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含中国工会章程)注解与配套(第四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含中国工会章程)注解与配套(第四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著
图书标签:
  • 工会法
  • 劳动法
  • 法律法规
  • 工会
  • 劳动关系
  • 法律注解
  • 中国工会
  • 法律实务
  • 工会章程
  • 第四版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天健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ISBN:9787509384503
商品编码:23772881683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80
字数:199000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含中国工会章程)注解与配套(第四版)
作者:
市场价: 26.00
ISBN号: 9787509384503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商品类型: 平装


   内容简介

1、文本——书中收录的法律文件均为经过清理修改的现行有效的法律标准文本,修改的条款均按照修改决定进行了相应的修改,是精心打造的确保法律统一与准确适用文本。

  2、专业解读——由国务院法制办等立法及司法机关专业人士负责对法条、专业术语以及司法难题进行解答,帮助读者把握立法精神,理解条文含义。

  3、简约实用——每个分册都撰写有适用导引,重点提示立法动态及适用重点、难点;应用部分可依据目录予以查询;配套相关规定,便于读者查找适用。

  同时,第四版还在第三版基础上结合新的立法与司法实践对法律做了更为实用的解答,并根据读者的要求在“应用”部分增加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指导案例裁判要旨,使内容更加充实和完整。


 

   目录

适用导引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立法目的】

  1�惫せ岽�表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权利和义务主要包括哪些?

  第二条【工会性质及总工会职责】

  2�痹谏缁嶂饕迨谐【�济条件下,工会如何履行其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

  第三条【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

  3�蔽夜�企业中的外籍员工是否有资格成为工会会员?

  第四条【工会活动准则】

  4�惫せ帷凹岢值车牧斓肌庇搿耙勒展せ嵴鲁潭懒⒆灾鞯乜�展工作”之间是否存在矛盾?

  第五条【工会职能】

  5�惫せ岵斡牍芾砉�家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社会事务的途径与方式包括哪些?

  第六条【工会职责】

  6�惫せ嵊肫笠到�行平等协商的具体程序是什么?

  第七条【工会对企业生产的服务与职工教育】

  第八条【总工会对外交往方针和原则】

  第二章工会组织

  第九条【工会的组织原则】

  7�痹惫ぱ〕隼吹墓せ嵋欢ê戏�吗?

  第十条【各级工会组织的建立】

  8�被�层单位是否都应当依法成立工会组织?建立工会组织的法律程序是什么?

  第十一条【工会组织的建立报批及帮助指导】

  第十二条【工会组织的撤销及合并】

  9�惫せ岜怀废�的,工会会员如何处理?

  第十三条【工会主席及专职工作人员的确立】

  10�蔽薰潭üぷ鞯某履常�是一私营企业老板的弟弟,

  能否担任该企业的专职工会主席?

  第十四条【法人资格】

  11�笔欠袼�有的工会都具有法人资格?人民法院审

  理涉及工会组织的案件应该如何处理?

  第十五条【基层工会委员会任期】

  第十六条【基层工会委员会会议的召开】

  第十七条【工会主席、副主席工作调动限制】

  12�敝按�会是否有权罢免工会主席?

  第十八条【基层工会主席、副主席及委员劳动合同期限的规定】

  第三章工会的权利和义务

  第十九条【工会监督权】

  13�敝肮ご�表大会的职权具体包括哪些?

  第 二 十 条【劳动合同指导、集体合同代签与争议处

  理】

  14�奔�体合同包括哪些内容?

  15�本�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需遵循哪些原则?

  第二十一条【对辞退、处分职工提出意见权】

  16�敝肮ど昵肜投�争议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工会如何给予帮助?

  第二十二条【对职工劳动权益的维护】

  第二十三条【对劳保和安全卫生提出意见权】

  第二十四条【职工生产安全维护】

  17�惫せ嵩谏�产过程中发现危及职工生命安全的情况

  时,是否能直接组织职工撤离?

  第二十五条【工会的调查权】

  第二十六条【工会对工伤的调查处理权】

  18�惫せ崛绾涡惺苟陨送鍪鹿实牡鞑槿�?

  第二十七条【对停工、怠工的协调】

  第二十八条【工会对劳动争议的调解】

  19�痹诶投�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下当事人双方达成的调解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吗?

