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美国史 湖北新华书店

剑桥美国史 湖北新华书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苏珊-玛丽格兰特 著
图书标签:
  • 美国史
  • 剑桥
  • 历史
  • 湖北新华书店
  • 教材
  • 学术
  • 史学
  • 通史
  • 海外史
  • 美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湖北新华书店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ISBN:9787513326254
商品编码:17744860427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7-09-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剑桥美国史 作者 苏珊-玛丽格兰特
定价 68.00元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ISBN 9787513326254 出版日期 2017-09-01
字数 398000 页码 483
版次 1 装帧 平装-胶订
开本 32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在暴力和早期殖民者的壮志中诞生的美国,如今已经成为一个世界强国。不过,这个国家的历史仍然作用于当下,影响着美国民族身份的塑造。美国对于民族身份的追寻以及对于建国之本的困惑,正是这本书所探讨的根本问题。

  本书大致按照时间顺序写就,从殖民时期的美洲开始讲起,当时,*批欧洲人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以及宗教虔诚的驱使下,踏上了美洲的土地,随之而来的疾病则对土著人口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本书还探讨了美国的一些内在矛盾:这是一个打着自由的名号却建立在奴隶劳动力基础之上的国家;这是一个遭遇分裂和内战而被迫维护团结、重估理念的国家;这也是一个在20世纪的金融危机和全球冲突的背景下努力建立道德霸权、加强军事保障并且维持经济稳定的国家。书中对于美国社会政治图景变迁的翔实勾勒中,编织呈现了历史长河里各色人物的视角:奴隶和奴隶主,革命者和改革家,战士和政客,移民和难民。正是这些声音,和当今多元化美国社会中的其他声音一道,共同定义了今天这个新世纪之初的美国。


   作者简介

  苏珊-玛丽·格兰特(Susan-Mary Grant)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美国史教授。著有《北之于南:南北战争前美国的北方民族主义与美国身份认同》(2000年)与《为国家统一而战:美国南北战争》(2006年),同时编有《分裂的遗产:美国南北战争的深远意义》(2003年)与《美国南北战争主题论文集:州际战争》(2010年)等。


   目录

引论 一个新世界的形成/ 1

章 新发现的土地——想象美洲 / 11

英国内外的扩张 / 20

第二章 山巅之城——一个救世主国家的起源 / 45

种族和宗教:切萨皮克/ 53

出埃及记:圣经之国的起源/ 57

印第安人、契约与身份:创建一个白人社会/ 69

第三章 全人类的事业——从殖民地到《常识》 / 83

那么,何谓美国人呢?/ 95

分离的时候到来了/ 106

第四章 不言而喻的真理——革命共和国的建立 / 122

生存还是毁灭 / 134

信仰的契约 / 145

第五章 地球上后一丝美好的希望——走向第二次美国革命 / 159

我们的联邦,必须保存!/ 176

南北战争的爆发 / 184

第六章 帝国的西征——从联盟到国家 / 200

进发里士满、穿越落基山脉/ 213

一个世纪的征途 / 225

第七章 应许之地——通往美国世纪的大门 / 238

回顾 / 256

进步的国度 / 269

第八章 士兵的信仰——冲突与服从 / 280

新国家主义 / 296

新自由主义 / 308

第九章 在后的边疆之外——美国的新政 / 321

“布鲁斯蓝调” / 334

美丽新世界 / 347

第十章 变革中的疆域——原子能时代的美国 / 364

美国世纪 / 378

后的边界 / 392

第十一章 夜幕下的大军——反主流文化和反革命 / 403

“垮掉的一代” / 415

第三个世纪 / 428

参考文献 / 443

人名、地名、术语双语对照表/ 455

译后记 / 482


   编辑推荐
剑桥大学扛鼎经典·大学者小经典   一本书谙熟美国 /全面/深刻  世界*历史学家精心打磨的历史经典读本  格兰教授的女性视角,作者对美国历史精彩的洞察力,以及对美国历史的把握,都非常别具一格。《更作品请进入新星出版社旗舰店》点击进入

