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宝辉、任安兰编著的《零基础学素描》首先介绍素描基本工具的用法和素描基础知识,然后从几何体教读者画,并把生活中的物品类比进行学习,使读者*深入理解;然后将水果、蔬菜、甜品、玩偶、生活用品、文具、衣帽、花卉等生活中常见物品一一绘制,并提炼绘制要点和绘制技法,使读者在开心地绘制过程中掌握技能。
生活中,表达对生活的热爱、陶冶情操的方式有 很多种,用素描生活便是其中之一。许多读者并不是 美术专业,也没有多少美术基础,但却希望拾起铅笔 ,勾画属于自己的线条与色彩,吴宝辉、任安兰编著 的《零基础学素描》正是为这样的你而准备的。
《零基础学素描》共有6章。**章与第2章为素 描基础部分,介绍了素描的工具与素描的基础知识; 第3章到第6章,从基础到复杂,分别讲解了石膏几何 体、静物、石膏像与人物头 素描方法。《零基础学 素描》的编排结构与绘制安全,均以零基础读者的需 求为出发点,使读者能老远打下基础,摸索出素描的 门道,进而创作出自己的素描作品。
《零基础学素描》适合希望学习素描的初级绘画 者深层次、使用。
**章 初识素描
1.1 素描的概念
1.2 素描的地位
1.3 学习素描的目的
1.4 素描工具
第2章 素描绘制基础
2.1 掌握使用铅笔
2.1.1 认识铅笔
2.1.2 铅笔的不同型号
2.1.3 如何执笔
2.2 线条排列练习
2.2.1 简单的线条排列
2.2.2 怎样排线
2.2.3 线条的不同表现
2.3 光影原理
2.3.1 光影照射原理
2.3.2 光影形成角度
2.4 用纸卷擦出色调
2.5 明度的差别
2.6 物体的形状与比例
2.7 透视
2.7.1 一点透视
2.7.2 两点透视
2.7.3 三点透视
2.8 取景与构图
2.8.1 取景器
2.8.2 三角形构图法
2.8.3 S形构图法
第3章 石膏几何体
3.1 单个石膏体
3.1.1 正方体的画法
正方体进阶训练 墨水盒的画法
3.1.2 长方体的画法
长方体进阶训练 饭盒的画法
3.1.3 球体的画法
球体进阶训练 苹果的画法
3.1.4 圆柱体的画法
圆柱体进阶训练 啤酒瓶的画法
3.2 贯穿体的画法
3.2.1 十字贯穿体的画法
3.2.2 圆锥贯穿体的画法
3.2.3 方锥贯穿体的画法
3.3 石膏体组合的画法
3.3.1 2个石膏体
3.3.2 3个石膏体
3.3.3 4个石膏体
第4章 素描静物
4.1 蔬菜水果类
4.1.1 梨的画法
4.1.2 橘子的画法
4.1.3 香蕉的画法
4.1.4 胡萝卜的画法
4.1.5 油菜的画法
4.1.6 尖椒的画法
4.2 器皿陶罐类
4.2.1 饮料瓶的画法
4.2.2 高脚杯的画法
4.2.3 不锈钢锅的画法
4.2.4 水瓶与勺子的画法
4.2.5 茶壶的画法
4.2.6 陶罐的画法
4.3 静物组合
4.3.1 带陶罐的静物组合
4.3.2 带蔬菜的静物组合
4.3.3 带酒瓶的静物组合
4.3.4 陶罐水果组合
第5章 石膏头像
5.1 学习石膏头像的意义
5.2 训练观察能力
5.3 石膏头像绘制技法要领
5.4 石膏头像五官绘制训练
5.4.1 眼睛的画法
5.4.2 鼻子的画法
5.4.3 嘴巴的画法
5.4.4 耳朵的画法
5.5 切面像的画法
5.6 石膏头像绘制范例
5.6.1 伏尔泰石膏像的画法
5.6.2 阿格里巴像的画法
5.6.3 罗马青年像的画法
5.6.4 女性石膏像的画法
第6章 人物头像
6.1 认识素描人物头像
6.2 人物头部结构以及比例
6.2.1 人物头骨结构
6.2.2 人物面部肌肉结构
6.2.3 素描头像五官比例
6.2.4 人物头像透视结构
6.3 素描人物头像造型及规律
6.3.1 结构特征
6.3.2 外形特征
6.4 素描人物头像写生技法要点
6.4.1 从大体着眼
6.4.2 动态与透视
6.5 常见问题分析
6.5.1 大的基本形态把握不住
6.5.2 “花”与“乱”的缺点在画面中突出
6.5.3 “腻”与“木”也是常见的错误
6.6 人物五官绘制训练
6.6.1 眼睛的画法
6.6.2 鼻子的画法
6.6.3 嘴巴的画法
6.6.4 耳朵的画法
6.7 人物头像绘制案例
6.7.1 男青年的画法
6.7.2 女青年的画法
6.7.3 老年妇女的画法
6.7.4 老年男人的画法
