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解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陆浩,别涛,王凤春 编
图书标签:
  • 水污染防治
  • 环境保护
  • 法律法规
  • 环境政策
  • 法律解读
  • 环保法律
  • 水环境
  • 法律
  • 法规
  • 政策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天健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ISBN:9787509387269
商品编码:24814480075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609
字数:30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解读
作者:
市场价: 58.00
ISBN号: 9787509387269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商品类型: 平装


   内容简介
水污染防治法是规范防治水体污染的一部重要法律,对于水资源保护,甚至整个生态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全国人大环资委和环保部参与起草工作的同志编写了这本解读,对水污染防治法做了全面而深入的讲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解读》按照法律条文逐条解析,准确阐述法律含义,为政府工作人员,环保从业人员,理论研究人员和社会大众提供了好学习读本。

 

   目录
diyi章 总则
diyi条【立法目的】
第二条【适用范围】
第三条【法律原则和基本要求】
第四条【政府职责】
第五条【河长制】
第六条【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
第七条【科技进步和宣传教育】
第八条【生态保护补偿制度】
第九条【监督管理体制】
第十条【排放行为的违法界限】
第十一条【保护权利义务与表彰奖励】
第二章 水污染防治的标准和规划
第十二条【水环境质量标准】
第十三条【省界水体水环境质量标准】
第十四条【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第十五条【质量标准与排放标准的修订】
第十六条【水污染防治规划】
第十七条【限期达标规划】
第十八条【人大及社会监督】
第二章 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
第十九条【环境影响评价与“三同时”制度】
第二十条【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区域限批制度】
第二十一条【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度】
第二十二条【排污口设置规定】
第二十三条【排污单位监测和管理】
第二十四条【主体责任与数据异常核查】
第二十五条【水环境质量检测与信息发布】
第二十六条【省界水环境质量监测与报告】
第二十七条【维护水体的生态功能】
第二十八条【重点流域水环境保护联合协调机制】
第二十九条【加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维护流域生态功能】
第三十条【排污单位现场检查规定】
第三十一条【跨行政区域水污染纠纷处理】
第三章 水污染防治措施
diyi节 一般规定
第三十二条【有毒有害水污染物风险管理】
第三十三条【禁止向水体排放污染物规定】
第三十四条【排放放射性固体废物或含放射性物质废水要求】
第三十五条【排放含热废水要求】
第三十六条【含病原体污水消毒处理】
第三十七条【禁止排放固体废物、可溶性剧毒废渣】
第三十八条【禁止在特殊地点堆放、存贮固体废弃物】
第三十九条【禁止逃避监管】
第四十条【防止地下水污染措施】
第四十一条【地下水开采规定】
第四十二条【地下工程活动采取防止地下水污染措施】
第四十三条【人工回灌地下水规定】
第二节 工业水污染防治
第四十四条【工业废水污染防治】
第四十五条【工业废水收集和处理措施】
第四十六条【落后工艺、设备淘汰制】
第四十七条【对严重污染水环境项目的禁止】
第四十八条【企业清洁工艺的要求】
第三节 城镇水污染防治
第四十九条【建立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
第五十条【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监管】
第五十一条【城镇污水集中处理单位的义务】
第四节 农业和农村水污染防治
第五十二条【建设农村污水、垃圾处理设施】
第五十三条【制定化肥、农药标准】
第五十四条【农药使用规定】
第五十五条【相关部门指导化肥、农药的使用】
第五十六条【禽畜养殖环境污染控制】
第五十七条【水产养殖水污染防治】
第五十八条【灌溉用水排放废水规定】
第五节 船舶水污染防治
第五十九条【船舶排污基本要求】
第六十条【船舶房屋设施配置和排污操作规程】
第六十一条【船舶废物接收、转运处理设施】
第六十二条【船舶作业活动污染防治要求】
第四章 饮用水水源和其他特殊水体保护
第六十三条【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
第六十四条【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禁设排污口】
第六十五条【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管理】
第六十六条【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管理】
第六十七条【准保护区建设项目管理】
第六十八条【转保护区保护措施】
第六十九条【供水环境状况调查及可能威胁供水安全的风控管理】
第七十条【对应急、备用和农村饮用水水源的规定】
第七十一条【供水单位的管理】
第七十二条【饮用水水源监测评估和信息公开】
第七十三条【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非点源污染防治的授权】
第七十四条【重要水体保护制度】
第七十五条【风景名胜区、重要渔业水体等保护区建设排污口】
第五章 水污染事故处置
第七十六条【与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衔接】
第七十七条【企事业单位防止水污染事故的规定】
第七十八条【水污染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措施】
第七十九条【饮用水应急预案编制、演练、突发事件应急及处置】
第七章法 律 责 任
第八十条【水污染防治监督管理部门的法律责任】
第八十一条【对拒绝、阻挠监督检查或在检查时弄虚作假的法律责任】
第八十二条【违反污染物排放监测制度的法律责任】
第八十三条【违法排污的法律责任】
第八十四条【违法设置排污口的法律责任】
第八十五条【违反水污染防治措施的法律责任】
第八十六条【违反落后设备、工艺淘汰制度的法律责任】
第八十七条【违法建设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型项目法律责任】
第八十八条【对城镇污水集中处理和污泥处置单位的法律责任】
第八十九条【违反船舶污染防治管理制度的法律责任】
第九十条【船舶污染水体的法律责任】
第九十一条【违反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管理制度的法律责任】
第九十二条【违反饮用水供水水质标准供水单位的法律责任】
第九十三条【违反水污染事故应急制度的法律责任】
第九十四条【造成水污染事故的法律责任】
第九十五条【违法排放水污染物按日计罚】
第九十六条【水污染损害民事责任】
第九十七条【水污染损害纠纷解决途径】
第九十八条【排污方举证责任的规定】
第九十九条【代表人诉讼、诉讼支持和法律援助的规定】
diyi百条【环境监测机构提供监测数据的规定】
diyi百零一条【刑事责任】
第八章 附则
diyi百零二条【立法用语的解释】
diyi百零三条【施行日期】
附录一:法律原文与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2017年6月27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014年4月24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2015年8月2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2016年11月7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16年7月2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2017年6月27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2017年6月27日)
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
(2015年4月2日)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
(2016年11月24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的通知
(2016年11月10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见
(2014年12月27日)
附录二:立法背景资料
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修正案(草案)》的议案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修正案(草案)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修正案(草案)》的审议意见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修正案(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决定(草案)》修改意见的报告