   文摘

   序言

《哈佛中国史》 《哈佛中国史》是一部由哈佛大学历史学系顶尖学者集体创作的宏大中国通史。这部系列著作以其深刻的洞察力、严谨的学术态度和生动翔实的叙述,为读者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中国历史画卷。全书共分六卷,从史前文明的曙光一直讲到二十世纪末的现代中国,全面而深入地探讨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关键节点及其深远影响。 第一卷:《远古中国:从起源到王朝的奠基》 本卷由知名汉学家艾兰(Lothar von Falkenhausen)撰写,聚焦于中国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发展。从早期人类的足迹,到新石器时代各具特色的文化遗存,再到夏、商、周三代王朝的建立与演变,本书深入剖析了中国早期社会结构的形成、宗教信仰的演进、青铜文明的辉煌以及早期政治制度的萌芽。作者通过对考古发现和传世文献的细致解读,生动展现了中华文明如何在漫长的岁月中积淀、融合,并为后续的辉煌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卷:《帝国的形成:从秦到隋的统一与变革》 李峰教授(Li Feng)在本卷中,着力描绘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的崛起及其对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本书详细阐述了秦始皇如何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推行郡县制、文字、度量衡的统一,以及其背后深刻的社会、经济和思想变革。随后,作者探讨了汉朝如何继承和发展秦制,开创了长达四百年的帝国盛世,包括汉武帝的对外扩张、儒家思想的确立、丝绸之路的开通等。接着,本书又梳理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历史上的分裂与融合,佛教的传入与发展,以及北方民族南迁带来的文化冲击与交融。最终,隋朝的再统一,为中国历史上又一个黄金时代的到来拉开了序幕。 第三卷:《帝国的辉煌:从唐到宋的繁荣与创新》 本卷由傅兰(Valerie Hansen)执笔,带领读者走进中国历史上的两大巅峰时期——唐朝和宋朝。唐朝以其开放包容的姿态、繁荣昌盛的经济、灿烂辉煌的文化,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目光。本书详细描绘了唐朝的政治制度、社会生活、文学艺术,以及与周边民族的交流互动。唐诗的绝代风华,长安城的国际都市风采,都将在字里行间跃然纸上。随后,作者将目光转向宋朝,这个在经济、科技、文化上都取得了惊人成就的时代。宋朝的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城市化进程显著,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技术的发明和应用,深刻改变了世界。同时,宋朝的理学兴起,文人政治发达,市民文化蓬勃发展,也塑造了中国独特的文化面貌。 第四卷:《帝国的转型:从元到明的中西互动与社会变迁》 由卜正民(Timothy Brook)撰写的本卷,将焦点置于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变革与碰撞的时期。元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其统治方式、民族政策以及对中西交流的影响,都得到了深入的探讨。蒙古帝国的西征,极大地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联系,丝绸之路再次焕发活力,东西方的物质、文化、技术得以更广泛的交流。明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本书分析了明朝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对外政策(如郑和下西洋),以及其在文化、艺术、思想领域取得的成就。同时,本书也关注了明朝中后期社会经济的变化,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以及与欧洲传教士和商人的接触,揭示了中国在世界体系中的位置及其面临的挑战。 第五卷:《帝国的黄昏:从清朝的兴衰到帝制的终结》 本卷由史景迁(Jonathan Spence)倾情创作,以其精湛的叙事技巧,描绘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崛起、鼎盛与衰落。本书详细阐述了清朝的建立、康乾盛世的辉煌,以及其在统治方式、文化政策上的特点。然而,随着西方列强的崛起和工业革命的深入,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本书深入分析了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一系列重大事件,揭示了清朝在内忧外患中步履维艰的历程。最后,本书将目光聚焦于辛亥革命,这个终结了中国两千多年帝制的伟大变革,以及孙中山等革命先驱的探索与努力。 第六卷:《中国的现代:从民国到二十世纪末的跌宕起伏》 作为《哈佛中国史》系列的收官之作,本卷由费正清(John K. Fairbank)与赖肖尔(Edwin O. Reischauer)的传人执笔,梳理了中国从民国成立至今的波澜壮阔的近现代历史。本书详细回顾了中华民国时期的政治动荡、抗日战争的艰苦卓绝、国共内战的残酷斗争。随后,本书将深入探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文化大革命的动荡,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迁。作者着力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政策调整、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国际地位的提升,以及中国人民在这一过程中所经历的苦难与辉煌。本书旨在呈现一个复杂而多维的现代中国形象,以及其在全球化时代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哈佛中国史》 以其宏大的视野、深厚的学术底蕴、严谨的逻辑和生动有趣的叙述,成为读者了解中国历史的必读之作。它不仅仅是一部历史著作,更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思想旅程,帮助读者深刻理解中国文明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厚度让我一开始有些畏惧,但一旦翻开,就再也放不下了。作者在处理宏大叙事的同时,也关注到了许多细节,这些细节往往能够折射出时代的特点和社会的变迁。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不同历史时期社会风貌的描绘,例如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那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镀金时代,工人阶级的艰辛生活,以及新移民涌入带来的文化碰撞,这些都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出来。作者在分析美国政治体制的形成和发展时,也展现了极高的专业性,对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斗争、法案的制定和演变都进行了深入的阐述。我感到这本书不仅仅是对历史事件的罗列,更是对历史背后逻辑和规律的深刻挖掘。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被书中某些观点所启发,重新审视自己对历史的理解。

