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新三板蓝皮书第二本.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均明确提出“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而新三板市场正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三板市场是比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更为基础的市场层次,主要面向以前无法覆盖到的创新型、创业型和成长型中小微企业,是服务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很好资本市场平台。 随着新三板挂牌企业的增多、交易活跃程度的提升,新三板市场必将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的大背景下承担起重要的历史使命。在某种程度上,新三板市场的发展是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赖以成功的重要制度保障,新三板市场的健康运行因而至关重要。在此意义上,以国外场外交易市场的经验为参照,以新三板市场的客观数据为依据,研究新三板市场的实际运行状况,总结新三板市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符合中国实际的发展模式和政策建议,这也正是本皮书的选题价值所在。 王力 主编 王力,经济学博士,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大学金融研究中心博士后,中国博士后特华科研工作站执行站长。主要学术著作:《兼并与收购》(2000)、《WTO体制下中国银行业操作实务全书》(2001)、《中国创业板市场运行制度研究》(2003)、《《靠前金融中心研究》(2004)、中小企业板市场发展研究》(2005)、《中国区域金融中心研究》(2007)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跟踪研究》(2007)等10多部著作。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文化价值模式下的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研究》和《中国建设金融中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等学术论文150余篇。 主持和参与完成研究课题: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国等我一直坚信,信息是投资的基石,而一份全面、深入的市场报告,能够极大地提升投资决策的质量。《中国新三板市场发展报告(2017版)》这本书,在我看来,正是肩负着这样的使命。2017年,对于新三板来说,无疑是充满挑战与机遇的一年。市场经历了大规模的扩容,企业数量持续攀升,但随之而来的流动性困境和估值争议也日益凸显。我非常好奇,这份报告是如何权衡和分析这些复杂因素的。它是否能够清晰地描绘出2017年新三板市场的全景图,揭示出市场结构性的变化,例如行业集中度、企业盈利能力以及融资效率等方面的演变?更重要的是,报告能否提供一些关于风险管理的思路和方法?在市场波动加剧的当下,如何识别潜在的风险,规避不必要的损失,是每一个投资者都必须面对的课题。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基于2017年市场数据的实证分析,帮助我理解在新三板这个特殊的市场环境中,什么样的风险因素需要特别关注,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风险对冲。
评分作为一名深耕资本市场多年的投资者,我一直密切关注着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每一个动态。《中国新三板市场发展报告(2017版)》这本书,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研读,但仅从书名和其所处的时间节点来看,就足以让我对其内容充满期待。2017年,新三板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与调整,市场分层、交易制度改革、监管力度加强,种种迹象表明,这个曾经被寄予厚望的板块正试图摆脱“僵尸企业”的泥沼,走向更成熟、更健康的生态。我非常想了解,报告是如何梳理和分析2017年新三板在这些关键性改革措施下,市场规模、企业结构、交易活跃度等维度上所呈现出的真实画像。是看到了哪些突破性的进展,还是揭示了依然存在的瓶颈?更重要的是,报告能否为我们这些身处其中的市场参与者,提供一些前瞻性的洞察,帮助我们在日益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比如,在监管日趋严格的背景下,哪些类型的企业更容易在规范发展中脱颖而出?又或者,新的交易机制是否真正激发了市场的活力,为流动性带来了实质性的改善?这些都是我迫切希望从这本书中找到答案的问题。
评分最近,我正在尝试拓展自己的投资视野,将目光投向一些被市场低估或者具有长远发展潜力的板块。中国新三板市场,作为一个承载着大量中小微企业融资梦想的平台,其发展轨迹一直是我关注的焦点。《中国新三板市场发展报告(2017版)》的出现,无疑为我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这个市场的绝佳契机。我尤其感兴趣的是,报告能否对2017年新三板市场上的创新型企业进行深入的剖析,它们是如何在新三板这个平台上获得成长资金,又如何在自身领域内实现突破的?我希望看到报告能够呈现一些鲜活的案例,不仅仅是简单的数据罗列,而是能够挖掘出这些企业成功的逻辑和共性的特征。同时,我也想了解,在2017年,新三板市场在支持科技创新、服务实体经济方面,究竟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是否存在一些政策上的引导和扶持,为企业创新创业提供了沃土?如果报告能够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的解读,那么它将不仅仅是一份市场报告,更是一本关于中国创新经济发展脉络的生动写照,为我理解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重要的参考。
评分作为一名对中国资本市场充满好奇心的学生,我一直在寻找能够帮助我理解不同市场板块的书籍。《中国新三板市场发展报告(2017版)》这本书,虽然标题点明了其2017年的时效性,但我相信其中所包含的对于新三板发展规律的分析,依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2017年,正值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新三板作为连接实体经济与资本市场的重要桥梁,其发展状况无疑是观察这一转型过程的一个重要窗口。我特别想了解,报告是如何梳理2017年新三板市场的政策环境的,例如是否有重要的法规出台,或者监管政策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又对市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此外,对于新三板市场的投资者结构,也就是“谁在投资新三板”这个问题,我也非常感兴趣。是机构投资者占主导,还是个人投资者依然活跃?投资者的偏好和行为模式又是怎样的?这些信息有助于我理解新三板市场的生态,并对未来的市场发展趋势做出更合理的判断。
评分在我看来,任何一本关于市场发展的报告,其价值都体现在能否提供深入的行业洞察和前瞻性的判断。《中国新三板市场发展报告(2017版)》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的这一期望。2017年,是新三板市场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经历了初期的野蛮生长后,市场开始步入调整与规范的阶段。我非常希望看到报告能够对2017年新三板市场的“质量”进行深入的评估,而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增长。比如,报告能否对挂牌企业的盈利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合规性进行详细的分析?又或者,在市场估值体系方面,2017年是否存在一些新的趋势或者变化?我尤其关注的是,报告是否能够对新三板市场的未来发展方向做出一些预测性的分析,例如,它是否能够为企业如何更好地利用新三板平台融资和发展提供一些指导性的建议?或者,对于监管机构和市场服务机构而言,2017年的市场表现是否揭示了它们在促进市场健康发展方面需要改进的方向?这份报告,对我理解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演进,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