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包邮】摩根财团:美国一代银行王朝和现代金融业的崛起(1838~1990)经济史

【正版包邮】摩根财团:美国一代银行王朝和现代金融业的崛起(1838~1990)经济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罗恩·彻诺 著,金立群 译
图书标签:
  • 摩根财团
  • 金融史
  • 经济史
  • 美国历史
  • 银行
  • 家族史
  • 传记
  • 投资
  • 历史
  • 现代金融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耀阳开泰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ISBN:9787549620616313
商品编码:25134787049
包装:精装
开本:16
页数:88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关于华尔街,读这本就够!

◆美国图书奖”国家图书奖“第40届获奖作品,一部恢弘而壮美的华尔街史诗。

◆lt;福布斯gt;杂志推荐”20本影响力的商业著作“之一。

◆金立群先生#40;中国国际金融公司董事长,前财政部副部长、亚开行常务副行长#41;”历时二载,凡三校“呕心校译,堪称”美国金融史书“。

◆本书是迄今为止有关美国金融王朝的部鸿篇巨著,一卷充满洞见的金融历史全景图:以摩根财团的视角,看整个华尔街、现代金融业兴衰更替。

目录

摩根大通集团董事长杰米戴蒙推荐序
金立群推荐序:再版随想录
中译各版本序言
各原版前言
摩根帝国年代简表

篇 领主时代
#40;1838~1913#41;
章 吝啬鬼 3
第二章 波洛涅斯 19
第三章 王子 32
第四章 海盗号 51
第五章 垄断 80
第六章 托拉斯 107
第七章 恐慌 135
第八章 泰坦尼克号 154

第二篇 外交时代
#40;1913~1948#41;
第九章 变形记 181
第十章 战争 201
第十一章 爆炸 225
第十二章 奥德赛 252
第十三章 爵士乐时代 276
第十四章 金本位 294
第十五章 圣人 313
第十六章 崩溃 330
第十七章 大萧条 351
第十八章 侏儒 378
第十九章 分家 413
第二十章 巫师 429
第二十一章 贪污者 446
第二十二章 绥靖主义 469
第二十三章 人质 490
第二十四章 过渡 510

第三篇 赌场时代
#40;1948~1990#41;
第二十五章 玛士撒拉 527
第二十六章 离经叛道者 544
第二十七章 约拿 574
第二十八章 小报 607
第二十九章 武士 628
第三十章 酋长 654
第三十一章 募资碑铭 673
第三十二章 桑巴舞 689
第三十三章 交易者 706
第三十四章 大冲击 725
第三十五章 牛市 746
第三十六章 摩天大楼 768