  第二十九条【县以上总工会的法律服务职能】

  第 三 十 条【协助办好职工集体福利事业】

  第三十一条【丰富职工文化生活】

  第三十二条【评优等管理职能】

  20�敝谢�总工会可否以自己的名义授予金牌获得者全国劳动奖章?

  第三十三条【对发展计划的建议权】

  第三十四条【政府协商】

  第四章基层工会组织

  第三十五条【企业权力机构及其工作机构】

  21�惫�有企业的工会是不是职工代表大会的常设机构?

  第三十六条【集体企业工会职责】

  22�奔�体企业职工是否与国有企业的职工有相同的对企业管理的权力?

  第三十七条【工会参与民主管理】

  第三十八条【工会代表对企业决策的参与】

  第三十九条【职工代表的产生】

  第 四 十 条【工会活动的时间安排】

  23�背履呈悄彻�司的非专职工会委员。区工会通知其参加一个3天的会议,该公司老板立即批给陈某3天的开会公假。在会议进行期间,区工会临时将会议延长至5天。该公司老板将超过的2天做事假处理,陈某不但少领2天的工资,而且也没有拿到当月的全勤奖金。该老板的做法是否正确?

  第四十一条【工会工作人员待遇】

  第五章工会的经费和财产

  第四十二条【工会经费来源及使用】

  24�苯�立工会组织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按每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2%向工会拨缴经费,全部职工工资总额具体是指哪些?

  第四十三条【工会经费执行】

  25�比嗣穹ㄔ涸谏罄聿�缴工会经费支付令案件中如何适用征询程序?

  第四十四条【工会经费管理】

  26�惫せ峋�费审查委员会有哪些权利与义务?

  第四十五条【物质条件保障】

  第四十六条【工会财产禁止侵占】

  第四十七条【工会隶属关系不随意变动原则】

  第四十八条【工会离退休人员待遇】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九条【工会对侵权的维护】

  第 五 十 条【阻挠工会活动的法律责任】

  27�倍宰枘又肮ひ婪ú渭庸せ峄蛘咦枘由霞豆せ岚镏�、

  指导职工筹建工会的违法行为,劳动行政部门能

  否给予行政处罚?

  第五十一条【工会工作人员工作、人身尊严的维护】

  28�比绾闻卸ㄐ形�是“对依法履行职责的工会工作人员进行侮辱、诽谤或者进行人身伤害”的?

  第五十二条【对工会工作人员的赔偿】

  29�北咎豕娑ǖ奈シㄐ形�所应承担的两种法律责任如何适用?

  第五十三条【对工会的违法情形】

  30�倍杂谝陨纤闹治シㄐ形�,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能否给予行政处罚?

  第五十四条【工会的起诉权】

  第五十五条【工作人员的违法处理】

  第七章附则

  第五十六条【实施办法的制定】

  第五十七条【生效日期】

  配 套 法 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民事审判工作中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3年6月25日)

  中国工会章程

  (2013年10月22日)

  基层工会法人资格登记办法

  (2008年6月13日)

  工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

  (2016年10月9日)

  全国总工会关于基层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代表实行常任制的若干暂行规定

  (1992年5月18日)

  企业工会工作条例(试行)

  (2006年7月6日)

  企业工会主席产生办法(试行)

  (2008年7月25日)

  企业工会主席合法权益保护暂行办法

  (2007年8月20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2009年8月27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2012年12月2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2008年9月1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2007年12月29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1年4月16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2006年8月14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

  (2010年9月13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

  (2013年1月18日)

  集体合同规定

  (2004年1月20日)

  工会劳动保护工作责任制(试行)

  (2005年6月22日)

  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管理办法

  (2011年5月24日)

  工会法律援助办法

  (2008年8月11日)

  全国工会实施《信访条例》办法

  (2005年8月1日)

  工会会计制度

  (2009年5月31日)

  工会预算管理办法

  (2009年8月14日)

  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工会经费独立核算工作的通知

  (2008年5月4日)

  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关于加强工会经费财务管理和审计监督切实管好用好工会经费的通知

  (2013年12月25日)

  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的通知

  (2014年7月3日)

  中华全国总工会财务部关于《关于加强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的通知》的补充通知

  (2014年12月8日)

  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进一步推动完善政府和工会联席会议制度的意见

  (2014年5月4日)

  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建设的意见

  (2014年7月29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产业工会、基层工会是否具备社团法人资格和工会经费集中户可否冻结划拨问题的批复