老实说,我收到这本《零基础学素描》的时候,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毕竟“零基础”这个词听起来总是有点“入门级别”的感觉,我怕内容太浅薄,学不到什么真东西。但事实证明,我完全错了!这本书不仅内容扎实,而且在教学方法上也非常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让我这个完全没有美术基础的人,也能看得津津有味,并且有所收获。最让我惊喜的是,作者在开篇并没有直接进入“画什么”的环节,而是花了大量的篇幅来讲解“如何观察”。他用非常生活化的语言和例子,教我如何去“看”一个物体,如何去分析它的基本形状、它的比例、它的结构,甚至是如何去感受它的材质。这一点对于我来说太重要了,我以前画画,总是习惯性地“照猫画虎”,但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绘画,是源于深入的观察和理解。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透视”的讲解,作者用非常生动的图示,将抽象的透视原理,比如一点透视、两点透视,变得非常直观易懂。他让我明白,为什么远处的物体看起来会变小,为什么平行的线条会在远处汇聚。这让我对空间的认识有了全新的理解,也为我以后画场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外,这本书在“明暗关系”的讲解上也做得非常出色。作者不仅仅是告诉你哪里是亮面,哪里是暗面,而是深入分析了光线是如何照射在物体上,是如何形成不同的明暗区域,以及如何通过“灰面”和“反光”来丰富画面的层次感。我跟着书中的示范,学习如何运用不同硬度的铅笔,如何通过不同的笔触来表现物体的体积感和质感,感觉自己的手也变得“听话”多了。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物体结构的理解”,作者将复杂的物体分解成最基本的几何形体,比如球体、立方体、圆柱体,然后教我们如何去分析这些形体的相互关系,以及如何将它们组合起来。这让我觉得,原来画画并不是一件“凭空想象”的事情,而是有章可循的。这本书的排版也非常好,大量的插图和示范图,清晰易懂,而且配色也很舒服,阅读起来一点也不枯燥。我跟着书中的练习,一点点地进步,这种成就感让我觉得学习素描是一件充满乐趣的事情。
评分说实话,我买这本《零基础学素描》之前,对素描完全是一窍不通,甚至连基本的几何图形都画不好。我一直觉得自己没有艺术细胞,注定与绘画无缘。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把原本在我看来高不可攀的素描知识,变得如此容易理解和掌握。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书中并没有一开始就丢给我一些复杂的静物组合,而是从最最基础的“观察”入手。他用很多生活化的例子,比如一颗小小的纽扣,一个简单的水果,来引导我如何去“看”一个物体,如何去分析它的形状、结构、以及它所处的空间关系。这种“先看后画”的理念,让我觉得非常受用。我以前画东西,总是凭着感觉乱画,但这本书让我学会了如何有目的地去观察,去捕捉事物的本质特征。然后,书中关于“形体塑造”的讲解,更是我的“救星”。作者将复杂的物体分解成最基本的几何形体,比如球体、立方体、圆柱体、圆锥体,并且详细地讲解了这些基本形体在不同光线下的明暗变化。我之前一直搞不清楚,为什么有些物体看起来那么有立体感,而我画出来的却像一张纸。通过学习这本书,我才明白,原来是光影的作用,是不同区域的明暗变化,赋予了物体“生命”。书中对“明暗交界线”的描绘技巧,以及如何通过“灰面”和“反光”来丰富画面的层次感,都讲得非常细致。我跟着书中的示范图,尝试着去画,虽然过程很艰难,但每次都能在失败中找到新的突破。另外,这本书在“线条的运用”方面也有着非常独到的见解。它不仅仅是强调线条的粗细和流畅,更注重线条的情感和表现力。作者通过讲解不同的笔触,如何去表现物体的光滑度、粗糙度,以及如何用线条去勾勒出物体的轮廓和体积,让我觉得线条不再是简单的“画框”,而是能够传达信息和情感的媒介。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明暗对比”的讲解,作者用非常形象的比喻,比如“就像音乐中的强音和弱音”,让我一下子就理解了,画面中的明暗对比对于增强立体感和视觉冲击力是多么重要。而且,这本书的练习题设计得非常科学,从易到难,循序渐进,让我能够有计划地进行练习,并且在每一次练习中都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
