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商品名称: | 电梯 自动扶梯 自动人行道(代替02J404-1) |
| I S B N: | 9787802428768 |
| 定 价: | 49元 |
| 作 者: |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
| 出版时间: | 2013-07-01 |
| 印刷时间: | 2013-07-01 |
| 页 数: | 87 页 |
| 开 本: | 16 开 |
| 出 版 社: | 中国计划出版社 |
| 商品类型: | 图 书 |
最近翻阅了《13J404 电梯 自动扶梯 自动人行道/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这本书给我最深的感受是其与时俱进的设计理念。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技术也在日新月异。而这本图集,在继承了原有标准的基础上,融入了许多新的技术和设计思路。 我注意到,在智能化和绿色节能方面,图集有了显著的更新。例如,关于电梯的能量再生系统、自动扶梯的智能启停技术,以及人行道的变频调速控制等,都进行了详细的设计说明和参数建议。这些新技术的引入,不仅能够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降低能耗,还能够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此外,图集中还考虑到了无障碍设计的要求,对轮椅使用者和老年人的出行便利性给予了充分的关注,这体现了设计的人性化和包容性。这本书的内容丰富,更新及时,对于我们这些需要跟进行业最新动态的设计师来说,是一份非常有价值的参考。
评分最近我入手了一本名为《13J404 电梯 自动扶梯 自动人行道/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代替02J404-1》的图集。作为一名长期在建筑设计一线工作的工程师,我一直对这类国家标准设计图集非常关注,因为它们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规范性、安全性和经济性。这次更新的图集,我特意拿来与前一版本进行对比研究。 首先,这本书的装帧和纸张质量给我留下了不错的印象。封皮采用了耐磨的材质,印刷清晰,目录和索引也设置得比较合理,方便我快速查找所需内容。打开书页,你会发现里面的图例和文字说明都非常详细,几乎涵盖了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各种类型、规格以及安装细节。我尤其注意到,在一些关键部位的图示上,标注得非常精确,比如梯级板的连接方式、扶手带的张紧装置、以及轿厢的尺寸限制等等,这些都是实际施工中需要反复核对的细节。这本书的图纸不仅清晰,而且使用了多种线条和符号来区分不同的构件和材料,这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可能需要一些时间去理解,但对于我们这些专业人士来说,这是高效沟通和准确执行的保障。
评分作为一名对建筑细节有着极致追求的设计师,我非常看重图集在施工工艺方面的指导。《13J404 电梯 自动扶梯 自动人行道/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在这方面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不仅仅是最终的安装尺寸和连接方式,图集还对一些关键施工步骤的顺序、材料的预处理、以及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点进行了细致的阐述。 我举个例子,在安装自动扶梯的驱动系统时,图集中详细描述了传动链的安装、润滑以及张紧的步骤和要求,并配有相应的图示,这有助于施工人员准确理解和操作,避免因操作失误导致设备故障。同时,图集中还对一些隐蔽工程的验收标准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这对于后续的维护和检修非常有益。这本书的出版,无疑为提升国内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安装水平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技术支撑。
评分我一直认为,好的设计图集不仅要有详细的图纸,更要有清晰的规范说明。《13J404 电梯 自动扶梯 自动人行道/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出色。每项设计内容都配有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规范的引用,使得整个图集的设计都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法律依据。这对于确保工程的合规性至关重要。 我特别喜欢图集中关于不同使用场景下设备选型的建议。比如,在商业综合体、办公楼、医院和住宅等不同类型的建筑中,对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载重、速度、承载能力以及智能化程度都有不同的要求。图集提供了详细的选型指南,并列举了多种典型方案,这极大地减轻了设计师在初期方案选择时的负担,能够更快地确定符合项目需求的设备类型。此外,图集中还包含了对各种特殊情况的处理方法,如狭小空间安装、超高层建筑应用等,这些都展现了图集内容的全面性和前瞻性。
评分这次购入的《13J404 电梯 自动扶梯 自动人行道/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给我带来的最大感受是其内容的严谨性和实用性。图集中的每一个设计细节都似乎经过了反复的推敲和论证,力求在保证安全性能的前提下,实现最优化的设计方案。例如,在电梯轿厢的抗震设计部分,图集中给出了不同烈度地震下的详尽构造要求,包括轿厢的连接节点、导靴的选型以及紧急制动器的安装位置等等。这些内容对于高层建筑和地震多发地区的设计尤为重要。 另外,在自动扶梯的防滑和防夹设计方面,图集也提供了非常明确的指导。我特别留意到关于扶手带速度、梯级板间隙以及出入口安全区域的规定,这些都是确保乘客安全的关键要素。图集中还配有大量的计算表格和公式,方便工程师根据实际工程需求进行参数的调整和校核。虽然里面的技术术语可能让一些初学者感到困惑,但对于有一定基础的设计人员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本宝贵的参考资料,能够帮助他们避免在实际设计中走弯路,提高设计质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