溪流絮语:中国古代水利智慧与生态思想探微 本书旨在深入剖析中国古代在水资源利用、管理、保护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存方面所积累的独特智慧与深厚生态哲学。它并非一部单纯的技术史或法制史,而是一部跨越数千年的文明对话录,探讨古人如何理解“水性”,如何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构建出适应性极强的社会水利系统,以及这些经验对当代可持续发展所能提供的启示。 第一部分:天人合一的哲学基石——古代水观的演变 本部分将追溯中国古代对水体认知的哲学源头。从先秦时期对“水德”的崇拜与赞美,探讨儒家“中庸之道”在水利规划中的体现,即如何寻求人与水流的动态平衡,避免过度干预。我们将细致考察道家思想中“上善若水”的哲学内涵,分析其如何指导了古人在水灾治理中顺势而为、以柔克刚的策略。 1.1 早期神话与水神崇拜: 聚焦大禹治水的象征意义,解析从“堵”到“疏”的思维转变,将其置于早期国家形态构建的宏大叙事中进行解读。 1.2 历代经典中的水象: 结合《尚书》、《礼记》以及诸子百家的论述,系统梳理不同学派对水体功能(如灌溉、运输、防御、祭祀)的定位与价值判断。 1.3 地方志中的“水灵”: 通过对地方文献的田野式考察,揭示民间信仰中对特定河流、湖泊的敬畏与保护意识,这些无形的文化约束如何有效地维护了地方水生态的平衡。 第二部分:大国之基:古代水利工程的系统集成与管理艺术 本章聚焦于中国古代宏大工程的实践经验,重点不在于罗列工程数量,而在于分析支撑这些工程持续运转的组织管理模式、技术创新以及跨区域协调机制。我们将重点剖析都江堰、郑国渠等世界级水利工程的非传统技术要素,例如生态材料的使用、动态监测体系的构建等。 2.1 灌溉系统的精细化管理: 以黄淮海平原的漕渠体系为例,分析古代水权分配的社会机制——“议水”与“分水”的经验法则。探讨古代如何通过定期的水利会议、基于经验的流量估算来解决复杂的用水冲突。 2.2 河道治理的长期战略: 深入分析黄河治理的复杂性与策略的迭代。着重研究宋元时期关于“束水攻沙”与“宽滩蓄水”等不同治河学派的争论,揭示这些争论背后的地质认知与社会承受力的权衡。 2.3 港口与内河航运的生态适应: 研究京杭大运河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水位调控技术,包括船闸、堰坝的设置与维护。考察古代运河的“活水”理念,即如何利用自然水系的季节性变化来维持航道的通畅,同时尽量减少对周边农田的负面影响。 第三部分:水之涵养:古代生态保护与环境伦理 这是全书最具创新性的部分,旨在发掘那些被现代水利史常常忽略的、关于水资源“节制”与“涵养”的古代智慧。古代社会深知水体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其管理思想远超单纯的工程学范畴。 3.1 森林与水源的关联认知: 考察古代对“山林庇水”的朴素认识。分析历代政府如何通过禁伐令、祭祀山林等方式来保护水源涵养地,尽管当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涵养林”概念。 3.2 湖泊湿地的生态价值定位: 以太湖、洞庭湖等大型水域为例,研究古代官员在处理经济开发需求(如围垦)与生态调蓄功能之间的矛盾时所采取的平衡措施。探讨对“鱼米之乡”模式下水产品获取的节制原则。 3.3 污染的早期认知与应对: 虽然古代缺乏化学污染的概念,但对“臭水”、“病水”的认识由来已久。本节将梳理古代城市生活废水(如粪便、手工作坊废水)的处理方法,分析其通过自然净化(如利用池塘或沼泽)来缓解环境压力的原始生态工程实践。 第四部分:古今对话:历史经验对现代水治理的启示 最后一部分将历史的镜鉴投射到当代的水资源挑战之上。本书不主张简单复古,而是提炼古代智慧中具有普适性和可持续性的核心原则。 4.1 制度韧性与社会参与: 分析古代地方性水事组织(如水会、乡绅管理机构)在应对突发水患中的快速反应能力,探讨其在现代水资源管理中推行“社区共治”模式的借鉴价值。 4.2 适应性规划的思维: 总结古代在面对不可预测的洪水与干旱时,所展现出的“冗余设计”与“弹性管理”的思维,这对当前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4.3 价值重估:从“征服”到“共生”: 总结古代对水体“德性”的尊重,倡导在制定水利政策时,必须将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重塑人与水流的伦理关系。 本书适合水利工程、环境史、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以及所有关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读者深入阅读与思考。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对这本书的期待,更多是源于一种社会责任感。我们生活的环境,尤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水资源,正在面临严峻的挑战。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水污染的严重性,以及国家在这方面所做的努力。我特别想了解,法律条文中是如何界定“水污染”的,它包含了哪些具体的指标和标准。另外,书中会不会提到一些关于公众参与水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比如公民是否有权举报水污染行为,举报后是否会受到法律保护,以及如何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更加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也能够让我知道,作为一名普通公民,我能为保护我们的水环境做些什么。如果这本书能帮助我理解如何监督政府部门和企业的环保行为,那就更好了。

