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良坤、丁國芳、李寜主編的《協和專傢孕産大百科》是一本由北京協和醫院婦産科、營養科、兒科三大專傢傾情打造的孕産育兒經典大百科! 孕前準備全知道:告彆過去那種順其自然懷孕的觀點,協和專傢教你做好詳細的孕前準備,調整身心狀態,做有備而孕的準爸媽。 媽媽寶寶變化,每周詳細記錄。40張寶寶發育圖,解讀媽媽寶寶每周的變化,使你輕鬆掌握胎寶寶各階段發育情況。 明明白白做産檢:每次産檢時間、重點産檢項目詳細呈現,配以真實産檢報告單,方便你對照查看寶寶的健康狀況。 一人吃,兩人補:協和營養師根據每月胎寶寶變化,**當月應重點補充的營養素,並有100道孕期**食譜,教你長胎不長肉。 另外,每月羅列生活保健、運動、心理健康、職場準媽媽須知、準爸爸**、不適與用藥……協和三大專傢為你360度超詳細解讀孕期。 當然,本書不僅僅指導你健康順利地度過40周的艱辛孕程,還有分娩、坐月子常識和新生兒護理知識,你所關心和疑惑的在書裏都能得到解答。 北京協和醫院婦産科、兒科、營養科專傢全程護航,讓你踏踏實實做媽媽!
馬良坤 北京協和醫院婦産科主任醫師、教授 從事婦産科工作20年,以她紮實的專業技能和親和的感染力,接診每一位準媽媽。在圍産保健、産科的閤並癥和並發癥、産科健康教育、孕期體重管理以及遺傳谘詢、産前篩查和診斷等方麵都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醫師執業證書編碼:110110000009002 丁國芳 北京協和醫院兒科主任醫師、教授 長期工作在臨床**綫,從事兒科臨床醫療、教學和科研工作,臨床經驗豐富。特彆是在新生兒疾病、新生兒黃疸、早産兒急救和護理、嬰幼兒營養和喂養、普通小兒內科疾病
PART 1 孕早期
備孕
優生知識
*佳生育年齡
受孕的*佳時段
受孕的*佳姿勢
疫苗接種的注意事項
孕前3~6個月全麵檢查
女性孕前檢查項目
男女都要查的項目
男性孕前檢查項目
做好準備再進行孕前檢查
拒*齣生缺陷,防患於未然
遺傳的這些秘密,你知道嗎
備孕前3個月製訂健身計劃
晚上不要超過11點入睡
工作1小時活動5~10分鍾
準備懷孕,這些藥不要服用
這些情況不要立即受孕
這些疾病*好治愈再懷孕
新生命的孕育過程
生命的起始——卯子和精子
受精卯在子宮“安傢”
同房後“倒立”*易懷孕嗎
決定寶寶性彆的關鍵一票——Y染色體
“轉胎藥”韆萬不可用
清宮錶不可信
不要迷信“酸兒辣女”
性高潮和胎寶寶性彆沒關係
找準排卯期,提高命中率
測量基礎體溫找排卯期
排卯試紙的使用
根據月經周期算排卯日
觀察白帶找排卯日
輕鬆推算預産期
準媽媽營養準備
準媽媽助孕飲食指導
相信但不迷信豆漿的作用
備孕時每天1~2杯酸奶益處多
懷孕前體重多少*閤適
偏瘦偏胖都不利於受孕
過胖準媽媽宜吃低脂肪食物
偏瘦準媽媽補充蛋白質和脂肪
提前3個月服用葉酸
每天攝入400微剋的葉酸
葉酸與其他維生素補充劑*好分開服用
吃對食物,也能補葉酸
每天攝入55~65剋蛋白質
孕前就要開始補鈣
每日鋅攝入量9.5毫剋
每天補碘230微剋
……
孕1月(1~4周)
孕2月(5~8周)
孕3月(9~12周)
PART 2 孕中期
孕4月(13~16周)
孕5月(17~20周)
孕6月(21~24周)
孕7月(25~28周)
PART 3 孕晚期
孕8月(29~32周)
孕9月(33~36周)
孕10月(37~40周)
PART 4 産後
分娩
坐月子
新生兒(0-1月)
附錄:寶寶常備小藥箱
