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 一本新时代的家庭健康指南。自 2015年9月创立懒兔子公号以来,目前粉丝近50万,平均每篇原创推送文阅读量近10万人次,被网友票选为“十大国学公号”之一。 l 一本会卖萌的中医书。懒兔子用搞笑幽默接地气儿的语言把晦涩难懂的中医普及,它用现代的思维语言讲透老祖宗传下的中医精髓,书中穿插大量师徒二人搞笑奇葩的对话,J像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可以让你笑着读完。 l 万千读者参与的一本书。都市白领、全职妈妈、新时代主妇,收录了来自全国各地粉丝成功治愈家人的案例。不需要专业的医生知识,也不需要专业的技术,打开J会,外行人也能胜任,小病不求医的智慧,一本可以让老公孩子长辈都健KS活的书。 |
前言
如果,时光可以重来
我的父母都是下乡知青,两人 18岁J去了内蒙古。一待J是整整 30年。
我是在他们 27岁那年出生的,一岁时,我J被送回了父母的老家——南京。从那以后,我J一直和我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生活在一起。周一到周五爷爷奶奶管,ZM姥姥姥爷管。 我爷爷奶奶都是GJ知识分子,在 20世纪 80年代J已经是名校的教授,他们对我的学习有很高的要求,管束严格。可是还是应了“富不过三代 ”的那个说法,知识也是财富的一种,智商和学习能力这件事儿,到了我这一辈,算是CD没落了。
每次拿到我的考试成绩,爷爷都会暗自叹息,我总开导他:“一个家庭的知识总量是有限的,我们家的知识都被您和奶奶占用了,留给我们后代的,不多啦……”
上了高中以后,爷爷奶奶逐渐接受了我是一个学习不太好的孩子这个事实。他们对我的要求也降低到只要能考上大学J好,自费的也行。不能没学上,这是他们给我的底线。于是我严格按照底线要求,上了一个很普通的大学的普通专业,成了一名普通的胖学生。
从进入大学的D二学期开始,大家都慢慢清闲下来的时候,我开始变得很忙。因为D一学期我挂掉了高等数学和高等物理两门课,我先是忙着补考后来忙着重修。叔叔姑姑们看到我寒假回家还在看高等数学的书,特别高兴,说我总算开窍了,知道用功了。只有爷爷奶奶很冷静,他们淡淡地替我解释:“如果不是开学要补考,怎么可能大过年的看数学书!”
文化人确实很难糊弄,知识分子Z难搞,还是我姥姥姥爷好,他们没啥大文化,我放假回家他们只关心我的体重,胖了J高兴,瘦了J着急,对我的要求J是身体好。所以在姥姥姥爷面前,我总是Z棒的。
我这辈子,除了大学那四年,其他时间几乎都在南京。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承担了我成长岁月中所有的吃喝拉撒、喜怒哀乐。两边的家里,D三代都有七八个孩子,W有我,是一直和他们在一起生活的。他们看着我长大,我看着他们老去。
姥爷,在他 70岁那年的春节,突发心脏病,猝然离世。前后不到几个小时,在我们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他J这么干净利索地走了。直到很久,我都没能回过神来,总觉得他还在,他总是皱着眉头在楼梯口嘱咐我和表姐,出去玩儿早点回来,到处都是坏人。
那年我 20岁。
D一章 我们都应该知道的那些事
01.我们到底不舍什么,拿健康去做了交换?
02.注意力让我们生病了
03.是什么导致了我们的无效治疗?
04.大汗过后伤大汉,这个你造吗?
05.冬天游泳是在用生命锻炼身体啊……
06.我该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肉体?
07.肥减得好不好,只有自己知道
08.疾病的来路J是去路
09.漫画:生活的真相
10.睡眠不好,有没有想过是因为吃得太多太好了?
11.你真的以为酸梅汤J是一种饮料吗?
D二章 这些常见病,我们都可以自己搞定
01.舌头的颜值你懂吗?
02.药应该怎么吃才是对的?
03.小柴胡颗粒,你用到它疗效的十分之一了吗?
04.咳嗽的真相——五脏六腑都能让你咳
05.真正的家用咳嗽治疗实用手册(外感类)
06.家用咳嗽治疗实用手册(内伤篇)
07.中医里脚气不是病,是症状好吧?
08.那些年我们都有的便秘
09.偏头痛的前世今生
10.头1;CY=CY痛,哪个单位来管管?
11.胃不好,也会头痛
12.那个黑社会小青年要是知道这个方子,也不必受那么多罪了
13.牙痛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
14.尿道炎的治疗
D三章 女人J应该对自己好一点儿
01.乳腺增生摸摸J能治好了
02.宫颈糜烂是因为性生活过多?我们都呵呵了
03.子宫肌瘤科普——让认字儿的人都能看明白
04.生二胎是力气活,你的气够用吗?
05.生孩子,你给 TA的肾精准备好了吗?
06.医案:阴道炎的自我治疗
D四章 父母是孩子Z好的医生
01.小儿感冒发烧可以选择的中成药
02.小儿剧烈阵发性咳嗽怎么办?
03.儿童手足口病
04.疱疹性咽峡炎,是哪根经出了问题?
05.小儿积食引起的咳嗽
06.小儿腹泻——你读懂便便给你发出的信息了吗?
07.小儿抽动症和肝不得不说的关系
08.小儿疝气的问题,是个什么问题 ?
D五章 其他家庭常见病医案
01.医案:简单的办法治好了一身怪病和多年的顽疾
02.医案:治疗全身乱七八糟的病
03.医案:有痔疮的朋友看过来,看过来,看过来!