评分

这本书我刚拿到手,就被它沉甸甸的分量吸引了,感觉内容肯定非常详实。我本身对环保和法律都挺感兴趣的,尤其是水污染这个话题,在我们生活中太重要了。我一直想深入了解一下,我国在治理水污染这方面到底有哪些法律依据,这些法律条文又是如何具体落实的。有时候看新闻里报道的关于水污染事件,总觉得信息不够全面,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对整个法律框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明白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以及企业和个人应该承担的义务。更重要的是,我想了解一下,这些法律在实际操作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有没有一些成功的案例或者遇到过哪些难题,这本书会不会提到一些具体的执法细节,比如如何取证、如何处罚,以及受害者如何维权等等。我对这些“幕后”的东西特别好奇,觉得了解了这些,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法律的价值和意义。

评分

我购买这本书,纯粹是因为它放在书店显眼的位置,而且书名看起来很有分量,我想着作为一本关于法律的解读,里面肯定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我之前对法律了解不多,但一直觉得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工具。这本书的标题“解读”吸引了我,我猜想它应该会用比较通俗易懂的方式来解释那些专业的法律条文。我希望能从中学习到一些基础的法律常识,比如什么是“法律解释”,法律条文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如何去理解和适用法律。对于水污染防治法本身,我并没有太多的预设想法,只是想了解一下,在这部法律中,国家对于保护我们身边的水资源,到底有哪些具体的规定和要求。如果这本书能让我对法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对水污染这个社会议题有一些更深入的认识,我就觉得物超所值了。

评分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主要抱着一个学习和提升自我的目的。我是一名在基层工作的环保工作者,日常工作中会接触到很多与水污染防治相关的实际问题,有时候会觉得理论知识不够扎实,对法律条文的理解也可能存在偏差。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系统地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条文内容,并且能够掌握其精神实质。尤其是我对法律中关于“污染者付费”原则的理解还比较模糊,这本书会不会详细阐述这个原则的内涵,以及它在水污染防治中的具体应用,比如说污水排放收费的标准是如何制定的,这些费用又会如何用于水环境保护。此外,书中对于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体系,以及对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追究方面,我想深入了解。毕竟,只有清楚了法律的底线在哪里,才能更好地指导我们日常的监管工作,也才能更好地向企业和公众普及环保法律知识。

评分

坦白说,我买这本书完全是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最近参与了一个关于河流生态修复的小型研究项目,在查阅资料的时候,我发现很多关于水污染治理的政策和法规都指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于是我抱着想“对号入座”的心态,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找到我所研究领域相关的法律条文,了解在河流修复、水生态保护方面,法律是如何规定的。比如,法律中是否有关于生态补偿的条款,对那些为保护水环境做出贡献的地区或个人是否有相应的激励机制。我还想了解一下,法律对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水等不同类型的水污染源,是如何进行分类管理和治理的。这本书会不会对这些方面有详细的解读,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现行的水污染防治措施,并为我的研究提供更坚实的理论支撑。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