评分收到这本《零基础学素描》,我真的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毕竟名字就写着“零基础”,感觉是不是会比较浅显?但没想到,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而且它的内容组织方式非常巧妙,能够让一个完全没有接触过绘画的人,也能循序渐进地掌握核心的素描知识。首先,作者在开篇就花了相当大的篇幅来讲解“观察”的重要性,这在我看来是很多速成教程所忽略的。他不仅仅是教你“怎么画”,更重要的是教你“如何看”。通过各种角度和方式去分析一个物体,比如它的形状、它的结构、它的纹理,甚至是被忽略的细节。这种观察力的培养,让我觉得素描不再仅仅是手部的技巧,更是思维和认知的训练。书中关于“形体”的讲解更是让我豁然开朗,作者将复杂的物体分解成最基本的几何形体,例如球体、立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然后教我们如何去分析这些形体在不同光线下的明暗变化,以及如何将它们组合成更复杂的物体。这一点对于初学者来说至关重要,它建立了一个非常扎实的理论基础。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体积感”的阐述,作者通过大量的阴影和高光细节的处理,以及不同笔触的运用,让我深刻理解了如何用二维的平面去表现三维的立体感。他没有回避难点,而是将这些复杂的概念用非常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图示来解释,比如用“光线的强弱”来类比“声音的大小”,用“物体表面的弯曲度”来类比“被挤压的面团”,这些比喻都非常贴切,能够帮助我快速理解。另外,这本书在“线条的运用”方面也有着非常独到的见解。它不只是强调线条的精准,更注重线条的情感和表现力。从轻柔的轮廓线到富有力量的暗部线条,再到表现物体质感的擦笔痕迹,书中都做了详细的示范和讲解。我通过练习,发现自己的线条开始变得有生命力,不再是僵硬的“死线”。而且,书中还强调了“练习的重要性”,并且提供了大量不同难度的练习题,从简单的线条组合到复杂的静物写生,每一项练习都为我提供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方向,让我知道自己该往哪里努力。总而言之,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良师,它不仅仅传授绘画技巧,更引导我去发现绘画的乐趣,去理解艺术的美。
评分我一直都梦想着能画出一些属于自己的东西,但每次拿起画笔,面对一张白纸,都会感到一种莫名的压力和迷茫,不知道从何下手。这本《零基础学素描》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状态。它用一种非常友好的方式,将素描这门艺术“拆解”开来,让我觉得学习过程一点都不枯燥,反而充满了探索的乐趣。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讲解任何一个技巧之前,都会先强调“观察”的重要性。他用了很多非常生动有趣的例子,比如让我们去观察一片树叶的脉络,或者一个杯子的弧度,然后引导我们去思考,这些细节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它们在画面中应该如何表现。这种“带着问题去观察”的方式,让我觉得绘画不再是一件机械的事情,而是充满了思考和创造。我最喜欢的章节是关于“光影的塑造”。我以前对光影的理解非常片面,只知道哪里亮哪里暗。但这本书通过对不同光源方向的分析,以及对面、体、空间的理解,让我明白了,光影是如何赋予物体生命和体积感的。作者用非常形象的比喻,比如“光线是画家的颜料,阴影则是它最忠实的伙伴”,让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光影在素描中的核心作用。我跟着书中的示范,尝试着去画一个简单的水果,从一开始的摸索到后来的逐渐掌握,每一步的进步都让我充满了成就感。而且,书中关于“线条的运用”也讲解得非常细致。从如何画出流畅的轮廓线,到如何运用粗细、虚实不同的线条去表现物体的质感和体积,都做了非常详细的讲解。我通过练习,发现自己的线条开始变得有方向感和表现力,不再是简单的“涂鸦”。这本书的另一个亮点是它对“形体分解”的讲解。作者将复杂的物体分解成最基本的几何形体,比如球体、立方体、圆柱体,然后教我们如何去分析这些形体的相互关系,以及如何将它们组合起来。这让我觉得,原来画画并不是一件“凭空想象”的事情,而是有章可循的。我经常会跟着书中的练习,反复练习,每一次的练习都能让我发现新的技巧和方法,感觉自己离成为一个真正的“画家”又近了一步。