评分

坦白说,我之前对美国历史的了解比较零碎,大多是通过电影和电视剧获得的碎片化信息。这本书则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为我构建了一个清晰、完整的美国历史脉络。作者在梳理历史事件时,非常注重因果关系的分析,能够让我清楚地看到一个事件是如何引发出另一个事件,以及这些事件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的。例如,书中对导致南北战争的经济、社会、政治原因的分析,层层递进,逻辑严密,让我对这场内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特别欣赏书中对美国民主制度形成和发展过程的探讨,展现了民主的来之不易,以及其在实践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不断完善。书中也探讨了美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崛起,以及其对世界格局产生的影响,这让我能够将美国历史置于一个更广阔的视野下进行理解。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提供知识,更在于培养一种历史思维方式,让我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当下,预测未来。

评分

这套书的结构非常严谨,从最初的土著居民生活,到欧洲殖民者的到来,再到独立战争的爆发,直至后来的南北战争,每一个时期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呈现历史事实,而是着重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深层联系和演变。例如,在讨论殖民地经济发展时,书中详细阐述了不同地区在经济模式上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如何影响了各个殖民地与宗主国之间的关系,最终孕育了独立的思想。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分析战争原因和影响时所展现出的客观和辩证的视角,既肯定了进步的意义,也指出了历史进程中的曲折和代价。书中对一些关键历史人物的评价也十分 nuanced,不会简单地将其塑造成英雄或反派,而是试图展现他们的复杂性和多面性,以及他们在历史洪流中的选择和无奈。这种深入浅出的分析,让我对历史的理解不再停留在表面的事件上,而是能够洞察其背后的逻辑和动力。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思考,将书中所述与我已有的认知进行对比,这种思考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和成长。

评分

这是一本能够激发思考的书。作者在分析美国社会转型和变革时,并没有给出现成的答案,而是引导读者去思考背后的原因和可能的发展方向。例如,在探讨美国工业化进程及其带来的社会问题时,书中详细描述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贫富差距的扩大、工人运动的兴起等等,并引导读者去思考这些问题是如何影响了美国社会的结构和价值观。我印象最深的是书中对美国文化特质的探讨,例如个人主义、自由精神、创新意识等等,并分析了这些特质是如何在美国历史的不同时期得到体现和演变的。作者也并没有回避美国历史中的矛盾和冲突,例如种族、阶级、性别等问题,而是将其作为分析的重点,展现了美国社会在不断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中前进的过程。阅读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历史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不断的探索和选择。

