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含中國工會章程)注解與配套(第四版)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含中國工會章程)注解與配套(第四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國務院法製辦公室 著
圖書標籤:
  • 工會法
  • 勞動法
  • 法律法規
  • 工會
  • 勞動關係
  • 法律注解
  • 中國工會
  • 法律實務
  • 工會章程
  • 第四版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天健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中國法製齣版社
ISBN:9787509384503
商品編碼:23772881683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6-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80
字數:199000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商品名稱: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含中國工會章程)注解與配套(第四版)
作者:
市場價: 26.00
ISBN號: 9787509384503
齣版社: 中國法製齣版社
商品類型: 平裝


   內容簡介

1、文本——書中收錄的法律文件均為經過清理修改的現行有效的法律標準文本,修改的條款均按照修改決定進行瞭相應的修改,是精心打造的確保法律統一與準確適用文本。

  2、專業解讀——由國務院法製辦等立法及司法機關專業人士負責對法條、專業術語以及司法難題進行解答,幫助讀者把握立法精神,理解條文含義。

  3、簡約實用——每個分冊都撰寫有適用導引,重點提示立法動態及適用重點、難點;應用部分可依據目錄予以查詢;配套相關規定,便於讀者查找適用。

  同時,第四版還在第三版基礎上結閤新的立法與司法實踐對法律做瞭更為實用的解答,並根據讀者的要求在“應用”部分增加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指導案例裁判要旨,使內容更加充實和完整。


 

   目錄

適用導引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立法目的】

  1�憊せ崬�錶和維護職工閤法權益的權利和義務主要包括哪些?

  第二條【工會性質及總工會職責】

  2�痹諫緇嶂饕迨諧【�濟條件下,工會如何履行其維護職工閤法權益的基本職責?

  第三條【依法參加和組織工會的權利】

  3�蔽夜�企業中的外籍員工是否有資格成為工會會員?

  第四條【工會活動準則】

  4�憊せ帷凹岢值車牧斕肌庇搿耙勒展せ脊魯潭懶⒆災韉乜�展工作”之間是否存在矛盾?

  第五條【工會職能】

  5�憊せ岵斡牘芾砉�傢事務、經濟和文化事業、社會事務的途徑與方式包括哪些?

  第六條【工會職責】

  6�憊せ嵊肫笠到�行平等協商的具體程序是什麼?

  第七條【工會對企業生産的服務與職工教育】

  第八條【總工會對外交往方針和原則】

  第二章工會組織

  第九條【工會的組織原則】

  7�痹憊ぱ〕隼吹墓せ嵋歡ê戲�嗎?

  第十條【各級工會組織的建立】

  8�被�層單位是否都應當依法成立工會組織?建立工會組織的法律程序是什麼?

  第十一條【工會組織的建立報批及幫助指導】

  第十二條【工會組織的撤銷及閤並】

  9�憊せ岜懷廢�的,工會會員如何處理?

  第十三條【工會主席及專職工作人員的確立】

  10�蔽薰潭üぷ韉某履常�是一私營企業老闆的弟弟,

  能否擔任該企業的專職工會主席?

  第十四條【法人資格】

  11�筆欠袼�有的工會都具有法人資格?人民法院審

  理涉及工會組織的案件應該如何處理?

  第十五條【基層工會委員會任期】

  第十六條【基層工會委員會會議的召開】

  第十七條【工會主席、副主席工作調動限製】

  12�敝按�會是否有權罷免工會主席?

  第十八條【基層工會主席、副主席及委員勞動閤同期限的規定】

  第三章工會的權利和義務

  第十九條【工會監督權】

  13�敝骯ご�錶大會的職權具體包括哪些?

  第 二 十 條【勞動閤同指導、集體閤同代簽與爭議處

  理】

  14�奔�體閤同包括哪些內容?

  15�本�集體協商簽訂集體閤同或專項集體閤同,需遵循哪些原則?

  第二十一條【對辭退、處分職工提齣意見權】

  16�敝骯ど昵肜投�爭議仲裁或者嚮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工會如何給予幫助?

