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牛图书专营店
从教学法的角度来看,这本书在提供“曲目”之外的深度解析方面显得捉襟见肘。考级不仅仅是对技巧的检验,更是对音乐理解力和表现力的考察。然而,这本书主要聚焦于“弹奏什么”,而对“如何弹好”的指导却非常简略。比如,对于一些特定时期或风格的曲目,例如巴洛克时期的复调练习或者浪漫主义时期的抒情段落,书中几乎没有提供任何关于演奏风格(如触键的重量、踏板的控制时机、乐句的呼吸感)的详细注释和建议。我们只能依靠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去揣摩,或者寄希望于光盘的音频,但如前所述,光盘的参考价值有限。对于需要细致入微指导的学生来说,这本书更像是一份“曲目清单”,而不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指南”。这使得教师在备课时,不得不额外补充大量的背景知识和演奏技法讲解,使得这本书本身的价值被削弱了。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是一言难尽,封面那种廉价的塑料光泽,摸上去就让人感觉不值这个价钱。更别提里面的纸张质量了,拿在手里感觉非常单薄,油墨印得也有些模糊不清,尤其是那些五线谱,有时候真得眯着眼才能看清那些细小的记号。我原本以为作为上海音乐学院出品的官方考级用书,至少在印刷和装订上能达到一个专业水准,结果大失所望。翻开目录的时候,我就有点心里打鼓,内容编排的逻辑性似乎有些跳跃,从初级到高级的过渡显得有些生硬,不像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体系。我本来是想买来系统梳理一下我孩子的学习进度,结果光是适应这本书的排版风格就花了不少时间。而且,那两张附赠的光盘,质量也堪忧,第一张放进去的时候,我的光驱费了半天劲才读取成功,声音断断续续的,听得人心烦。希望内容本身能弥补这些硬件上的不足吧,否则这套书的性价比真的太低了。
评分关于那两张“双光盘”的配套音频,我的体验简直是一场灾难。我期待的是高质量的示范演奏,能够让我和我的学生清晰地分辨出每一个音符的力度变化、触键的细腻程度以及乐句的处理方式。然而,实际听到的效果,无论是音质还是演奏水准,都远远低于预期。某些曲目听起来像是用非常老旧的电子琴录制的,缺乏钢琴本身的共鸣和颗粒感,有些地方的节拍甚至有些含糊不清,完全无法作为标准的学习范本。更糟糕的是,光盘的曲目顺序似乎也与书本的页码对不上号,我得不停地翻阅目录和光盘列表进行核对,这极大地干扰了练习的连贯性。这样的配套资料,非但没能起到“辅导”的作用,反而成了学习过程中的一大障碍和干扰源,让人不禁怀疑,这是否真的是上海音乐学院官方组织录制和审校的成品。
评分我不得不说,这套教材对于不同学习阶段的钢琴学习者来说,其适用性存在着巨大的鸿沟。对于那些初学乍练、连基本的五线谱都还没能完全掌握的“小白”来说,这本书里选取的曲目难度跨度太大,前半部分的入门曲目尚可理解,但突然插入的那些高难度的练习曲目,对于他们来说无异于天书,根本无法起到引导作用,反而容易打击学习积极性。反观那些已经达到中高级水平的演奏者,他们需要的往往是更具挑战性、更专业化的曲目集或者技巧解析,这本书里提供的这些“标准曲目”,对他们来说可能已经显得过于基础和程式化了,缺乏深入挖掘和拓展的空间。我的意思是,如果教材的目标群体定位不够清晰,那么它在实际教学中的效用就会大打折扣。感觉像是把各个级别的考级曲目硬生生地塞进了一个本子里,缺乏了针对性强的教学指导和曲目间的内在关联性。
评分最让我感到困惑的是,这本书的整体选曲风格似乎过于偏重某种固定的、传统审美的标准,而对当代音乐或不同地域音乐风格的包容性不足。在如今这个音乐多元化的时代,考级体系也应该体现出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具时代性的选择。这本书里的曲目虽然经典,但重复度较高,很多曲目在其他教材中也能轻易找到,并且往往配有更详尽的讲解和更清晰的印刷。我期待的是能看到一些更具活力、更能激发青少年学习兴趣的现代作品或者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钢琴改编曲目,它们能更好地体现出上海音乐学院作为国内顶尖音乐学府的前沿性和引领性。如果考级内容常年一成不变,那么考级本身也就失去了其作为“引导和推动音乐教育发展”的积极意义,最终沦为一种僵化的流程,这对于追求创新的学习者来说,无疑是一种遗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