul).children().length)/alsobuy_max_pic));
-->商品详情商品评论(s条)商品问答(s条)联系商家-->快
速
导
航版 次:1页 数:275字 数:357000印刷时间:2012-4-1开 本:16开纸 张:胶版纸印 次:1包 装:平装编辑*
岳贤伦所著的《7-8岁叛逆期,妈妈要懂的心理学》从多个角度,以生动个案为例,结合相关心理学知识,对孩子的生活习惯、个性特点、心理变化、认知学习、父母关系、人际交往、娱乐活动等几大方面的叛逆行为,进行了透彻的心理学分析,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以帮助家长解决孩子的叛逆问题,使他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内容提要
7-8岁时期是*令人头疼、*讨人嫌的叛逆时期,令很多家长头疼不已。鉴于此,岳贤伦所著的《7-8岁叛逆期,妈妈要懂的心理学》,从“纠正不良习惯,让孩子受益一生;适度放手,塑造孩子优良个性;耐心辅导,培养孩子健康人格”等7个方面帮助妈妈识别7-8岁孩子的特殊心理,掌握教育心理学,并知道如何恰当地运用这些心理学知识培养孩子。相信,《7-8岁叛逆期,妈妈要懂的心理学》一定会成为妈妈了解孩子心理、塑造*棒孩子的不可多得的好帮手。
目录
*章纠正不良习惯,让孩子受益一生几乎每个孩子都爱吃零食睡懒觉是孩子的共同嗜好孩子为何不讲卫生、不爱干净孩子乱花零钱与父母教育有关不爱收拾整理是家长娇惯出来的孩子拖拉、磨蹭是可以改变的第二章适度放手,塑造孩子优良个性孩子活泼、好动,手脚闲不住个性倔犟的孩子该如何引导孩子爱发脾气、使性子怎么办孩子胡搅蛮缠该怎么引导爱搞破坏、恶作剧也很正常爱拆装东西的孩子有出息做事莽撞、不讲道理该怎么引导孩子过分自私自利要不得第三章耐心疏导,培养孩子健康人格孩子爱撒谎大多是怕挨骂孩子爱慕虚荣、喜欢攀比要不得孩子嫉妒心强是怕自己比别人差自尊心强的孩子不愿接受批评孩子爱狡辩、爱找借口怎么办孩子为何爱生气、不理人孩子为何变得“人来疯”孩子为什么爱学坏、不学好孩子好奇心强与求知欲有关第四章期望适中,让孩子快乐学习孩子爱刨根问底是好现象孩子上课不认真听讲有原因孩子写作业故意磨蹭怎么办孩子考试马虎有多方面原因孩子偶尔旷课、逃课很正常孩子学习偏科怎么办第五章慈严并用,构建和谐亲子关系每个孩子都讨厌父母的唠叨与父母对着干是典型的叛逆行为孩子知错不认错是怕受惩罚孩子与父母顶嘴要一分为二地看和父母讲条件说明孩子思维独立孩子受不了批评不全怪孩子第六章循循善诱,让孩子健康完成社会化打架是孩子间的正常现象孩子为何喜欢与老师对着干孩子为何什么都听老师的孩子不懂礼貌家长有责任大人说话,孩子为何爱插嘴孩子常常欺负弱小怎么办孩子与小伙伴做“性”游戏怎么办第七章规范引导,让孩子乐过童年痴迷于看电视是孩子的共性孩子迷恋上网要耐心疏导偶像为何让孩子如此着迷孩子偷钱买玩具该怎么办孩子为何贪玩、不知道回家
作者介绍
暂无
文摘
暂无
媒体*
暂无
最近家里那小家伙,简直是行走的“反抗者联盟”代言人。任何要求都变成了一场无声的战争。这本书给我的最大震撼是,它让我意识到,我们父母的“反应”比孩子的问题本身更具有杀伤力。我发现自己经常在孩子发脾气时,立刻被点燃,然后就是一场声嘶力竭的对骂,最后我们俩都筋疲力尽,问题也完全没有解决。书里提到了一种“暂停键”的技巧,教我们如何在情绪高涨时先处理自己的应激反应。这太实用了!我试着在孩子大喊大叫时,先深呼吸,然后用平稳的语调重复他的感受,而不是直接反驳他的逻辑。比如他说“我讨厌上学!”我以前会说“你胡说什么,学习多重要!”现在我学着说“听起来你今天对上学很不开心,能告诉我具体是哪里让你感到烦躁吗?”效果立竿见影,那种剑拔弩张的气氛一下子就缓和了,虽然孩子还是没有立刻爱上学习,但至少我们开始有沟通的可能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教会我们如何“降温”,而不是如何“制服”。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最近真感觉我的小祖宗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频道,每天都要上演一出“叛逆大戏”。以前那个乖巧听话的小宝贝去哪儿了?现在提出的要求总能让我措手不及,你说东她偏往西,你越不让她做的事情,她越要挑战极限,看得我火冒三丈,但又深深地感到无力。我常常在想,是不是我哪里做得不对,是不是我错过了什么关键的信号。读了这本书之后,虽然还没完全摸透其中的奥秘,但至少让我感觉没那么孤单了。