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儿童敏感期(全新增订第3版)

捕捉儿童敏感期(全新增订第3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孙瑞雪编著 著
图书标签:
  • 儿童发展
  • 敏感期
  • 教育心理学
  • 亲子教育
  • 0-6岁
  • 幼儿教育
  • 蒙台梭利
  • 早期教育
  • 育儿
  • 家庭教育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文轩网旗舰店
出版社: 中国妇女出版社
ISBN:9787512714816
商品编码:23259432410
出版时间:2018-01-01

具体描述

作  者:孙瑞雪 编著 定  价:35 出 版 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年01月01日 页  数:252 装  帧:平装 ISBN:9787512714816 001再谈敏感期/孙瑞雪
4个孩子的敏感期故事
一出生,敏感期就开始啦
018世界就是味道
019对接
021宝贝,你的玩具呢
022幼年如歌
敏感期,一个接一个地出现
024小狗下坡
024求助
025小哥哥,你别走
026拿掉剪刀
027找椅凳
028探索空间
028插不上的圆柱
029爱,妙不可言
030征求别人的意见
031绘画与音乐
032一个人的空间
迟到的敏感期,一个个补上来了
部分目录

内容简介

有多少父母知道,你的孩子,为什么爱吃手?为什么总是抓住什么都往嘴里塞?他为什么不断扔掉手里的东西,你捡起来递给他,他会再扔掉?他为什么总爱玩水,经常浑身上下都湿透了?为什么总是把桶呀瓢押往头上套?为什么总是往桌子下衣柜里钻?你忽略了,因而忘记帮助了,或者制止了他的活动,你却不知道破坏了他的什么?所谓“敏感期”是指在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后,儿童的心智水平便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一把了解儿童心智成长的金钥匙! 孙瑞雪 编著 孙瑞雪,中国有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爱和自由、规则与平等”教育精神创始人;“完整的人和完整的成长”教育思想创始人;“儿童敏感期”理论创始人;专著《爱和自由》《捕捉儿童敏感期》《完整的成长》开创了中国幼儿教育界的新纪元;多次做客中央电视台《人物新周刊》《心理访谈》《半边天》等栏目,讲述“爱和自由”的教育;2009年,被评选为“中国教育杰出人物”;2006年、2007年,中央电视台走进孙瑞雪教育机构幼儿园,连续拍摄16集《敏感期》专题片。在孙瑞雪老师的带领下,“爱和自由”教育团体深深根植于中国本土文化,以蒙特梭利、卢梭、皮亚杰等经典教育学、现代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在19年高度专注的教育实践和科学等
守护成长,点亮未来:一本关于理解与陪伴的书 这本书,并非一本枯燥的育儿指南,也不是一套冰冷的理论说教。它是一扇窗,让我们得以窥见孩子内心深处的秘密花园;它是一盏灯,照亮孩子成长道路上的每一个关键节点;它更是一把钥匙,开启我们与孩子之间最深刻、最温暖的联结。 成长,对于每一个生命而言,都是一段充满奇迹的旅程。而对于孩子,这段旅程更是快速而跌宕,充满着无限的可能与未知的挑战。他们如何学习、如何思考、如何感受世界?他们的行为背后隐藏着怎样的需求?他们的情绪波动又意味着什么?这些问题,常常让身为父母和教育者的我们感到困惑,甚至手足无措。 本书旨在深入探讨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那些至关重要的“敏感期”。这并非一个模糊的概念,而是一个个充满力量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孩子对特定的事物、活动或知识表现出异常强烈的兴趣和学习欲望。错过这些时期,也许会留下难以弥补的遗憾;而抓住这些时期,则能事半功倍,为孩子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一章:敏感期的概念与重要性——理解孩子成长的驱动力 我们将首先剖析“敏感期”这一概念的内涵。它不仅仅是孩子对某个玩具的偏爱,或者对某个主题的短暂迷恋。它是一种内在的、生理的和心理的准备状态,驱使孩子主动去探索、去学习、去吸收与特定发展阶段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了解敏感期的本质,是进行有效引导的第一步。 我们会深入探讨,为何这些敏感期对孩子的整体发展如此重要。它们是孩子构建认知、发展语言、塑造人格、建立社交能力、培养独立性的重要基石。每一个敏感期的顺利度过,都意味着孩子在某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为下一次的飞跃积蓄能量。我们将通过大量生动的事例,展现敏感期在孩子学习能力、行为习惯、情绪管理等方面的深远影响。 第二章:不同年龄段的常见敏感期——捕捉成长中的关键窗口 本书将系统性地梳理孩子在不同年龄段出现的各种典型敏感期。从婴儿时期对口腔的探索、对父母怀抱的依恋,到幼儿时期对语言的疯狂吸收、对规则的懵懂认知;从学龄前对精细动作的执着追求、对角色扮演的热衷,到小学阶段对逻辑思维的萌芽、对阅读的渴求。 我们会详细描述每个敏感期的具体表现,帮助您识别和理解孩子正在经历的阶段。例如: 大班发展敏感期: 孩子可能会表现出对“为什么”的追问永无止境,对事物因果关系的强烈好奇。这是他们逻辑思维发展的重要信号。 运动发展敏感期: 孩子可能沉迷于跑、跳、攀爬,或者对精细动作(如搭积木、拧螺丝)有着近乎执着的投入。这是他们身体协调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语言发展敏感期: 孩子对词汇的吸收速度惊人,喜欢模仿、重复,甚至开始尝试构建简单的句子。这是他们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飞速发展的阶段。 