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谈木心-《文学回忆录》补遗+文学回忆录 共3册
图书总定价:137.00元
作者:木心讲述,陈丹青笔录 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8月
版 次:1 页 数: 字 数: 印刷时间:2015-8-1
开 本:32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 包 装:精装
文学回忆录(共二册):9787549530816 ¥98.00
木心谈木心: :9787549570270 ¥39.00
《文学回忆录》编辑tuijian
▲ 木心的文学回忆,陈丹青五年听课笔录――
1989 年至 1994 年,木心在纽约为*小群中国艺术家开讲“shijie文学史”,赫然五年“文学的远征”,后来他却只字不提出版。如今座谈流行录音、摄像,那时既无设备,木心也不让做。
只要木心在讲话,当年听课的陈丹青就记录,听课五年,累积笔记共五本。艺术家通过朋友的手,将礼物赠给shijie。木心大量jing彩的文学识见,连同率尔离题的妙语趣谈,都在笔录中悉数呈现。
▲ 读过之后,bi在shijie文学门内,不在门外――
木心挚爱艺术,他讲shijie文学,随之带出自己的jing神家谱和写作脉络。这是目前我们所能看到的,对于shijie文学*别出机杼、*jing彩的讲述。
○ 人说难得糊涂。我以为人类*直糊涂。希腊神话是*笔美丽得发昏的糊涂账。因为糊涂,因为发昏,才如此美丽。
○ 《红楼梦》中的诗,如水草。取出水,即不好。放在水中,好看。
○ 鲁迅的幽默有类似倾向,但鲁迅不能称为jue望者,他有红的成分,黑多红少,鲁迅是紫色幽默。
○ 诺贝尔奖,好像是个shijie性的中状元。中状元就会有运气。
▲ 梁文道专文tuijian:“平视shijie文学史上的巨擘大师,平视*切现在的与未来的读者”――
“木心《文学回忆录》,斩钉截铁,不解释、不道歉、不犹疑。他平视shijie文学史上的巨擘大师,平视*切现在的与未来的读者,于是自在自由,娓娓道出他的文学的回忆。”
“在我看来,现代中国文学史,木心是*位‘金句’纷披的大家。与《红楼梦》中的诗不同,木心的断语,取出水面,便即‘兀自燃烧’起来。但他的‘火焰’,清凉温润,却又凌厉峻拔,特别值得留意的是,他的*句句识见,有如冰山,阳光下的*角已经闪亮刺眼,未经道出的深意,深不可测。”
▲ 木心留给shijie的礼物,文学的福音书――
*后*课,木心说,“文学会帮助你爱,帮助你恨……课完了,我们将要分别,愿大家都有好的转变”。文学归根究底是人学,有此制G点,而能*览众山小――读木心,而后学会阅读自己,“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
《木心谈木心》编辑tuijian
(1) “算是木心文学作品演奏会”――1993 年3月7日,在纽约“shijie文学史讲座”上,木心说:“,破例,讲文学写作――讲我自己的作品。三个比喻:画家,画,你们看到的是*后的效果。有说是把画家画画Q过程拍下来的,我就是说这写作过程。其次,舞台、后台,我把我的后台公开。再其次,过去的音乐家,自己演奏自己的作品。肖邦演奏自己的作品,**。算是木心文学作品演奏会。”
(2) “总算还原了《文学回忆录》Q貌”――《木心谈木心》书中附印的听课笔记本照片,由“听课学生”陈丹青提供。他为此书撰写的后记,附于书尾,便于读者了解当初隐去此书内容、如今决定公布的原委。陈丹青说,“《文学回忆录》九十多课抽去两万多字,便有九堂课的内容骤然减半(其中,两堂课Q时讲述木心的作品)。为了版面的齐整均衡,我还得煞费苦心,将九堂课上半节谈论的内容(萨特呀、加缪呀、xin小说派呀)挪移、衔接、拼合,既经压缩,课目的数序也随之篡改而减少。诸位明鉴:《文学回忆录》下册,便是这样地被我挖去*块,哪位读者的法眼,看出来么?”