  (1997年5月16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不得与所在地总工会就工会经费收缴问题联合签发文件的通知

  (1997年8月4日)


深入解析劳动法:现代企业与职工权益的基石 图书名称: 劳动法实务精要:企业用工合规与争议解决全析(2024年修订版) 内容简介: 本手册旨在为企业管理者、人力资源专业人士、法务人员以及关注劳动权益的职工提供一套全面、深入且极具实操性的劳动法律法规解析与应用指南。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用工环境和日益严格的法律监管,理解并准确执行劳动法律法规,是企业实现稳健运营、规避用工风险的生命线。本书立足于现行有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等核心法律框架,并结合最新的司法解释和人社部、各地劳动监察机构的指导意见,构建起一套完整的企业用工合规操作体系。 第一部分:劳动关系建立与全流程管理 本部分聚焦于劳动关系的起点与过程管理,强调“源头治理”的理念。 一、 招聘与入职合规: 详细阐述了企业在招聘环节中应严格遵守的反就业歧视原则(包括性别、年龄、地域、残疾等方面),以及《个人信息保护法》背景下,如何合法、审慎地收集和使用求职者信息。重点解析了《劳动合同法》要求的书面劳动合同订立原则,明确了试用期设定的法定条件、期限限制及其解除的特殊规定。针对劳务派遣、非全日制用工等特殊用工形式,提供了详尽的合规操作指引,确保用工性质界定清晰,责任划分明确。 二、 工资、工时与休息休假制度的精细化管理: 本章是企业日常运营中最容易发生争议的领域。我们不仅对最低工资标准、加班费计算基数、支付时间点进行了详尽的法律条文解读,还针对“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的审批流程和实际操作难点提供了实操案例分析。休息休假方面,对带薪年休假、婚假、产假/陪产假、工伤假期的计算、申报及补偿标准进行了分门别类的梳理,特别关注了新修订的《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对女性职工权益的强化保护。 三、 员工绩效管理与纪律处分: 绩效考核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但若操作不当,极易引发劳动争议。本书提供了构建公平、透明、可量化的绩效考核体系的法律框架建议,明确了绩效不达标作为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前提条件。在纪律处分方面,详细拆解了《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规定中,企业可以单方解除合同的“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的具体界定标准、程序要求(如告知、听证等),强调了“程序正义”在企业内部管理中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劳动关系解除的风险控制与应对 劳动关系的终止是争议的高发期,本部分提供了从协商解除到法定解除的全景式风险防控方案。 一、 协商解除与经济补偿金计算: 详尽解析了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注意事项以及《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金计算年限、基数确认标准(特别是对于调整后工资的认定)。提供了标准化的《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范本及关键条款提示。 二、 法定解除的严格适用: 针对企业主动解除(如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不能胜任工作等)和员工主动解除(辞职)的情形,分别列举了企业方必须满足的法定条件和必须履行的程序。重点剖析了“不能胜任工作”的认定标准,包括两次考核不合格、培训后仍不合格的证据链构建,以及提前三十日通知或支付代通知金的义务。 三、 违法解除的法律后果与对策: 详细说明了企业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如未依法支付经济补偿、违反约定解除条件)所面临的法律责任,特别是“恢复劳动关系”与“支付赔偿金”(二倍工资)的认定情形,帮助企业在解除决策中做出精准的成本与风险权衡。 第三部分:劳动争议的预防、处理与司法实践 本部分聚焦于争议发生后的处理机制,强调“预防为主,高效解决”的方针。 一、 劳动争议预防机制的构建: 强调了企业规章制度的合法性审查、民主程序(公示、告知工会或职工代表大会)的重要性,并分析了集体协商在预防争议中的积极作用。 二、 调解、仲裁与诉讼的衔接: 全程梳理了劳动争议处理的法定路径:从内部协商到区/县级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再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直至人民法院的诉讼程序。对各个阶段的时效性要求(如仲裁申请时效、起诉时效)进行了红线标注。 三、 重点争议领域的司法裁判趋势: 结合近三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典型案例,深入分析了以下热点争议的裁判倾向: 1. 竞业限制的有效性与补偿金支付标准。 2. 非全日制用工的社会保险责任认定。 3. 工伤认定范围的扩大与职业病责任的承担。 4. 企业重组、并购中劳动合同的承继问题。 本书内容结构严谨,逻辑清晰,每一章节均配有详尽的法条索引、实务操作清单及风险提示模块,旨在成为劳动法实务人员案头必备的工具书,确保企业用工行为在法律的轨道上平稳运行。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法律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是希望能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社会相结合。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含中国工会章程)注解与配套(第四版)》这本书,恰好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实践案例。它不仅对《工会法》和《中国工会章程》进行了细致的法律条文解读,更重要的是,它将这些法律条文与现实中的工会工作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书中对一些模糊概念的界定,对一些法律条文背后逻辑的梳理,以及对一些程序性规定的详细说明,都极大地帮助了我加深对法律的理解。例如,在关于工会经费的使用、工会活动的组织、以及职工代表的权利义务等方面,书中都给出了非常清晰的指引。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结合课堂上学到的法理知识,去思考书中所阐述的观点,这种融会贯通的学习方式,让我对工会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学习法律的工具书,更是一本了解中国社会运作机制的窗口。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士,我深切地体会到工会在稳定社会、保障民生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这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含中国工会章程)注解与配套(第四版)》以其权威性和系统性,为我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中国工会制度的难得机会。书中对工会法和工会章程的注解,不仅涵盖了法律条文的本义,更深入挖掘了其背后的政策导向和时代背景。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工会如何在新形势下适应经济发展模式的变化,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广大职工,以及如何与时俱进地推进自身改革等方面的探讨。它展现了中国工会组织在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的前提下,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工会发展道路。书中关于工会组织如何参与社会治理、如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以及如何在国际社会中发出中国工会声音等方面的论述,都让我对中国工会的未来发展充满了期待。这是一部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中国发展方向的著作。