秩序敏感期: 孩子可能对周围环境的规则、物品的摆放位置有着极强的坚持,稍有改变就会感到不安。这表明他们正在学习建立内在的秩序感,为未来的独立生活打下基础。 社交敏感期: 孩子开始对同伴产生兴趣,学习分享、合作,但也可能出现冲突和竞争。这是他们学习如何与人相处、建立人际关系的重要阶段。 阅读敏感期: 孩子对绘本、图画有着浓厚的兴趣,喜欢听故事,甚至开始尝试认读文字。这是培养阅读习惯和提升语言能力的关键时期。 我们不仅会介绍这些显而易见的敏感期,还会触及一些可能被忽视但同样重要的敏感期,例如对美的敏感、对情感的敏感、对真理的敏感等等。 第三章:如何识别与支持敏感期——科学的观察与恰当的引导 理解了敏感期的存在,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识别和支持它们。本书将提供一系列实用的方法和策略,帮助家长和教育者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智慧伙伴。 识别: 细致入微的观察: 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关注孩子日常的点滴行为、专注的神情、反复进行的活动。 倾听与沟通: 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即使他们的语言还不够成熟。 记录与反思: 记录孩子的行为模式和兴趣点,定期反思,从中发现潜在的敏感期信号。 支持: 提供适宜的环境: 根据孩子的敏感期需求,创造一个安全、丰富、充满探索机会的环境。例如,针对语言敏感期,提供大量的绘本和鼓励交流的机会;针对运动敏感期,提供安全且富有挑战性的运动空间。 尊重孩子的节奏: 敏感期的出现和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不强迫、不催促,给予孩子充足的时间去探索和体验。 提供恰当的工具和材料: 准备一些能够满足孩子当前发展需求的玩具、书籍、操作材料等。 适时的介入与引导: 在孩子遇到困难或需要启发时,给予适当的帮助和引导,而不是直接代劳。 鼓励独立与自主: 允许孩子自己尝试、自己犯错、自己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信心。 家校合作: 鼓励家长与学校、幼儿园的老师保持沟通,共同理解和支持孩子的成长。 第四章:敏感期中的挑战与困惑——化解误区,积极应对 在支持孩子敏感期的过程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惑。本书将正面回应这些问题,并提供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固执”与“任性”的背后: 当孩子在某个敏感期表现出“固执”或“任性”时,我们应如何理解?是规则的建立,还是对秩序感的追求? 如何平衡不同敏感期的需求: 孩子可能同时经历多个敏感期,家长如何平衡和优先处理? 如何处理孩子因敏感期而产生的负面情绪: 愤怒、沮丧、焦虑等情绪,如何帮助孩子学会管理? 当敏感期与现实环境发生冲突时: 例如,孩子在进行危险动作的敏感期,家长该如何制止并引导? “过度”与“不足”的界定: 如何判断孩子的敏感期表现是正常的,还是可能存在一些发展上的问题? 我们将通过案例分析,深入剖析这些常见困境,并提供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帮助家长避免走入误区,更科学、更智慧地陪伴孩子。 第五章:敏感期与孩子终身发展的关系——播种希望,收获未来 本书的最终目标,是让读者深刻认识到,对孩子敏感期的理解与支持,并非仅仅是解决眼前的育儿难题,更是对孩子终身发展的长远投资。 当孩子在敏感期得到充分满足时,他们会建立起更强的自信心、更强的学习能力、更强的独立性,以及更健康的人格。这些积极的影响,将贯穿他们成长的每一个阶段,为他们未来在学业、事业、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书提倡一种全新的育儿理念:不是去“管教”孩子,而是去“陪伴”和“引导”。通过理解孩子的内在需求,尊重他们的发展规律,我们能够与孩子建立起更深厚的亲子关系,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最坚实的后盾。 这本书,是给所有渴望更好地理解和陪伴孩子的父母、祖父母、老师以及所有关心儿童成长的人们的一份真诚礼物。它将带领您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发现他们身上蕴藏的无限潜能,与孩子一同经历这段充满爱与智慧的成长之旅,共同点亮属于他们的璀璨未来。 让我们一起,用爱和智慧,守护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珍贵时刻。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我一开始是被它的“全新增订第3版”这个标签吸引的。这意味着内容是经过市场检验和时间沉淀的,肯定吸收了最新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反馈,比那些只出过一两版的书更可靠一些。作为一名关注教育动态的家长,我非常看重知识的时效性。现在的孩子成长的社会环境和我们小时候已经大不相同了,他们接触的信息更多元,面临的压力也更复杂。因此,那些陈旧的育儿方法可能已经不适用了。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些与时俱进的视角,尤其是在数字化时代,如何平衡屏幕时间和培养孩子的专注力,这方面的内容我尤其关注。我希望它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能提供一些具体的、可以立刻应用到日常互动中的小技巧。比如,当孩子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比如开始对独立表现出强烈的渴望时,父母应该如何调整自己的支持方式,既不压抑他的自主性,又能确保安全?这种平衡的艺术,正是我最想从这本书中学习到的。

