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良坤、丁国芳、李宁主编的《协和专家孕产大百科》是一本由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营养科、儿科三大专家倾情打造的孕产育儿经典大百科! 孕前准备全知道:告别过去那种顺其自然怀孕的观点,协和专家教你做好详细的孕前准备,调整身心状态,做有备而孕的准爸妈。 妈妈宝宝变化,每周详细记录。40张宝宝发育图,解读妈妈宝宝每周的变化,使你轻松掌握胎宝宝各阶段发育情况。 明明白白做产检:每次产检时间、重点产检项目详细呈现,配以真实产检报告单,方便你对照查看宝宝的健康状况。 一人吃,两人补:协和营养师根据每月胎宝宝变化,**当月应重点补充的营养素,并有100道孕期**食谱,教你长胎不长肉。 另外,每月罗列生活保健、运动、心理健康、职场准妈妈须知、准爸爸**、不适与用药……协和三大专家为你360度超详细解读孕期。 当然,本书不仅仅指导你健康顺利地度过40周的艰辛孕程,还有分娩、坐月子常识和新生儿护理知识,你所关心和疑惑的在书里都能得到解答。 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儿科、营养科专家全程护航,让你踏踏实实做妈妈!
马良坤 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教授 从事妇产科工作20年,以她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亲和的感染力,接诊每一位准妈妈。在围产保健、产科的合并症和并发症、产科健康教育、孕期体重管理以及遗传咨询、产前筛查和诊断等方面都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医师执业证书编码:110110000009002 丁国芳 北京协和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教授 长期工作在临床**线,从事儿科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临床经验丰富。特别是在新生儿疾病、新生儿黄疸、早产儿急救和护理、婴幼儿营养和喂养、普通小儿内科疾病
PART 1 孕早期
备孕
优生知识
*佳生育年龄
受孕的*佳时段
受孕的*佳姿势
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
孕前3~6个月全面检查
女性孕前检查项目
男女都要查的项目
男性孕前检查项目
做好准备再进行孕前检查
拒*出生缺陷,防患于未然
遗传的这些秘密,你知道吗
备孕前3个月制订健身计划
晚上不要超过11点入睡
工作1小时活动5~10分钟
准备怀孕,这些药不要服用
这些情况不要立即受孕
这些疾病*好治愈再怀孕
新生命的孕育过程
生命的起始——卯子和精子
受精卯在子宫“安家”
同房后“倒立”*易怀孕吗
决定宝宝性别的关键一票——Y染色体
“转胎药”千万不可用
清宫表不可信
不要迷信“酸儿辣女”
性高潮和胎宝宝性别没关系
找准排卯期,提高命中率
测量基础体温找排卯期
排卯试纸的使用
根据月经周期算排卯日
观察白带找排卯日
轻松推算预产期
准妈妈营养准备
准妈妈助孕饮食指导
相信但不迷信豆浆的作用
备孕时每天1~2杯酸奶益处多
怀孕前体重多少*合适
偏瘦偏胖都不利于受孕
过胖准妈妈宜吃低脂肪食物
偏瘦准妈妈补充蛋白质和脂肪
提前3个月服用叶酸
每天摄入400微克的叶酸
叶酸与其他维生素补充剂*好分开服用
吃对食物,也能补叶酸
每天摄入55~65克蛋白质
孕前就要开始补钙
每日锌摄入量9.5毫克
每天补碘230微克
……
孕1月(1~4周)
孕2月(5~8周)
孕3月(9~12周)
PART 2 孕中期
孕4月(13~16周)
孕5月(17~20周)
孕6月(21~24周)
孕7月(25~28周)
PART 3 孕晚期
孕8月(29~32周)
孕9月(33~36周)
孕10月(37~40周)
PART 4 产后
分娩
坐月子
新生儿(0-1月)
附录:宝宝常备小药箱