◎ 《文学回忆录》内容简介
文学是可爱的。生活是好玩的。艺术是要有所牺牲的。
八十年代末,木心客居纽约时期,亦自他恢复写作、持续出书以来,纽约地面的大陆和台湾同行在异国谋饭之中,居然促成木心开讲“shijie文学史”,忽忽长达五年的*场“文学的远征”――从1989年1月15日开课,到1994年1月9日zui后*课,每位听课人轮流提供自家客厅,在座者有画家、舞蹈家、史家、雕刻家等等。
听课学生陈丹青说,“我们当年这样地胡闹*场,回想起来,近于荒谬的境界:没有注册,没有教室,没有课本,没有考试与证书,更没有赞助与课题费,不过是在纽约市皇后区、曼哈顿区、布鲁克林区的不同寓所中,团团坐拢来,听木心神聊。”
菜单开出来,大家选。从古希腊神话、xin旧约,到诗经、楚辞,从中世纪欧洲文学,到二十世纪文学shijie,东方西方通讲,知识灵感并作。其中听的听,讲的讲,“金句”纷披,兀自燃烧。“讲完后,*部文学史,重要的是我的观点。”木心说。古代,中世纪,近代,每个时代都能找到jing神血统,艺术人。
他爱X秦典籍,只为诸子的文学才华;他以为所有伪君子身上,仍然活着孔丘;他想对他爱敬的尼采说:从哲学跑出来吧;他激赏拜伦、雪莱、海涅,却说他们其实不太会作诗;他说托尔斯泰可惜“头脑不行”,但讲到托翁坟头不设十字架,不设墓碑,忽而语音低弱了,颤声说:“伟大!”而谈及萨特的葬礼,木心脸色*㊣,引尼采的话:唯有戏子才能唤起群众巨大的兴奋。
木心开讲时六十二岁。多少民国书籍与读者,湮灭了。他的*生,密集伴随愈演愈烈的文化断层。他不肯断,而居然不曾断,这就是纽约shijie文学史讲座潜藏的背景:在累累断层之间、之外、之后,木心始终将自己尽可能置于shijie性的文学景观,倘若不是出走,这顽强而持久的挣扎,几乎濒于徒劳。
如今,听课学生陈丹青整理那五年那五册听课笔记,共八十五讲,逾四十万字,结集这本大书时,已不再将之仅仅看做“shijie文学史讲座”。诚如木心所zui早时设想的那样,这是他自己的“文学回忆录”,是*部“荒诞小说”,“在自己的身上,克服这个时代”。
这也是木心留给shijie的礼物,文学的福音书。
本书S次披露的木心X生及其属的珍贵照片,由陈丹青X生和木心的外甥王韦X生提供。附印民国版本的shijie文学书影,是*部民国出版史的私人旁证。
◎ 《木心谈木心》内容简介
在历时五年的“shijie文学史”课程中,木心曾应听课生再三恳请,于1993 年3月7日至9月11日,以九堂课的半数时间,讲述了自己的文学写作。其Q部内容,包含在陈丹青的原始笔记中。2013年初,依据这五本听课笔记,《文学回忆录》出版了。出于当时的顾虑,陈丹青没有收入九堂课的相关内容。近经商酌,为读者考虑,仍以他的笔记为依据,编成《木心谈木心》*书,是为《文学回忆录》补遗。
听课学生陈丹青说,返回八十年代,这份“课业”并不是听讲shijie文学史,而是众人撺掇木心聊他自己的文章――这是X要向读者告白的实情。1993年,文学史讲席进入第四个年头,话题渐入所谓现代文学。其时众人与老师混得忒熟了,不知怎样*来,旧话重提,我们又要他谈谈自己的写作、自己的文章。3月间,木心终于同意了,拟定前半堂课仍讲现代文学,后半堂课,则由大家任选*篇他的作品,听他夫子自道。查阅笔记,头*回讲述是3月7日,末*回是9月11日,共九讲。之后,木心继续Q时谈论现代文学,直到1994年元月的zui后*课。
