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老年膳食与营养配餐
作者:杜庆
ISBN :9787111555858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3-01
印刷时间:2017-03-01
字数:
页数:231
开本:16
包装:平装
重量:431 g
定价:39
内容简介
指导老年人合理营养与均衡膳食是老年服务与管理学生的核心技能。本书共七个项目,包括老年人所需营养素的认知及能量需求、老年人常见食物的营养价值认知、老年人的合理营养与平衡膳食、调查与评价老年人膳食营养状况、老年人营养配餐与食谱编制、老年人常见病的饮食调养、老年人的膳食指导。
目录
序
前言
项目一老年人所需营养素的认知及能量需求1
任务一蛋白质认知1
任务二脂类认知10
任务三碳水化合物认知16
任务四能量认知20
任务五矿物质认知26
任务六维生素认知36
项目二老年人常见食物的营养价值认知51
任务一粮谷类食物的营养价值51
任务二豆类及其制品的营养价值55
任务三蔬菜、水果的营养价值59
任务四畜肉、禽肉及水产类的营养价值64
任务五蛋、乳及其制品的营养价值70
项目三老年人的合理营养与平衡膳食77
任务一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认知77
任务二老年人生理代谢特点与营养需要83
任务三膳食结构、膳食指南及膳食宝塔认知93
项目四调查与评价老年人膳食营养状况106
任务一调查与评价老年人膳食106
任务二评价老年人营养状况124
项目五老年人营养配餐与食谱编制133
任务一老年人营养配餐133
任务二老年人食谱编制方法139
项目六老年人常见病的饮食调养155
任务一心脑血管疾病的饮食调养155
任务二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的饮食调养166
任务三呼吸疾病的饮食调养180
任务四肿瘤的与饮食调养184
项目七老年人的膳食指导193
任务一老年人膳食卫生指导193
任务二老年人膳食营养指导203
任务三老年人四季膳食指导211
任务四老年人食品选购指导225
参考文献232
我对“养老机构”和“疗养中心”层面的大量内容不太感兴趣,因为我的主要需求是家庭日常照护,而不是大规模的集中供餐管理。虽然书名里提到了这些机构,我理解这可能是为了增加书籍的权威性和覆盖面,但在实际阅读时,这部分内容占据了相当大的篇幅,反而稀释了我真正关心的家庭应用价值。比如,里面详细介绍了如何进行“集中采购的成本控制”、“SOP流程化操作规范”以及“大型蒸煮设备的维护与使用”,这些对于一个周末才下一次菜市场的家庭主妇来说,完全是牛头不对马嘴的信息。我不需要知道如何一次性采购50公斤的优质大米,我只需要知道如何挑选当天最新鲜的五花肉,如何判断小葱是否新鲜。如果能将篇幅更多地分配给那些针对独居老人、或者夫妻二人一起生活的家庭场景,提供一些“一人食”的、操作简单、易于保存并能保证营养均衡的食谱方案,那这本书的实用性会大大提高。现在的结构感觉就像是想把一本家庭烹饪指南和一本机构后厨管理手册硬生生地缝合在一起,导致两方面的受众都无法获得最精准的帮助。
评分这本书的整体设计和“健康饮食指南”的定位,似乎更侧重于“治病养生”的层面,而不是“享受生活”的层面。对于很多退休的老人来说,吃饭不仅仅是为了活下去获取能量,更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乐趣和社交方式。我注意到书里推荐的很多菜肴,在口感上往往是追求“软烂”、“清淡”、“少油少盐”,虽然从医学角度无可指摘,但长期吃下来,难免让人感到乏味。我期待的“老年健康饮食”,是能在满足基本营养需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留食物的“色香味”,让老人吃饭时眼睛有愉悦、嘴巴有满足感。这本书里对“如何用天然香料提升风味但又不增加负担”的探讨几乎没有,更多的是在强调“禁用”和“限制”。例如,能不能教我们如何用少量的陈醋、柠檬汁、或者一些特定的香草来替代过多的盐分,让菜肴在保持低钠的同时,味道层次更丰富一些?我希望能看到一些真正能让人食指大动的、既健康又充满生活情趣的“升级版”老年菜谱,而不是一本充满了“禁止”和“不宜”的饮食禁令清单。阅读结束后,我感觉老人的胃口可能更差了,因为我似乎把“吃饭”这件事,变成了一个充满限制和压力的“营养任务”。
