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老年膳食與營養配餐
作者:杜慶
ISBN :9787111555858
齣版社:機械工業齣版社
齣版時間:2017-03-01
印刷時間:2017-03-01
字數:
頁數:231
開本:16
包裝:平裝
重量:431 g
定價:39
內容簡介
指導老年人閤理營養與均衡膳食是老年服務與管理學生的核心技能。本書共七個項目,包括老年人所需營養素的認知及能量需求、老年人常見食物的營養價值認知、老年人的閤理營養與平衡膳食、調查與評價老年人膳食營養狀況、老年人營養配餐與食譜編製、老年人常見病的飲食調養、老年人的膳食指導。
目錄
序
前言
項目一老年人所需營養素的認知及能量需求1
任務一蛋白質認知1
任務二脂類認知10
任務三碳水化閤物認知16
任務四能量認知20
任務五礦物質認知26
任務六維生素認知36
項目二老年人常見食物的營養價值認知51
任務一糧榖類食物的營養價值51
任務二豆類及其製品的營養價值55
任務三蔬菜、水果的營養價值59
任務四畜肉、禽肉及水産類的營養價值64
任務五蛋、乳及其製品的營養價值70
項目三老年人的閤理營養與平衡膳食77
任務一我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認知77
任務二老年人生理代謝特點與營養需要83
任務三膳食結構、膳食指南及膳食寶塔認知93
項目四調查與評價老年人膳食營養狀況106
任務一調查與評價老年人膳食106
任務二評價老年人營養狀況124
項目五老年人營養配餐與食譜編製133
任務一老年人營養配餐133
任務二老年人食譜編製方法139
項目六老年人常見病的飲食調養155
任務一心腦血管疾病的飲食調養155
任務二內分泌和代謝性疾病的飲食調養166
任務三呼吸疾病的飲食調養180
任務四腫瘤的與飲食調養184
項目七老年人的膳食指導193
任務一老年人膳食衛生指導193
任務二老年人膳食營養指導203
任務三老年人四季膳食指導211
任務四老年人食品選購指導225
參考文獻232
我比較看重的是食譜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尤其對於我們這種非專業人士來說,能直接照著菜譜一步步做齣來,並且成品味道和營養價值都能達到預期,纔是硬道理。這本書的食譜部分,坦白講,種類是不少,覆蓋麵也挺廣,什麼中式、西式、流食、半流食都有涉獵。但是,這些食譜的配料和步驟,常常讓我感到睏惑和為難。很多需要的食材,比如某些特定的進口香料或者需要特殊處理的藥食同源材料,在普通超市裏根本找不到,或者即使找到瞭,價格也高得驚人,這對於精打細算的傢庭來說,簡直是負擔。更讓我頭疼的是,很多菜品的製作步驟寫得過於精簡,像是寫給專業廚師看的“口訣”,缺乏對新手友好的細節指導。比如,某道湯羹寫著“文火慢燉兩小時”,但火候的“文”到底是個什麼概念?是煤氣竈最小檔,還是電磁爐的保溫模式?這種模糊的描述,導緻我好幾次做齣來的成品口感和預想的相去甚遠,老人傢吃瞭後反饋也不理想。我真正需要的,是那種精確到“水開後轉小火,保持鍋內微微冒泡的狀態”,並且對食材前期處理(如焯水時間、切丁大小)都有明確要求的“傻瓜式”指南。這本書的食譜,更像是圖書館裏陳列的“樣闆房”,漂亮但缺乏煙火氣,難以復製到我們自己的廚房裏。
評分我對“養老機構”和“療養中心”層麵的大量內容不太感興趣,因為我的主要需求是傢庭日常照護,而不是大規模的集中供餐管理。雖然書名裏提到瞭這些機構,我理解這可能是為瞭增加書籍的權威性和覆蓋麵,但在實際閱讀時,這部分內容占據瞭相當大的篇幅,反而稀釋瞭我真正關心的傢庭應用價值。比如,裏麵詳細介紹瞭如何進行“集中采購的成本控製”、“SOP流程化操作規範”以及“大型蒸煮設備的維護與使用”,這些對於一個周末纔下一次菜市場的傢庭主婦來說,完全是牛頭不對馬嘴的信息。我不需要知道如何一次性采購50公斤的優質大米,我隻需要知道如何挑選當天最新鮮的五花肉,如何判斷小蔥是否新鮮。如果能將篇幅更多地分配給那些針對獨居老人、或者夫妻二人一起生活的傢庭場景,提供一些“一人食”的、操作簡單、易於保存並能保證營養均衡的食譜方案,那這本書的實用性會大大提高。現在的結構感覺就像是想把一本傢庭烹飪指南和一本機構後廚管理手冊硬生生地縫閤在一起,導緻兩方麵的受眾都無法獲得最精準的幫助。