木心J郑重地说,“当没有人理解你时,你自己不要出来讲。”陈丹青说,什么叫做“私房话”呢,这就是私房话。Q本《文学回忆录》的真价值,即在“私房”。他谈到那么多古今妙人,倒将自己讲了出来,而逐句谈论自家的作品(《木心谈木心》),却是在言说何谓文学、何谓文章、何谓用字与用词。这可是G难度动作啊,爱书写的人,哪里找这等真货?眼下,隐然而欠雏形的木心研究,似在萌动。《木心谈木心》面世,应是大可寻味的文本,赏鉴木心而有待申说的作者,会留意他所谓“jing灵”的自况,所谓“步虚”的自供吗――承老头子看得起我们,提前交了底,以世故论,诚哉所言非人:这是文学法庭再严厉的拷问也难求得的自白啊。
木心(1927―2011),原籍浙江,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在“”囚禁期间,用白纸画了钢琴的琴键,无声弹奏莫扎特与巴赫。陈丹青说,“他挚爱文学到了罪孽的地步,*如他罪孽般与世隔jue”。著有《哥伦比亚的倒影》、《素履之往》、《即兴判断》、《琼美卡随想录》、《温莎墓园日记》、《我纷纷的情欲》、《西班牙三棵树》、《鱼丽之宴》、《巴珑》、《伪所罗门书》、《诗经演》、《爱默生家的恶客》、《云雀叫了*整天》等书,逝世后另有“shijie文学史讲座”整理成书《文学回忆录》,及作为《文学回忆录》补遗的《木心谈木心》。
木心说:“贝(聿铭)X生*生的各个阶段,都是对的;我*生的各个阶段,Q是错的。”这不是反讽,而是实话,因为实话,尤甚于反讽――五十年代末,他躲在家偷学意识流写作;六十年代“”前夕,他与人彻夜谈论叶慈、艾略特、斯宾格勒、普鲁斯特、阿赫玛托娃;七十年代他被单du囚禁时,偷偷书写文学手稿,令人惊怵不已;八十年代末,他年逾花甲,生存焦虑远甚于流落异国的壮年人,可他讲了五年文学课……《文学回忆录》这本书,布满木心始终不渝的名姓,而他如数家珍的文学圣家族,完Q不知道怎样持久地影响了这个人。木心说,“我讲shijie文学史,其实是我的文学的回忆”。
陈丹青,1953年生,原籍上海,美术学院毕业。zui完整记录1989―1994年纽约“shijie文学史讲座”的听课学生,以木心为“师尊”。木心说,“z好的学生,是激起老师灵感的学生。丹青是激起我灵感的朋友”,又说,“霍拉旭答应了,天才死了,天才的朋友为天才作证,甚至可以说,艺术家是通过朋友的手才把礼物赠给shijie的”。绘画之外,著有《多余的素材》、《退步集》、《退步集续编》、《荒废集》、《草草集》、《纽约琐记》、《外国音乐在外国》、《无知的游历》、《谈话的泥沼》、《笑谈大X生》等书。
试读部分
◎《文学回忆录》jing彩选摘
▲综合上述,雷声很大,能讲吗?我有我的能讲。结结巴巴,总能讲完,总能使诸君听完后,在shijie文学门内,不在门外。……
我对这套书的评价,可以用“韵味悠长”来形容。木心的文字有一种独特的“老味道”,那是经历过大时代风浪后沉淀下来的淡泊与超然。他写风景,不只是写形色,更是写出了一种时间感和历史的重量。我感觉他是在用一种近乎于“翻译”的方式,将他所感受到的世界,转译成一种高度凝练的语言密码。对于初次接触他的读者来说,可能需要一点耐心去适应这种略显晦涩的表达方式,但一旦进入他的节奏,便会发现其中蕴含的巨大能量。他教会我的,不是如何去写,而是如何更深刻地去看待这个世界——带着一种永恒的疏离感和一份对美不可磨灭的执着。这套书无疑是我书架上分量最重的一套珍藏,它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像是艺术家留给后世的一份精神遗产。
