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诗词文论必读本 译注 文白对照 原文+注释+译文售后

文心雕龙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诗词文论必读本 译注 文白对照 原文+注释+译文售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中华国学
  • 诗词文论
  • 文心雕龙
  • 译注
  • 文白对照
  • 经典
  • 古籍
  • 文学
  • 文化
  • 精粹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国教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社
ISBN:9787550243668
商品编码:17976933769
出版时间:2016-04-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文心雕龙

定价:12元

作者:(南朝梁)刘勰 著,高文方 译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

出版日期:2015-07-01

ISBN:9787550243668

字数:130000

页码:15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







作者介绍


刘勰(约465年—520年),字彦和,汉族,生活于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代,中国历史上的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
刘勰虽然身为官职,但是却以文章显著,尤其是文学理论批评,一部《文心雕龙》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和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




编辑推荐


★《文心雕龙》是一部“体大思精”“深得文理”的文章写作理论巨著。全书内容丰富,见解卓越,皆“言为文之用心”。

★《文心雕龙》对人物和作品的评点,见解精辟,开中国文学批评史之先河,对后世影响深远。

★情采——为情而造文。










目录


原道……………………………………005
徵圣……………………………………0
宗经……………………………………013
正纬……………………………………018
辨骚……………………………………022
明诗……………………………………027
诠赋……………………………………033
颂赞……………………………………038
史传……………………………………043
论说……………………………………051
檄移……………………………………058
封禅……………………………………063
章表……………………………………067
奏启……………………………………071
议对……………………………………076
神思……………………………………081
体性……………………………………086
通变……………………………………090
定势……………………………………094
情采……………………………………099
熔裁……………………………………3
声律……………………………………6
章句……………………………………9
比兴……………………………………114
夸饰……………………………………117
练字……………………………………121
养气……………………………………126
总术……………………………………130
时序……………………………………134
才略……………………………………143
知音……………………………………151
程器……………………………………155



