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刘剑锋常见病手诊手疗法
:29.00元
作者:刘剑锋
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2-01
ISBN:978750675886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2k
商品重量:0.24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刘剑锋常见病手诊手疗法(之1)》分为基础知识篇与临床应用篇。基础知识篇分别从气色形态罐诊罐疗法的发展简史、基本知识、诊疗基础、机制、基本操作方法、注意事项与禁忌、特点与优势以及应用原则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临床应用则具体论述了气色形态罐诊罐疗法在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及日常保健与美容中的应用。《刘剑锋常见病手诊手疗法(之1)》适用于医疗、保健领域的工作人员,医学院校师生以及广大中医保健爱好者阅读。
目录
作者介绍
刘剑锋,医学博士,主任医师,中国中医科学研究员、民间传统医药研究室主任。1988年气色形态手诊法,1991年发表其研究专著:《观手知病——气色形态手诊法精要》;1922年明确提出手诊概念及分类,并发表研究专著《手诊》。1991年至1995年与《健康》杂志社开展全国手诊函授,参加人数6000多人。1997年出版集大成的《观手知病——气色形态手诊法自修教程》。2001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年鉴.20世纪珍藏版》列为百名中医人物第五位。2002年,发起、成立了*手诊手疗专业委员会,经卫生部、民政部批准,并任主任委员至今。2004年主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个手诊临床科研专项。2005年,气色形态手诊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为科技推广项目。2009年主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11个)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标准的制定工作,并在2010年12月向国内外发布,气色形态手诊被发布为国家行业标准。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特色诊疗研究专员委员会创始人、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中国保健技术分会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等职。
长期致力于传统民间中医药及中医传统特色诊疗技术的文献、临床、实验、标准化等研究与技术转化工作,主张重视传统中医及民间中医的实践,力主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医。是手诊、中医特色诊疗、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标准化、传统民间中医药研究等领域的国内外公认的领军人物。主持*、局级、院级课题11项,出版专著15部,发表论文37篇。
文摘
序言
这是一本真正让我感到“有用”的书。它不是那种一次性阅读完就束之高阁的书籍,而是可以反复翻阅、随时查阅的“健康宝典”。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会根据书中的内容,对照自己的双手,去了解身体当下的状态。它让我不再盲目地相信网上的各种健康信息,而是有了一个更具象化、更可靠的判断依据。 书中的手疗方法,操作简单易学,而且不需要任何特殊的工具,只需要运用自己的双手,就能进行保健和调理。这对于忙碌的现代人来说,简直是一大福音。我常常在工作间隙,或者睡前,抽出几分钟的时间,按照书中的指引,给自己进行一些简单的手部按摩。神奇的是,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却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放松和舒适感。它让我意识到,原来保持健康,并不一定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只需要我们学会如何去倾听身体的声音,并且给予它恰当的回应。
评分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的“易用性”和“实践性”。我一直认为,很多健康知识如果不能落地,就只是纸上谈兵。而《常见病手诊手疗法》恰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提供的不仅仅是理论,更是一套可以立即上手的操作指南。每一次的尝试,都是一次对自身健康的探索。刚开始,我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按照书中的图示和讲解,仔细观察自己的手掌。令我惊讶的是,一些我长期以来感觉不适但又说不清具体原因的状况,竟然能在手掌上找到对应的“蛛丝马迹”。 这种“自我诊断”的过程,让我对身体的认识从模糊变得清晰。它不仅仅是看病,更是一种与身体的深度连接。我开始更加关注自己的生活习惯,比如睡眠、饮食、情绪,因为我知道这些都会在我的手上留下印记。书中的手疗部分,更是让我体会到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快乐。通过简单的手法,去刺激特定的反射区,确实能感受到一些身体上的改善。这种亲身验证的过程,让我对中医的整体观有了更深的体会,也让我对身体的自愈能力充满了信心。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真的感觉自己仿佛开启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认识身体。虽然书名叫“常见病手诊手疗法”,但它所传达的健康理念远不止于此。它让我明白,我们的双手其实是一本活生生的健康地图,细微的纹理、颜色、甚至温度的变化,都在悄悄诉说着身体内部的状况。过去,我总是依赖外在的检查和医生给出的诊断,对身体内部的运作机制了解甚少,也缺乏一种主动感知和干预的能力。这本书却给了我一种赋权感,让我觉得掌握了与自己身体对话的语言。 它并非那种枯燥的医学科普,而是用一种非常生动、贴近生活的方式,将复杂的手部信息解读得清晰易懂。我尤其喜欢书中对各种“信号”的描述,比如某个区域的颜色深浅、细线的走向、甚至是一些微小的凹陷,都被赋予了具体的身健康含义。这让我不再是旁观者,而是成为了自己身体的“侦探”,能够通过观察双手,去“预判”一些可能出现的亚健康状态,并及时调整。这种预防胜于治疗的观念,是这本书带给我最宝贵的财富。它鼓励我去关注那些容易被忽略的身体细微变化,而不是等到出现明显的症状才去重视,这对于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来说,无疑是一种更智慧的健康管理方式。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以“手”为中心的健康视角。在阅读之前,我从未想过,我们最常使用的双手,竟然蕴含着如此丰富的健康信息。它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通往身体内部世界的大门。我开始学会用一种更加细致、敏感的方式去观察自己的双手,去感受它们传达出来的信号。 书中的内容,逻辑清晰,层层递进,从基础的手部构造讲到各种常见病的对应手部变化,再到具体的调理方法,都安排得十分合理。我尤其喜欢书中对每一种病症的讲解,不仅仅是描述手部的变化,还会稍微涉及到一些相关的生理知识,这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这种“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学习过程,让我对健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调理。它让我从一个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一个主动的健康管理者,这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转变。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是,健康并非遥不可及,它就在我们触手可及的地方。过去,一提到“手诊手疗”,总觉得是高深莫测的玄学,或者是需要专业人士才能掌握的技能。然而,这本书却以一种极为平实、接地气的方式,将这些知识普及开来。它让我明白,原来自己的双手,就是一本包含健康奥秘的百科全书,只需要我们细心去翻阅,就能读懂其中的信息。 我特别欣赏书中对每一个细节的详尽描述,无论是纹理的深浅粗细,还是掌纹的走向变化,亦或是手指的形状和颜色,都得到了深入浅出的讲解。这让我能够更准确地识别手部信息,并且与身体的实际情况进行对照。不仅仅是识别疾病,它更是一种对身体潜在需求的洞察。通过观察手部,我开始了解自己的身体在哪些方面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呵护。这种由内而外的自我关怀,让我觉得更加踏实和安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