  第二十二條【對職工勞動權益的維護】

  第二十三條【對勞保和安全衛生提齣意見權】

  第二十四條【職工生産安全維護】

  17�憊せ嵩諫�産過程中發現危及職工生命安全的情況

  時,是否能直接組織職工撤離?

  第二十五條【工會的調查權】

  第二十六條【工會對工傷的調查處理權】

  18�憊せ崛綰渦惺苟隕送鍪鹿實牡韃槿�?

  第二十七條【對停工、怠工的協調】

  第二十八條【工會對勞動爭議的調解】

  19�痹誒投�爭議調解委員會調解下當事人雙方達成的調解協議具有法律效力嗎?

  第二十九條【縣以上總工會的法律服務職能】

  第 三 十 條【協助辦好職工集體福利事業】

  第三十一條【豐富職工文化生活】

  第三十二條【評優等管理職能】

  20�敝謝�總工會可否以自己的名義授予金牌獲得者全國勞動奬章?

  第三十三條【對發展計劃的建議權】

  第三十四條【政府協商】

  第四章基層工會組織

  第三十五條【企業權力機構及其工作機構】

  21�憊�有企業的工會是不是職工代錶大會的常設機構?

  第三十六條【集體企業工會職責】

  22�奔�體企業職工是否與國有企業的職工有相同的對企業管理的權力?

  第三十七條【工會參與民主管理】

  第三十八條【工會代錶對企業決策的參與】

  第三十九條【職工代錶的産生】

  第 四 十 條【工會活動的時間安排】

  23�背履呈悄徹�司的非專職工會委員。區工會通知其參加一個3天的會議,該公司老闆立即批給陳某3天的開會公假。在會議進行期間,區工會臨時將會議延長至5天。該公司老闆將超過的2天做事假處理,陳某不但少領2天的工資,而且也沒有拿到當月的全勤奬金。該老闆的做法是否正確?

  第四十一條【工會工作人員待遇】

  第五章工會的經費和財産

  第四十二條【工會經費來源及使用】

  24�苯�立工會組織的企業、事業單位、機關按每月全部職工工資總額的2%嚮工會撥繳經費,全部職工工資總額具體是指哪些?

  第四十三條【工會經費執行】

  25�比嗣穹ㄔ涸諫罄聿�繳工會經費支付令案件中如何適用徵詢程序?

  第四十四條【工會經費管理】

  26�憊せ峋�費審查委員會有哪些權利與義務?

  第四十五條【物質條件保障】

  第四十六條【工會財産禁止侵占】

  第四十七條【工會隸屬關係不隨意變動原則】

  第四十八條【工會離退休人員待遇】

  第六章法律責任

  第四十九條【工會對侵權的維護】

  第 五 十 條【阻撓工會活動的法律責任】

  27�倍宰枘又骯ひ婪ú渭庸せ嶧蛘咦枘由霞豆せ嵐鎦�、

  指導職工籌建工會的違法行為,勞動行政部門能

  否給予行政處罰?

  第五十一條【工會工作人員工作、人身尊嚴的維護】

  28�比綰聞卸ㄐ形�是“對依法履行職責的工會工作人員進行侮辱、誹謗或者進行人身傷害”的?

  第五十二條【對工會工作人員的賠償】

  29�北咎豕娑ǖ奈シㄐ形�所應承擔的兩種法律責任如何適用?

  第五十三條【對工會的違法情形】

  30�倍雜諞隕縴鬧治シㄐ形�,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能否給予行政處罰?

  第五十四條【工會的起訴權】

  第五十五條【工作人員的違法處理】

  第七章附則

  第五十六條【實施辦法的製定】

  第五十七條【生效日期】

  配 套 法 規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在民事審判工作中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若乾問題的解釋

  (2003年6月25日)

  中國工會章程

  (2013年10月22日)

  基層工會法人資格登記辦法

  (2008年6月13日)

  工會基層組織選舉工作條例

  (2016年10月9日)

  全國總工會關於基層工會會員代錶大會代錶實行常任製的若乾暫行規定

  (1992年5月18日)

  企業工會工作條例(試行)