04.医案:高血压的自治
05.医案:痛风用乌鸡白凤丸,真的可以!
06.医案:脾咳和阴道湿疹
07.医案:肺炎的治疗
08.医案:鼻炎
不会画画的医生不是好医生。35岁迷上中医不能自拔,40岁的时候开了“懒兔子”微信公众号,以漫画的形式推广和普及中医基础知识,被评为中国文化网络传播“十大国学公众号”之一,现在面世的书有《J是想看你笑的样子》《说医不二》。
我对医疗领域一直抱有谨慎的态度,总觉得那是专业人士的领域,普通人很难真正理解。直到我偶然发现了《医本正经》,我才发现,原来医学也可以如此平易近人,又如此引人入胜。作者的叙述风格非常独特,他没有使用那些晦涩难懂的术语,而是用一种非常生活化的语言,将复杂的医学知识转化为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段子”和“故事”。我读到关于感冒病毒的介绍时,被作者的想象力深深折服,他把这些微小的生物描绘得活灵活现,让我觉得它们就像一群狡猾的“小偷”,潜入我们的身体,进行着一场无声的战争。更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不仅讲授医学知识,还教会了我如何更理性地看待健康问题。它让我明白,很多时候,我们对健康的焦虑,源于我们对身体的不了解。通过这本书,我开始学会倾听身体的声音,学会用更科学、更健康的方式去生活。它不是一本“治愈手册”,而是一本“理解之书”,让我对自己的身体,对生命,有了全新的认识。
评分说实话,我最近身体总有些小毛病,去医院吧,医生说的那些专业术语听得我一头雾水,回家上网搜,又是各种信息爆炸,真假难辨。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拿起了《医本正经》,没想到,这书真的给了我惊喜。它不是那种教你如何“包治百病”的伪科学,也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理论说教。作者像是站在我们普通人的角度,用一种你能听懂、能接受的方式,跟你讲清楚身体是怎么回事。我特别喜欢他讲到消化系统那一块,把肠道比作一个复杂的“小宇宙”,里面住着无数的微生物,它们跟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读着读着,我突然意识到,以前对自己的饮食习惯,对身体发出的信号,真是太不重视了。这本书没有给我直接的“药方”,但它给我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开始反思,开始关注那些被我忽略的身体细节。它教会我的,不是如何对抗疾病,而是如何更好地与自己的身体和谐相处,如何通过生活方式的调整,去预防那些可能发生的隐患。这是一种更积极、更主动的健康观,让我觉得,原来掌握一些基础的医学知识,对我们普通人来说,真的很有必要。
评分初次翻开《医本正经》,纯粹是被书名吸引,总觉得这里面藏着一股不落俗套的力量。我以为会是一本古板的医学科普,但事实远非如此。作者用一种极其鲜活、甚至可以说是有些“接地气”的语言,将那些原本枯燥深奥的医学原理,剖析得淋漓尽致。他并没有回避医学中的复杂性,而是巧妙地将它们融入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一个个细致入微的观察之中。当我读到关于人体免疫系统如何像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在看不见的战场上与病原体殊死搏斗时,我仿佛真的看到了那些微小的战士们在我的体内挥洒汗水。更让我惊叹的是,作者对于一些常见疾病的解释,不再是生硬的症状罗列,而是深入到疾病发生的深层原因,甚至是它们背后隐藏的社会、环境因素。读完这部分,我才真正理解,原来我们身体的每一个细微变化,都可能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息息相关。这本书就像一位博学又风趣的朋友,在娓娓道来,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对自己的身体多了一份敬畏,也多了一份了解。它不是那种会让你在睡前翻几页就困倦的书,而是会让你在阅读过程中,不断产生“原来如此”的惊叹,并渴望继续探索下去。
评分作为一名对生命科学充满好奇的人,我阅读过不少相关的书籍,但《医本正经》无疑是我近期读到的一本让人耳目一新的作品。我原以为这会是一本偏向学术的研究性读物,但它的叙事方式却充满了文学色彩。作者仿佛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又像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他用一种非常个人化的笔触,带领读者走进医学的奇妙世界。书中的案例分析,不只是冰冷的病理描述,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故事,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与坚韧。我特别着迷于作者对一些疑难杂症的探讨,他并没有给出一个简单的答案,而是呈现了医学探索的艰难过程,以及科学家们为了攻克疾病付出的不懈努力。这种真实而深刻的描绘,让我对医学研究有了更深的敬意。而且,作者的文笔极具画面感,读到关于身体某个功能的介绍时,我甚至能“看到”那个过程在脑海中发生。这本书让我觉得,医学并非遥不可及,它就蕴藏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体里,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和理解。
评分我一直对那些关于人体奥秘的书籍抱有浓厚的兴趣,但大多数都过于晦涩难懂,或者流于表面。而《医本正经》这本书,却恰好填补了这个空白。作者的文字功底毋庸置疑,他能够将极其复杂的医学概念,用一种极其形象、富有想象力的方式呈现出来。我记得书中有一段,描绘心脏泵血的过程,他将其比作一个精密的“发动机”,但同时又注入了生命的情感,让我对这个器官的伟大之处有了更深的体会。更难得的是,这本书不仅仅停留在“科普”层面,它还触及了医学伦理、人文关怀等更深层次的议题。在探讨疾病与社会的关系时,作者的思考是深刻而独到的,他并没有简单地将问题归咎于个人,而是展现了医学在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下的复杂性。读完之后,我发现自己对医学的理解,从一个旁观者,变成了一个更具同情心和洞察力的观察者。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提供的知识,更在于它唤醒了我对于生命、对于健康的更深层次的思考。它是一本能够让你在读完后,久久回味,并对生活有新感悟的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