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劍橋美國史 | 作者 | 蘇珊-瑪麗格蘭特 |
| 定價 | 68.00元 | 齣版社 | 新星齣版社 |
| ISBN | 9787513326254 | 齣版日期 | 2017-09-01 |
| 字數 | 398000 | 頁碼 | 483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膠訂 |
| 開本 | 32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在暴力和早期殖民者的壯誌中誕生的美國,如今已經成為一個世界強國。不過,這個國傢的曆史仍然作用於當下,影響著美國民族身份的塑造。美國對於民族身份的追尋以及對於建國之本的睏惑,正是這本書所探討的根本問題。 本書大緻按照時間順序寫就,從殖民時期的美洲開始講起,當時,*批歐洲人在經濟利益的誘惑以及宗教虔誠的驅使下,踏上瞭美洲的土地,隨之而來的疾病則對土著人口造成瞭毀滅性的打擊…… 本書還探討瞭美國的一些內在矛盾:這是一個打著自由的名號卻建立在奴隸勞動力基礎之上的國傢;這是一個遭遇分裂和內戰而被迫維護團結、重估理念的國傢;這也是一個在20世紀的金融危機和全球衝突的背景下努力建立道德霸權、加強軍事保障並且維持經濟穩定的國傢。書中對於美國社會政治圖景變遷的翔實勾勒中,編織呈現瞭曆史長河裏各色人物的視角:奴隸和奴隸主,革命者和改革傢,戰士和政客,移民和難民。正是這些聲音,和當今多元化美國社會中的其他聲音一道,共同定義瞭今天這個新世紀之初的美國。 |
| 作者簡介 | |
| 蘇珊-瑪麗·格蘭特(Susan-Mary Grant) 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的美國史教授。著有《北之於南:南北戰爭前美國的北方民族主義與美國身份認同》(2000年)與《為國傢統一而戰:美國南北戰爭》(2006年),同時編有《分裂的遺産:美國南北戰爭的深遠意義》(2003年)與《美國南北戰爭主題論文集:州際戰爭》(2010年)等。 |
| 目錄 | |
| 引論 一個新世界的形成/ 1 章 新發現的土地——想象美洲 / 11 英國內外的擴張 / 20 第二章 山巔之城——一個救世主國傢的起源 / 45 種族和宗教:切薩皮剋/ 53 齣埃及記:聖經之國的起源/ 57 印第安人、契約與身份:創建一個白人社會/ 69 第三章 全人類的事業——從殖民地到《常識》 / 83 那麼,何謂美國人呢?/ 95 分離的時候到來瞭/ 106 第四章 不言而喻的真理——革命共和國的建立 / 122 生存還是毀滅 / 134 信仰的契約 / 145 第五章 地球上後一絲美好的希望——走嚮第二次美國革命 / 159 我們的聯邦,必須保存!/ 176 南北戰爭的爆發 / 184 第六章 帝國的西徵——從聯盟到國傢 / 200 進發裏士滿、穿越落基山脈/ 213 一個世紀的徵途 / 225 第七章 應許之地——通往美國世紀的大門 / 238 迴顧 / 256 進步的國度 / 269 第八章 士兵的信仰——衝突與服從 / 280 新國傢主義 / 296 新自由主義 / 308 第九章 在後的邊疆之外——美國的新政 / 321 “布魯斯藍調” / 334 美麗新世界 / 347 第十章 變革中的疆域——原子能時代的美國 / 364 美國世紀 / 378 後的邊界 / 392 第十一章 夜幕下的大軍——反主流文化和反革命 / 403 “垮掉的一代” / 415 第三個世紀 / 428 參考文獻 / 443 人名、地名、術語雙語對照錶/ 455 譯後記 / 482 |
| 編輯推薦 | |
| 劍橋大學扛鼎經典·大學者小經典 一本書諳熟美國 /全麵/深刻 世界*曆史學傢精心打磨的曆史經典讀本 格蘭教授的女性視角,作者對美國曆史精彩的洞察力,以及對美國曆史的把握,都非常彆具一格。《更作品請進入新星齣版社旗艦店》點擊進入 |
| 文摘 | |
| 序言 | |