评分

作为一名基层工会工作者,平时工作中接触到的法律条文和政策规定繁多,但很多时候仅仅停留在字面理解,难以深入把握其精髓和实际操作的关键。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雪中送炭。它以详实的注解,将《工会法》和《中国工会章程》的每一个条款都进行了深入剖析,不仅解释了“是什么”,更阐述了“为什么”和“怎么做”。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穿插了大量的案例分析和实践指导,这些内容都来源于真实的工会工作场景,非常有借鉴意义。比如,在处理劳动争议方面,书中提供的处理流程和法律依据,能够帮助我们更规范、有效地化解矛盾。在组织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方面,书中给出的具体方法和建议,也极大地拓宽了我们的思路。第四版的更新,更是紧跟时代步伐,包含了最新的法律修订和政策调整,确保了内容的权威性和时效性。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非常接地气,不像一些学术著作那样晦涩难懂,对于我们一线工作者来说,阅读起来十分轻松,能够快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

评分

一直以来,我对我国工会组织和工会法都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在当下社会经济转型期,工会的作用愈发凸显。这次有幸拜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含中国工会章程)注解与配套(第四版)》,虽然书中内容浩如烟海,但它所提供的宏观视角和深入解读,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工会领域的新窗口。特别是书中对工会基本原则、组织结构以及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方面所扮演角色的阐述,让我对工会的工作有了更为系统和全面的认识。书中对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的梳理和引用,也极大地拓展了我对法律条文背后逻辑和现实应用的理解。阅读过程中,我时常会联想到身边发生的各种与职工权益息息相关的事情,例如在劳动合同纠纷处理、集体协商谈判以及劳动保护等方面,书中提供的理论框架和法律依据,让我对这些问题的发生原因和解决途径有了更清晰的认知。而且,书中对工会章程的细致解读,也让我理解了中国工会作为一个组织的内部运作机制和发展方向,这对于我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道路具有重要的意义。总而言之,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中国工会工作的方方面面,也为我后续的学习和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开端。

评分

一直关注着国家在工人权益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进展,这次终于看到了这部详尽解读工会法和工会章程的权威著作。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对法律条文的罗列和解释,更在于它提供了一个理解中国工会制度的全面视角。作者在注解中,不仅梳理了法律的历史沿革,更将其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进行阐释,这对于理解工会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我尤其赞赏书中对于工会组织作为人民团体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经济发展中扮演的积极角色的论述。它不是简单地站在对立面,而是强调工会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书中对于工会财务管理、资产运营以及社会化服务等方面的介绍,也让我看到了工会组织在现代社会中不断发展的多重职能。读完这本书,我对中国工会组织的性质、任务以及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有了更为深刻和辩证的认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