  (2006年7月6日)

  企業工會主席産生辦法(試行)

  (2008年7月25日)

  企業工會主席閤法權益保護暫行辦法

  (2007年8月20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2009年8月27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閤同法

  (2012年12月28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閤同法實施條例

  (2008年9月18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2007年12月29日)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乾問題的解釋

  (2001年4月16日)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乾問題的解釋(二)

  (2006年8月14日)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乾問題的解釋(三)

  (2010年9月13日)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乾問題的解釋(四)

  (2013年1月18日)

  集體閤同規定

  (2004年1月20日)

  工會勞動保護工作責任製(試行)

  (2005年6月22日)

  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管理辦法

  (2011年5月24日)

  工會法律援助辦法

  (2008年8月11日)

  全國工會實施《信訪條例》辦法

  (2005年8月1日)

  工會會計製度

  (2009年5月31日)

  工會預算管理辦法

  (2009年8月14日)

  中華全國總工會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做好工會經費獨立核算工作的通知

  (2008年5月4日)

  中華全國總工會辦公廳關於加強工會經費財務管理和審計監督切實管好用好工會經費的通知

  (2013年12月25日)

  中華全國總工會辦公廳關於加強基層工會經費收支管理的通知

  (2014年7月3日)

  中華全國總工會財務部關於《關於加強基層工會經費收支管理的通知》的補充通知

  (2014年12月8日)

  中華全國總工會關於進一步推動完善政府和工會聯席會議製度的意見

  (2014年5月4日)

  中華全國總工會關於新形勢下加強基層工會建設的意見

  (2014年7月29日)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産業工會、基層工會是否具備社團法人資格和工會經費集中戶可否凍結劃撥問題的批復

  (1997年5月16日)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不得與所在地總工會就工會經費收繳問題聯閤簽發文件的通知

  (1997年8月4日)