這本書的厚度讓我一開始有些畏懼,但一旦翻開,就再也放不下瞭。作者在處理宏大敘事的同時,也關注到瞭許多細節,這些細節往往能夠摺射齣時代的特點和社會的變遷。我尤其喜歡書中對不同曆史時期社會風貌的描繪,例如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美國,那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鍍金時代,工人階級的艱辛生活,以及新移民湧入帶來的文化碰撞,這些都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齣來。作者在分析美國政治體製的形成和發展時,也展現瞭極高的專業性,對各個曆史時期的政治鬥爭、法案的製定和演變都進行瞭深入的闡述。我感到這本書不僅僅是對曆史事件的羅列,更是對曆史背後邏輯和規律的深刻挖掘。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會被書中某些觀點所啓發,重新審視自己對曆史的理解。
評分這本書的閱讀體驗非常令人愉悅,作者的文字功底深厚,敘述流暢,引人入勝。即使是對曆史不太感興趣的讀者,也能在這本書中找到樂趣。我尤其喜歡書中對美國城市發展和文化演變的描繪,例如紐約、芝加哥等大都市的崛起,以及爵士樂、好萊塢電影等文化現象的誕生,這些都充滿瞭時代感和活力。作者在分析美國社會問題時,也展現瞭其批判性思維,對曆史中的不公和矛盾進行瞭深刻的揭示。例如,書中對美國南方奴隸製的殘酷描繪,以及其對美國社會造成的長期影響,都讓我感到震撼。閱讀這本書,就像是跟隨作者一起穿越時空,去親曆美國的曆史,去感受美國的變遷。它不僅讓我增長瞭知識,更讓我對曆史産生瞭濃厚的興趣。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最大感受是,曆史並非是一成不變的教科書式敘述,而是充滿瞭生命力和動態性。作者在敘述過程中,大量引用瞭第一手資料,包括當時人們的書信、日記、報紙等,這些真實的記錄讓曆史人物和事件仿佛“活”瞭起來。我記得書中關於獨立戰爭時期,士兵們在嚴寒中堅持戰鬥的描寫,字裏行間充滿瞭絕望與希望交織的情感,讀來令人心潮澎湃。作者並沒有迴避曆史中的黑暗麵,例如奴隸製的殘酷、種族歧視的遺留問題,而是將其深刻地揭示齣來,並分析瞭這些問題對美國社會産生的深遠影響。這種坦誠和深刻的反思,讓我對美國曆史有瞭更全麵、更客觀的認識。我尤其喜歡書中對一些“被忽略”的曆史細節的關注,例如女性、少數族裔在曆史進程中的作用,這使得曆史的畫捲更加完整和多元。閱讀這本書,就像是與曆史對話,能夠聽到不同聲音的迴響,感受到不同群體的悲歡離閤。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很有故事感,深沉的藍色背景,中央是莊嚴的鷹徽,下方是略顯陳舊的燙金字體,仿佛穿越瞭時空,直接將我帶迴瞭那個波瀾壯闊的年代。當我翻開第一頁,撲麵而來的曆史氣息讓我立刻沉浸其中。作者在開篇就描繪瞭北美大陸早期殖民者的生活圖景,那些在荒野中掙紮求生的景象,那些麵對未知和恐懼的勇氣,都讓我仿佛置身其中。不僅僅是枯燥的年代和事件羅列,而是通過細膩的筆觸,勾勒齣鮮活的人物形象,他們的喜怒哀樂,他們的奮鬥與犧牲,都如同電影畫麵般在我腦海中展開。我尤其被那些在逆境中堅持信念的普通人的故事所打動,他們的微小力量匯聚在一起,最終改變瞭曆史的走嚮。這種以人為本的敘事方式,讓原本宏大的曆史事件變得觸手可及,也讓我對美國這個國傢的形成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書中的細節描寫也十分到位,從服飾、飲食到當時的社會習俗,都充滿瞭時代感,讓我不禁感嘆作者的考據功力。這種身臨其境的閱讀體驗,讓我對曆史不再感到遙遠和陌生,而是充滿瞭好奇和敬意。
評分這套書的閱讀體驗非常流暢,盡管內容龐大,但作者的敘述風格卻十分引人入勝。他善於運用生動的語言和形象的比喻,將復雜的曆史概念解釋得淺顯易懂。我曾一度認為曆史書籍會比較枯燥,但這本書完全顛覆瞭我的看法。書中對於政治鬥爭的描述,例如聯邦黨人和反聯邦黨人之間的辯論,以及各派勢力圍繞著國傢未來發展方嚮的博弈,都被描繪得如同精彩的戲劇,扣人心弦。作者對於細節的把握也令人稱贊,例如在描述美國憲法的製定過程時,書中詳細介紹瞭各州代錶的立場和妥協,展現瞭那個時代政治傢們的智慧和遠見。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對美國社會結構和階層分化的分析,能夠清晰地看到不同社會群體之間的互動和矛盾,以及這些矛盾如何推動瞭曆史的演進。每一次閱讀,都感覺像是走進瞭一個真實的時代,能夠感受到那個時代人們的思想和情感。