當我拿到《寶寶的第一年:裏程碑與發展觀察》時,我最先被其詳盡的圖文並茂的版麵設計所吸引。它不僅僅羅列瞭寶寶會在這段時間學會哪些動作,例如翻身、爬行、齣牙的時間點,更重要的是,它還提供瞭應對這些發展裏程碑的“小挑戰”。比如,當寶寶開始拒絕奶嘴時,書裏會立刻給齣幾種溫和的替代方案,並解釋背後的生理原因。我過去總喜歡在網上搜索零散的信息,東拼西湊,結果常常是自相矛盾。而這本書將所有關於“零到十二個月”的知識點係統化、模塊化地整理在一起,形成瞭一個完整的時間軸。這讓我對孩子的成長節奏有瞭清晰的預期,極大地減少瞭我那種“是不是落後瞭”的焦慮感。這不僅僅是一本參考書,更像是一份可以量化的成長追蹤記錄本。
評分不得不提《兒童安全與急救全手冊》,這本書的厚重感給我帶來瞭極大的安心。我承認,作為新手父母,我對突發狀況總是心懷恐懼。這本書的內容非常紮實且具有很強的實操性,它涵蓋瞭從居傢環境安全隱患排查,到常見意外傷害(如嗆咳、跌倒、燙傷)的現場處理流程。最棒的是,它用大量的流程圖和清晰的步驟指示,把復雜的急救知識變得簡單易懂,確保在緊急時刻,即便頭腦混亂也能迅速找到正確操作。特彆是關於“何時應該立即撥打急救電話”的判斷標準,寫得極其明確,避免瞭因為猶豫不決而延誤救治時機。這本書與其說是給傢長看的,不如說是給傢庭配備的一份不可或缺的“安全保險單”,我希望永遠用不上,但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強大的心理支撐。
評分這本《育兒的智慧與實踐》真是一本讓人受益匪淺的寶典!我原本以為育兒就是照著說明書來,沒想到書中對孩子不同階段的心理需求和行為模式分析得如此透徹。比如,它詳細闡述瞭“依戀關係”的重要性,並提供瞭大量實用的遊戲和互動技巧,幫助父母建立安全、穩定的親子聯結。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會心一笑,發現自己過去的一些“教育誤區”原來都可以在書中有跡可循地找到答案。書中不談空泛的理論,而是緊密結閤生活場景,教我們如何在喂養、睡眠訓練、如廁訓練這些日常瑣事中,巧妙地融入積極的溝通和引導。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關於“情緒管理”那一章,它沒有簡單地要求傢長壓抑孩子的情緒,而是教我們如何識彆、接納並引導孩子處理那些令人頭疼的“壞脾氣”。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朋友,在迷茫時拉你一把,指明方嚮,讓我對未來的育兒之路充滿瞭信心和期待。
評分我最近翻閱瞭《嬰幼兒健康成長指南》,說實話,這本書的專業度和深度確實超齣瞭我的預期。它不光是介紹常見疾病的預防和護理,更深入到營養學的細節,甚至細緻到不同月齡寶寶的輔食添加比例和食材選擇的最佳時機。我特彆欣賞作者在闡述科學知識時所采用的嚴謹態度,所有論點都有可靠的醫學依據作為支撐,而不是一些道聽途說的經驗之談。對於初為人父母的我們來說,最怕的就是信息爆炸帶來的焦慮,而這本書就像一個精準的過濾器,剔除瞭那些不確定和誇大的信息,隻留下最核心、最實用的科學指導。我甚至對照書裏的圖錶,重新調整瞭我傢寶寶的作息時間錶,效果立竿見影。對於追求科學育兒的傢長而言,這本手冊絕對值得放在床頭,隨時查閱。
評分《親子溝通的藝術》這本書,簡直是傢庭關係和諧的“潤滑劑”。我之前總是覺得,孩子不聽話,多半是自己的語氣不對,但這本書讓我明白瞭,真正的溝通障礙往往齣在“傾聽”環節。它提供瞭一整套“非暴力溝通”的框架,教我們如何把指責性的語言轉化為描述性的語言,如何有效地錶達自己的需求而不引起對方的抵觸。書中的案例分析非常生動,那些傢庭矛盾的還原度極高,讓我仿佛看到瞭自己傢裏的影子。讀完之後,我開始嘗試用“我感覺……”而不是“你總是……”的句式與孩子對話,效果真是奇妙,原本僵持不下的局麵,竟然能在平靜的交流中找到突破口。對於那些正處於“叛逆期”或親子關係比較緊張的傢庭,我強烈推薦這本書,它提供的工具箱比任何說教都管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