当我拿到《宝宝的第一年:里程碑与发展观察》时,我最先被其详尽的图文并茂的版面设计所吸引。它不仅仅罗列了宝宝会在这段时间学会哪些动作,例如翻身、爬行、出牙的时间点,更重要的是,它还提供了应对这些发展里程碑的“小挑战”。比如,当宝宝开始拒绝奶嘴时,书里会立刻给出几种温和的替代方案,并解释背后的生理原因。我过去总喜欢在网上搜索零散的信息,东拼西凑,结果常常是自相矛盾。而这本书将所有关于“零到十二个月”的知识点系统化、模块化地整理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时间轴。这让我对孩子的成长节奏有了清晰的预期,极大地减少了我那种“是不是落后了”的焦虑感。这不仅仅是一本参考书,更像是一份可以量化的成长追踪记录本。
评分不得不提《儿童安全与急救全手册》,这本书的厚重感给我带来了极大的安心。我承认,作为新手父母,我对突发状况总是心怀恐惧。这本书的内容非常扎实且具有很强的实操性,它涵盖了从居家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到常见意外伤害(如呛咳、跌倒、烫伤)的现场处理流程。最棒的是,它用大量的流程图和清晰的步骤指示,把复杂的急救知识变得简单易懂,确保在紧急时刻,即便头脑混乱也能迅速找到正确操作。特别是关于“何时应该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的判断标准,写得极其明确,避免了因为犹豫不决而延误救治时机。这本书与其说是给家长看的,不如说是给家庭配备的一份不可或缺的“安全保险单”,我希望永远用不上,但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心理支撑。
评分这本《育儿的智慧与实践》真是一本让人受益匪浅的宝典!我原本以为育儿就是照着说明书来,没想到书中对孩子不同阶段的心理需求和行为模式分析得如此透彻。比如,它详细阐述了“依恋关系”的重要性,并提供了大量实用的游戏和互动技巧,帮助父母建立安全、稳定的亲子联结。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心一笑,发现自己过去的一些“教育误区”原来都可以在书中有迹可循地找到答案。书中不谈空泛的理论,而是紧密结合生活场景,教我们如何在喂养、睡眠训练、如厕训练这些日常琐事中,巧妙地融入积极的沟通和引导。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情绪管理”那一章,它没有简单地要求家长压抑孩子的情绪,而是教我们如何识别、接纳并引导孩子处理那些令人头疼的“坏脾气”。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朋友,在迷茫时拉你一把,指明方向,让我对未来的育儿之路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评分《亲子沟通的艺术》这本书,简直是家庭关系和谐的“润滑剂”。我之前总是觉得,孩子不听话,多半是自己的语气不对,但这本书让我明白了,真正的沟通障碍往往出在“倾听”环节。它提供了一整套“非暴力沟通”的框架,教我们如何把指责性的语言转化为描述性的语言,如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需求而不引起对方的抵触。书中的案例分析非常生动,那些家庭矛盾的还原度极高,让我仿佛看到了自己家里的影子。读完之后,我开始尝试用“我感觉……”而不是“你总是……”的句式与孩子对话,效果真是奇妙,原本僵持不下的局面,竟然能在平静的交流中找到突破口。对于那些正处于“叛逆期”或亲子关系比较紧张的家庭,我强烈推荐这本书,它提供的工具箱比任何说教都管用。
评分我最近翻阅了《婴幼儿健康成长指南》,说实话,这本书的专业度和深度确实超出了我的预期。它不光是介绍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护理,更深入到营养学的细节,甚至细致到不同月龄宝宝的辅食添加比例和食材选择的最佳时机。我特别欣赏作者在阐述科学知识时所采用的严谨态度,所有论点都有可靠的医学依据作为支撑,而不是一些道听途说的经验之谈。对于初为人父母的我们来说,最怕的就是信息爆炸带来的焦虑,而这本书就像一个精准的过滤器,剔除了那些不确定和夸大的信息,只留下最核心、最实用的科学指导。我甚至对照书里的图表,重新调整了我家宝宝的作息时间表,效果立竿见影。对于追求科学育儿的家长而言,这本手册绝对值得放在床头,随时查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