深入解析勞動法:現代企業與職工權益的基石 圖書名稱: 勞動法實務精要:企業用工閤規與爭議解決全析(2024年修訂版) 內容簡介: 本手冊旨在為企業管理者、人力資源專業人士、法務人員以及關注勞動權益的職工提供一套全麵、深入且極具實操性的勞動法律法規解析與應用指南。麵對日益復雜多變的用工環境和日益嚴格的法律監管,理解並準確執行勞動法律法規,是企業實現穩健運營、規避用工風險的生命綫。本書立足於現行有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閤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等核心法律框架,並結閤最新的司法解釋和人社部、各地勞動監察機構的指導意見,構建起一套完整的企業用工閤規操作體係。 第一部分:勞動關係建立與全流程管理 本部分聚焦於勞動關係的起點與過程管理,強調“源頭治理”的理念。 一、 招聘與入職閤規: 詳細闡述瞭企業在招聘環節中應嚴格遵守的反就業歧視原則(包括性彆、年齡、地域、殘疾等方麵),以及《個人信息保護法》背景下,如何閤法、審慎地收集和使用求職者信息。重點解析瞭《勞動閤同法》要求的書麵勞動閤同訂立原則,明確瞭試用期設定的法定條件、期限限製及其解除的特殊規定。針對勞務派遣、非全日製用工等特殊用工形式,提供瞭詳盡的閤規操作指引,確保用工性質界定清晰,責任劃分明確。 二、 工資、工時與休息休假製度的精細化管理: 本章是企業日常運營中最容易發生爭議的領域。我們不僅對最低工資標準、加班費計算基數、支付時間點進行瞭詳盡的法律條文解讀,還針對“綜閤計算工時工作製”和“不定時工作製”的審批流程和實際操作難點提供瞭實操案例分析。休息休假方麵,對帶薪年休假、婚假、産假/陪産假、工傷假期的計算、申報及補償標準進行瞭分門彆類的梳理,特彆關注瞭新修訂的《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彆規定》對女性職工權益的強化保護。 三、 員工績效管理與紀律處分: 績效考核是企業管理的重要工具,但若操作不當,極易引發勞動爭議。本書提供瞭構建公平、透明、可量化的績效考核體係的法律框架建議,明確瞭績效不達標作為解除勞動閤同的法定前提條件。在紀律處分方麵,詳細拆解瞭《勞動閤同法》第四十四條規定中,企業可以單方解除閤同的“嚴重違反規章製度”的具體界定標準、程序要求(如告知、聽證等),強調瞭“程序正義”在企業內部管理中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勞動關係解除的風險控製與應對 勞動關係的終止是爭議的高發期,本部分提供瞭從協商解除到法定解除的全景式風險防控方案。 一、 協商解除與經濟補償金計算: 詳盡解析瞭協商一緻解除勞動閤同的法律效力、注意事項以及《勞動閤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金計算年限、基數確認標準(特彆是對於調整後工資的認定)。提供瞭標準化的《協商解除勞動閤同協議書》範本及關鍵條款提示。 二、 法定解除的嚴格適用: 針對企業主動解除(如客觀經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不能勝任工作等)和員工主動解除(辭職)的情形,分彆列舉瞭企業方必須滿足的法定條件和必須履行的程序。重點剖析瞭“不能勝任工作”的認定標準,包括兩次考核不閤格、培訓後仍不閤格的證據鏈構建,以及提前三十日通知或支付代通知金的義務。 三、 違法解除的法律後果與對策: 詳細說明瞭企業違法解除勞動閤同(如未依法支付經濟補償、違反約定解除條件)所麵臨的法律責任,特彆是“恢復勞動關係”與“支付賠償金”(二倍工資)的認定情形,幫助企業在解除決策中做齣精準的成本與風險權衡。 第三部分:勞動爭議的預防、處理與司法實踐 本部分聚焦於爭議發生後的處理機製,強調“預防為主,高效解決”的方針。 一、 勞動爭議預防機製的構建: 強調瞭企業規章製度的閤法性審查、民主程序(公示、告知工會或職工代錶大會)的重要性,並分析瞭集體協商在預防爭議中的積極作用。 二、 調解、仲裁與訴訟的銜接: 全程梳理瞭勞動爭議處理的法定路徑:從內部協商到區/縣級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再到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直至人民法院的訴訟程序。對各個階段的時效性要求(如仲裁申請時效、起訴時效)進行瞭紅綫標注。 三、 重點爭議領域的司法裁判趨勢: 結閤近三年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典型案例,深入分析瞭以下熱點爭議的裁判傾嚮: 1. 競業限製的有效性與補償金支付標準。 2. 非全日製用工的社會保險責任認定。 3. 工傷認定範圍的擴大與職業病責任的承擔。 4. 企業重組、並購中勞動閤同的承繼問題。 本書內容結構嚴謹,邏輯清晰,每一章節均配有詳盡的法條索引、實務操作清單及風險提示模塊,旨在成為勞動法實務人員案頭必備的工具書,確保企業用工行為在法律的軌道上平穩運行。

用戶評價

評分

一直以來,我對我國工會組織和工會法都抱有濃厚的興趣,尤其是在當下社會經濟轉型期,工會的作用愈發凸顯。這次有幸拜讀瞭《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含中國工會章程)注解與配套(第四版)》,雖然書中內容浩如煙海,但它所提供的宏觀視角和深入解讀,無疑為我打開瞭一扇瞭解工會領域的新窗口。特彆是書中對工會基本原則、組織結構以及在維護職工閤法權益方麵所扮演角色的闡述,讓我對工會的工作有瞭更為係統和全麵的認識。書中對一係列相關法律法規的梳理和引用,也極大地拓展瞭我對法律條文背後邏輯和現實應用的理解。閱讀過程中,我時常會聯想到身邊發生的各種與職工權益息息相關的事情,例如在勞動閤同糾紛處理、集體協商談判以及勞動保護等方麵,書中提供的理論框架和法律依據,讓我對這些問題的發生原因和解決途徑有瞭更清晰的認知。而且,書中對工會章程的細緻解讀,也讓我理解瞭中國工會作為一個組織的內部運作機製和發展方嚮,這對於我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道路具有重要的意義。總而言之,這本書提供瞭一個堅實的理論基礎,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中國工會工作的方方麵麵,也為我後續的學習和研究打下瞭良好的開端。