评分这本《零基础学素描》真是太棒了!我一直对绘画充满向往,但总觉得门槛太高,自己完全没有美术功底,看到网上各种教程,要么专业术语太多,要么跳跃性太强,看得我一头雾水。直到我偶然发现了这本书,真的像是找到了救星。首先,它的封面设计就很吸引人,简洁大方,传递出一种“你也可以”的鼓励感。翻开第一页,我就被作者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深深吸引了。从最基本的握笔姿势、线条的练习,到明暗关系的理解,再到对物体体积感的塑造,每一步都讲解得非常清晰易懂。我最喜欢的是它用了很多生活中的小物件作为例子,比如一个苹果、一个杯子、一个简单的几何体,这些都是我平时生活中能接触到的,让我觉得素描并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艺术,而是可以从身边开始的。书中大量的插图和示例图,配色和构图都非常讲究,看着就赏心悦目,而且它们不是简单的展示,很多都配有详细的绘制步骤和讲解,我可以直接跟着模仿,体会其中的技巧。特别是关于光影的处理,作者用非常形象的比喻来解释,让我这个零基础的人也能瞬间明白,比如光线从哪个方向来,物体表面就会产生怎样的明暗变化,高光、亮面、灰面、暗面、反光,这些概念在书中得到了非常细致的剖析,而且通过大量的练习题,我能够反复巩固,直到熟练掌握。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透视的讲解,以前总觉得透视很抽象,但这本书用透视线、消失点这些概念,结合简单的立方体、圆柱体等模型,让我一步步理解了物体在空间中的立体感和远近关系,这对我以后画场景或者更复杂的物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这本书没有上来就讲复杂的写实技法,而是先注重培养我的观察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这是我觉得最宝贵的一点。通过大量的线条练习,我发现自己的手开始变得灵活起来,画出来的线条也不再是僵硬的“抖抖乐”,而是有了自然的起伏和粗细变化。这本书的每一个章节都像一个小的里程碑,完成一个练习,我就能感觉到自己的进步,这种成就感是激励我继续学习下去的最大动力。我曾经尝试过一些其他的素描教材,但要么太枯燥,要么太难,很容易打击信心。而《零基础学素描》则做到了既专业又不失趣味性,让学习过程充满乐趣。
评分我一直觉得,自己可能没有绘画的天赋,所以对素描这件事总是望而却步。但当我拿到这本《零基础学素描》的时候,我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非常简洁大气,给人一种“你可以做到”的鼓励感。翻开书页,我发现作者的语言非常亲切,一点也不像那种高高在上的老师,而是像一个和我一样,正在学习绘画的朋友,分享他的经验和心得。最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并没有一开始就教我画多么复杂的物体,而是从最最基础的“观察”和“感知”入手。作者用了很多生活中的小物件作为例子,比如一颗小小的纽扣,一个简单的苹果,然后引导我如何去“看”它们,如何去分析它们的形状、比例、以及它们所处的空间关系。这种“先看后画”的理念,让我觉得非常受用。我以前画东西,总是凭着感觉乱画,但这本书让我学会了如何有目的地去观察,去捕捉事物的本质特征。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形体塑造”的讲解,作者将复杂的物体分解成最基本的几何形体,比如球体、立方体、圆柱体,并且详细地讲解了这些基本形体在不同光线下的明暗变化。我之前一直搞不清楚,为什么有些物体看起来那么有立体感,而我画出来的却像一张纸。通过学习这本书,我才明白,原来是光影的作用,是不同区域的明暗变化,赋予了物体“生命”。书中对“明暗交界线”的描绘技巧,以及如何通过“灰面”和“反光”来丰富画面的层次感,都讲得非常细致。我跟着书中的步骤,一点点地去练习,虽然过程很艰难,但每次都能在失败中找到新的突破。另外,这本书在“线条的运用”方面也有着非常独到的见解。它不仅仅是强调线条的粗细和流畅,更注重线条的情感和表现力。作者通过讲解不同的笔触,如何去表现物体的光滑度、粗糙度,以及如何用线条去勾勒出物体的轮廓和体积,让我觉得线条不再是简单的“画框”,而是能够传达信息和情感的媒介。