致 谢 780
人名、专有名词中英文对查表 785

内容推荐 在一个半世纪里,摩根家族的四代人,在华尔街和伦敦金融城里缔造了神秘的金融帝国。这个金融帝国凭借不计其数的投资,在经济、社会、政治和外交等领域织成 了无比繁复的人际关系网络。本书中如实记载了摩根财团斡旋于伍德罗middot;威尔逊、赫伯特middot;胡佛、富兰克林middot;罗斯福、温斯顿middot;邱吉尔、安德鲁middot;卡内基、亨利middot;福 特等要政要、巨贾间一些尘封的史料,在二战中摩根财团与墨索里尼、日本军国主义者、墨西哥独裁者和纳粹财政部长的秘密关系。
二战结束以后,摩根的诸公司从绅士银行的典范演变为mdash;个充满着敌意兼并、垃圾债券和杠杆收购的咄咄逼人的新世界中的先锋。
摩根财团150年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资本市场发展过程的活教材,揭示了在典型的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生动而恢弘的历史画卷:这里有私人企业和国家机器 之间的较量,政府调控和市场作用之间的冲突,国家孤立主义和海外扩张主义之间的斗争,商业利益和民族利益之间的碰撞,个人意志和历史规律从矛盾终走向统 一的进程。而这所有的一切,时至今日仍然左右着是世界金融格局和社会形态。
lt;摩根财团gt;可以满足多方需要,金融从业者可以了解世界金融格局变化,增强专业分析和评估能力,提高金融产品收益;企业家可以学习如何把握政治局势,市场趋势,在竞争中规避风险,基业常青;政府监管部门可以研究如何加强对实业和金融界的管理而不扼杀其活力。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罗恩middot;彻诺,美国作家协会主席,美国国家图书奖、普利策奖、美国历史图书奖获奖者,擅长撰写金融、商业和政治人物的传记。lt;财富gt;杂志称其为”美国的传记作家“。
译者简介:金立群,现任中国国家金融公司董事长,曾任财务部副部长,中国投资公司监事长兼党组副书记等;是迄今为止中国个担任亚行副行长的副部级高官;著有lt;新国际经济体制与中国gt;lt;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gt;,编著lt;英汉法汉财务金融词典gt;。
《金融风云:世界经济史上的权力更迭与制度变迁(1750-2000)》 内容提要 本书以宏大的历史视野,聚焦于1750年至2000年间,全球经济格局经历的深刻变革,重点剖析了工业革命催生的生产力飞跃、两次世界大战对国际体系的重塑、以及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与瓦解所带来的深远影响。全书不仅仅是经济数据的罗列,更是对驱动历史进程的关键力量——技术创新、国家政策、意识形态冲突以及全球化浪潮——的细致梳理与深度解读。 第一编:工业的黎明与重商主义的黄昏(1750-1850) 本篇探讨了席卷英国的工业革命,如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结构。我们详细考察了蒸汽机的发明、纺织业的技术突破,以及由此引发的圈地运动和社会阶层重构。重点分析了亚当·斯密《国富论》的理论基础,阐释了自由市场原则如何在实践中逐步取代旧有的重商主义政策,为资本的自由流动奠定了理论基石。 同时,本篇也深入剖析了早期工业化带来的严峻社会问题,包括工人阶级的贫困、城市化的失控以及早期工会运动的兴起。我们通过对早期工厂法案的比较研究,揭示了国家权力在市场失灵面前的早期干预尝试。对于北美殖民地在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模式,本书也进行了专门论述,对比了其资源驱动型增长与欧洲技术驱动型增长的差异。 第二编:黄金时代的繁荣与体制的张力(1850-1914)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入,电气化、钢铁和化工成为新的经济引擎。本编着重分析了以德意志帝国和美国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强国如何挑战英国的全球霸权。我们详细梳理了德国在科学技术与产业组织方面的创新,以及美国在统一国内市场和标准化生产方面的巨大优势。 金融方面,本篇着重探讨了古典金本位制的运作机制。通过对伦敦金融城作为全球资本枢纽的结构分析,我们解释了黄金标准的稳定性和其对国际贸易的促进作用。然而,我们也辨析了金本位制内在的脆弱性,尤其是在面对大规模资本流动和日益增长的民族主义经济诉求时的滞涩。本章特别关注了垄断资本的兴起,通过对美国“托拉斯”的研究,探讨了监管缺失如何导致财富的高度集中。 第三编:战争、萧条与国家角色的重塑(1914-1945) 第一次世界大战标志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暂时中断。本书详细分析了战争对欧洲经济资源的巨大消耗,以及战后凡尔赛体系下对德国的巨额赔款如何成为国际金融稳定的潜在定时炸弹。 随后,我们对1929年开始的大萧条进行了跨国比较研究。本书摒弃了单一原因论,深入探讨了股市投机、银行系统脆弱性、以及各国奉行的保护主义政策(如美国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如何共同作用,将区域性危机演变为全球性衰退。在此背景下,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兴起被视为对古典自由放任经济学的根本性挑战。我们详细考察了罗斯福新政的各项举措,分析了国家在稳定经济和保障社会安全网方面角色的永久性转变。 第四编:战后秩序的构建与意识形态的对抗(1945-1970) 本编的核心内容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及其对战后重建的意义。我们详细介绍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的创立背景、运作原则,以及美元与黄金挂钩的固定汇率制度如何为战后西方的稳定增长提供了必要的货币环境。 同时,本书对比了美苏两大阵营的经济发展模式。对于苏联为首的中央计划经济体,我们侧重分析了其在重工业领域的初期成就,以及在信息传递效率和资源配置灵活性方面的根本性缺陷。对于西欧和日本的“经济奇迹”,本书归因于战后重建的巨大需求、对美国技术的吸收、以及在国家引导下的出口导向型战略。 第五编:滞胀、石油冲击与全球化加速(1970-2000) 本篇探讨了1970年代西方世界面临的“滞胀”困境,即高通胀与高失业率并存的难题。我们分析了石油价格的几次飙升对全球能源成本和生产结构造成的冲击,以及固定汇率制度的崩溃对金融市场带来的冲击。 在此背景下,以撒切尔和里根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政策开始抬头。本书详细梳理了私有化、放松金融管制和反工会政策的经济学逻辑及其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我们分析了信息技术革命如何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基础,使得生产网络得以跨越国界进行优化配置。最后,本书以冷战的结束和新兴市场的崛起(特别是亚洲四小龙和中国的改革开放)作为收尾,探讨了20世纪末全球经济一体化如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更具活力但也更不稳定的阶段。 本书特色 本书的叙事结构清晰,避免了单纯的经济学理论推导,而是将经济事件置于具体的政治、社会和技术背景中进行考察。它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连贯的经济史框架,理解现代经济体系的结构性缺陷与韧性,以及权力从传统金融中心向新兴市场和跨国资本流动的复杂轨迹。全书数据翔实,引用了大量一手历史文献和政府报告,力求提供一个既有学术深度又具可读性的经济通史。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对那些能够深刻理解时代脉搏和商业逻辑的书籍情有独钟,而这本书无疑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金融历史的书,更是一部关于美国崛起和现代资本主义演进的深刻剖析。作者在梳理庞杂的金融史料时,展现出了惊人的洞察力,能够将那些看似零散的事件串联起来,形成一条清晰而有力的逻辑线。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金融创新”的探讨,它不仅仅局限于技术层面的革新,更深入地分析了这些创新背后的驱动因素,以及它们如何重塑了金融市场的结构和运行规则。从早期的股票市场雏形,到后来衍生品市场的蓬勃发展,再到金融科技的颠覆性变革,每一步都充满了智慧与挑战。这本书让我对金融的“本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它是一种工具,一种杠杆,一种连接资源、驱动生产力的方式,但同时,它也可能成为放大风险、加剧不平等的催化剂。读完这本书,感觉自己像是经历了一场系统的金融知识“洗礼”,对这个世界的运转方式有了全新的理解。