它提供了一些全新的视角去看待孩子的行为,不再是一味地指责和对抗,而是尝试去理解行为背后的真正需求。特别是关于情绪管理的章节,真的让我茅塞顿开,原来他们的小脑袋瓜里装了那么多我们大人都难以处理的复杂情绪。我开始学习用更温和但坚定的方式去引导,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压制,效果虽然不是立竿见影,但家里的“硝烟味”明显减少了许多。这本书没有给我什么“速效药”,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在我迷茫的荆棘丛中指引方向,让我知道,理解和接纳才是解决问题的核心。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编排非常清晰,逻辑性很强,不像有些育儿书那样东拉西扯。它围绕着“理解叛逆背后的需求”这一主线,层层递进地探讨了沟通技巧、情绪引导、规则建立以及亲子依恋的维护。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倾听的艺术”那一章,它区分了“听到”和“听见”的区别。我们常常以为自己在听,但实际上脑子里已经在组织如何反驳的话术了。这本书要求我们真正地停下来,放下评判,去感受孩子话语中隐藏的脆弱和渴望被理解的感觉。通过一些简单的对话示范,我学会了如何运用“复述确认”的技巧,让孩子觉得自己被完全接纳。这种被接纳感,是驱散他们叛逆行为最好的良药。我体会到,很多时候,孩子表现出的“强势”,其实是内心极度渴望安全感和被关注的信号。读完后,我感觉自己不再是那个被孩子牵着鼻子走的家长,而是有了一套清晰的工具箱,来应对那些让人头疼的“小革命”。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是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买的这本书,毕竟市面上关于育儿的书籍多如牛毛,很多都空泛无物,读完等于没读。但是这本书的切入点非常贴合我目前的状态,七八岁这个阶段,孩子的心智发展正处于一个非常微妙的过渡期,他们开始拥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但自控能力又远远跟不上,这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挣扎,常常表现为外界看来就是“不听话”和“拧巴”。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接地气,没有太多晦涩难懂的心理学术语,而是用很多贴近生活的例子来阐述道理。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规则建立”那一块的论述。以前我总是害怕破坏亲子关系,在规则面前摇摆不定,结果反而让孩子抓住了软肋,得寸进尺。这本书帮我重新坚定了立场,明确了“爱与规矩并行不悖”的原则,让我们在执行规则时,可以更从容不迫,更有人性化,而不是为了规则而规则。这对我这个时常在“溺爱”和“严厉”之间来回摇摆的妈妈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定心丸。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的观点非常有前瞻性,它不仅仅着眼于解决眼前的冲突,更是着眼于为孩子未来的社会化打基础。七八岁是友谊开始变得复杂,同伴影响开始显现的阶段。书中探讨了如何处理孩子在同伴压力下的选择,以及如何培养他们健康的自尊心,而不是那种建立在“我比别人强”基础上的虚假优越感。我以前总觉得,只要我在家里把她保护得好好的,她就能安然度过这个阶段,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保护不是隔绝,而是武装。武装他们内心的力量,让他们有能力去面对外界的复杂性。对于青春期前的孩子,心理的“肌肉”需要锻炼。作者对“界限感”的描述特别深刻,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有时候我越是想帮孩子“解决”问题,他们反而越是抗拒。因为他们需要自己去体验失败和成长的过程,而我们要做的是在他们需要时伸出援手,而不是全程代办。这种理念的转变,让我对育儿这件事的焦虑感减轻了不少,因为它让我把关注点从“控制结果”转移到了“培养能力”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