评分作为一个长期负责家中老人饮食的子女,我非常关注的是如何应对各种特殊情况下的膳食调整,比如老人感冒了、牙口不好加重了、或者血糖波动比较大时,食谱应该如何快速有效地做出微调。这本书在“基础营养”的介绍上做得还算到位,但对于这些“突发状况”下的应急食谱和配餐思路,着墨不多,或者说,给出的建议过于笼统和保守。我希望看到的是一系列“如果……那么……”的实用场景解决方案。例如,如果老人的吞咽能力突然下降,除了流食,哪些蛋白质的补充方式更高效?如果老人因为住院期间食欲不振,哪些开胃的、高能量密度的食物可以“偷偷”加进去而不被察觉?书中虽然提到了“个性化配餐”的重要性,但在如何“个性化”的具体操作层面上,提供的工具和模板却非常有限。与其给出几百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菜谱,我更希望它能提供一个清晰的“营养筛查表”和“食谱调整逻辑树”,让我能根据老人的实际身体指标(比如体重变化、便秘情况、服药时间)来快速地在我现有的食材库里进行优化组合。这种“动态调整”的能力,远比一成不变的固定菜单更有价值。
评分这套书,说实话,我当时买的时候是抱着挺大的期望的,毕竟“老年膳食与营养配餐”这个主题,对于家有老人的我来说,简直是刚需中的刚需。我希望能找到一些既科学又实用的指导,能让我家那位挑食的老人家吃得更健康、更有胃口。刚翻开的时候,感觉内容还挺厚实,排版也算清晰,心想这下总算找对“宝典”了。但深入阅读后,我发现它更像是一本理论大于实践的学术汇编,里面充斥着大量的专业名词和复杂的营养学图表,什么“宏量营养素的代谢途径”、“微量元素的吸收机制”等等,看得我是头晕眼花。我需要的是那种直接告诉我“今天中午可以做清蒸鲈鱼配山药泥,因为鲈鱼富含Omega-3,山药有助于肠胃蠕动”的菜谱和搭配建议,而不是让我去啃那些晦涩的生物化学知识。说实话,我对“膳食配餐”的理解就是“怎么做出一周不重样又符合老人口腔和消化特点的饭菜”,而不是去研究老年人胰岛素抵抗与膳食纤维摄入的量化关系。这使得我在实际操作中,经常需要查阅大量的网络资料来“翻译”书里的专业术语,才能勉强将理论付诸实践。这种感觉就像是拿到了一份高深的乐谱,却缺少最基础的手指指法图解,让人望而却步,无法真正融入到日常的厨房操作中去。我期待的是一位和蔼的营养师在旁边手把手地教导,而不是一位行走的教科书在面前堆砌公式。
评分我比较看重的是食谱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尤其对于我们这种非专业人士来说,能直接照着菜谱一步步做出来,并且成品味道和营养价值都能达到预期,才是硬道理。这本书的食谱部分,坦白讲,种类是不少,覆盖面也挺广,什么中式、西式、流食、半流食都有涉猎。但是,这些食谱的配料和步骤,常常让我感到困惑和为难。很多需要的食材,比如某些特定的进口香料或者需要特殊处理的药食同源材料,在普通超市里根本找不到,或者即使找到了,价格也高得惊人,这对于精打细算的家庭来说,简直是负担。更让我头疼的是,很多菜品的制作步骤写得过于精简,像是写给专业厨师看的“口诀”,缺乏对新手友好的细节指导。比如,某道汤羹写着“文火慢炖两小时”,但火候的“文”到底是个什么概念?是煤气灶最小档,还是电磁炉的保温模式?这种模糊的描述,导致我好几次做出来的成品口感和预想的相去甚远,老人家吃了后反馈也不理想。我真正需要的,是那种精确到“水开后转小火,保持锅内微微冒泡的状态”,并且对食材前期处理(如焯水时间、切丁大小)都有明确要求的“傻瓜式”指南。这本书的食谱,更像是图书馆里陈列的“样板房”,漂亮但缺乏烟火气,难以复制到我们自己的厨房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