雕龙文采,薪火相传:中华诗词文论的千年回响 一部《文心雕龙》,不仅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巍峨丰碑,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集大成者。它以其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精辟入里的分析论述,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至今仍是理解和欣赏中国古典诗词文赋不可或缺的指南。本书,正是为了让这些璀璨的文学智慧穿越时空,重焕光彩,而精心编纂的“中华国学经典精粹·诗词文论必读本”。 我们深知,古籍的晦涩难懂,是许多读者亲近经典的一大障碍。因此,本书秉持“传承与普及”的宗旨,力求以最清晰、最易懂的方式,引领您步入《文心雕龙》的宏大殿堂。它不仅仅是原汁原味的原文呈现,更是经过严谨考证、细致疏释、以及白话译解的“文白对照,译注全解”版本。这意味着,无论您是国学初学者,还是对古籍颇有研究的学者,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阅读路径。 原文:溯源而上,领略古人智慧的雄浑气魄 本书收录的《文心雕龙》原文,均是经过多方校勘、去伪存真的可靠版本。我们将最纯粹、最原初的刘勰思想呈现给您。阅读原文,是直接与伟大灵魂对话的最佳方式。您可以感受到刘勰在那个时代,是如何以其超凡的洞察力和宏大的格局,系统地梳理和总结了中国文学的发生、发展、创作规律以及批评标准。从“原道”的文学本体论,到“明诗”、“乐府”、“颂赞”、“赋”等各个文体的生成与演变;从“才略”、“审才”、“知音”等创作人才的评价,到“风骨”、“丽辞”、“比兴”等艺术手法的探讨;再到“时序”、“封建”、“辨骚”、“灭怪”等创作环境与文学史的批判,每一个篇章都蕴含着刘勰对文学深邃的思考和独到的见解。 在阅读原文的过程中,您会惊叹于刘勰语言的凝练与精准,字斟句酌,意蕴无穷。那些古朴而富有力量的文字,本身就构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您可以尝试着去体会原文的节奏与韵味,感受其思想的深度与广度,从而构建起对《文心雕龙》最直观、最真切的认识。这如同攀登一座巍峨的山峰,虽然艰辛,但登顶后俯瞰的壮丽景色,是任何代劳都无法比拟的。 注释:拨云见日,扫清理解的障碍 对于许多读者而言,古文的晦涩之处,往往在于词句的生僻、典故的典雅,以及概念的抽象。本书的注释部分,便是为解决这些难题而精心设置的“引路人”。每一条注释,都力求做到: 释义准确: 对原文中的生僻字、多义字,尤其是刘勰独创或有特殊用法的词语,进行精准的释义,使其符合上下文的语境和刘勰的原意。 典故梳理: 对于原文中引用的经典文献、历史事件、人物典故,进行详细的考证和解释,帮助读者理解其文化内涵和出处,从而更深层次地把握刘勰的思想。 概念辨析: 对《文心雕龙》中提出的核心概念,如“心”、“文”、“道”、“气”、“质”、“形”等,进行清晰的阐释,揭示其在刘勰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意义。 版本参照: 在必要时,会对不同版本中的差异进行说明,力求呈现最接近刘勰原意的文本。 理论贯通: 针对一些具有理论深度的论述,会在注释中适当点明其与前后文、以及《文心雕龙》整体理论框架的关联,帮助读者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 这些注释,并非简单地罗列字词的解释,而是力求从文化、历史、哲学等多个维度,为读者打开理解《文心雕龙》的钥匙。它们如同在迷雾中点亮的灯塔,为您的阅读之旅指引方向,让您在解读古文时,少走弯路,直抵真义。 译文:化繁为简,让经典焕发生机 “书非译不传,语非译不通。” 译文的价值,在于将古老而精深的智慧,以现代人能够理解的语言重新表达出来,从而实现知识的跨代际传承。本书的译文部分,是在充分尊重原文意思的基础上,力求做到: 忠实原文: 译文以严谨的态度,力求准确传达原文的意义,不随意增删,不曲解原意。 语言流畅: 采用现代汉语,语言自然流畅,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避免生硬晦涩,让阅读体验更加愉悦。 意境传达: 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努力传达原文的语气、情感和文学意境,让读者在理解思想内容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原文的艺术魅力。 文体适配: 考虑到《文心雕龙》的文体特点,译文在保持清晰易懂的同时,也适当保留一些古文的韵味,力求在“信”与“达”之间找到最佳平衡。 我们的译文,不是对原文的简单“翻译”,而是基于对刘勰思想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中国文学史的全面把握,进行的一次“再创作”。它旨在让那些可能被生涩文字所阻碍的读者,能够轻松地进入《文心雕龙》的世界,领略刘勰在文学批评领域的真知灼见。通过译文,您可以发现,数千年前的文学思考,在今天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依然能够启迪我们对文学创作与鉴赏的理解。 文白对照:双轨并行,深度理解的保障 “文白对照,译注全解”是本书最核心的特色之一。我们将原文、注释和译文并置,形成一个相互呼应、相互印证的阅读体系。这种编排方式,为读者提供了多层次的理解途径: 初学者: 可以先从译文入手,快速了解章节的大意和核心观点。接着,可以对照注释,深入理解其中的词句和典故。最后,再回过头来阅读原文,体会原文的精妙之处。 进阶者: 可以先阅读原文,利用注释来扫清疑难。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再参考译文,验证自己的理解,并从中获得更深的启发。 研究者: 可以通过对照原文、注释和译文,深入分析刘勰的用词、构句以及思想的演变,为学术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 文白对照的结构,消除了读者在阅读不同版本的书籍时,来回翻页查找的繁琐。它将理解的要素集中呈现,极大地提高了阅读效率,也加深了理解的深度。您可以在第一时间捕捉到原文的每一个细微之处,并立即获得清晰的解释和生动的说明,从而建立起对《文心雕龙》全面而深刻的认知。 本书的价值与意义: 《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集大成之作,其理论价值和历史意义不言而喻。本书的出版,旨在: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当下文化复兴的时代背景下,本书是传承和弘扬中国古典文学艺术的有力载体。 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通过学习《文心雕龙》,读者可以掌握一套科学的文学批评理论,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和欣赏古典诗词文赋的艺术价值。 启迪文学创作: 刘勰关于文学创作的论述,对于当代的文学创作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培养人文素养: 阅读经典,是提升个人人文素养的必经之路。本书的精读,将有助于读者拓展视野,丰富精神世界。 为何选择本书? 在市面上众多古籍版本中,本书以其“中华国学经典精粹·诗词文论必读本”的定位,以及“文白对照,译注全解”的严谨编排,脱颖而出。我们不仅仅提供一本“书”,更提供一种“读懂”经典的方式。这是一种对知识的尊重,对读者的负责,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郑重承诺。 无论您是希望系统学习中国文学史,还是想提升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亦或是对古代文论的研究者,本书都将是您案头必备的佳作。它将引领您穿越时空的界限,与刘勰这位伟大的文学批评家进行一场跨越千年的深度对话,感受中华文学的博大精深,领略其中蕴含的永恒智慧。 翻开本书,您将开启一段探索中国文学灵魂的非凡旅程,让《文心雕龙》的光芒,照亮您的文学之路。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很得我心,封面采用了素雅的青色,配上烫金的“文心雕龙”四个大字,低调却又不失格调。打开书页,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厚实而又光滑,阅读起来手感极佳,不易弄脏。排版方面,采用了竖排繁体,更显古籍风韵,虽然一开始需要适应一下,但很快就沉浸其中了。注释和译文的字体大小适中,与原文的距离也恰到好处,不会显得拥挤。整体而言,这本书无论是在视觉还是触觉上,都给人一种精致、考究的感觉,让人在翻阅时就能感受到对传统文化的敬意。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细细品味的艺术品,摆在书架上也颇具装饰性。我一直对古代的文学理论非常感兴趣,尤其是《文心雕龙》这部著作,据说它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学创作的方方面面,从体裁、风格到创作方法,都有深刻的论述。这次入手这本书,就是希望能够深入了解这部被誉为“文学史上的集大成者”的巨著。

