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专从电子工程和通信技术的角度详细讲解GPS和北斗双系统接收机的原理,在对GPS和北斗系统的历史演进进行介绍的同时,详细讲解了GPS和北斗接收机内部从信号跟踪与捕获,到卫星位置速度计算、观测量模型分析和定位导航解算的几乎所有信号处理理论,同时也融进了作者在该领域多年的研发经验和心得。全书在对理论知识进行详细阐述的同时,紧密结合理论知识点实现了一台GPS和北斗双系统软件接收机,给出了该软件接收机源代码,该源代码实现了本书讲解的所有理论知识点,读者可以在阅读本书理论部分的同时运行相应程序,自行对运行结果进行理解和分析,同时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对源代码进行修改,更快更好地理解GPS和北斗双系统接收机设计的理论,为进一步地深化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鲁郁 著 鲁郁,河南信阳人,1997年和2000年从北京大学电子学系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2006年从美国加州大学Riverside分校获得博士学位,在博士学习期间开始接触GPS技术,参与了GPS软件接收机开源项目,博士毕业后在美国硅谷创业公司从事GPS芯片的研发和设计。2009年归国后,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和展讯通信有限公司任职。鲁郁博士从2001年开始一直坚持在卫星导航领域从事技术开发和算法研究工作,参与或主持了多款卫星导航芯片和系统的设计,在卫星导航技术领域有深厚的积累,近年来主要从事GPS/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工程化和产业化方面的工作。这本书最让我惊艳的地方在于它对软件接收机算法的深度挖掘。作者没有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花费了大量的篇幅来讲解具体的实现技术,这一点对于想要进行实际开发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从信号捕获、跟踪,到导航电文的解码,再到位置解算,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细致的论述。我尤其喜欢关于信号捕获算法的章节,其中对比了各种经典算法的优缺点,并给出了作者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化思路,比如如何在高动态环境下快速有效地捕获信号,如何降低硬件资源的消耗等。在导航电文解码部分,书中不仅讲解了北斗和GPS的导航电文格式,还详细阐述了如何从原始的数字信号中提取出这些信息,并进行校验和纠错。而位置解算部分,则从单点定位、差分定位,到RTK(实时动态差分),逐层递进,讲解了各种定位算法的原理、数学模型以及在不同场景下的适用性。书中还提供了不少伪代码和关键算法的实现逻辑,这大大降低了读者进行软件实现的门槛,让我觉得这本书不只是一本理论书,更是一本实操指南。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对理论和算法的讲解,更在于它对于“双模”这一核心概念的独特处理。作者并没有将北斗和GPS分开讲解,而是从一开始就将它们置于融合的视角下。书中详细阐述了为什么需要双模接收机,双模融合能够带来哪些优势,例如提高定位精度、增强可用性、克服单系统信号遮挡等。在实现技术层面,作者更是花了很大的力气来探讨如何有效地融合来自不同系统的测量数据。我特别关注了关于数据融合算法的部分,比如如何处理不同系统测量结果的时间延迟和误差差异,如何通过加权平均、卡尔曼滤波等方法,将来自北斗和GPS的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最终输出更优的定位结果。书中还探讨了不同融合策略的优劣,以及如何根据实际应用场景选择最合适的融合方案。这种“融会贯通”的处理方式,让我看到了作者对于GNSS技术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也让我对未来双模接收机的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评分作为一名从事相关技术研究多年的工程师,我一直希望能有一本书能系统地梳理北斗和GPS双模软件接收机的实现技术,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的需求。作者在书中对接收机性能评估和测试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这一点常常被其他书籍所忽视。书中详细介绍了如何对接收机的灵敏度、跟踪精度、抗干扰能力等关键性能指标进行科学的评估,并且给出了相应的测试流程和数据处理方法。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抗干扰章节的分析,探讨了多种常见的干扰类型,如窄带干扰、宽带干扰、欺骗干扰等,并介绍了软件接收机中可以采用的抗干扰技术,如自适应滤波、信号增强等。此外,书中还对接收机的功耗优化、资源管理以及与上位系统的接口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讨论,这些都是在实际工程项目中至关重要的问题。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在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之间搭建了一座坚实的桥梁,对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充满了信心。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朴实而不失严谨,作者善于运用清晰的图示和逻辑化的叙述,将复杂的技术问题阐释得浅显易懂。即使是涉及一些高深的数学原理和算法细节,作者也能通过循序渐进的讲解,引导读者逐步理解。我尤其欣赏的是,书中并非照搬现有的技术规范,而是融入了作者自身在研发实践中的一些独到见解和经验总结。比如,在讨论接收机同步和时钟恢复算法时,作者不仅仅列举了传统的方法,还分享了他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挑战以及如何通过创新性的算法来克服这些困难。书中关于北斗三号新信号和GPS L5信号的介绍也十分及时,紧跟技术发展的最前沿。总的来说,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长,更是一种对技术探索的热情和信心。它让我看到了开源软件接收机在GNSS领域巨大的潜力和应用前景,也激发了我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实践的动力。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着实吸引了我,深邃的蓝色背景上,一颗颗闪耀的星辰仿佛汇聚成一颗巨大的北斗七星,其中一颗星又巧妙地融入了GPS的标志性卫星轨迹,这种视觉上的融合,一下子就点明了本书的主题——北斗与GPS的双模融合。我翻开第一页,就被作者严谨的学术风格和清晰的逻辑结构所折服。从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基本原理讲起,比如卫星轨道、信号结构、伪距测量等,这些基础知识的铺垫非常扎实,让即使是初次接触GNSS领域的读者也能快速入门。接着,作者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北斗和GPS各自的系统特点、信号体制以及接收机硬件架构,让我对这两种导航系统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特别是在接收机硬件部分,详细介绍了天线、低噪声放大器、混频器、ADC等关键组件的设计和选型,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分析,这对于我这样对硬件实现感兴趣的读者来说,无疑是宝贵的参考。书中还穿葺了大量图表和公式,既增加了内容的专业性,又方便了理解。读完硬件部分,我感觉自己仿佛已经走进了接收机的“内部”,对其工作流程有了清晰的脉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