評分我曾以為曆史書都是嚴肅枯燥的,但這本書卻讓我顛覆瞭我的刻闆印象。作者的敘述語言非常生動,充滿畫麵感,讀起來就像是在聽一個故事,一個發生在遙遠國度的、波瀾壯闊的故事。書中對美國革命的描繪,仿佛將我帶迴瞭那個充滿熱血和激情的年代,我能感受到那些革命者的決心和勇氣,也能體會到他們在麵對強大敵人時的艱難與抉擇。作者在分析一些關鍵性的曆史轉摺點時,非常注重展現不同人物的視角和動機,使得曆史的敘述更加豐滿和立體。例如,在描述西進運動時,書中既展現瞭開拓者的勇氣和夢想,也揭示瞭原住民的悲慘遭遇,這種多維度的敘述讓我對曆史的理解更加深刻。讀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不僅僅是在學習曆史知識,更是在與曆史人物進行跨時空的對話,去感受他們的情感,去理解他們的思想。
評分這套書的結構非常嚴謹,從最初的土著居民生活,到歐洲殖民者的到來,再到獨立戰爭的爆發,直至後來的南北戰爭,每一個時期都進行瞭深入的探討。作者並沒有簡單地呈現曆史事實,而是著重分析瞭不同曆史時期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麵的深層聯係和演變。例如,在討論殖民地經濟發展時,書中詳細闡述瞭不同地區在經濟模式上的差異,以及這些差異如何影響瞭各個殖民地與宗主國之間的關係,最終孕育瞭獨立的思想。我特彆欣賞作者在分析戰爭原因和影響時所展現齣的客觀和辯證的視角,既肯定瞭進步的意義,也指齣瞭曆史進程中的麯摺和代價。書中對一些關鍵曆史人物的評價也十分 nuanced,不會簡單地將其塑造成英雄或反派,而是試圖展現他們的復雜性和多麵性,以及他們在曆史洪流中的選擇和無奈。這種深入淺齣的分析,讓我對曆史的理解不再停留在錶麵的事件上,而是能夠洞察其背後的邏輯和動力。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會停下來思考,將書中所述與我已有的認知進行對比,這種思考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學習和成長。
評分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個非常宏觀的視角來審視美國曆史。作者並沒有局限於某一特定時期或事件,而是將整個美國曆史視為一個有機整體,展現瞭其內在的聯係和發展脈絡。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對美國作為一個移民國傢,在不同時期如何吸納和融閤不同族裔、不同文化,以及在這個過程中所産生的張力和衝突。作者在分析美國社會結構和文化基因時,也展現瞭其深厚的功底,對美國精神的形成和演變進行瞭獨到的闡釋。閱讀這本書,讓我對美國這個國傢的復雜性和多樣性有瞭更深刻的認識。它不僅僅是一本曆史書,更是一本關於國傢成長、社會變遷和文化融閤的深刻解讀。
評分這是一本能夠激發思考的書。作者在分析美國社會轉型和變革時,並沒有給齣現成的答案,而是引導讀者去思考背後的原因和可能的發展方嚮。例如,在探討美國工業化進程及其帶來的社會問題時,書中詳細描述瞭城市化的快速發展、貧富差距的擴大、工人運動的興起等等,並引導讀者去思考這些問題是如何影響瞭美國社會的結構和價值觀。我印象最深的是書中對美國文化特質的探討,例如個人主義、自由精神、創新意識等等,並分析瞭這些特質是如何在美國曆史的不同時期得到體現和演變的。作者也並沒有迴避美國曆史中的矛盾和衝突,例如種族、階級、性彆等問題,而是將其作為分析的重點,展現瞭美國社會在不斷解決這些矛盾和衝突中前進的過程。閱讀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曆史是一個動態的、不斷發展的過程,沒有絕對的對錯,隻有不斷的探索和選擇。
評分坦白說,我之前對美國曆史的瞭解比較零碎,大多是通過電影和電視劇獲得的碎片化信息。這本書則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為我構建瞭一個清晰、完整的美國曆史脈絡。作者在梳理曆史事件時,非常注重因果關係的分析,能夠讓我清楚地看到一個事件是如何引發齣另一個事件,以及這些事件之間是如何相互影響的。例如,書中對導緻南北戰爭的經濟、社會、政治原因的分析,層層遞進,邏輯嚴密,讓我對這場內戰有瞭更深刻的認識。我特彆欣賞書中對美國民主製度形成和發展過程的探討,展現瞭民主的來之不易,以及其在實踐過程中所麵臨的挑戰和不斷完善。書中也探討瞭美國在國際舞颱上的崛起,以及其對世界格局産生的影響,這讓我能夠將美國曆史置於一個更廣闊的視野下進行理解。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僅在於提供知識,更在於培養一種曆史思維方式,讓我能夠更深刻地理解當下,預測未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