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韩刚B2A“译点通”:90天攻克CATTI三级笔译
定价:49.8元
作者:韩刚 编著
出版社:中国人大
出版日期:2015-08-01
ISBN:9787300216942
字数:
页码:
版次:2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kg
《韩刚B2A“译点通”:90天攻克CATTI三级笔译》是一本“翻译考试实战技法大全”,主要讲解翻译的各种技法,并且随书附赠“历年真题”一册,塑封包装。《韩刚B2A“译点通”:90天攻克CATTI三级笔译》包括七章和一个附录。每章为一个循环。每个循环包括汉英翻译鉴赏与评析、汉英翻译对比评析、汉英翻译模拟训练、英汉翻译鉴赏与技巧讲解、英汉翻译对比评析、英汉翻译模拟训练六个部分,通过这六部分的学习,可以让考生完成从理解到熟练的过程;附录为汉译英必背词组表达集锦,这些词组对于提高翻译的熟练程度和准确度非常有用。“附赠真题”包括两个部分,*部分是英汉翻译八大注意事项,第二部分为历年翻译资格考试三级笔译真题。
循环 实用笔译技巧讲解与2006年真题实务剖析
部分 汉英翻译鉴赏与评析
第二部分 汉英翻译对比评析
第三部分 汉英翻译模拟训练
第四部分 英汉翻译鉴赏与技巧讲解
第五部分 英汉翻译对比评析
第六部分 英汉翻译模拟训练
第二循环 实用笔译技巧讲解与2007年真题实务剖析
部分 汉英翻译鉴赏与评析
第二部分 汉英翻译对比评析
第三部分 汉英翻译模拟训练
第四部分 英汉翻译鉴赏与技巧讲解
第五部分 英汉翻译对比评析
第六部分 英汉翻译模拟训练
第三循环 实用笔译技巧讲解与2008年真题实务剖析
部分 汉英翻译鉴赏与评析
第二部分 汉英翻译对比评析
第三部分 汉英翻译模拟训练
第四部分 英汉翻译鉴赏与技巧讲解
第五部分 英汉翻译对比评析
第六部分 英汉翻译模拟训练
第四循环 实用笔译技巧讲解与2009年真题实务剖析
部分 汉英翻译鉴赏与评析
第二部分 汉英翻译对比评析
第三部分 汉英翻译模拟训练
第四部分 英汉翻译鉴赏与技巧讲解
第五部分 英汉翻译对比评析
第六部分 英汉翻译模拟训练
第五循环 实用笔译技巧讲解与2010年真题实务剖析
部分 汉英翻译鉴赏与评析
第二部分 汉英翻译对比评析
第三部分 汉英翻译模拟训练
第四部分 英汉翻译鉴赏与技巧讲解
第五部分 英汉翻译对比评析
第六部分 英汉翻译模拟训练
第六循环 实用笔译技巧讲解与2011年真题实务剖析
部分 汉英翻译鉴赏与评析
第二部分 汉英翻译对比评析
第三部分 汉英翻译模拟训练
第四部分 英汉翻译鉴赏与技巧讲解
第五部分 英汉翻译对比评析
第六部分 英汉翻译模拟训练
第七循环 实用笔译技巧讲解与2012年真题实务剖析
部分 汉英翻译鉴赏与评析
第二部分 汉英翻译对比评析
第三部分 汉英翻译模拟训练
第四部分 英汉翻译鉴赏与技巧讲解
第五部分 英汉翻译对比评析
第六部分 英汉翻译模拟训练
附录 汉译英必背词组表达集锦
韩刚,教育类有影响力作家,2001年毕业于外交学院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曾以优异成绩考入外交部翻译室接受培训,后调任新闻司担任新闻发言人同传。作为B2A口译系统教学法和CECE/ECEC学习法创始人,自2003年起潜心钻研口译和笔译培训,注重系统传授,教学踏实认真,方法科学得当,现已在翻译培训界独树一帜,是深得广大学员尊重和爱戴的CATTI口笔译讲师。曾出版《韩刚B2A"译点通":90天攻克CATTI三级笔译》《韩刚B2A"译点通":90天攻克CATTI二级笔译》和《韩刚B2A"译点通":笔译入门与口译速成宝典》。
| 定价 | 38.00 |
| 出版社 | 外文出版社 |
| 版次 | 1 |
| 出版时间 | 2017年07月 |
| 开本 | 16 |
| 作者 | 卢敏 |
| 装帧 | 平装 |
| 页数 | 234 |
| 字数 | 150000 |
| ISBN编码 | 9787119107172 |
单元 经济
第二单元 旅游
第三单元 农业
第四单元 国情
第五单元 政治
第六单元 金融
第七单元 历史
第八单元 能源
第九单元 外交
第十单元 生活
第十一单元 时事
第十二单元 法律
第十三单元 文化
第十四单元 环保
第十五单元 教育
第十六单元 体育
第十七单元 医学
全国翻译资格(水平)考试问答
考生在翻译考试中暴露出来一些英译汉的方面的问题,例如:(1)错别字较多;(2)数字错译; (3)人名、国名、地名和机构名错译;(4)货币错译;(5)对热点问题不熟悉,背景知识欠缺,知识面窄,一些常用专有名词表达不准确;(6)英文理解和汉语表达有问题。
为了帮助考生解决以上英译汉问题,编者按照翻译考试英译汉考题的选材和题量特编写本书。本书由翻译考试一线专家参与制作,选材遵循翻译考试的性和实用性原则,真实反映考生在英译汉方面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给与指导,是参加翻译考试的必备参考书。
本书按照翻译考试英译汉实考题的选材类型和题量编写,共分为17个单元,涉及国情、政治、经贸、历史、能源、外交、生活、时事、 法律、工业、旅游、农业、文化、环保、教育、体育及医学,宗旨是为考生提供大量的英译汉练习材料,帮助考生强化英译汉实训,比较、分析、研究译文,掌握译文的词语运用和翻译风格,增加对英译汉的感悟,熟练掌握英译汉技巧,积累更多的翻译经验,提高翻译能力,终顺利通过翻译考试,成为合格的翻译人才。本书既可供讲授翻译的教师、MTI学生和准备参加全国翻译资格(水平)考试的考生使用,也可供普通英语学习者和英语翻译自学者单独使用。
