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微机电系统基础
:169.00元
售价:126.8元,便宜42.2元,折扣75
作者:盖德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11155733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相对于人们对涉及的非传统物理的理解,MEMS技术发展得非常快。只有深刻掌握其基本原理,才能促进MEMS技术的提高,才有可能进行微机电系统的设计和制造,并让其在现有的和设想的各个领域广泛应用。本书是MEMS手册中的基础部分,提供有关MEMS理论和技术基础的文献和参考。书中除了介绍MEMS在微小尺度方面的物理学、流体力学、力学、光学、电、润滑,还包含了控制理论、分布式控制及软计算的内容。这些内容涉及未来应用的各种重要基础知识,将其应用于微传感器和微执行器能够实现节约能源的有效控制并提高人工装置性能。本书可供MEMS技术人员和设计人员使用,也可供MEMS**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参考。
译丛序
译者序
前言
主编
撰稿人
第1章绪论1
参考文献4
第2章微机械器件的尺度6
2.1简介6
2.2对数坐标图7
2.3机械系统的尺度8
参考文献13
第3章MEMS常用材料的力学性能14
3.1简介14
3.2力学性能的定义15
3.3测试方法17
3.4力学性能参数27
3.5初始设计值34
致谢35
参考文献35
第4章流体物理学44
4.1简介44
4.2流体物理学45
4.3流体建模46
4.4纳维-斯托克斯方程49
4.5可压缩性51
4.6边界条件54
4.7基于分子的模型59
4.8液态流体64
4.9表面现象69
4.10结束语72
参考文献73
第5章MEMS综合仿真:流动-结构-热场-电场耦合77
5.1简介78
5.2电路-器件耦合仿真82
5.3模拟器概述83
5.4电路-微流体器件仿真89
5.5集成模拟方法示范93
5.6小结与讨论95
致谢95
参考文献95
第6章基于分子的微流体仿真模型99
6.1简介99
6.2气体流动100
6.3液体和稠密气体的流动116
6.4小结118
参考文献119
第7章小尺度内部气流的流体动力学124
7.1简介124
7.2流动物理学125
7.3模拟方法的发展138
7.4讨论143
致谢143
参考文献144
第8章微器件流体的伯内特模拟148
8.1简介148
8.2伯内特方程的历史151
8.3控制方程153
8.4壁-边界条件157
8.5伯内特方程的线性化稳定性分析157
8.6数值方法159
8.7数值模拟159
8.8小结169
参考文献169
第9章微通道中滑移流动的晶格玻尔兹曼模拟173
9.1简介173
9.2三维可压缩黏性MHD方程174
9.3LBGK方程和MHD方程的平衡粒子分布函数f0i 175
9.4LBGK方程和磁感应方程的平衡粒子分布函数g(0)i175
9.5粒子分布函数的耦合LBGK方程解176
9.6有/无磁场的微通道压力驱动滑移流体176
9.7小结180
致谢180
参考文献180
第10章微通道中的液体流动182
10.1简介183
10.2电动学背景知识197
10.3小结213
参考文献214
第11章MEMS的润滑223
11.1简介224
11.2基本尺度问题224
11.3润滑的控制方程226
11.4库爱特流阻尼227
11.5挤压薄膜阻尼228
11.6转动器件的润滑230
11.7MEMS轴承几何形状的限制231
11.8推力轴承232
11.9滑动轴承234
11.10制造问题239
11.11摩擦和磨损241
11.12小结242
致谢242
参考文献243
第12章液体薄膜物理学245
12.1简介245
12.2固体表面液态膜的演化方程252
12.3等温薄膜256
12.4热效应269
12.5相变:汽化和凝结275
12.6结束语281
致谢282
参考文献282
第13章微通道中气泡/液滴的输运289
13.1简介289
13.2基础290
13.3压力驱动气泡/液滴输运的布雷瑟顿问题291
13.4电动流气泡输运295
13.5未来方向297
致谢298
参考文献298
第14章控制理论基础300
14.1简介300
14.2线性控制301
14.3“现代”控制311
14.4非线性控制316
14.5结束语322
参考文献322
第15章基于模型的分布式架构流动控制325
15.1简介326
15.2线性化:小街区的生活327
15.3线性稳定:向现代线性控制理论借力329
15.4分散:大规模列阵设计336
15.5局域化:非物理假设释放338
15.6补偿器缩减:消除不必要的复杂性340
15.7推论:非线性系统的线性控制342
15.8泛化:扩展到空间发展流动344
15.9非线性优化:完全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局域解346
15.10鲁棒性:Murphy定律的吸引力353
15.11统一:**通用框架354
15.12分解:基于仿真的系统建模355
15.13全局稳定:守恒增强稳定性355
15.14适用:考虑不断变化的环境356
15.15性能限制:确定理想控制目标357
15.16实施:评估工程化折中357
15.17讨论:对话的共同语言358
15.18未来:文艺复兴359
致谢361
参考文献361
第16章控制中的软计算364
16.1简介364
16.2人工神经网络365
16.3遗传算法373
16.4模糊逻辑与模糊控制377
16.5小结386
致谢386
参考文献386
附录391
附录一国际单位制词头(SI词头)391
附录二本书缩略语391