评分对于那些追求文本质感和阅读仪式感的读者来说,这套书的物理呈现简直是无可挑剔的享受。纸张的选择、油墨的细腻度,都体现了出版方对这位作家的尊重。我个人特别注重书本的触感和视觉体验,好的装帧能极大地增强阅读的沉浸感。而这套书,无论是书脊的线条,还是封面设计的留白,都充满了东方美学的克制与韵味。内容上,木心的思维跳跃性很大,他可以在一句话中探讨哲学,下一句又转到日常的琐碎,这种看似漫不经心的切换,实则展现了他心智的活跃和广博的学识储备。阅读他,就像是跟随一位博学的长者在古老的书房里漫步,他会不经意间从书架上抽出一本珍本,跟你分享一段不为人知的掌故。这是一场精神上的“富矿”挖掘之旅,每挖掘一下,都有惊喜。
评分说实话,我之前对木心的了解大多停留在一些零散的诗句和评论中,一直没有机会系统地“进入”他的世界。这套书的出现,无疑是给我打开了一扇通往他内心世界的宽阔大门。不同于许多作家喜欢自我拔高或故作神秘,木心先生的文字展现出一种近乎残酷的真实,他毫不避讳地剖析自己的脆弱、迷惘,以及对时代变迁的无奈。这种真诚的力量是惊人的,它拉近了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距离,让我们感觉他不是高高在上的文坛巨匠,而是一位与我们一样,在命运洪流中努力保持清醒和尊严的同路人。书中的一些篇章,尤其是那些关于故土和记忆的片段,深深触动了我内心最柔软的部分,那种对逝去美好时光的追忆,是如此的含蓄而又浓烈,让人读完不禁潸然泪下,却又感到一种莫名的释怀。
评分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我常常感到在当代文学中寻找那种纯粹的、带着古典韵味的叙事变得越来越困难。然而,木心先生的作品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反例。他的叙述语调,既有老派文人的从容不迫,又融入了现代人敏锐的观察与自嘲,这种奇特的融合,使得他的文字既有深度,又不失趣味性。我尤其欣赏他对于场景和氛围的营造能力,寥寥几笔便能勾勒出一个鲜活的江南小镇的湿润气息,或是异国他乡的萧瑟光景。阅读过程中,我时常需要停下来,反复咀嚼那些拗口却又无比精准的词语搭配,它们如同经过精心打磨的宝石,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也非常考究,精装本的质感本身就提升了阅读体验,让人愿意珍藏并反复翻阅。它不是那种快餐式的文学读物,而是需要慢下来、细细品味的佳酿,每一次重读,都会有新的感悟浮现,仿佛每次都揭开了一层薄纱,看到了更深层次的哲思。
评分这套书简直是为那些痴迷于文字的灵魂准备的盛宴。我一直对木心的文字抱有深深的敬意,他的句子像一幅幅意境深远的中国画,寥寥数笔,却能勾勒出万千气象。拿到这本精装套装时,那种沉甸甸的质感就让人心生欢喜,仿佛握住了沉淀了岁月精华的宝藏。光是翻阅内页的排版和字体,都透露着一种匠心独运的审美,与他作品本身的清冷、高贵气质完美契合。我特别喜欢他在谈论艺术和生活时那种不加雕饰的坦诚,他从不故作高深,但字里行间流淌出的那种洞察世事的智慧,却让人不得不俯首称臣。阅读他的文字,就像是进行一场私密的、跨越时空的对话,他用最精炼的语言,拆解了我们习以为常的表象,直抵事物的核心。那种对美学的极致追求,以及对人性复杂性的细腻捕捉,让我在合上书本后,依旧久久沉浸在他的世界里无法自拔。这不仅仅是阅读,更像是一种精神的洗涤和重塑。
评分果然是自己喜欢的书。物流自然是没得说。
评分悦读
评分果然是自己喜欢的书。物流自然是没得说。
评分果然是自己喜欢的书。物流自然是没得说。
评分非常好的书,京东的配送一贯优
评分边角有点褶皱,压弯
评分不错
评分商家对书的保护很到位,书质也很好,加油
评分边角有点褶皱,压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