評分作為一個長期負責傢中老人飲食的子女,我非常關注的是如何應對各種特殊情況下的膳食調整,比如老人感冒瞭、牙口不好加重瞭、或者血糖波動比較大時,食譜應該如何快速有效地做齣微調。這本書在“基礎營養”的介紹上做得還算到位,但對於這些“突發狀況”下的應急食譜和配餐思路,著墨不多,或者說,給齣的建議過於籠統和保守。我希望看到的是一係列“如果……那麼……”的實用場景解決方案。例如,如果老人的吞咽能力突然下降,除瞭流食,哪些蛋白質的補充方式更高效?如果老人因為住院期間食欲不振,哪些開胃的、高能量密度的食物可以“偷偷”加進去而不被察覺?書中雖然提到瞭“個性化配餐”的重要性,但在如何“個性化”的具體操作層麵上,提供的工具和模闆卻非常有限。與其給齣幾百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菜譜,我更希望它能提供一個清晰的“營養篩查錶”和“食譜調整邏輯樹”,讓我能根據老人的實際身體指標(比如體重變化、便秘情況、服藥時間)來快速地在我現有的食材庫裏進行優化組閤。這種“動態調整”的能力,遠比一成不變的固定菜單更有價值。
評分這套書,說實話,我當時買的時候是抱著挺大的期望的,畢竟“老年膳食與營養配餐”這個主題,對於傢有老人的我來說,簡直是剛需中的剛需。我希望能找到一些既科學又實用的指導,能讓我傢那位挑食的老人傢吃得更健康、更有胃口。剛翻開的時候,感覺內容還挺厚實,排版也算清晰,心想這下總算找對“寶典”瞭。但深入閱讀後,我發現它更像是一本理論大於實踐的學術匯編,裏麵充斥著大量的專業名詞和復雜的營養學圖錶,什麼“宏量營養素的代謝途徑”、“微量元素的吸收機製”等等,看得我是頭暈眼花。我需要的是那種直接告訴我“今天中午可以做清蒸鱸魚配山藥泥,因為鱸魚富含Omega-3,山藥有助於腸胃蠕動”的菜譜和搭配建議,而不是讓我去啃那些晦澀的生物化學知識。說實話,我對“膳食配餐”的理解就是“怎麼做齣一周不重樣又符閤老人口腔和消化特點的飯菜”,而不是去研究老年人胰島素抵抗與膳食縴維攝入的量化關係。這使得我在實際操作中,經常需要查閱大量的網絡資料來“翻譯”書裏的專業術語,纔能勉強將理論付諸實踐。這種感覺就像是拿到瞭一份高深的樂譜,卻缺少最基礎的手指指法圖解,讓人望而卻步,無法真正融入到日常的廚房操作中去。我期待的是一位和藹的營養師在旁邊手把手地教導,而不是一位行走的教科書在麵前堆砌公式。
評分這本書的整體設計和“健康飲食指南”的定位,似乎更側重於“治病養生”的層麵,而不是“享受生活”的層麵。對於很多退休的老人來說,吃飯不僅僅是為瞭活下去獲取能量,更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種樂趣和社交方式。我注意到書裏推薦的很多菜肴,在口感上往往是追求“軟爛”、“清淡”、“少油少鹽”,雖然從醫學角度無可指摘,但長期吃下來,難免讓人感到乏味。我期待的“老年健康飲食”,是能在滿足基本營養需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留食物的“色香味”,讓老人吃飯時眼睛有愉悅、嘴巴有滿足感。這本書裏對“如何用天然香料提升風味但又不增加負擔”的探討幾乎沒有,更多的是在強調“禁用”和“限製”。例如,能不能教我們如何用少量的陳醋、檸檬汁、或者一些特定的香草來替代過多的鹽分,讓菜肴在保持低鈉的同時,味道層次更豐富一些?我希望能看到一些真正能讓人食指大動的、既健康又充滿生活情趣的“升級版”老年菜譜,而不是一本充滿瞭“禁止”和“不宜”的飲食禁令清單。閱讀結束後,我感覺老人的胃口可能更差瞭,因為我似乎把“吃飯”這件事,變成瞭一個充滿限製和壓力的“營養任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