Mohamed Gad-el-Hak 1966年于艾因·夏姆斯大学(埃及)获得了他的学士学位(成绩优异),1973年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他的流体力学博士学位,在那里他与Stanley Corrsin教授一起工作。Gad-el-Hak此后在南加州大学、弗吉尼亚大学、圣母大学、格勒诺布尔国立理工学院、普瓦捷大学、埃尔朗根-纽伦堡的弗里德里希-亚历山大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和柏林工业大学进行过教学和研究活动,并在美国和海外研讨会广泛地演讲。Gad-el-Hak博士目前是位于里士满的弗吉尼亚联邦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的伊内兹考迪尔教授和机械工程系的教授。在被圣母大学任命为航空航天和机械工程系教授之前,Gad-el-Hak是华盛顿州西雅图一个流量研究公司的**研究科学家和项目经理,在那里他管理各种空气动力学和流体动力学研究项目。 Gad-el-Hak教授由于开发出几个新的湍流诊断工具而,其中包括激光诱导荧光(LIF)技术实现流体的可视化;发现了通过不稳定的周围平流层实现湍流区快速增长的高效机制;开创性地进行了有关湍流边界层的流体与柔性表面相互作用的实验;引入目标控制概念,实现了壁面边界流动的阻力减小、升力增强和混合增强;以及开发出一种新型的黏性泵以适合微机电系统(MEMS)的应用。Gad-el-Hak于1994年发表的湍流边界层Reynolds数效应工作是该主题范式转变的标志。他于1999年发表的微型器件流体力学的论文为该新兴领域建立了坚实的物理根基,是20世纪90年代被引用多的文章之一。 Gad-el-Hak拥有两项:一个是飞机和潜水器的减阻方法,另外一个是用于三角翼的上升控制装置。Gad-el-Hak博士发表了**过450篇文章,撰写/编辑了14本书和会议文集,在各向同性湍流、边界流动、分层流动、流体-结构相互作用、柔性膜、非稳态空气动力学、生物流动、非Newtonian流体、硬件和软计算包括遗传算法、流量控制以及微机电系统的基础和应用研究领域做了250多个邀请报告。 Gad-el-Hak的论文已经在技术文献中被引用**过1000次。他是Flow Control: Passive, Active, and Reactive Flow Management的撰稿人,是Frontiers in Experimental Fluid Mechanics、Advances in Fluid Mechanics Measurements、Flow Control: Fundamentals and Practices, The MEMS Handbook, Transition and Turbulence Control的编辑。 Gad-el-Hak教授是美国力学会会士、美国物理学会会士和终生成员、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会士、美国航空航天研究所助理会士以及欧洲力学会的会员。近,他被推选为Tau Beta Pi的杰出工程师,Sigma Gamma Tau和Pi Tau Sigma的荣誉会员,以及Sigma Xi的自由会员。1988~1991年,Gad-el-Hak博士担任了AIAA杂志的副主编。他目前担任e-MicroNano�敝鞅啵�是Applied Mechanics Reviews和e-Fluids的副主编,以及Springer-Verlag的Lecture Notes in Engineering和Lecture Notes in Physics,McGraw-Hill的Year Book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和CRC出版社的Mechanical Engineering Series的特约编辑。 Gad-el-Hak博士担任了埃及、法国、德国、意大利、波兰、新加坡、瑞典、英国、美国、联合国以及众多工业组织的顾问。Gad-el-Hak教授一直是美国国防部、能源部、航天局和国家科学基金会几个咨询小组的成员。在1991/1992学年,他在法国格勒诺布尔法兰西机械学院任客座教授。在1993年、1994年和1997年的夏天, Gad-el-Hak博士分别在罗德岛新港海军水下作战中心作为杰出教授研究员,在法国普瓦捷大学作为访问教授,在德国德累斯顿的Forschungszentrum Rossendorf作为访问科学家。1998年, Gad-el-Hak教授被评为第十四届ASME弗里曼学者。1999年,Gad-el-Hak获得了的亚历山大·冯·洪堡奖——德国为美国所有领域的科学家和学者颁发的高科研奖——以及日本为外国学者颁发的研究奖。2002年,Gad-el-Hak被评为ASME杰出讲师,并入选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学者协会。
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出色,它像一个精心编排的交响乐,每个章节都演奏着独特的旋律,但最终汇聚成一曲和谐的乐章。我最欣赏的是书中对 MEMS 系统集成和封装技术的详细阐述。这部分内容往往是很多 MEMS 书籍中被忽视的环节,但它对于 MEMS 器件的最终应用至关重要。作者深入分析了不同封装技术对 MEMS 器件性能的影响,以及如何在微观层面实现高可靠性的互联互通。书中还探讨了 MEMS 系统的可靠性、测试和校准等关键问题,这为我进行实际的 MEMS 产品开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它不像一些教材那样只会讲理论,而是非常注重实际工程中的问题和挑战。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对 MEMS 的技术细节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更学会了如何从一个系统工程的角度去思考 MEMS 的设计和应用。这本书的启发性在于,它让我认识到 MEMS 技术不仅仅是单个器件的制造,更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系统工程。它为我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考方式,也让我对 MEMS 技术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评分《微机电系统基础》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一个庞大而复杂的迷宫中,找到了一张详尽到令人发指的地图。