评分

我之前尝试过阅读《文心雕龙》的白文版本,但由于年代久远,语言晦涩,很多地方都难以理解。这次选择这本书,主要是看中了它提供了文白对照和详细的译注。阅读体验果然比之前好了很多。每读一段原文,都可以立刻对照旁边的白话译文,能够迅速把握其大意。而注释部分更是详细,不仅解释了生僻的字词,还对一些典故、历史背景进行了说明,这对于理解原文的深层含义非常有帮助。尤其是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文学理论概念,有了注释和译文的解读,感觉清晰了很多,不再是云里雾里。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一些艺术手法的阐释,例如“比兴”的运用,作者举的例子都很贴切,让我对这些概念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这本书让我觉得,阅读古籍不再是一件令人望而生畏的事情,而是可以循序渐进、充满乐趣的过程。

评分

这本书的“售后”服务,我理解是指其在内容编排和增值服务方面的用心。比如,在书的最后部分,它还附录了一些相关的背景资料,像是作者刘勰的生平简介、当时的社会背景等,这些信息对于理解《文心雕龙》产生的时代土壤非常有帮助。还有一些重要的文学流派和理论的简要介绍,这相当于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文学视野。此外,书中还收录了一些后世对《文心雕龙》的研究和评价,这让我能够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对这部经典有更全面的认识。这种“全方位”的讲解,让我感觉不仅仅是在阅读一本书,而是在进行一次系统的文学知识学习。对于想要深入研究《文心雕龙》的读者来说,这样的编排无疑是非常贴心的。

评分

购买这本书纯粹是因为对“诗词文论必读本”这个标签的好奇,我本身并不是研究文学的专业人士,只是偶尔在阅读古诗词的时候,会冒出一些关于创作技巧和风格的疑问,但往往找不到合适的答案。这本书的内容,恰恰解答了我很多模糊的概念。它不像纯学术性的著作那样枯燥,而是用相对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了非常专业的文学理论。例如,关于“风骨”、“兴寄”、“意境”等概念的解释,都非常到位,让我对诗词的欣赏有了新的角度。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文章体式”的论述,它将各种文体的特点剖析得头头是道,让我能够更清晰地辨析不同文体的优劣。总的来说,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古典文学创作的窗户,让我对曾经习以为常的诗词歌赋,有了更深的敬意和理解。

评分

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我对古典诗词文论的积累一直有些碎片化,总觉得缺少一个系统性的梳理。《文心雕龙》这本书的出现,恰好填补了我的这一块空白。书中对诗词文体的发展演变,不同文体的创作特点,以及历代文学家的创作得失,都有非常精辟的论述。我特别欣赏作者刘勰那种宏大的历史视野和深刻的分析能力,他能够将浩如烟海的文学现象进行归纳总结,并提炼出普遍适用的文学规律。书中的很多观点,即使放在今天来看,也依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例如,对于“情”与“理”在创作中的辩证关系,以及“形”与“神”的和谐统一,这些论述都让我受益匪浅。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文学素养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对古典文学作品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了。

评分

很好

评分

很好

评分

很好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刚入手,待看。

评分

收到。质量不错好的谢了。

评分

好评

评分

好评

评分

收到。质量不错好的谢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