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润滑油配方与制备300例(李东光) | 作者 | 李东光 |
| 定价 | 88.00元 | 出版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 ISBN | 9787122235145 | 出版日期 | 2015-06-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本书收集了近300例润滑油的制备实例,详细地介绍了原料配比、制备方法、原料配伍、产品应用、产品特性等,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本书可供润滑油生产企业的技术人员,工业制造行业的相关工艺技术人员和设备管理人员、石油产品的经销人员等参考使用。 |
| 作者简介 | |
| 李东光,亚东集团,经理,该作者自毕业后20多年一直从事精细化工的科研、生产及管理工作,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在项目研究和企业管理等方面取得了很多成绩与经验。能够独立主持科研项目,进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方案拟定、工艺设计、小试及中试的实验研究,同时在人员管理与市场营销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研项目有多项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石家庄科技进步一等奖。多次获得市、主管局、集团、厂各级别的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等荣誉称号。1998年入选《当代中国科学家与发明家大辞典》(第四卷)。是我社多本精细化工方面图书编者,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较好.尤其是配方类和胶黏剂类. |
| 目录 | |
| 1通用润滑油 |
| 编辑推荐 | |
| **的润滑油配方 |
| 文摘 | |
| |
| 序言 | |
读到《润滑油配方与制备300例》这本书的书名,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无数个润滑油产品的身影,它们无处不在,却又鲜为人知。我一直对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书籍抱有较高的期望,相信它们在内容的严谨性和学术性上都有一定的保障。李东光教授的名字,也让我对这本书的学术深度有所期待。我特别好奇的是,书中这“300例”的配方,是否涵盖了当下润滑油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例如,在环保法规日益严格的背景下,书中是否会介绍一些生物基润滑油、可降解润滑油的配方,或者是在节能降耗方面有突出表现的低粘度或高性能润滑油的制备技术?我也希望了解书中是否会对一些关键添加剂(如抗磨剂、极压剂、清净分散剂、粘度指数改进剂等)的功能进行详细的解释,并且说明它们在不同配方中的作用机制。
评分我拿到《润滑油配方与制备300例》这本书,李东光老师的署名让我对其专业性有了初步的信心。这本书的出现,恰好填补了我近期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个知识空白。我所在的工厂,近期引进了一批新的生产设备,对润滑油的要求非常苛刻,原有的润滑方案已经无法满足需求,而我们团队对如何根据设备特性重新设计或选择合适的润滑油配方,显得力不从心。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系统地学习到不同类型润滑油(如液压油、齿轮油、高温润滑脂等)的基本组成、性能指标以及它们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选择依据。我更看重的是书中“制备”部分的阐述,这是否意味着它会提供一些关于润滑油生产过程中关键工艺参数的控制要点,例如混合、均质、过滤等环节的注意事项?或者,它会涉及一些关于如何评价润滑油产品质量的方法和标准?如果能够了解到如何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全过程,对于我们进行内部的质量控制和优化生产流程将会有极大的帮助。
评分这本书《润滑油配方与制备300例》,由李东光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光从书名就透出一股浓浓的实践导向。我一直认为,理论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但如果不能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那么它就难以发挥真正的价值。因此,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切实可行的配方实例,并且在“制备”部分给出清晰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我希望书中能够涉及到一些基础润滑油的性能测试方法,比如运动粘度、倾点、闪点、四球试验等,这样我才能更好地理解配方中各个组分对最终产品性能的影响。此外,对于一些特殊用途的润滑剂,比如食品级润滑油、高温链条油、或者用于精密仪器上的低挥发性润滑油,书中是否会提供相应的配方和制备工艺?这对于我未来可能涉及到的相关领域,将会提供宝贵的参考。
评分这本书的作者李东光,在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了这本《润滑油配方与制备300例》,光是书名就足以激发我对润滑油这个领域的好奇心。我一直觉得润滑油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和精密的工程技术。从我们日常使用的汽车机油,到工业生产中的精密设备润滑,再到航空航天领域的特种润滑剂,它们各自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默默地保障着各种机械的顺畅运转,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能耗。而要实现这些功能,离不开背后科学严谨的配方设计和精湛的制备工艺。这本书以“300例”为切入点,我猜想它会像一本“食谱”一样,为我展示三百种不同的润滑油配方,从基础的矿物油基润滑油,到各种合成润滑油,再到针对特定工况的特种润滑剂,每一种配方背后可能都隐藏着解决某个实际问题的智慧结晶。我期待能从中了解到不同基础油的选择、各种添加剂的功能和复配原则,以及它们如何协同作用,最终达到所需的润滑、抗磨、防锈、抗氧化等性能。对于我这样一个初学者来说,这样的案例式教学无疑是最直观有效的学习方式。
评分作为一名对汽车保养有浓厚兴趣的爱好者,《润滑油配方与制备300例》这本书,尤其是李东光老师的编著,引起了我的极大关注。我一直想深入了解汽车发动机润滑油的奥秘,比如为什么不同车型的机油粘度等级会有差异,为什么需要全合成、半合成和矿物油之分,以及各种添加剂是如何影响机油的性能,进而影响发动机的寿命和燃油经济性的。书中“300例”的设置,让我联想到是否包含了针对不同类型发动机(如涡轮增压、自然吸气)以及不同工况(如高温、低温、长途、短途)的专属润滑油配方。我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关于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爱车的机油的实用建议,了解不同配方下的机油在实际使用中会有怎样的表现差异,比如是否能提供更好的抗磨保护,更有效的清洁能力,或者更低的油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