我之前接触过一些MEMS相关的资料,但总是感觉零散不成体系,知识点之间缺乏连贯性。而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条理清晰地为我指明了方向。它不仅仅是罗列概念,更注重将各个知识点融会贯通。例如,在讲解加速度计的原理时,它会追溯到牛顿第二定律,然后引申到微机械结构的形变,再结合电路信号的采集和处理,整个过程衔接得非常自然流畅。书中对各种MEMS传感器的详细介绍,包括了它们的设计理念、关键参数以及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这让我对MEMS技术的实际价值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我尤其欣赏书中对集成化的探讨,它强调了MEMS器件与电子电路的融合,以及如何在微观层面实现更强大的功能。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让我印象深刻,它提供了一种系统性的学习方法,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MEMS设计的挑战与机遇。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MEMS的理解上了一个全新的台阶,不再是零散的知识点,而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
评分这本书带来的最直接感受就是“全”。它几乎涵盖了MEMS领域的方方面面,从最基础的物理原理到最前沿的应用技术,无所不包。我原本以为 MEMS 只是一个小小的芯片,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它庞大的生态系统。书中对 MEMS 的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让我能够理解这项技术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而对于各种 MEMS 器件的详细讲解,比如微镜阵列、微流控芯片、微机器人等,更是让我大开眼界,原来微小的东西也能承载如此强大的功能。它不仅讲解了这些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还深入探讨了它们在生命科学、通信、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众多领域的应用前景。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 MEMS 传感器的章节,它详细介绍了各种传感器的类型、性能指标以及它们在智能设备中的作用。这本书就像一个百科全书,让我对 MEMS 技术的广度和深度有了前所未有的认识。它不仅满足了我对知识的好奇心,更激发了我对 MEMS 领域未来发展的无限遐想。
评分这本书简直太惊艳了!作为一个对微机电系统(MEMS)一直充满好奇,但又不知从何下手的新手来说,这本书简直就是黑暗中的一道曙光。它的内容安排非常合理,从最基础的物理原理讲起,循序渐进地介绍了MEMS器件的各种工作原理,比如压电效应、静电驱动、热膨胀等。书中不仅讲解了理论知识,还配有大量的插图和示意图,让那些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形象,我甚至可以想象出那些微小的机械结构是如何工作的。作者的讲解非常深入浅出,即使是复杂的数学公式,也能通过清晰的推导和直观的类比来解释,让原本枯燥的技术变得易于理解。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MEMS材料选择和制造工艺的章节,这部分内容让我对MEMS的实际应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它详细介绍了硅微加工、LIGA工艺、微注射成型等多种制造技术,并分析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读完这部分,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微观的制造工厂,亲眼见证着那些精密的器件是如何被“雕刻”出来的。这本书不仅适合初学者,我相信即使是有一定基础的工程师,也能从中获得很多启发和新的视角。它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宝藏,也是我打开MEMS世界大门的钥匙!
评分坦白说,这本书的厚度让我有些望而却步,但当我真正翻开它,便被其严谨的学术风格和扎实的理论功底所折服。它不是一本轻松的读物,需要投入相当的精力和时间去消化。书中关于MEMS器件的建模和仿真部分,处理得非常到位。它详细介绍了有限元分析(FEA)等数值计算方法在MEMS设计中的应用,并提供了相关的数学模型和仿真实例。这对于我这种需要进行实际MEMS设计和优化的读者来说,价值巨大。我学会了如何通过仿真来预测器件的性能,如何优化结构参数以达到最佳效果,甚至是如何避免潜在的设计缺陷。书中对各种MEMS驱动器和执行器的深入分析,包括了它们的能量转换机制、响应速度、输出力和位移等关键指标,也为我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而且,作者在讨论制造工艺时,也充分考虑到了实际生产中的诸多限制因素,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这本书更像是一本 MEMS 工程领域的“圣经”,它为我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用的设计指导,帮助我在 MEMS 的研究和开发道路上,能够走得更稳、更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