评分这本《零基础学素描》真的是我近期遇到的最让人惊喜的一本书!我一直对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苦于没有基础,看了很多网上的教程,要么太高深,要么太零散,总感觉抓不住重点。这本书的出现,就像一道光,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首先,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亲切,作者并没有用很多晦涩的专业术语,而是用非常生活化、形象化的比喻来解释素描的原理。比如,在讲到“线条的运用”时,他会将不同的线条比作不同的“音符”,有的轻柔,有的有力,有的则像呼吸一样自然。这让我一下子就理解了线条不仅仅是用来勾勒轮廓,更是一种能够表达情感和节奏的工具。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光影的塑造”。我以前总觉得阴影只是简单的“黑”,但这本书让我明白,光影是构成物体体积感的核心。作者通过大量的示范图,详细讲解了光源的方向、强度对物体明暗变化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灰面”和“反光”来丰富画面的层次感。我跟着书中的步骤,尝试着去画一个简单的球体,从一开始的生涩到后来的逐渐掌握,每一步的进步都让我充满了成就感。这本书还非常注重“观察力的培养”。作者用各种各样的小练习,引导我去发现物体表面的细节,去感受物体的轮廓和形态。我发现,当我开始真正“看”一个物体的时候,我才能更好地去“画”它。这种观察力的提升,不仅体现在绘画上,也让我对周围的世界有了更深的感知。另外,书中关于“形体分解”的讲解,也让我受益匪浅。作者将复杂的物体分解成最基本的几何形体,比如球体、立方体、圆柱体,然后教我们如何去分析这些形体的相互关系,以及如何将它们组合起来。这让我觉得,原来素描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难,只要掌握了基本的方法,一切都能迎刃而解。这本书的排版也非常精美,大量的插图和示范图,清晰易懂,而且留白恰到好处,让阅读体验非常舒适。我经常会反复翻阅,每次都能从中找到新的灵感和收获。
评分收到这本《零基础学素描》,我真的是抱着一种“姑且一试”的心态,毕竟我从来没有接触过任何美术方面的训练,总觉得自己没有这方面的天赋。然而,这本书完全打破了我之前的固有印象,它用一种极其耐心且循序渐进的方式,将素描的奥秘一点点地展现在我面前。最令我欣喜的是,它并不是上来就灌输各种理论知识,而是从最最基础的“握笔姿势”和“线条的练习”开始。作者用非常生动形象的比喻,将握笔姿势比作“弹钢琴的手指”,将线条的练习比作“乐谱上的音符”,让我觉得即使是再简单的练习,也充满了艺术的韵味。我之前一直觉得,线条只是用来勾勒物体轮廓的,但这本书让我明白,线条本身就可以传递信息,可以表现物体的质感、体积,甚至情感。书中关于“明暗关系”的讲解,更是让我豁然开朗。我以前总是对光影感到困惑,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但这本书用非常直观的图示和文字,详细地讲解了光线是如何照射在物体上,是如何形成不同的明暗区域,以及如何通过“灰面”和“反光”来丰富画面的层次感。我跟着书中的示范,尝试着去画一个简单的几何体,从一开始的生涩到后来的逐渐掌握,每一步的进步都让我充满了成就感。而且,书中对“形体分解”的讲解也做得非常到位。作者将复杂的物体分解成最基本的几何形体,比如球体、立方体、圆柱体,然后教我们如何去分析这些形体的相互关系,以及如何将它们组合起来。这让我觉得,原来素描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难,只要掌握了基本的方法,一切都能迎刃而解。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观察物体的角度”的讲解,作者会引导我去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一个物体,去发现它隐藏的结构和细节。这种观察力的提升,不仅体现在绘画上,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这本书的排版也很舒服,大量的插图和示范图,清晰易懂,而且留白恰到好处,让阅读体验非常愉悦。我经常会反复翻阅,每次都能从中找到新的灵感和收获。