评分

这套书的阅读体验非常流畅,尽管内容庞大,但作者的叙述风格却十分引人入胜。他善于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将复杂的历史概念解释得浅显易懂。我曾一度认为历史书籍会比较枯燥,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看法。书中对于政治斗争的描述,例如联邦党人和反联邦党人之间的辩论,以及各派势力围绕着国家未来发展方向的博弈,都被描绘得如同精彩的戏剧,扣人心弦。作者对于细节的把握也令人称赞,例如在描述美国宪法的制定过程时,书中详细介绍了各州代表的立场和妥协,展现了那个时代政治家们的智慧和远见。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美国社会结构和阶层分化的分析,能够清晰地看到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互动和矛盾,以及这些矛盾如何推动了历史的演进。每一次阅读,都感觉像是走进了一个真实的时代,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们的思想和情感。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很有故事感,深沉的蓝色背景,中央是庄严的鹰徽,下方是略显陈旧的烫金字体,仿佛穿越了时空,直接将我带回了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当我翻开第一页,扑面而来的历史气息让我立刻沉浸其中。作者在开篇就描绘了北美大陆早期殖民者的生活图景,那些在荒野中挣扎求生的景象,那些面对未知和恐惧的勇气,都让我仿佛置身其中。不仅仅是枯燥的年代和事件罗列,而是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鲜活的人物形象,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奋斗与牺牲,都如同电影画面般在我脑海中展开。我尤其被那些在逆境中坚持信念的普通人的故事所打动,他们的微小力量汇聚在一起,最终改变了历史的走向。这种以人为本的叙事方式,让原本宏大的历史事件变得触手可及,也让我对美国这个国家的形成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书中的细节描写也十分到位,从服饰、饮食到当时的社会习俗,都充满了时代感,让我不禁感叹作者的考据功力。这种身临其境的阅读体验,让我对历史不再感到遥远和陌生,而是充满了好奇和敬意。

评分

我曾以为历史书都是严肃枯燥的,但这本书却让我颠覆了我的刻板印象。作者的叙述语言非常生动,充满画面感,读起来就像是在听一个故事,一个发生在遥远国度的、波澜壮阔的故事。书中对美国革命的描绘,仿佛将我带回了那个充满热血和激情的年代,我能感受到那些革命者的决心和勇气,也能体会到他们在面对强大敌人时的艰难与抉择。作者在分析一些关键性的历史转折点时,非常注重展现不同人物的视角和动机,使得历史的叙述更加丰满和立体。例如,在描述西进运动时,书中既展现了开拓者的勇气和梦想,也揭示了原住民的悲惨遭遇,这种多维度的叙述让我对历史的理解更加深刻。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学习历史知识,更是在与历史人物进行跨时空的对话,去感受他们的情感,去理解他们的思想。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非常宏观的视角来审视美国历史。作者并没有局限于某一特定时期或事件,而是将整个美国历史视为一个有机整体,展现了其内在的联系和发展脉络。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在不同时期如何吸纳和融合不同族裔、不同文化,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产生的张力和冲突。作者在分析美国社会结构和文化基因时,也展现了其深厚的功底,对美国精神的形成和演变进行了独到的阐释。阅读这本书,让我对美国这个国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它不仅仅是一本历史书,更是一本关于国家成长、社会变迁和文化融合的深刻解读。

评分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令人愉悦,作者的文字功底深厚,叙述流畅,引人入胜。即使是对历史不太感兴趣的读者,也能在这本书中找到乐趣。我尤其喜欢书中对美国城市发展和文化演变的描绘,例如纽约、芝加哥等大都市的崛起,以及爵士乐、好莱坞电影等文化现象的诞生,这些都充满了时代感和活力。作者在分析美国社会问题时,也展现了其批判性思维,对历史中的不公和矛盾进行了深刻的揭示。例如,书中对美国南方奴隶制的残酷描绘,以及其对美国社会造成的长期影响,都让我感到震撼。阅读这本书,就像是跟随作者一起穿越时空,去亲历美国的历史,去感受美国的变迁。它不仅让我增长了知识,更让我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最大感受是,历史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教科书式叙述,而是充满了生命力和动态性。作者在叙述过程中,大量引用了第一手资料,包括当时人们的书信、日记、报纸等,这些真实的记录让历史人物和事件仿佛“活”了起来。我记得书中关于独立战争时期,士兵们在严寒中坚持战斗的描写,字里行间充满了绝望与希望交织的情感,读来令人心潮澎湃。作者并没有回避历史中的黑暗面,例如奴隶制的残酷、种族歧视的遗留问题,而是将其深刻地揭示出来,并分析了这些问题对美国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这种坦诚和深刻的反思,让我对美国历史有了更全面、更客观的认识。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一些“被忽略”的历史细节的关注,例如女性、少数族裔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这使得历史的画卷更加完整和多元。阅读这本书,就像是与历史对话,能够听到不同声音的回响,感受到不同群体的悲欢离合。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