評分

一直關注著國傢在工人權益保障方麵的法律法規進展,這次終於看到瞭這部詳盡解讀工會法和工會章程的權威著作。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僅在於它對法律條文的羅列和解釋,更在於它提供瞭一個理解中國工會製度的全麵視角。作者在注解中,不僅梳理瞭法律的曆史沿革,更將其置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中進行闡釋,這對於理解工會在國傢治理體係中的獨特地位和作用至關重要。我尤其贊賞書中對於工會組織作為人民團體在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促進經濟發展中扮演的積極角色的論述。它不是簡單地站在對立麵,而是強調工會作為黨聯係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在構建和諧勞動關係、推動國傢現代化進程中的重要作用。書中對於工會財務管理、資産運營以及社會化服務等方麵的介紹,也讓我看到瞭工會組織在現代社會中不斷發展的多重職能。讀完這本書,我對中國工會組織的性質、任務以及在社會發展中的地位有瞭更為深刻和辯證的認識。

評分

作為一名長期關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人士,我深切地體會到工會在穩定社會、保障民生方麵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這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含中國工會章程)注解與配套(第四版)》以其權威性和係統性,為我提供瞭一個深入瞭解中國工會製度的難得機會。書中對工會法和工會章程的注解,不僅涵蓋瞭法律條文的本義,更深入挖掘瞭其背後的政策導嚮和時代背景。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對工會如何在新形勢下適應經濟發展模式的變化,如何更好地服務於廣大職工,以及如何與時俱進地推進自身改革等方麵的探討。它展現瞭中國工會組織在堅持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方嚮的前提下,積極探索符閤中國國情的工會發展道路。書中關於工會組織如何參與社會治理、如何構建和諧勞動關係、以及如何在國際社會中發齣中國工會聲音等方麵的論述,都讓我對中國工會的未來發展充滿瞭期待。這是一部能夠幫助我們理解中國發展方嚮的著作。

評分

作為一名基層工會工作者,平時工作中接觸到的法律條文和政策規定繁多,但很多時候僅僅停留在字麵理解,難以深入把握其精髓和實際操作的關鍵。這本書的齣現,簡直是雪中送炭。它以詳實的注解,將《工會法》和《中國工會章程》的每一個條款都進行瞭深入剖析,不僅解釋瞭“是什麼”,更闡述瞭“為什麼”和“怎麼做”。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穿插瞭大量的案例分析和實踐指導,這些內容都來源於真實的工會工作場景,非常有藉鑒意義。比如,在處理勞動爭議方麵,書中提供的處理流程和法律依據,能夠幫助我們更規範、有效地化解矛盾。在組織職工參與民主管理和監督方麵,書中給齣的具體方法和建議,也極大地拓寬瞭我們的思路。第四版的更新,更是緊跟時代步伐,包含瞭最新的法律修訂和政策調整,確保瞭內容的權威性和時效性。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非常接地氣,不像一些學術著作那樣晦澀難懂,對於我們一綫工作者來說,閱讀起來十分輕鬆,能夠快速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工作能力。

評分

我是一名法律專業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總是希望能將理論知識與現實社會相結閤。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含中國工會章程)注解與配套(第四版)》這本書,恰好提供瞭一個絕佳的實踐案例。它不僅對《工會法》和《中國工會章程》進行瞭細緻的法律條文解讀,更重要的是,它將這些法律條文與現實中的工會工作實踐緊密結閤起來。書中對一些模糊概念的界定,對一些法律條文背後邏輯的梳理,以及對一些程序性規定的詳細說明,都極大地幫助瞭我加深對法律的理解。例如,在關於工會經費的使用、工會活動的組織、以及職工代錶的權利義務等方麵,書中都給齣瞭非常清晰的指引。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會結閤課堂上學到的法理知識,去思考書中所闡述的觀點,這種融會貫通的學習方式,讓我對工會法産生瞭濃厚的興趣。這本書不僅是一本學習法律的工具書,更是一本瞭解中國社會運作機製的窗口。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