评分我原本以为自己这辈子都和绘画无缘了,因为从小到大,我的美术细胞好像就没怎么被激活过。每次看到别人画画,都觉得那是天才的领域,我只能望尘莫及。直到我在书店里翻到了这本《零基础学素描》,才让我重新燃起了希望。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地方在于,它完全没有给我带来任何压迫感。序言部分就非常诚恳地告诉我,绘画不是天赋,而是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获得的技能,这一下子就让我放松了心情。然后,书中并没有像很多教程那样,上来就讲复杂的透视和人体结构,而是从最最基础的“认识工具”开始,比如铅笔的种类、橡皮的用法、纸张的选择等等,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其实对于新手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啊!我以前从来没想过,原来不同硬度的铅笔画出来的线条感觉会这么不一样,甚至连橡皮的擦拭方式都会影响画面的效果。然后,作者开始讲解“点、线、面”这些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并且提供了大量的练习方法。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线条的训练”,书中不只是让画直线、曲线,还设计了许多有趣的练习,比如让线条跟随物体的轮廓去“跳舞”,或者用线条去“感受”物体的质感。这让我觉得练习过程一点也不枯燥,反而充满了探索的乐趣。更让我茅塞顿开的是书中关于“光影”的讲解。我以前总是觉得阴影就是“黑乎乎”的一团,但这本书通过对不同光源方向的分析,以及对面、体、空间的理解,让我明白,阴影其实是物体的一部分,它有自己的形状、自己的深浅和自己的层次。作者用非常形象的比喻,比如“光是音乐的旋律,阴影则是它低沉的节奏”,让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光影关系是如何塑造物体的。而且,书中对“明暗交界线”的处理也讲得非常透彻,告诉我如何通过笔触的轻重、虚实来表现物体的体积感和光滑度。我跟着书中的步骤,一点点地去练习,虽然一开始画出来的东西很粗糙,但每次都能感觉到自己离目标又近了一步。这本书的排版也非常舒服,留白很多,让我的眼睛不容易疲劳,而且插图清晰,比例也很好,我跟着它一步步描摹,感觉就像有位老师在我身边手把手地教我一样。
评分真的没想到,一本《零基础学素描》竟然能让我这个对美术一窍不通的人,看到了绘画的希望!我一直觉得绘画是一门很高深的艺术,需要天赋,但我这本书让我明白,只要方法得当,人人都可以学会。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并没有直接教我怎么画一个具体的东西,而是从“认识工具”和“感知形状”开始。我以前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原来不同硬度的铅笔画出来的线条感觉会这么不一样,甚至连橡皮的用法都会影响画面的效果。作者用非常细致的图解,告诉我每一种工具的特性和用法,这让我觉得我好像在学习一门新的语言,而这些工具就是我最基本的词汇。然后,书中关于“形状的感知”的讲解,更是让我眼前一亮。作者用各种各样的小练习,比如蒙眼画圆、徒手画直线,来训练我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对形状的感知能力。我发现,当我开始能够更准确地感知一个物体的形状时,我画出来的东西也越来越像那么回事了。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明暗的理解”。我以前总是觉得阴影就是“黑乎乎”的一团,但这本书让我明白,阴影是物体的一部分,它有自己的形状、自己的深浅和自己的层次。作者用非常形象的比喻,比如“光线是画面的灵魂,阴影则是它最忠实的伴侣”,让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光影在素描中的重要性。我跟着书中的示范,尝试着去画一个简单的几何体,从一开始的生涩到后来的逐渐掌握,每一步的进步都让我充满了成就感。而且,书中对“线条的运用”也讲解得非常细致。从如何画出流畅的轮廓线,到如何运用粗细、虚实不同的线条去表现物体的质感和体积,都做了非常详细的讲解。我通过练习,发现自己的线条开始变得有方向感和表现力,不再是简单的“涂鸦”。这本书的排版也很舒服,大量的插图和示范图,清晰易懂,而且留白恰到好处,让阅读体验非常愉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