评分

从一个实用主义者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和整体风格透露出一种沉稳而又充满希望的气息,这正是我在育儿过程中所需要的基调。我希望它能解答一个困扰我很久的问题:当我们发现孩子似乎“错过”了一个敏感期,或者表现得不那么典型时,我们该怎么办?是不是就意味着错失良机,需要用加倍的努力去弥补?我对“增订版”中可能包含的“补救”或“二次激活”策略抱有很高的期望。我需要的不是一本只宣扬“完美育儿”的理想化手册,而是一本能正视育儿过程中所有“不完美”和“意外”的实用指南。如果它能提供一套灵活的应对机制,让我知道在孩子偏离常规轨道时,如何以最温和、最有效的方式重新引导,帮助他们找回成长的节奏,那么这本书对我来说,就不仅仅是一本育儿书,而更像是一份成长的“应急手册”。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似乎很有吸引力,一下子就抓住了我这个当了几年父母的人的心。我一直都在寻找那种能帮我更好地理解孩子内心世界的“秘密武器”,毕竟,育儿这件事,说白了就是一场持续的探索,尤其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那些突如其来的变化和挑战面前。读完这本书的介绍,我脑子里立刻浮现出无数个在孩子面前手足无措的瞬间:比如,为什么前一秒还在开心地玩积木,后一秒就因为一个小小的挫折而嚎啕大哭?或者,为什么有些事情我反复教导,他就是记不住,而有些他似乎看一眼就会了?这让我对“敏感期”这个概念充满了好奇。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清晰的、操作性强的框架,让我能从一个更高的维度去看待这些日常的“小问题”,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解决具体冲突的层面。如果这本书能帮我洞察到孩子行为背后的深层动机,那简直是太棒了。我希望它能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通往孩子内心世界的那扇门,让我能更从容、更有智慧地去陪伴他们的成长。

评分

翻开这本书的宣传页,给我的感觉是它强调的不是“管教”,而是“理解”。这一点深得我心。我一直认为,粗暴的限制和无休止的说教,只会让孩子在叛逆的边缘徘徊。真正的教育,应该是顺应天性,引导而非强迫。我非常期待它能深入剖析那些我们常常忽略的、孩子“窗口期”的表现。比如,三岁左右孩子对秩序感近乎苛刻的要求,它背后是不是隐藏着孩子对世界掌控感的初步建立?或者,五岁左右突然爆发的强烈的好奇心和“十万个为什么”,这又预示着他们认知能力将迎来哪个关键的飞跃?如果这本书能用生动的案例去佐证这些理论,让我能清晰地在我的孩子身上找到对应的影子,那么这本书的价值就无可估量了。它应该能让我从一个“焦虑的执行者”转变为一个“耐心的观察家”。

评分

我个人对儿童心理学和发展阶段的知识很感兴趣,但很多专业书籍读起来都过于晦涩和理论化,常常让我望而却步,觉得离实际操作太远。因此,我希望这本《捕捉儿童敏感期》能够做到“专业性”与“可读性”的完美结合。我期待它的语言是那种既有深度又不失亲和力的,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朋友在耳边细语,而不是一位不苟言笑的教授在台上讲课。最好能有一些清晰的图表或者总结性的清单,帮助我快速抓住核心要点,而不是在长篇大论中迷失方向。毕竟,家长的日常时间是碎片化的,能快速吸收并实践的知识才是最有价值的。如果它能帮我理清不同敏感期之间的逻辑关系,让我知道哪个阶段的“任务”必须先完成,我才能更好地为下一个发展阶段做准备,那真是太棒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