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ArcGIS Engine组件式开发及应用(第二版)
定价:69.00元
作者:李崇贵 等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6-01
ISBN:978703047247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以ArcGISEngine9.3或10.0为基础,在简要介绍ArcGISEngine组件库、类与对象、类和类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采用分析和实例相结合的方式,详细介绍了ArcGISEngine控件编程、几何形体对象、地图组成、空间数据符号化、空间数据管理、空间数据分析、空间数据编辑和地图输出、ArcGISServer网络编程和三维分析等内容,后结合森林资源区划与管理GIS系统研发和应用成果,进行综合应用分析。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注意到这本书似乎对ArcGIS Engine的生态系统关联性介绍得不够充分。现代的GIS开发不再是孤立的,Engine作为客户端技术,必然需要与其他Esri产品(如Portal、Online、Server或SDE数据库)进行协同工作。我希望作者能花更多篇幅探讨Engine在安全认证、服务调用、版本控制数据库的直接编辑等方面的最佳实践。例如,当Engine应用需要连接到受Kerberos认证保护的ArcGIS Server时,客户端应如何配置和处理身份验证流程?如果能提供针对这些企业级集成挑战的实战解决方案,这本书的价值将远超一本纯粹的本地应用开发指南。目前的内容,给人的感觉像是将Engine作为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SDK来介绍,而忽略了它在整个Esri技术栈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这对于构建现代、互联的地理信息系统来说,是一个明显的不足。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从事遥感影像处理的工程师,我原本非常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利用ArcGIS Engine在后台批处理大量影像数据,并实现高效空间运算的独家秘诀。我关注的重点是如何突破Engine在处理大规模数据时的性能瓶颈,比如如何利用多线程、内存映射或者与CUDA等并行计算技术的结合点。阅读下来,我发现关于性能优化的部分相对薄弱,更多的是对标准功能的介绍和封装,缺乏那种“打破常规、榨干”底层API潜能的实战经验分享。例如,在空间索引的构建和查询优化上,如果能有针对特定数据类型(如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或三维点云)的性能调优案例分析,那价值就不可估量了。现在看来,这本书更侧重于构建一个功能完备的、中规中矩的地图浏览和编辑系统,而对于需要极高性能计算支持的专业领域应用,它提供的指导显得有些泛泛而谈,未能触及到真正解决“大象跳舞”的痛点。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图示质量,说实话,让我这个对视觉学习有依赖的读者感到有些吃力。在描述复杂的几何对象操作或坐标转换流程时,清晰的流程图和高分辨率的截图是至关重要的,它们能极大地辅助理解那些冗长晦涩的文档描述。然而,书中许多关键步骤的图例显得模糊不清,甚至有些关键的类关系图也缺乏必要的注释和重点标识,使得读者必须反复在文字和图示间来回对照,极大地拖慢了学习速度。我曾试图理解某个复杂的几何相交算法的实现逻辑,但由于缺乏一个清晰的、带步骤分解的示意图,我最终不得不去查阅官方的英文帮助文档来辅助理解。对于一本面向实践的开发指南来说,视觉信息的质量和清晰度是其专业性的重要体现,在这方面,这本书的表现远低于我的预期。
评分这本书的侧重点似乎完全不在我对GIS桌面应用开发的热情上,我本来是冲着能学到一些利用ArcGIS Engine实现定制化空间分析工具的实战技巧来的,结果发现它更像是一本偏向底层架构和组件化思想的理论教材。我希望能看到大量关于如何集成ArcObjects、调用C++或.NET接口的细致代码示例,尤其是在处理复杂地理数据结构和高性能渲染方面的优化策略。然而,这本书似乎花了过多篇幅在解释“为什么”要组件化,而不是“如何”高效地组件化。比如,在涉及到自定义控件的事件处理和异步数据加载时,我期待的是清晰的UML图和逐步解析的实现流程,但读到的更多是抽象的概念和架构图的罗列。我希望作者能更深入地探讨在企业级项目中,如何利用Engine提供的能力来构建稳定、可扩展的地理信息服务前端,例如与ArcGIS Server服务的深度集成,或者如何在移动端适配(虽然Engine主要面向桌面,但一些设计理念是相通的)。总体来说,这本书更适合对软件工程和架构设计有深刻理解的读者,而不是渴望快速上手开发实用地图应用的初学者。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期望是它能提供一个关于ArcGIS Engine在特定行业解决方案中应用的前瞻性视角,比如在智慧城市或精准农业中的具体落地案例。我期待能看到如何利用Engine的SDK构建出符合行业规范、具有高度定制化业务逻辑的专业软件。然而,书中展现的案例似乎停留在比较基础的“增删改查”和地图操作层面,缺乏将Engine能力与特定业务流程深度融合的示范。比如,在进行资产管理系统开发时,如何利用Engine的属性编辑工具链,无缝对接外部数据库的业务规则,并实时反映在地图上?这些更深层次的业务逻辑与空间技术的集成点,在书中几乎没有得到探讨。如果能增加一章专门讨论如何设计一个包含复杂业务工作流的Engine应用架构,并配以详细的流程图和代码片段,对于提升本书的实用价值会有巨大的帮助。现在的版本,更像是一本通用的API参考手册的阅读指南,而非行业解决方案的蓝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