评分

这本书给我最深刻的感受是,历史的进程并非线性发展,而是充满了曲折与反复。在阅读中,我看到了金融业从最初的相对简单到后来的高度复杂,再到经历周期性的危机与调整,最终走向更加全球化、互联化的过程。作者对于不同历史时期金融监管的演变,以及这些监管措施如何影响金融业的发展方向,进行了非常细致的梳理。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大萧条”前后的金融政策调整,以及如何为战后金融体系的稳定奠定基础的描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历史的纵深感,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当下金融领域的一些挑战与机遇。此外,书中对于一些金融机构的兴衰史的描绘,也让我看到了商业世界的残酷与无情,以及那些能够适应时代变化、不断自我革新的企业,才能够长久地屹立于潮头。这本书不仅仅是给金融从业者看的,对于任何想要理解现代经济运行逻辑的人来说,都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评分

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超出了我的预期,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历史事件,而是深入挖掘了金融业背后的人性、权力与技术之间的相互作用。我特别喜欢作者在分析每一次金融危机时,所展现出的那种冷静而客观的视角,他并没有简单地指责某个群体或某项政策,而是试图去理解导致危机发生的深层次原因。从早期银行家的冒险精神,到后来金融工程师的创造力,再到如今算法交易的普及,金融业的每一次变革都离不开人的智慧与欲望。书中对于“金融化”现象的探讨,让我对现代经济中金融部门与实体部门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它让我意识到,金融的繁荣并非总是与实体经济的健康同步,有时候,过度的金融创新反而可能带来巨大的风险。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对经济现象的批判性思考能力。读完它,你会觉得,那些关于金钱、权力与未来的讨论,似乎都变得更加清晰和有迹可循。

评分

不得不说,这本书的叙事风格非常独特,它并没有采用传统的线性叙事,而是通过大量的人物故事和生动的细节,将宏大的历史进程娓娓道来。我仿佛看到了19世纪末,那些西装革履的金融巨头们,在华尔街的办公室里运筹帷幄,他们的每一次决策,都可能影响着成千上万人的命运。书中对于摩根家族的发迹史的刻画尤为精彩,那种家族式的传承、合纵连横的商业策略,以及在国家重大发展项目中的关键作用,都让人印象深刻。但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此,它更深刻地揭示了金融业与政治、科技、社会变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例如,书中对于铁路建设、工业革命、两次世界大战以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如何与金融业的发展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论述,都非常精彩。它让我意识到,金融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深深地植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土壤之中,并反过来塑造着社会的面貌。虽然篇幅宏大,但阅读起来并不枯燥,作者的笔触时而严谨,时而带着一丝人文关怀,使得整个阅读体验非常丰富。

评分

刚刚读完一本关于美国金融史的鸿篇巨制,真是让人大开眼界!这本书并没有聚焦于某一个单一的金融事件或人物,而是宏观地展现了整个美国金融体系的演变历程。从早期的商业银行萌芽,到后来复杂多变的投资银行、证券市场,再到现代金融工具的层出不穷,作者用极其详实的史料和清晰的逻辑,勾勒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我特别喜欢书中对几次重大金融危机前后的分析,那些看似偶然的崩盘,实则都埋藏着深刻的结构性问题和人性的弱点。阅读的过程就像坐上了一台时光机,亲历了从最初的几个家族如何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和强大的社会联系,一步步构建起庞大的金融帝国,以及这些帝国如何在时代的浪潮中不断调整、扩张、甚至瓦解重组。它让我对“金融”这个词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不再是冰冷的数字和枯燥的理论,而是充满了人性的博弈、权力的角逐和时代的选择。读完后,感觉自己的宏观经济视野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很多关于当下经济现象的困惑,似乎也找到了历史的根源。

评分

书角有点折了 不知道是不是正品

评分

好書,正版,快遞快。

评分

好書,正版,快遞快。

评分

书很好正版,快递也快,包装严实,值得信任的商家,下次也可放心买。

评分

包装完好,书本没有任何破损,我很开心

评分

书很好正版,快递也快,包装严实,值得信任的商家,下次也可放心买。

评分

第一次破损太严重。换了一本。相当满意

评分

第一次破损太严重。换了一本。相当满意

评分

第一次破损太严重。换了一本。相当满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