卢敏,译审,全国翻译资格(水平)考评中心副主任,全国翻译资格(水平)考试英语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 定价 | 34.00 |
| 出版社 | 外文出版社 |
| 版次 | 1 |
| 出版时间 | 2017年07月 |
| 开本 | 16 |
| 作者 | 卢敏 |
| 装帧 | 平装 |
| 页数 | 176 |
| 字数 | 120000 |
| ISBN编码 | 9787119107189 |
考生在翻译考试中暴露出来一些汉译英方面的问题,例如:(1)英语单词拼写错误多;(2)英语基本功不扎实,主谓语一致、名词单复数、时态、语态、动宾搭配、冠词、介词使用等存在问题;(3)数字错译;(4)背景知识欠缺;(5)中国特色词语错译等等。
为了帮助考生解决以上汉译英问题,编者按照翻译考试汉译英实考题的选材和题量编写本书。本书由翻译考试一线专家参与制作,选材遵循翻译考试的性和实用性原则,真实反映考生在汉译英方面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给与指导,是参加翻译考试的必备参考书。
本书按照翻译考试汉译英实考题的选材类型和题量编写,共分为17个单元,涉及国情、政治、经贸、历史、能源、外交、生活、时事、 法律、工业、旅游、农业、文化、环保、教育、体育及医学,宗旨是为考生提供大量的汉译英练习材料,帮助考生强化汉译英实训,比较、分析、研究译文,掌握译文的词语运用和翻译风格,增加对汉译英的感悟,熟练掌握汉译英技巧,积累更多的翻译经验,提高翻译能力,终顺利通过翻译考试,成为合格的翻译人才。本书既可供讲授翻译的教师、MTI学生和准备参加全国翻译资格(水平)考试的考生使用,也可供普通英语学习者和英语翻译自学者单独使用。
我最欣赏这本书的编排逻辑,它似乎真正理解了三级笔译备考者最痛的几个点。很多教材要么是纯理论,要么是题海战术,而这本书在理论和实战之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我尤其关注了关于“语篇衔接”和“文化差异处理”的那几个章节,感觉作者在这方面下的功夫很深。他不是简单地告诉你“要做到自然流畅”,而是提供了具体的、可操作的句子重构方法和思维转换步骤。我试着按照书中的几个范例进行练习,发现之前总觉得别扭的译文,在应用了书中的技巧后,立刻变得顺畅了许多。这种“授之以渔”的感觉,远比死记硬背模板要有效得多,让人觉得物有所值。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那种色彩搭配和字体选择,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本来对翻译备考这件事感到有点迷茫,市面上书太多了,不知道从何下手。但看到“韩刚B2A”这个标签,加上“译点通”这个名字,立刻觉得这本书可能不太一样。它不像那种只有理论堆砌的教辅,更像是一种有明确路线图的导航仪。特别是那个“90天攻克”的承诺,虽然听起来有点夸张,但对于时间紧迫的我来说,提供了一种即刻行动的动力。翻开书的初步感受是,排版很清晰,章节划分也很有逻辑性,让人愿意沉下心去阅读接下来的内容,而不是望而却步。这种视觉上的友好度,对于长时间备考的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加分项。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我觉得更体现在它对学习过程的管理和心理建设上。那个“90天”的设定,配合书后的阶段性自测环节,提供了一种清晰可见的进度条。对于我们这种容易半途而废的学习者来说,这种结构化的引导至关重要。每次完成一个模块的学习后,做一下配套的自测,那种小小的成就感积累起来,就成了坚持下去的燃料。它没有过度美化备考的艰辛,而是务实地给出了“如何高效地度过这段艰辛期”的方案。整体而言,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专业、系统,而且充满了对学习者的同理心。
评分坦白说,我一开始对“CATTI翻译”这个字眼持保留态度,因为很多号称针对特定考试的书,内容往往比较空泛。但这本书在紧跟考试大纲的同时,又注入了大量实战经验的影子。例如,书中关于“法律文书”和“科技文献”的处理方式,展现了作者对不同领域文本特点的深刻洞察力。它提供的不仅仅是翻译策略,更是对该领域文本风格的快速适应指南。阅读这些章节时,我感觉自己不是在一个单纯看书,而是在进行一次高强度的模拟训练。那种紧张感和充实感并存的体验,是其他同类书籍难以给予的。
评分从一个长期在翻译圈边缘徘徊的“老白”角度来看,这本书的适用范围比预期的要广。虽然它主打三级笔译,但我发现其中涉及的一些高级别的语言分析方法,对于我这种偶尔需要做一些非正式笔译工作的人来说,也极具参考价值。它不仅仅是应试技巧的集合,更像是一本提升整体翻译素养的工具书。我特别喜欢它在处理一些“中式外语”残留问题时给出的修正方案,非常尖锐且实用。这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过去的一些翻译习惯,意识到很多时候不是词汇量不够,而是思维定势在作祟。这本书成功地帮助我打破了一些陈旧的思维框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